一、桂枝湯類 1、 桂枝湯{太陽病中風(fēng)證,脈浮緩、頭項強痛、發(fā)熱惡寒或惡風(fēng)、汗出、鼻鳴干嘔,(大便不溏){太陽病營衛(wèi)不和證,病常自汗出;{太陰外證,汗出,惡風(fēng)惡寒重、或有微熱、口不渴、四肢煩疼身沉重、善嚏、脈浮弱}。 2、 桂枝加附子湯: 少陰中風(fēng)證,漏汗不止而惡風(fēng),小便難,四肢拘急,手足冷,脈微浮無力 。 3、 桂枝加桂湯: 太陽中風(fēng)證,兼上焦津虛,氣上逆而奔豚,氣從少腹上沖心胸(解表通氣降逆)。 5、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太陽少陰合病,兼太陰里虛氣上逆 ,脈促、胸滿、微惡寒 。 6、 桂枝加厚樸杏子湯:太陽陽明太陰合病,表證不解,太陰里虛水飲上逆,表邪欲陷陽明上焦里實。 7、 小建中湯:太陽陽明合病屬陽明,津虧里熱,欲熱結(jié)血瘀,水熱上逆心煩心悸,或腹痛 。 8、 桂枝加芍藥生姜人參新加湯: 太陽陽明合病之血痹,身疼痛脈沉遲,口干舌燥,舌象有郁熱。 9、 桂枝甘草湯:太陽病過汗上焦驟虛,氣上逆,心慌胸悶氣短,胃中悸動欲得按(降逆氣)。 10、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過汗后上焦津液驟虛,下焦氣夾水飲沖逆,臍下悸動欲發(fā)奔豚。 11、桂枝麻黃各半湯:太陽傷寒與中風(fēng)并病,發(fā)熱惡寒如瘧狀一日二三度發(fā),面有熱色,汗出不暢身癢。 13、桂枝二越婢一湯: 太陽陽明合病,發(fā)熱惡寒熱多寒少里熱始盛,脈微弱津液虧,表有水濕郁熱。 14、桂枝去芍藥加茯苓白術(shù)湯: 太陽太陰合病。表證不解而欲內(nèi)陷,內(nèi)有津虧飲逆,交阻于心胸,心下滿微痛,頭項痛,發(fā)熱,無汗,小便不利。 15、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太陽太陰合病,表證兼太陰里之寒飲結(jié)實沖逆,津液大虧,心神無所養(yǎng),驚狂、臥起不安,或狂躁,或痙攣抽搐。 16、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太陽太陰合病,表證兼津液微傷,里飲沖逆,心慌,煩躁不安。 17、桂枝加葛根湯:太陽病中風(fēng)證與陽明合?。柮魃辖菇蛱?,項背強幾幾),脈浮緩。 18、桂枝加芍藥湯:太陽陽明合病屬陽明,外有中風(fēng)表證,內(nèi)有陽明實熱,腹?jié)M時痛。 19、桂枝加大黃湯:太陽陽明合病屬陽明,外有中風(fēng)表證,內(nèi)有陽明實熱,腹?jié)M痛持續(xù)不減。 二、 麻黃湯類 1、麻黃湯: 太陽病傷寒證,寒邪束表 。發(fā)熱惡風(fēng)寒、頭身痛腰痛骨節(jié)疼痛、無汗而喘逆,脈浮緊。 2、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太陽陽明合病屬太陽,汗出口干喘逆,無大熱 。 3、大青龍湯:太陽陽明合病屬太陽,無汗,脈浮緊、發(fā)熱、惡寒、身疼痛、煩躁口干,或肌表水濕蘊熱。 4、小青龍湯:太陽(或少陰)太陰合病,傷寒惡寒發(fā)熱無汗,寒飲上逆,噎塞,干嘔,喘咳,胸悶氣短,或水飲不化,口渴,下利,小便不利少腹?jié)M。 5、麻黃附子細辛湯: 少陰病傷寒證,無熱(或微熱)惡寒,無汗,四肢逆冷,周身骨節(jié)重痛,咽痛,脈微細或微浮細緊。 6、麻黃附子甘草湯: 少陰傷寒證之輕證,寒邪相對不重。 三、 葛根湯類 1、葛根湯:{太陽病傷寒證兼葛根藥癥(項背部緊張,酸痛,如風(fēng)走竄){太陽陽明合病,太陽傷寒表證合并陽明下焦里熱,水熱下利 。 2、葛根加半夏湯: 太陽陽明合病,太陽傷寒表證合并陽明上焦里熱,水熱上逆嘔吐 。 3、葛根黃芩黃連湯:太陽陽明合病,脈促表未解,汗出而喘,陽明濕熱下趨而下利不止 。 四、柴胡湯類方 1、小柴胡湯: 少陽中風(fēng)證、少陽本證、三陽合病 ?;驖駸嵯吕?、嘔、心煩。通上焦生津液、和胃氣。 2、大柴胡湯:少陽陽明合病,心煩嘔惡,心下胸脅痞悶,腹脹滿按之脹痛更甚、大便硬;或心中痞硬嘔吐而利,苔黃,脈實有力。 3、柴胡桂枝湯:少陽太陰合病,少陽里熱,津虧譫語;太陰中風(fēng),汗多亡陽表虛寒。 4、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三陽同病兼內(nèi)虛水濕上凌,小便不利,身重不可轉(zhuǎn)側(cè),胸滿驚悸,心煩譫語 。 5、柴胡桂枝干姜湯:厥陰中風(fēng)證或厥陰本證或少陽病,上焦郁熱津虧,下焦虛寒瀉利,水飲上逆,中焦寒熱互結(jié),陰陽不通而四逆,脈沉弦。 6、柴胡加芒硝湯: 少陽陽明并病屬陽明。少陽胸脅滿而嘔,陽明里實潮熱,清陽明里實,微和胃氣。
五、 梔子湯類方 3、梔子生姜鼓湯:陽明上焦津虧濕熱煩證,心煩失眠,兼濕熱上逆作嘔。 4、梔子干姜湯:陽明上焦津虧濕熱合病太陰下焦虛寒水飲,微煩,心下軟,或心中疼熱,饑不欲食。 5、梔子厚樸湯:陽明上焦津虧濕熱煩證,心煩失眠,兼陽明里熱氣實,腹中脹滿,臥起不安。 6、梔子柏皮湯:陽明外證的濕熱外結(jié)黃疸,內(nèi)無瘀熱,無腹脹,小便通利
六、承氣湯類方 2、 小承氣湯:陽明里實證,有燥屎、腹?jié)M痛、汗出、譫語。 3、 調(diào)胃承氣湯 :陽明里實證,便結(jié),蒸蒸熱,汗出,煩躁。 4、 桃核承氣湯:陽明里熱與血互結(jié)于少腹的躁狂證,腹脹痛無燥屎不譫語不潮熱。攻熱,活血破瘀。 5、 抵當湯: 太陽陽明太陰(血)合病屬陽明的狂躁癥,瘀熱結(jié)于少腹腹硬滿小便通利,記憶力差脫發(fā)。 6、 抵當丸: 太陽陽明太陰(血)合病屬陽明瘀熱結(jié)于少腹的輕癥,腹硬滿,小便通利。 7、 十棗湯: 陽明水熱結(jié)于胸脅心下,痰凝水飲多于熱,心下痞硬引脅下痛,干嘔短氣,汗出不惡寒。 8、 大陷胸湯: 陽明上中焦熱實結(jié)胸,潮熱,脈沉緊,舌燥而渴,心下劇痛按之石硬,(痰淤熱互結(jié))。 9、 大陷胸丸: 陽明上中焦熱實結(jié)胸,脈沉緊,舌燥而渴,心下痛按之石硬,或熱閉躁狂證,痰淤熱。 10、小陷胸湯:結(jié)胸證輕癥,痰熱互結(jié)于心下,疼痛拒按,里實不重,口干渴,脈浮滑。 11、白散方:寒實結(jié)胸,無熱證。 12、麻子仁丸:太陽陽明合病屬陽明,胃絡(luò)脈絕,津液入胃腸受阻,陽明津虧里實,小便頻數(shù)或汗多。 七、瀉心湯類方 1、 半夏瀉心湯: 陽明太陰合病屬厥陰,痞證,水飲便溏、心下痞滿不拒按、嘔逆。 2、 生姜瀉心湯: 陽明太陰合病屬厥陰,痞證,水飲協(xié)熱利、心下痞滿不拒按,嘔逆甚。 3、 甘草瀉心湯:陽明太陰合病屬厥陰,痞證,水飲協(xié)熱利,心下痞滿不拒按,下利清谷甚。 4、 附子瀉心湯: 陽明少陰合病屬厥陰,痞證,表有畏寒汗出,心下痞滿脹痛,按之軟。 5、 大黃黃連瀉心湯:陽明上焦里實熱,痞證,心下痞滿脹痛,按之軟,關(guān)脈浮。 6、 黃連湯:太陽陽明太陰,上焦煩熱,胃中痞悶脹滿硬痛,腹痛下利欲嘔吐,熱傷津七竅熱、失眠。 7、 黃芩湯: 少陽陽明并病,身熱汗出,津虧熱燥,濕熱下趨作利。 8、 黃芩加半夏生姜湯: 少陽陽明并病,身熱汗出,津虧熱燥,濕熱下趨而利上逆作嘔。 9、 干姜黃連黃芩人參湯 :太陰陽明合病,協(xié)熱利,飲食入口即吐,口渴,舌淡苔滑黃膩。 10、旋復(fù)代赭湯:痞證,陽明里實偏多,心下痞硬,噫氣不除,無協(xié)熱利而便干(降逆除痞)。 11、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太陽陽明太陰合病屬太陰,虛寒水飲,腹?jié)M氣脹,陽明微熱津虧苔黃。
八、白虎湯類方 1、白虎湯:陽明中風(fēng)證 ,身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渴欲飲水口干舌燥,清熱生津養(yǎng)胃。 2、白虎加人參湯:陽明中風(fēng)證,津液大虧,身熱、汗出,口燥大渴、舌上干燥而煩、欲飲水數(shù)升。 九、五苓散類方 1、五苓散:太陽陽明太陰合病,渴欲飲水而不化水入則吐,舌質(zhì)淡胖,夾有陽明熱,或痞結(jié)(溫散水飲)。 2、豬苓湯:陽明太陰(血)合病屬陽明,陽明里熱傷及血分,發(fā)熱、脈浮、渴欲飲水、小便不利或尿血。 3、文蛤散:太陽陽明合病,熱多渴欲飲水不止。 4、茯苓甘草湯:太陰病水飲證,厥逆,易驚、心下悸動、嘔逆。利水降逆止悸、養(yǎng)胃氣津液。 十、四逆湯類方 1、 四逆湯:少陰太陰合病,脈微細,但欲寐,四肢逆冷蜷臥,下利腹脹腹痛,小便頻數(shù)。 2、 四逆加人參湯:少陰太陰合病,脈微細,但欲寐,四肢逆冷蜷臥,下利腹脹腹痛,津血俱傷。 3、 通脈四逆湯:少陰太陰合病,表里陰陽格拒重癥,里寒外熱,汗出肢厥,脈微心衰,或下利清谷。 4、 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厥陰病表里陰陽格拒危癥.,吐已下斷,汗出而厥脈微欲絕,四肢拘急抽搐。 5、 干姜附子湯:少陰表里虛寒證,脈沉微,無大熱,真陽不足而晝?nèi)諢┰瓴坏妹摺?br> 6、 白通湯:少陰太陰合病,表里俱病,畏寒肢冷骨節(jié)痛無汗,下利,但欲寐,舌淡苔水滑,脈微弱浮。 7、 白通加豬膽汁湯:厥陰病上下陰陽格拒危癥,四逆身冷脈微欲絕,利不止,干嘔煩躁,溫下清上。 8、 茯苓四逆湯:少陰太陰合病,里外俱寒,煩躁,津虧口干小便不利,水飲上逆下趨眩悸嘔利。 9、 四逆散:少陽陽明并病,里實輕證,氣滯上逆,腹痛腹脹攻沖兩脅。 10、當歸四逆湯:少陰病或厥陰病,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走表溫通四肢百骸的血脈,接續(xù)陰陽。 十一、理中湯類方 1、理中湯:太陰中焦虛寒證,吐利,腹痛,食不下。 2、真武湯:少陰太陰合病,津虧四肢震顫重痛、小便不利或頻數(shù),水盛腹痛眩悸嘔利、表陽已傷。 3、附子湯:少陰太陰陽明合病,表有寒邪體痛骨節(jié)痛手足寒,里有太陰水飲和陽明微熱津虧口干。 4、甘草附子湯:少陰太陰合病,表有寒濕水飲盛而微腫,里有寒飲不化上逆而短氣。 5、桂枝附子湯:{少陰太陰合病,體表津虧,風(fēng)邪不解,合并寒濕而疼煩,無里證。{少陰傷寒證,無熱,無汗出,頭痛項強,咽痛,體痛,鼻塞嚏涕。 6、桂枝附子去桂加白術(shù)湯:少陰太陰合病,表有風(fēng)寒濕而周身疼煩,里有水飲不化而小便自利大便硬。 7、茯苓桂枝白術(shù)甘草湯:津虧水盛水飲沖逆致上中焦,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 8、芍藥甘草附子湯:已經(jīng)發(fā)汗的少陰中風(fēng)證,表寒現(xiàn)象重。 9、桂枝人參湯:太陽陽明太陰屬太陰痞證,虛寒水飲協(xié)熱而利,陽明微熱津虧,表證不解,心下痞硬。 十二、雜法方類 1、赤石脂禹余糧湯:下焦虛極不固協(xié)熱下利不止欲脫陽,腹脹時痛。并治慢性久瀉。食欲正常無嘔吐。 2、炙甘草湯:太陽陽明少陰(營)太陰(血)合病,屬陽明病,津血虧極,氣血運行不能相續(xù)。 3、甘草干姜湯:少陰表里虛寒證,陽虛津虧,咽干,煩躁,吐逆。溫里養(yǎng)津液,兼顧表證。 4、芍藥甘草湯:爆利后下腹悸動不安;或腳痙攣急痛,有血分實邪,有熱象。 5、茵陳蒿湯: 陽明里熱證之黃疸,外有濕裹,汗出不暢,內(nèi)有瘀熱,小便不利,腹脹。 6、麻黃連軺赤小豆湯:太陽陽明合病黃疸,外有傷寒汗不得出,內(nèi)有瘀熱,濕熱蘊肌表。 5、麻黃升麻湯:厥陰病內(nèi)外表里上下寒熱虛實錯雜,上熱下寒,津液大傷,上熱喉瘡潰爛唾膿血,下寒瀉利不止,手足厥逆,表有傷寒,發(fā)熱惡寒無汗(厥逆為主,伴無邊的錯雜)。 6、瓜蒂散:厥陰病上焦里實證,手足厥冷,心下滿而煩,饑不能食。 7、吳茱萸湯:太陰病或厥陰病寒飲上逆頭痛眩暈嘔吐,飲食不下、津液受傷。 8、黃連阿膠湯:少陰表證津虧傳入陽明屬陽明病,心煩失眠,陽明濕熱腹痛腹瀉,熱傷血絡(luò)便血。 9、桃花湯:太陰或少陰太陰合病屬太陰病,虛寒下利便膿血,津液脫失而小便不利。 10、半夏散及湯:少陰病寒性咽痛,或至咽喉潰爛,兼胃氣不足。 11、豬膚湯:厥陰病咽喉干痛,下利,胸滿,心煩,津虧熱燥。 12、甘草湯:少陰病寒性咽痛輕癥。 13、桔梗湯:少陰病寒性咽痛。 14、苦酒湯: 少陰病寒性咽痛重癥, 咽喉潰爛,,不能語言、聲不出。 15、烏梅丸:厥陰本證,上熱下寒錯雜,脈微肢厥膚冷,氣上逆,心煩,饑不欲食,嘔吐而利;或久利。 16、白頭翁湯:陽明病濕熱下利證,里急后重,熱利欲飲水,或便膿血。 17、蜜煎導(dǎo)方:津液不固而津虧,胃腸失卻濡養(yǎng),便硬難解。 18、豬膽汁方:津液不固而津虧,胃腸失卻濡養(yǎng),便硬難解。 19、牡蠣澤瀉散:陽明太陰合病,實證水飲積聚,腰以下水腫,小便不利,有實熱。 20、神丹丸:太陽(或少陰)太陰陽明合病,屬太陽(或少陰)。傷寒無汗惡寒發(fā)熱體疼。表證,或雜病。
|
|
來自: 寂寞在繁衍 > 《醫(yī)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