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這個字,當(dāng)然是啟蒙時學(xué)的,但留給我深刻印象的倒不是學(xué)校老師如何教的,而是晚上睡在父親腳頭,他常會說一些字謎給我猜。諸如“大雨下在橫山上”等,其中就有“二人抬木頭”的謎底——來 “來”字,在漢語言中使用很廣,但我覺得,如果不加前飾后綴,或不注意語調(diào)語速,單讀起來,就有頤指氣使、居高臨下的命令式,讓人聽了感覺不太舒服。要是作名詞——人名,大人物咱不說,就說民間常有的如康來、來喜、來福、來弟等,都能讓人從中感受到希望實現(xiàn)的某些夢想,寄予的某種期盼。這樣叫上或聽起來,就顯得溫柔順暢受用多了。 我有一位很聰明的朋友,寫字繪畫、拍攝刻寫、電腦等樣樣在行。他也喜愛寵物。養(yǎng)在自家天井小水池里的烏龜,他朝邊上一站招招手,那烏龜就從深水怪石后探頭游過來。 他養(yǎng)一條小狗,起名用一單字——來。每天早上,他都要帶“來”在門前街道、花園轉(zhuǎn)悠,讓狗狗送尿送屎,躥遛躥遛,??煲幌?,自己順便散散步,鍛煉鍛煉。 某個冬天的早晨,朋友如常帶“來”出門溜達(dá)。轉(zhuǎn)了一圈回家,人到門口了,狗還在遠(yuǎn)處花樹下亂嗅,他直著嗓子大喊:“來!來!”這時,一騎車拖框賣馓子的人恰巧路過,一聽喊聲,骨碌跳下車,回頭遛麻把車推到他跟前。朋友一看出了這么個誤會,忍不住笑著問:“你來做什么?”“我聽你喊的?!薄拔也皇呛澳愕摹!薄拔衣犇愫暗?。”朋友知道總不能這么僵在這里,也不能回說是喊狗的呀,又是大清早的,雖然不太喜歡吃馓子,也還是笑著稱了五塊錢的。 賣馓子的人走了,朋友提著馓子在門口等小狗,想起這事仍覺得好笑。這時,小狗也轉(zhuǎn)到門口了,朋友抽出幾根馓子遞給小狗說:來,這馓子就是為你買的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