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項研究是經由一組遭受了不同形式精神障礙疾病的科學家進行研究的。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yī)學院精神病學系教授凱-杰米森(Kay Redfield Jamison),她就身患躁郁癥。她說到,一項基于瑞典16歲年齡孩子的智力測試結果表明,擁有較高智商的孩子更易于患上類似于精神分裂和躁郁癥類的疾病。杰米森補充說到,他們研究發(fā)現(xiàn)那些在16歲的時候智力優(yōu)于其他人的孩子,患上躁郁癥的可能性比普通人要大四倍左右。自從杰米森在青壯年的時候被診斷出患有躁郁癥時起,她就致力于研究躁郁癥及發(fā)表相關方面的文章。 在紐約世界科學博覽會(New York's World Science Fair)上,科學家們討論了20多篇關于高智商與創(chuàng)造性之間詳盡聯(lián)系的論文。他們表示,“備受折磨的天才”以及“瘋狂的科學家”觀念不僅僅是一次浪漫的畸變。 享譽盛名的畫師梵高和著名美國作家凱魯亞克(Jack Kerouac)都被冠名為“天才”,然而,他們卻表現(xiàn)出了令人難以理解的生活行為方式。 就目前而言仍不清楚人類為什么會具有如此的特質。 研究顯示,精神分裂癥和躁郁癥與高創(chuàng)造性和高智商相互聯(lián)系。這兒有一些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環(huán)境因素在患精神病的過程中到底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天才與先天不足的界限到底在哪里?諾貝爾獎獲得者數(shù)學家約翰·納什(John Nash)也有患有終身的精神分裂癥,著名演員拉塞爾·克勞(Russell Crowe)在電影《美麗心靈》中塑造了他這一形象。 科學家稱,先前做過的很多研究都表明機體內存在一種能制造許多“鏈接”的特殊基因,這種基因叫做DARPP-32,就是它將天才與瘋子聯(lián)在了一起。 研究顯示,大約四分之三的人遺傳了DARPP-32基因,它能夠通過改善前額皮質的信息處理功能來增強大腦的綜合能力。而前額皮質是協(xié)調人們思想與行為的重要中樞。(尚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