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文物局的要求,北京保利第31期書畫精品拍賣會定于8月9-10日預展、11-12日拍賣,展拍均假座北京亞洲大酒店。本期預計將奉上歷代書畫凡1000余件,為諸位炎夏清暑。 本期集合了近現(xiàn)代名家多幅寫竹佳制,擇其佳者請君細賞。 近代以來,畫竹莫非老缶。他也是將趙松雪所謂“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應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同源”的理念貫徹到底的近代大師之一。本期搜羅數(shù)件吳缶老寫竹作品,均來源清楚,難得一見。 原藏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并收于其藏品錄的《竹石圖》尺幅極大,達143×78cm之巨,是吳氏市場少見的大尺幅作品。此作成于1902年,署“俊卿”款,系贈吳氏老友“城孫”之作,繪壽石拳拳,三兩竿竹自石上迤邐而出,枝葉各各舒展,又配以長題詩,整幅金石氣濃烈,極是令人矚目。
老缶另兩件寫竹作品《墨竹圖》和《風竹圖》原為對屏,系1910年代所作,率意縱橫,有金錯刀之妙?!赌瘛贩聟侵俟缍讹L竹》仿清湘老人,均又翻新出奇,自具面貌。徐邦達題云:“墨竹自宋文蘇以降,名家輩出,至清初石濤為一大變,近世吳缶翁又自出新,為之如此,可見一斑也”,斯為的評。
繼吳缶翁而任海派領袖的吳湖帆也是寫竹大家。不過他筆下的竹子,已經(jīng)沒有缶翁那樣縱橫的金石氣,而多彌漫一種文人書卷氣。此件1948年作贈“家書”之《鳳尾梢·行書畫論》成扇即如此。
董壽平以畫竹畫梅名世,筆下梅竹動態(tài)萬端,不可方物。此幀贈日中文化交流協(xié)會、并由該協(xié)會資深人士直接委托的《清影》,系董氏晚年佳制,繪遠近兩叢竹,而枝葉交紛往來,非一般俗手可為。
另一位京津畫派大家黃胄雖以畫驢聞名于世,但其筆下竹亦不遑多讓。此幅《竹石圖》作于1976年冬,其題款稱“仲康同志認為此畫尚可,故贈之”,似乎原擬廢棄的,其實不過自謙之語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