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既不是標題黨,更不是黃色文章,純粹學術科普,老幼咸宜。 先來聽一首歌曲《奇書》,來自中國影史最賣座電影《捉妖記》,沒看演職員表之前,以為是周華健唱的,后來一看,原來是鐘漢良唱的。
鐘漢良我初中時候好像就火了,后來星海沉?。滑F(xiàn)在我都成大叔了,他好像又煥發(fā)了二度春,是不是說明男星比女星更“抗造”呢? 事實證明,確實男性比女星的形象更抗造,大概是男人老得慢的原因,日本有一套山田洋次導演的電影劇集《男人真命苦》,里面的男主角寅次郎到處泡妞,足足泡了幾十年,到了1996年主演渥美清去世前,第48集中的他經(jīng)過化妝,樣子也不是那么顯老;但女星大概就更在意自己的“紅顏已逝”,很多人晚年都隱居起來,不太在社會上公開露面了。 圖:渥美清,日本一流喜劇巨匠,有東方卓別林之稱,曾出演48集《寅次郎的故事》,并演唱主題曲 但女星的聲音,比男星更有持久的魅力,這也是無疑的,尤其表現(xiàn)在中國的流行音樂上。 流行音樂巨子劉家昌先生曾在他的音樂會《往事只能回憶》中回憶:他們年輕的時候,聽的中國流行歌曲,大多都是女生唱的,如白光、周璇等等;卻很少有男歌星,所以當年他們要唱,也只能唱英文老歌。 在流行音樂這塊,中國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都是陰盛陽衰的。 由于是女歌星包打天下,因此歌曲題材表現(xiàn)的多是相思離別愛情主題。這些書寫你儂我儂的靡靡之音,后來在內(nèi)陸特殊的政治文化下,當然就不被接受,更被指認為一種“黃色音樂”,這其中便誕生了一本奇書《怎樣鑒別黃色歌曲》,1982年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請大家注意,這個時候,已經(jīng)是文革之后的改革開放時期。 當然,如果這種書只是因為書名帶有特定時代的痕跡,而對普通讀者具有一定的“喜劇性”和“獵奇感”,那它一定不值200多塊錢去買。 但恰恰今天我們來讀這書,能動性地“剔除”掉一些意識形態(tài)偏見,你可以發(fā)現(xiàn)此書為我們重新切入中國流行音樂史,提供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史實和資料。比如對《何日君再來》這首歌的分析,就非常有價值,這首歌當年多次在電影中被使用,也曾因為“君”(到底是“國軍”還是“皇軍”)這個字引發(fā)過巨大的爭議:
注:鄧麗君對周璇原唱的翻唱版,80年代風靡兩岸 再比如書中提及的《薔薇處處開》,大家可以將它和另外一首傳世名曲《玫瑰玫瑰我愛你》做一個對比,都是典型受到爵士曲風、中西交融的作品(可惜QQ音樂里這個版本不是龔秋霞唱的,味道差了點兒):
換句話說,也許出版此書的目的,是為了警惕改革開放后中國城市生活中重新出現(xiàn)的“小資產(chǎn)階級情調(diào)”,抵制“精神污染”,但也從另外一個側(cè)面,也無形中喚醒了國民曾有的浪漫記憶,讓大家愿意經(jīng)由歌聲重新探訪那個被妖魔化的摩登時代。 有時候就是這樣,你越是抵制、批判,反而人會更會一種強烈的愿意了解的沖動和欲望。更何況,這些“黃色音樂”本來在幾十年前就天天回想在耳邊。 前天公號里說過,我呢87年開始學音樂,一直水平還可以,全市曾經(jīng)拿過二胡業(yè)余組比賽一等獎,在江蘇省級比賽青少年組也拿過第二名。當年有圖為證,老稀罕了: 后來讀大學,陰差陽錯,雖然沒吃上這碗飯,但是對音樂還是喜歡的。而且今天想來,雖然吃了太多的苦,挨了無數(shù)的打,但學了音樂總對研究電影、分析視聽語言是有好處的。所以,我也非常樂于搜集這方面的資料,這里面很多,都涉及到當年所謂的“黃色歌曲”。 比如,白光這部《鮮牡丹》主打的就是歌唱戀情文藝類型: 白光的《法律與女人》的宣傳說明書上專門注明“新歌多支”,下面還有幾個字:妙不可醬油!(啥意思?妙的都沒時間去打醬油了,這得多好看?。。?/span> 給大家介紹過的李麗華,本身也是歌唱高手、京劇高手,代表歌曲有《天上人間》,這歌今天費玉清還在唱。她還演唱過一首《三鳳求凰》,說完了唱,唱完了再說,是比較特殊的流行曲樣式,可在“蝦米網(wǎng)”中收聽;
在她的這部《花月良宵》中,有新歌三支,由大家黎錦光作曲。黎錦光最著名的超級金曲,當屬為歐陽飛鶯的《香格里拉》,歐陽飛鶯的故事太傳奇,今天就不說了,改天得單拉一篇: 當年還有專門的歌唱片類型,如這部《天外笙歌》,不過我怎么一看“老教授”、“小姑娘”這種配置,內(nèi)心就升騰出一種莫名的邪惡感呢: “金嗓子”周璇當然是那個時代“黃色歌曲”的最著名代言人之一:《西廂記》是她在孤島時期的一部代表作品,歌曲流傳甚廣,拷貝現(xiàn)存中國電影資料館: 周璇的最佳拍檔是因飛機撞山而英年早逝的導演方沛霖,《歌女之歌》中有多首周璇的超級金曲,我們來聽幾首。一首是她為顧也魯演唱的表現(xiàn)男女純潔友誼的《知音何處尋》:
周璇是典型的麥克風小調(diào)氣聲唱法,片中另一首名曲《陋巷之春》:
周璇和方沛霖合作的集大成者,當屬神經(jīng)喜劇片《花外流鶯》,這部電影2007年我們在做周璇逝世五十周年回顧展時引發(fā)轟動,片中的每一首歌曲都極為動聽。比如這首千回百轉(zhuǎn)的《訴衷情》:
早期的中國流行歌曲,涉及的重要詞曲家和歌手實在太多,比如黎錦暉、黎錦光、陳歌辛、吳村、范煙橋、陳蝶衣、李雋青;歌星就更多了,除了上面說的周璇、白光、李麗華,還有黎莉莉、王人美、白虹、李香蘭、姚莉、吳鶯音……當中若論歌唱技巧而言,可能李香蘭是最高的(此外歐陽飛鶯也是絕對的音樂家級別)。除了《夜來香》、《恨不相逢恨嫁時》、《三年》等大家比較熟悉的名曲外,為大家推薦一首婉轉(zhuǎn)抒情、一步三嘆的《河上的月光》:
說心里話,也許是學習民樂的原因,比較老派,我時至今天都更愿意聽這些老的流行歌曲。最后,為大家推薦一些相關書目和研究書籍: 當年的這些老流行歌曲,在港臺也被稱為“時代曲”,我們內(nèi)陸學術界研究的比較少,但在港臺還是有一些的: 香港七八十年代的流行曲書籍: 水晶,著名的張愛玲研究專家,出版過兩本非常精彩的流行歌曲散文集:《流行歌曲滄桑記》和《水晶之歌》,因為采訪了諸多的老歌星,如周璇的前夫嚴華、姚莉等等,有非常好的研究參考價值: 臺北電影資料館《電影欣賞》雜志也對流行歌曲、歌舞片做過系列的報道,重登了李麗華和白光的采訪實錄: 高階讀物,加州伯克利大學安德魯.瓊斯教授的《留聲中國:摩登音樂文化的形成》,近年在臺灣商務出版,可以與李歐梵的《上海摩登》對比閱讀,里面對于黎錦暉、明月歌舞團、以及外國流行音樂在上海的傳播影響都有非常精彩的論述。 有趣的是,看這個書名“yellow music”,就又讓人想起了本文開頭那本80年代的奇書《怎么鑒別黃色歌曲》。其實這本書按照字面意思,應該就翻譯成《黃色音樂:中國爵士時代的媒介文化和殖民現(xiàn)代性》。 當然還有陳鋼、黎錦暉、黎錦揚的一些相關書籍,就不一一提了。我認識的一位著名收藏家、音樂劇制作人文碩先生近年也出版了不少相關音樂劇著作,填補了空白,希望大家能對這個領域有更多的關注。 感謝大家對本文的閱讀,說了那么多,就把這本很有學術價值、帶有時代烙印、(特別是)價值200多塊的《怎樣鑒別黃色歌曲》通過網(wǎng)盤分享給大家吧:(也可“閱讀原文”進入鏈接) 鏈接: http://pan.baidu.com/s/1c06T7qC 密碼: 2wqq 昨天,通過互動評論,獲得電影票的朋友是@W先生 ,請在后臺與我聯(lián)系,電影兌換券由“電商中的轟炸機——格瓦拉”友情贊助,感謝。 最后,把陳奕迅的一首《時代曲》獻給大家。E神最近也主演了杜琪峰的一部歌唱片,預計9月2日上映,期待一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