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源流,直追道儒兩家,太極拳講靜,也是從道儒兩家而來。
道家有老子所說:“清靜,為天下正”“不欲故靜”,故道教有專門講靜功修煉的《清靜經(jīng)》。
儒家同樣重視敬靜二字,強(qiáng)調(diào)心主乎敬,又主乎靜。
孟子同樣強(qiáng)調(diào)“靜神”“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
儒家經(jīng)典《大學(xué)》中說:“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span>
所以,宋明兩代大儒如周敦頤,如二程(程頤、程顥),如朱熹,如王陽明,皆十分重視靜功的修煉。
朱熹甚至要求弟子半日打坐入靜,半日讀書。朱熹說:“動靜。靜者養(yǎng)動之根,動者所以行其靜。”這完全是練功的體會。
朱熹解釋《大學(xué)》;中定、靜;安、慮四種境界時說:“定如水之初定。靜則定得來久,物不能擾。處山林亦靜,處塵市亦靜。安則靜者廣,無所適而不安。靜固安,動亦安,看處甚事,皆安然不擾。安然后以慮。今人心中搖漾不定疊,遠(yuǎn)能處事否?慮者,思之精審也。人之處事,于叢冗急遽而不錯亂,非安不能。”
王陽明則有這樣的練功體會:“動靜,時也。即體而言用在體;即用而言,體在用。是謂體用一源……靜可以見其體,動可以見其用?!?/span>
清代湘軍名將曾國藩同樣練靜的功夫了得,他曾專門在日記中談到靜字功夫的重要。他說:“‘靜’字功夫要緊,大程夫子成為三代后的圣人,亦是‘靜’字功夫足。王陽明亦是‘靜’有功夫,所以他能不動心。若不靜,省身也不密,見理也不明,都是浮的?!?/span>
悅太極!悅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