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詩刊社 1.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摘《大學(xué)》 (大學(xué)的目的,在于顯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們革除舊習(xí),在于達(dá)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摘《大學(xué)》 (所謂意念誠實,就是說不要自己欺騙自己,象厭惡難聞氣味那樣厭惡邪惡,象喜愛美麗的女子一樣喜愛善良,這樣才能說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個人獨處時必定要謹(jǐn)慎。) 3.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摘《大學(xué)》 (財富可以修飾房屋,道德可以修飾身心,心胸寬廣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誠實。) 4.君子有諸已,而后求諸人?!洞髮W(xué)》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別人行善。) 5.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摘《中庸》 (人的喜怒哀樂的感情沒有表現(xiàn)出來,叫做中;表現(xiàn)出來合乎法度,叫做和。達(dá)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萬物也就生長了。) 6.好學(xué)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乎?!吨杏埂?/span> (愛好學(xué)習(xí)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恥辱就接近勇敢。) 7.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吨杏埂?/span> (任何事情,有準(zhǔn)備就能成功,沒準(zhǔn)備就會失敗。) 8.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吨杏埂?/span> (廣泛地學(xué)習(xí),詳盡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別,忠實地執(zhí)行。) 9.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中庸》 (天地的法則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誠一不貳,化育萬物,不可測度。天地的法則是:廣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長遠(yuǎn)。) 10.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yuǎn)之近,知風(fēng)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吨杏埂?/span> (君子的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無色而美德日見彰顯。小人的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鮮明,但漸漸地消失了。君子的為人之道還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厭惡,簡樸而有文彩,溫和而又有條理,知道遠(yuǎn)是從近開始的,知道教化別人從自己做起,知道隱微的東西會逐漸顯露,這樣就進(jìn)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11.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xué),吾謂之學(xué)矣?!墩撜Z》 (尊崇賢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夠盡心盡力;侍奉君主能夠舍生忘死;與朋友交往能夠做到說話講信用。這樣的人,雖然說沒有學(xué)習(xí)過做人的道理,但我卻認(rèn)為他學(xué)過了。) 12.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摘《論語》 (君子想的是怎樣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則是怎樣得到一個安逸之處;君子想的是怎樣才能不觸犯刑法,小人想的則是怎樣才能對自己有利。) 13.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年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墩撜Z》 (君子有三種事應(yīng)該加以警戒:年輕的時候,血氣還沒有固定,力戒貪戀女色;到了壯年時期,血氣正旺盛,力戒逞強(qiáng)好斗;到了老年時期,血氣已經(jīng)衰弱,力戒貪得無厭。) 14.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摘《論語》 (君子有九種事情需要考慮到:看,要考慮是否清楚;聽,要考慮是否明確;臉色,要考慮是否溫和;容貌,要考慮是否恭敬;言語,要考慮是否忠實;做事,要考慮是否認(rèn)真;疑惑,要考慮是否求教;憤怒,要考慮是否有后患;利益當(dāng)前,要考慮是否該伸手。) 15.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矣?!墩撜Z》 (當(dāng)他未得到官職的時候,唯恐得不到;已經(jīng)得到了官職,又唯恐丟失掉。假若害怕丟失掉,便什么壞事都能干出來。) 16.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摘《論語》 (一個人不應(yīng)該發(fā)愁沒有官位俸祿,而應(yīng)該發(fā)愁沒有為官的本領(lǐng)。不應(yīng)該發(fā)愁別人不了解自己,而應(yīng)追求能夠讓別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17. 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yuǎn)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墩撜Z》 (即使是小小的技藝,也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但對于遠(yuǎn)大的事業(yè)恐怕有所阻礙,所以君子不去干這些。) 18.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墩撜Z》 (聰明的人喜歡水,因為他性情活躍象水一樣流動不息,仁慈的人喜歡山,因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樣厚重。聰明的人好動,仁慈的人好靜,聰明的人樂觀,仁慈的人長壽。) 19.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墩撜Z》 (如果財富能夠爭取得到,即使讓我手執(zhí)馬鞭去做一個車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還不如去干我喜歡的事。) 20. 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為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為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摘《論語》 (子張問:“什么是五種美德?”孔子說:“君子對人民施加恩惠,卻不耗費財用;使百姓勞苦,百姓卻無怨言;自己有所欲求卻不貪婪;安寧矜持卻不驕橫;威嚴(yán)卻不兇猛?!薄訌堄终f:“什么是四種惡行?”孔子說:“事先不經(jīng)教育,犯了罪就殺頭叫做肆虐;不先告誡便要求有成效,這叫粗暴;發(fā)布命令遲緩,卻突然限期完成,這叫殘害人;同是給人賞賜,卻出手吝嗇,這叫只進(jìn)不出的財務(wù)衙門。) 2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yuǎn)乎?——摘《論語》 (讀書人不能不心胸寬廣意志剛強(qiáng),因為肩負(fù)重任而且征途遙遠(yuǎn)。他把實現(xiàn)仁的理想作為自己的使命,擔(dān)子難道不重嗎?他為這種理想而奮斗,直到死去為止,路途難道不遠(yuǎn)嗎?) 22.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墩撜Z》 (孔子沒有如下四種毛?。褐饔^臆斷,絕對肯定,固執(zhí)已見,自以為是。) 23. 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墩撜Z》 (君子給人的印象有三種變化:遠(yuǎn)看莊重威嚴(yán),接觸則溫和可親,聽講話則嚴(yán)肅不茍。) 24..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摘《論語》 (一個人固守道德而不能發(fā)揚光大,信仰主張又不能堅定不移,這種人有他不能算有,沒有他不能算無。) 25.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能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墩撜Z》 (君子容易事奉,但要想討得他的喜歡則很難。以不正當(dāng)?shù)姆绞接懰矚g,他是不會喜歡的;但他在用人上,卻能做到量才使用。小人難以事奉,但要想博得他的歡心則很容易。如果以不正當(dāng)?shù)氖侄斡懰矚g,他是會喜歡的;但當(dāng)他用人時,則會求全責(zé)備。) 26.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墩撜Z》 (在私利面前能夠想到道義,遇到危難能夠挺身而出,雖然長期生活在貧困之中,也沒有忘記平生的諾言,這樣就可以說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人了。) 27.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薄墩撜Z》 (有人說:“如果用恩德來回報別人對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說:“這樣的話,你將用什么來報答別人對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對待怨仇,以恩德報答恩德。”) 28.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墩撜Z》 (可以同他交談卻沒有交談,這是錯過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談卻要同他交談,這是白費口舌。聰明的人既不錯過人才,又不浪費語言。) 29.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則遠(yuǎn)怨矣?!墩撜Z》 (一個人能夠做到多責(zé)備自己而少責(zé)備別人,就不會招致別人的怨恨了。) 30.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墩撜Z》 (不該說話的時候卻搶著去說,這叫急躁;到該說話的時候卻閉口不說,這叫隱瞞;不看別人的臉色便隨便插嘴,這叫沒有眼色。) 監(jiān)制/何金定 責(zé)編/郭慧 編輯/郭慧 制作/王仁鋒 覺得不錯,請點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