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紅磚建筑,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一朵奇葩,向以色彩明艷、造型夸張而著稱。若論其最具代表性者,首推泉州南安市的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蔡氏古民居位于泉州市南安縣級市官橋鎮(zhèn)漳里村漳州寮自然村村口,由當(dāng)?shù)胤坡少e僑商蔡啟昌和他的長子蔡資深營建,自清朝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開工,至宣統(tǒng)三年(1911)年建成,前后歷時達44年之久。
現(xiàn)存建筑23座,分五行排列,每行少則兩座,多達六座。整體布局坐北朝南,中軸線偏西約5度,東西長200多米,南北寬100多米,總占地面積15300平米。前后座之間鋪設(shè)寬約10米的石埕,南北縱向隔2~3座設(shè)一寬約2米的通道,兼作人行、防火、排水之用。
主體建筑為均硬山鵲尾脊五開間大厝,左右為卷棚式護厝,多為三進或二進五布局,共有房間近400間。蔡氏古民居群規(guī)模宏大,布局嚴整,設(shè)計獨特,雕飾精美,并大量沿襲、保留了傳統(tǒng)閩南民居建筑風(fēng)格,集中表現(xiàn)了閩南獨特的建筑技藝,故于2001年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某人首次參觀蔡氏古民居是在1997年,那時候才剛剛評上省保,還未對外開放,生活氣息濃郁,居民大都熱情友善。被古民居宏大規(guī)模和精美雕飾所震憾的某人,興奮地如同打了雞血,在一座座老宅中進進出出,所經(jīng)之處,看到的都是一張張的笑臉,當(dāng)然也就不會有人拒絕參觀或驅(qū)趕游客了。這種濃濃的人情味所帶來的美妙感覺,甚至勝過了建筑本身的魅力,以至于多年以后,依然記憶猶新。2013年10月,當(dāng)某人再次到訪時,蔡氏古民居已經(jīng)開始對外售票,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但郁悶的是,半數(shù)以上的大厝已經(jīng)人去樓空,大門緊鎖,不但少了許多人氣,而且無法入內(nèi)參觀。至于那些可以進入的大厝,也都在醒目的位置貼上拒絕拍照的提示。還有一個老頭像防賊一樣緊盯著某人,并一直追問是否買了門票,弄得某人心情相當(dāng)不爽。
蔡淺厝、蔡淺別館
掃興歸掃興,但參觀總還是要進行的。首先必須要看的是位于第一排的蔡淺厝和蔡淺別館。這兩座大厝的正面因受到圍墻和售票處遮擋,容易被一般的游客所忽略。
蔡淺厝是蔡資深晚年回國居住的大厝。蔡資深乳名“淺”,附近鄉(xiāng)人稱之為“蔡淺哥”,其所居住的這座房子因此被命名為“蔡淺厝”?,F(xiàn)已被改作“漳州寮老年人協(xié)會”。
說到蔡資深,首先要提到的是他的父親蔡啟昌。蔡啟昌只是“下南洋”的閩南人中極普通的一員,清道光年間在菲律賓岷市后街開了家晉益火燭鋪。同治六年,蔡啟昌帶著攢下的部分錢財回至家鄉(xiāng),建造了啟昌厝和攸楫厝,并接蔡資深到菲律賓料理生意。不想蔡資深居然是個天生的經(jīng)商奇才,沒幾年便將生意做得風(fēng)生水起,迅速累積起巨大的財富。與先輩們一樣,發(fā)跡后的蔡資深依然沒有擺脫重土輕商的傳統(tǒng)觀念,于是便在家鄉(xiāng)廣購荒地,組織兄弟子侄開墾耕種,并擇地建立祠堂祭祀先祖,先后幫助兄弟輩建起二十多幢大宅,最終形成了這蔚為壯觀的的蔡氏古民居建筑群落。由于可見,蔡啟昌只是肇基者,蔡資深才是蔡氏古民居建筑群落真正的締造者。
蔡淺厝占地1250平方米,在整個建筑群落中,規(guī)模不算最大,但布局卻是最為完整的。
此厝最大的特征是在每道鵲尾脊的兩側(cè)均塑有黑褐色的“龍吻”。據(jù)說這“龍吻”是要有一定級別的人才可以使用的,而積累起雄厚財富的蔡資深因為熱心公益,樂善好施,特別是在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安徽、浙江、江蘇遭受水災(zāi)時,曾捐金萬兩,又集資數(shù)百萬兩賑災(zāi)濟民,故清廷敕封其“資政大夫”的虛職,其妻也誥封為二品夫人,故在整個蔡氏古民居建筑群落中,也只有他所居住的“蔡淺厝”和其長子蔡世祐所居住的宅第“世祐厝”塑有“龍吻”。
蔡淺厝中軸線完全對稱,大門門額青石橫匾上陽刻楷體“莆陽世胄”,兩側(cè)墻面上磚雕篆體“錦亭衍派”、“荔譜傳家”。蔡姓作為閩南的大姓,源流甚廣,但從這三個聯(lián)句上還是可以對蔡資深一族所在的漳里村漳州寮自然村蔡姓進行追根溯源的。其中“莆陽”指的是現(xiàn)今的福建省莆田市;“荔譜”說的是北宋狀元、主持建造洛陽橋的蔡襄曾著有《荔枝譜》一書;“錦亭”是堂號,屬今福建省晉江市東石鎮(zhèn)蔡氏的一個支派。綜上信息,經(jīng)推衍可知:漳州寮自然村蔡姓的郡望原在河南陳留,西晉惠帝時分陳留郡東部為濟陽郡,故陳留蔡氏中一部分又稱濟陽蔡氏。濟陽蔡氏入閩始祖為蔡爐,唐昭宗時從王潮入閩,卜居建陽麻沙鎮(zhèn)水北,其后人遷居莆田市仙游縣楓亭鎮(zhèn),傳六代至蔡襄。另外,遷居莆田蔡氏族人蔡輝又于唐懿宗咸通年間,遷居至現(xiàn)今的晉江市青陽街道,稱“青陽蔡氏”。青陽蔡氏又繁衍至附近晉江市東石鎮(zhèn)的各個村落,其中居于東埕村的蔡氏堂號“錦亭”。漳里村漳州寮自然村的蔡姓既稱“錦亭衍派”,自然是從晉江市東石鎮(zhèn)東埕村搬遷而來的。有趣的是,村中蔡氏后人稱,他們的祖先初來時,此地還是一片無名荒野,只能將就搭個草寮安頓下來,故取名“將就寮”。此后逐漸形成村落,這才取諧音改為“漳州寮”,不知情的人總誤以為此地名與福建省的漳州市有所瓜葛,而實際上是毫不相干的。
右護厝的封火墻較為特別。
墻額上使用了灰塑、彩繪、交趾陶、剪貼等各種裝飾手法。屋頂?shù)耐弋?dāng)、滴水制作精良,圖案多變。
大門背部上方有題字和彩繪。
兩側(cè)廂房墻壁上的槅扇使用彩繪和“處世箴言”作為裝飾。
正廳影壁正上方懸掛蔡資深著官服上身照,因為反光,無法拍到。
正廳及其他各處梁架、雕飾,具有濃郁的閩南建筑風(fēng)格。
左護厝后部為花廳,曾經(jīng)是蔡淺厝的精華所在,如今除了一扇石門、半堵石墻和部分墻腳外,其他部位已蕩然無存。
蔡淺別館緊靠蔡淺厝西側(cè),是蔡資深招待賓客的地方。此處并無太大特色,故不作詳細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