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資料報送
所報送資料應保證資料的完整性。 如何保證資料的完整性, 就必 須了解志書的體例。作為地方志書無論是省志、市志,還是縣志、專 業(yè)志, 他都有統(tǒng)一的體例要求, 因而各單位所報送的資料也應遵守這 樣的體例要求。如《周至縣志》運用 述、記、志、傳、圖、表、錄七 種體裁,涵蓋有 概述、大事記、主體等部分,那么我們所報送的資料 也應如此。至于資料該如何完成我們有必要了解以下知識:
一、方志定義
地方志書,是指全面系統(tǒng)地記述本行政區(qū)域自然、政治、經濟、 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歷史與現(xiàn)狀的資料性文獻。 具有記述性、 區(qū)域性、 資料性、著述性鮮明特征。
二、地方志的體例
新編志書體例應從三個方面把握 : 體裁、 特定的編纂方法、 文體。 這些都統(tǒng)稱為體例, 其中橫排豎寫這一特定的編纂方法是地方志體例 的標志。
( 一 ) 地方志的七種體裁:述、記、志、傳、圖、表、錄
經過兩千多年的發(fā)展, 到現(xiàn)在, 我國地方志已形成了由七種體裁 組成的有機的整體,這七種體裁是 : 述、記、志、傳、圖、表、錄, 志是主體。橫排豎寫的基本體例也主要是指志這一體裁。
述是在志、記、傳、圖、表各種體裁記述內容的基礎上,用歸 納和概括的方法,將
一志、一篇或一章的內容陳述或評述出來的文 體。 述必須臵于一志、 一篇或一章之首, 是全志、 全篇、 全章的精華。 述通常是指“概述” 。
“概” 含有概括、 梗概、 要略之意, 述為記述、 陳述、 評述之意, “概述”是概括記述或陳述全志總貌、梗概或要略,也就是說從高層 次上概括全志內容, 同時也可以適當?shù)剡M行評論, 用以展示客觀事物 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發(fā)展前景。第一輪修志中將“概述”的寫法歸納為“概 全貌、概特點、概規(guī)律”的“三概” ,這對第二輪修志仍是適用的。 關于資料報送
所報送資料應保證資料的完整性。 如何保證資料的完整性, 就必 須了解志書的體例。作為地方志書無論是省志、市志,還是縣志、專 業(yè)志, 他都有統(tǒng)一的體例要求, 因而各單位所報送的資料也應遵守這 樣的體例要求。如《周至縣志》運用 述、記、志、傳、圖、表、錄七 種體裁,涵蓋有 概述、大事記、主體等部分,那么我們所報送的資料 也應如此。至于資料該如何完成我們有必要了解以下知識:
一、方志定義
地方志書,是指全面系統(tǒng)地記述本行政區(qū)域自然、政治、經濟、 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歷史與現(xiàn)狀的資料性文獻。 具有記述性、 區(qū)域性、 資料性、著述性鮮明特征。
二、地方志的體例
新編志書體例應從三個方面把握 : 體裁、 特定的編纂方法、 文體。 這些都統(tǒng)稱為體例, 其中橫排豎寫這一特定的編纂方法是地方志體例 的標志。
( 一 ) 地方志的七種體裁:述、記、志、傳、圖、表、錄
經過兩千多年的發(fā)展, 到現(xiàn)在, 我國地方志已形成了由七種體裁 組成的有機的整體,這七種體裁是 : 述、記、志、傳、圖、表、錄, 志是主體。橫排豎寫的基本體例也主要是指志這一體裁。
述是在志、記、傳、圖、表各種體裁記述內容的基礎上,用歸 納和概括的方法,將
一志、一篇或一章的內容陳述或評述出來的文 體。 述必須臵于一志、 一篇或一章之首, 是全志、 全篇、 全章的精華。 述通常是指“概述” 。
“概” 含有概括、 梗概、 要略之意, 述為記述、 陳述、 評述之意, “概述”是概括記述或陳述全志總貌、梗概或要略,也就是說從高層 次上概括全志內容, 同時也可以適當?shù)剡M行評論, 用以展示客觀事物 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發(fā)展前景。第一輪修志中將“概述”的寫法歸納為“概 全貌、概特點、概規(guī)律”的“三概” ,這對第二輪修志仍是適用的。
著書立說:方志的定義及編寫要求 關于資料報送 所報送資料應保證資料的完整性。如何保證資料的完整性,就必須了解志書的體例。作為地方志書無論是省志、市志,還是縣志、專業(yè)志,他都有統(tǒng)一的體例要求,因而各單位所報送的資料也應遵守這樣的體例要求。如《周至縣志》運用述、記、志、傳、圖、表、錄七種體裁,涵蓋有概述、大事記、主體等部分,那么我們所報送的資料也應如此。至于資料該如何完成我們有必要了解以下知識: 一、方志定義 地方志書,是指全面系統(tǒng)地記述本行政區(qū)域自然、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歷史與現(xiàn)狀的資料性文獻。具有記述性、區(qū)域性、資料性、著述性鮮明特征。 二、地方志的體例 新編志書體例應從三個方面把握:體裁、特定的編纂方法、文體。這些都統(tǒng)稱為體例,其中橫排豎寫這一特定的編纂方法是地方志體例的標志。 (一)地方志的七種體裁:述、記、志、傳、圖、表、錄 經過兩千多年的發(fā)展,到現(xiàn)在,我國地方志已形成了由七種體裁組成的有機的整體,這七種體裁是:述、記、志、傳、圖、表、錄,志是主體。橫排豎寫的基本體例也主要是指志這一體裁。 述是在志、記、傳、圖、表各種體裁記述內容的基礎上,用歸納和概括的方法,將一志、一篇或一章的內容陳述或評述出來的文體。述必須臵于一志、一篇或一章之首,是全志、全篇、全章的精華。述通常是指“概述”。 “概”含有概括、梗概、要略之意,述為記述、陳述、評述之意,概述”是概括記述或陳述全志總貌、梗概或要略,也就是說從高層次上概括全志內容,同時也可以適當?shù)剡M行評論,用以展示客觀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發(fā)展前景。第一輪修志中將“概述”的寫法歸納為“概全貌、概特點、概規(guī)律”的“三概”,這對第二輪修志仍是適用的。 除“概述“外,“總述”“綜述”“簡述”甚至一些無題文字等,也都是述的體裁。 “記”是指各種大事記,通常是一條條排列的。顧名思義,大事記就是大事的記錄,但在志書中成為一種體裁,它就至少有了四點要求:一是標準,二是編排,三是體例,四是要素。 標準是篩選標準。對于記述對象繁多的事件,什么樣的事件稱得上是大事,編者一定要制定出統(tǒng)一的標準,然后按標準進行篩選。編排是指對篩選出來的大事進行排列,在按時序逐條排列的同時,還可以先分類后按時序排列。體例是大事條目本身的構成。這里有兩種體 例,一是編年體,即以時系事,一時一事,特點是簡單明了,不足之處是容易將一個完整的大事件割裂開來,失掉連貫性。二是紀事本末體,即按整個事件發(fā)展過程未記述,特點是對事件記述完整,有始有終,具有連貫性;不足之處是在記述中將時序打亂。采用這種體例時一定要確定好大事記明確的時序點。現(xiàn)在基本采用編年體和紀事本末體相結合的辦法編纂大事記。要素是指大事記內容的組成,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過程、結果、意義或影響等等,在有限的文字內,要素越全大事記的價值越高。 “志”是按時序記載一件事物的起因、發(fā)展過程和結果的文體,特殊需要時可以揭示其意義和影響。這是地方志最基本的體裁,在一部志書中所占比重很大,是地方志的主體,地方志也正是由這個體裁定名的。 “傳”是人物傳,是記載和描述人物活動的文體,是專門寫人物的體裁。內容包括人的自然狀況、社會活動及我們對這個人物的評價。在寫法上有的寫全傳,即寫人物一生的經歷品行、主要事跡、對社會的貢獻和影響以及我們的評價等等;有的不寫全傳,只寫這個人物在本地的經歷品行、重要建樹以及社會影響等等。要求是在選取資料的角度和寫法上要有特色,有可讀性;在選取入志立傳人物時要堅持生不立傳的原則。在第一輪修志的實踐中,也出現(xiàn)了將“生不立傳”原則打破的地方,即將有突出貢獻的和有重要社會的在世人物入傳,但大多是進行了技術處理,不冠以“傳”名,另取名“人物錄”或“人物簡介”,這在第二輪修志中也可以繼續(xù)沿用。傳在地方志七種體裁中是最有特色和最有可讀性的文體,寫好了可以說就是一部地方史記,但遺憾的是在第一輪志書中寫好的極少,寫出人物性格更少,大多都變成了千篇一律式的人物履歷和人物簡介。這是需要在第二輪修志中加以改進的。 “圖”是不以文字說明為主的、可以直觀見到的包括人物照片在 內的各種地圖、區(qū)劃圖、分布圖、示意圖、形態(tài)圖等的總稱,是地方志傳統(tǒng)的體裁之一。歷代編修地方志大多運用圖來表現(xiàn)一些難以用文字記述的東西。早期志書中有“圖經”,就是以圖為主,以文字為輔。在傳統(tǒng)地方志中常見的是地圖、交通圖、山川河道圖、名勝古跡圖等等。現(xiàn)在志書中的圖則豐富精密得多了,不僅有和原物一樣的原始照片,還有可以折算大小比例的各種圖片,甚至還有衛(wèi)星圖片等等。 “表”是各種表格的總稱。和圖一樣,表也是地方志傳統(tǒng)體裁之一,有錢糧統(tǒng)計表、物產記錄表、官宦表、世家表等等。地方志中之所以采用表的是因為表在平面上有橫豎對應的關系,構成簡單,表述清晰,能使復專事物或需要大量文字才能說明的事物簡單化、條理化,即便于閱讀又節(jié)省篇幅。現(xiàn)代志書中的表格要比古代志書中的豐富得多,表的形式也更加多樣化和現(xiàn)代化。 與其他體裁不同的是,圖和表雖然是獨自的兩種體裁,但基本上都不能自成一體地獨立成篇成章,甚至也不能獨立地成節(jié),大多是附屬于各章節(jié)或文字之后,和正文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錄”是各種附錄的總稱,過去也叫志余。在編纂志書的過程中,一些有重要價值的或在志中無法展開但又必須存史的典章、制度、文件、講話、報告竿,都應放在附錄中。在明清以前,錄是方志名稱之一,明清以后隨著地方志的發(fā)展變化,錄則變成地方志體裁的一種,含有附錄之意。即將非志書編纂者所編寫的其他文獻上的內容編入志書,均稱為錄,故有金石錄 雜錄、名宦錄等等。錄貴在忠于原文,也有經過斷句、校勘、刪節(jié)而收入錄中的,但必須加以講明,這是錄的體例原則。附錄的編排很活,可從不分層次按時間先后排列。注意:附錄不可由作者和編者自行撰寫或改寫。 志書的七種體裁都是活的,在結構志書時要根據(jù)實際情況有機組合。大家都要認識到這一點,志書雖然有基本的形態(tài),但沒有千篇一律的格式。表在志書中既可以是單獨占一部分,集中到一起,也可以分散到述、志、傳錄各種體裁中去;附錄可以集中在全志之后,也可以分散到各篇章之后;大事記可以臵于全志之首,也可以放在全志之尾;人物可以以傳為主,輔之以表、錄,也可以基木采用表、錄形式;圖片可以多些,也可以少些,總之要根據(jù)具體情況和全志的風貌而定。 (二)特定的編纂方法:橫排豎寫 地方志之所以特殊,主要在編纂方法上,這個方法就是橫排豎寫。所謂橫排就是將要記述的事物或按組成的方面、或按構成的要素、或按組合的部分、或按分布的方位進行分項,然后按記述對象的內在聯(lián)系和一定邏輯關系進行橫向排列。豎寫就是在橫排的框架內,各項都按時序縱向撰寫,一般地不允許有倒敘、插敘或其他寫法,原則上也不允許斷線。就是我們常說的地方志要橫不缺項,豎不斷線。 由于志書結構是分層次的,在豎寫的時候要確定好豎寫的實體。一般情況下豎寫實體都是各節(jié),節(jié)下目作為豎寫實體的下延,可以有也可以沒節(jié)上的章和篇對于各節(jié)來說,基本是“綜述”或“概述”,即層層概。于特殊的事物也可以打破層次,章節(jié)結合地進行豎寫。 新編地方志以來,特別是第二輪修志開始,關于橫不缺項,豎不斷線由要求受到質疑。新的說法、更合乎實際的說法應該是“橫不缺要項,堅不斷主線”。 “橫不缺要項”體現(xiàn)在志書的各個層次上,但最主要的是確定各個層次的要項是什么,這取決于對記述對象的客觀剖析和我們編纂的主觀意圖。比《西安市志》7卷34個分志,抓的都是要項,都是體現(xiàn)我們編纂意圖的門類。 “豎不斷主線”問題的關鍵也在確定主線上,編纂者對每一部分記述內的主線一定要牢牢地抓住。主線還有單一主線和復合主線之分,不管是單一主線還是復合主線,主線都要以一貫之。比如記述工業(yè)的生產,那么,生如者、生產技術、生產設備等都是主線,都不能 斷。在確定主線的同時也要確定輔線。輔線的確定取決于豎寫的幅度,豎寫的幅度寬,可以安排的輔線就多,反之就少。因為志書是資料性著述,輔線也承載著大量的資料,也盡量地連貫,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常用的方法是有選擇地斷續(xù)、用點來對應等等。豎不斷主線也并不是對資料年復一年地排列,應該是對資料進行縱寫,寫出它的發(fā)展過程。 豎寫實體的分段一定要以主線的發(fā)生、發(fā)展、結束為標志。 志書中的七種體裁多數(shù)都必須堅持橫排豎寫的編纂原則,但大事記掖特殊,可以“縱排豎寫”;人物”也可以稍微靈活一點。 (三)文體:語體文 由“資料性的著述”和“地情書”、國情書”的根木屬性,決定了志書的行文風格為語體文,這在各級修志工作中是要普遍遵守的,也寫進了我們的編纂規(guī)范。語體文沒有明確的界定,所謂語體文就是把我們通常說話交流用的語言落實在文字上,但各種體裁間的語體文有細微的差別。“志”和“記”都是嚴謹?shù)恼Z體文;“表是”標示性語言,以準確簡練明了為主;“傳”可有少許的描述性語言,這也是客觀需要。’概述”是綜合或概括,可以有精辟評述或議論,甚至展望;“錄”是使用原件,不涉及文體問題。 語體文的掌握和運用主要取決于實踐,各部門修志人員要在實踐 中自覺地學習和運用。由于眾手成志,各人的語言習慣不一樣,語體文的形態(tài)也會出現(xiàn)差別。各級編纂人員要注意到這一點,在協(xié)調業(yè)務工作和通告過程中加以規(guī)范。在這里,我們要求在使用語體文時要掌握這樣的原則:一要準確,二要明曉,三要流暢,四要注意色彩和節(jié)奏。 一、從開始搜集資料到成書。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篇目 篇目的種類大致可分為:收資篇目、編寫篇目、總纂出書篇目三種。收資篇目即搜集資料的篇目,此篇目應比編寫篇目門類齊全,涵蓋面廣。收資與使用比,一般為10%-30%,因此資料必須多而廣。資料多,寫起來就得心應手。收資篇目作為搜集資料的指南可以細一些,內容廣一些。 編寫篇目即各單位編寫初稿的篇目,各單位承撰的市志部分叫分 志(篇)或類目。要求寫出業(yè)務、管理、機構三大塊,寫成若干篇。志書要重點反映業(yè)務工作。業(yè)務放在第一,有幾項內容寫幾篇;管理是針對業(yè)務工作中的管理工作而言;機構是對前兩項工作的管理者。如首輪志書《西安市志。環(huán)境保護志》設四篇,第一篇環(huán)境質量、第二篇環(huán)境污染治理、第三篇環(huán)境監(jiān)測與科研三項業(yè)務、第四篇環(huán)境保護管理。下設管理機構、管理規(guī)劃兩個類目,管理機構下一般分為市級機構、區(qū)(縣)機構兩條目。 總纂篇目即各單位編寫初稿完成后,西安市志辦根據(jù)志書體例,打破部門界線,門類劃分從現(xiàn)代社會分工和科學分類的實際出發(fā),不受行政隸屬關系局限,以事物性質擬訂的篇目。這個篇目的特點是以類系事,撰寫單元至少應擬到條目。 篇目擬訂要遵循橫排縱寫的原則,即橫排門類,縱敘史實,這里 必須指出:類目,是分類的層次,下面的條目才是撰寫單元,是志書的實體寫志就是從這些條目開始寫起。一般情況下,橫分到類目即可以,但也有到條目甚至子目的,橫分應適可而止,特殊情況例外,不然子子孫孫無窮盡,造成全書層次不統(tǒng)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