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行為分析與教育對策》對我這個初踏工作崗位的青年教師有很強的指導性,通過學習和借鑒這些間接經驗,能使我少走很多彎路,在眾多解決途徑中摸索,因材施教。 研讀此書,我個人也有一些心得體會。 ⒈ 巧妙運用故事、兒歌,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幼兒不良的衛(wèi)生習慣有很多:有《幼兒行為分析與教育對策》中提到的“咬指甲”,更有很多吃手指、吃鼻涕、挖鼻孔、往嘴里亂放東西(地上撿的、床鋪被套里揪出來的各種東西)等常見的不衛(wèi)生甚至有安全隱患的行為。 為了使幼兒明白不良衛(wèi)生習慣的危害、可能導致的嚴重后果,以及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的益處,我們在日?;顒又锌梢圆捎糜變合猜剺芬姷姆绞絹頋B透,比如講故事、念兒歌等方式,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獲得這些知識。例如,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利用故事《細菌大王》、掛圖、照片等對幼兒進行講解,讓幼兒知道任何事物的表面都布滿了細菌。為了讓保護自己不生病,我們就要在飯前便后勤洗手,把生吃的瓜果洗干凈……講故事這種方法容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具有很強的感染性,使幼兒愿意不斷嘗試模仿,最終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⒉豐富幼兒經驗、開闊幼兒視野,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 《幼兒行為分析與教育對策》中提到的“飯菜湯灑地” 、“不肯吃蔬菜” 已經很細致地對這類行為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很多合理的解決對策。我在日常實踐中還有自己的一個發(fā)現(xiàn),略做補充。 幼兒正處在長身體的關鍵時期,是否養(yǎng)成和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對于幼兒的生長發(fā)育起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但總有些幼兒偏食、挑食,甚至是厭食,還有更多的幼兒總是將飯粒往外撒(有些是用勺不熟練,但也不排除小部分幼兒趁老師不注意故意將事物倒到桌上以逃避吃飯),這些都是不好的飲食習慣。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像《幼兒行為分析與教育對策》中提到的那樣,通過《大公雞和漏嘴巴》、《小兔子的胡蘿卜》以及古詩《憫農》等對幼兒進行節(jié)約糧食的教育,使幼兒明白糧食來之不易,要節(jié)約、不能浪費的道理。 ⒊營造合適的環(huán)境、氛圍,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睡眠習慣 睡眠過程是大腦休息和調整的時間。睡眠能使之前消耗的能量得以補充,保持大腦皮層細胞免于衰竭,還能使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過程達到新的平衡。由此可見,良好的睡眠非常重要。午睡時間,有些幼兒不睡午覺,有些幼兒則喜歡趴著或者蒙著頭睡覺,這些都是不好的習慣。那么,如何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呢?除了需要我們的耐心引導外,我們還應為幼兒創(chuàng)造良好的適合的環(huán)境氛圍。例如在幼兒午睡時,我們應使周圍的環(huán)境盡量安靜、光線暗淡、空氣新鮮等。 ⒋榜樣示范,家園合作,強化、鞏固幼兒良好的生活自理習慣 生活自理習慣也是生活行為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F(xiàn)在獨生子女居多,爺爺奶奶的隔代寵,家長們愛一手包辦,導致很多孩子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愿自己穿鞋、尿褲子、不會自己整理物品、做事拖拉…… 要使幼兒擁有較強的自理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自理的習慣,我們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中穿插各種強化訓練,輔之以鼓勵教育,對幼兒各種細微的進步及時發(fā)現(xiàn)和鼓勵,同時不忘發(fā)揮同伴的榜樣作用。例如,托班的幼兒由于年齡小,生活自理能力相對較弱,不少幼兒不會自己吃飯,大部分幼兒進餐方面存在不良習慣,但班里總有那么幾個能力強的孩子。在幼兒吃飯時,我們可以讓自理能力不足的幼兒向能吃飯的同伴學習。 當然,想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關靠老師在學校的努力可不夠,我們要聯(lián)系家長,配合學校教育的步調,鞏固幼兒的習慣,真正作到家園共育。 2015年6月
《幼兒行為分析與教育對策》對我這個初踏工作崗位的青年教師有很強的指導性,通過學習和借鑒這些間接經驗,能使我少走很多彎路,在眾多解決途徑中摸索,因材施教。 研讀此書,我個人也有一些心得體會。 ⒈ 巧妙運用故事、兒歌,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幼兒不良的衛(wèi)生習慣有很多:有《幼兒行為分析與教育對策》中提到的“咬指甲”,更有很多吃手指、吃鼻涕、挖鼻孔、往嘴里亂放東西(地上撿的、床鋪被套里揪出來的各種東西)等常見的不衛(wèi)生甚至有安全隱患的行為。 為了使幼兒明白不良衛(wèi)生習慣的危害、可能導致的嚴重后果,以及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的益處,我們在日?;顒又锌梢圆捎糜變合猜剺芬姷姆绞絹頋B透,比如講故事、念兒歌等方式,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獲得這些知識。例如,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利用故事《細菌大王》、掛圖、照片等對幼兒進行講解,讓幼兒知道任何事物的表面都布滿了細菌。為了讓保護自己不生病,我們就要在飯前便后勤洗手,把生吃的瓜果洗干凈……講故事這種方法容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具有很強的感染性,使幼兒愿意不斷嘗試模仿,最終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⒉豐富幼兒經驗、開闊幼兒視野,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 《幼兒行為分析與教育對策》中提到的“飯菜湯灑地” 、“不肯吃蔬菜” 已經很細致地對這類行為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很多合理的解決對策。我在日常實踐中還有自己的一個發(fā)現(xiàn),略做補充。 幼兒正處在長身體的關鍵時期,是否養(yǎng)成和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對于幼兒的生長發(fā)育起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但總有些幼兒偏食、挑食,甚至是厭食,還有更多的幼兒總是將飯粒往外撒(有些是用勺不熟練,但也不排除小部分幼兒趁老師不注意故意將事物倒到桌上以逃避吃飯),這些都是不好的飲食習慣。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像《幼兒行為分析與教育對策》中提到的那樣,通過《大公雞和漏嘴巴》、《小兔子的胡蘿卜》以及古詩《憫農》等對幼兒進行節(jié)約糧食的教育,使幼兒明白糧食來之不易,要節(jié)約、不能浪費的道理。 ⒊營造合適的環(huán)境、氛圍,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睡眠習慣 睡眠過程是大腦休息和調整的時間。睡眠能使之前消耗的能量得以補充,保持大腦皮層細胞免于衰竭,還能使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過程達到新的平衡。由此可見,良好的睡眠非常重要。午睡時間,有些幼兒不睡午覺,有些幼兒則喜歡趴著或者蒙著頭睡覺,這些都是不好的習慣。那么,如何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呢?除了需要我們的耐心引導外,我們還應為幼兒創(chuàng)造良好的適合的環(huán)境氛圍。例如在幼兒午睡時,我們應使周圍的環(huán)境盡量安靜、光線暗淡、空氣新鮮等。 ⒋榜樣示范,家園合作,強化、鞏固幼兒良好的生活自理習慣 生活自理習慣也是生活行為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現(xiàn)在獨生子女居多,爺爺奶奶的隔代寵,家長們愛一手包辦,導致很多孩子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愿自己穿鞋、尿褲子、不會自己整理物品、做事拖拉…… 要使幼兒擁有較強的自理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自理的習慣,我們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中穿插各種強化訓練,輔之以鼓勵教育,對幼兒各種細微的進步及時發(fā)現(xiàn)和鼓勵,同時不忘發(fā)揮同伴的榜樣作用。例如,托班的幼兒由于年齡小,生活自理能力相對較弱,不少幼兒不會自己吃飯,大部分幼兒進餐方面存在不良習慣,但班里總有那么幾個能力強的孩子。在幼兒吃飯時,我們可以讓自理能力不足的幼兒向能吃飯的同伴學習。 當然,想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關靠老師在學校的努力可不夠,我們要聯(lián)系家長,配合學校教育的步調,鞏固幼兒的習慣,真正作到家園共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