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前后的百余元一顆到現(xiàn)在幾千元乃至上萬元一顆,其價格的漲幅程度可見一斑。在這種巨大的利益驅(qū)使之下,有一部分人以做舊的南紅瑪瑙來冒充真正的老南紅,使很多消費者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失,今天,寶協(xié)小編就來講述一下如何區(qū)分做舊的南紅瑪瑙。
眾所周知,老南紅瑪瑙以珠飾為主,下面總結(jié)性地詳細介紹一下: ▏產(chǎn)地 老南紅瑪瑙的產(chǎn)地為甘肅迭部與云南保山,除去這兩個產(chǎn)地以外,尚未發(fā)現(xiàn)產(chǎn)自其他產(chǎn)區(qū)的老南紅珠飾。 因此,如果一顆老南紅珠飾的產(chǎn)地不是來自于甘肅迭部和云南保山,那么必是做舊無疑,其他的特征都不用再去考慮了。 ▏包漿 我們在市場上見到的老南紅瑪瑙珠飾多為游牧民族佩戴使用之物,因此,珠體表面上的包漿十分豐厚,具有明顯的油脂光澤。 這種光澤與拋光形成的光澤感不同,包漿給人的感覺有一定的厚度,像是珠體表面被覆蓋了一層油膜,手感溫潤,不像人為拋光形成的光澤那么“賊”。另外,包漿隨著把玩時間的積累會變得越來越亮,而拋光形成的光澤則會變暗淡。 ▲真正的老南紅會隨著時間的積累變得越來越亮,包漿越來越豐厚 ▏風化紋 風化紋是由于常年佩戴所造成的磕碰而形成的凹凸不平的紋理,因此,大多數(shù)老南紅瑪瑙珠飾或多或少都會有風化紋,這是老南紅的一個顯著特征。 因此,很多做舊者都會刻意制作出南紅的風化紋理,通常是使用尖銳的工具,直接在南紅珠飾上敲擊出來。人為制作的風化紋與自然形成的風化紋主要有三個明顯的區(qū)別: 其一,自然形成的風化紋理由于形成的時間不同,給人的感覺是有層次感的,是一層風化紋上疊加了另一層風化紋,而人為制作的通常只是浮于表面上的一層; 其二,自然形成的風化紋其C 形紋理的大小是有區(qū)別的,而人為制作的通常大小一致,看上去十分死板; 其三,天然形成的風化紋理中富含包漿,而人為制作的風化紋毫無包漿可言,紋理中還經(jīng)常因為斷層而泛白,沒有老南紅那樣的油潤感
▲真老南紅的C 形紋理的大小是有區(qū)別的,而人為制作的通常大小一致,看上去十分死板 ▏磨損痕跡 由于經(jīng)過長年佩戴,老南紅珠飾的珠體上以及孔道中無可避免地會形成磨損,這種磨損是柔和的,形成的弧度是自然的,而人為的磨損則會顯得矯揉造作。老南紅珠體外側(cè)上的磨損大多為平直的弧線,并且越接近腰線中心的位置越平直,當然,這與佩戴的位置與佩戴的習慣有關(guān),但多數(shù)情況下腰線位置的磨損最為嚴重。 老南紅孔口兩側(cè)大多會被磨成一個平面,光潔如鏡,孔口處角度成圓潤弧度,形成明顯凹陷的情況不多見。人為做舊時也通常會將孔口處磨平,但孔口處為直角,并不能制作出常年佩戴形成的自然弧度。用手摩挲時會有劃手的感覺。 此外,老南紅的孔道大多較為碩大,內(nèi)壁光潔,無明顯研磨痕跡。人為制作的孔道較為毛糙、無包漿,偶有鉆具痕跡。
▲真老南紅的珠體外側(cè)上的磨損大多為平直的弧線,一般而言,越接近腰線中心位置越平直 ▏扒皮 扒皮,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這種情況并不能算在做舊范疇之內(nèi),恰恰相反,這種手段是給南紅做新,目的在于將品相不好的老南紅制作成為品相好的老南紅。 所謂扒皮,是指將一些表面磕碰或者破損過于嚴重的老南紅瑪瑙珠飾進行重新研磨,將破損層打磨下去,改變老南紅的品相。用這種方法處理的老南紅,孔道保留了原貌,表層的風化紋理變淺,但紋理內(nèi)部仍存有包漿,只不過表層的包漿受到了一定的破壞。扒過皮的老南紅的價值不如經(jīng)過自然把玩而成的品相優(yōu)秀的老南紅價值高。 舊時的人們并不像我們現(xiàn)在一樣愛惜珠子飾品,因此,老南紅珠子的存世量雖多,但年份佳且品相好的十分稀少。于是,一些商家就把一些表面磕碰較嚴重的老南紅珠子做扒皮處理,進行售賣。對于初玩者來說,扒皮過的老南紅珠子很難辨別,因為其大多數(shù)表面特征都符合了老南紅的特點,判別這樣的老南紅,需要借助放大鏡仔細觀察細節(jié),如果用肉眼觀察時感覺包漿不夠豐滿,而在放大鏡下珠體表面有明顯擦絲痕跡,那么就有理由懷疑是扒過皮的老南紅。
▲在放大鏡下觀察珠體表面,有明顯擦絲痕跡很有可能是扒過皮的老南紅 總之,所有的做舊形式都是人為刻意地仿照老南紅珠飾而制作的,免不了模仿得死板,與真正長年累月使用的質(zhì)感相差甚遠。只要購買者觀察足夠仔細,消費足夠理性,不要道聽途說,再結(jié)合以上幾個要點,相信市面上普通的做舊方式蒙蔽不了您的眼睛。 素材來源:一品文玩 |
|
來自: 東方竹馬 > 《花鳥蟲魚休閑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