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的不順心是怎么啦
我們從小就學著以貌似客觀的語言表達自己,一旦遇到不喜歡的人或不理解的事,就會想著別人有什么不對。如:開車的司機將車輛停放在影響通行的地方,是“沒有公德心的人” ;將垃圾隨手亂認的人是“沒有素質的人” ;同事在需要共同承擔的工作中離開“是一個懶惰的人”等等······看到的都是不順心的事和人。
其實這些評論的背后,暗含了我們的價值觀及需要。如:一歲小孩在地鐵上小便,隨同的年輕父親被周圍的乘客指責后,暴力回擊,拳腳相加,踹開了身邊的一名女性。看到這個消息的感受就是憤怒,因為我們很自然就給這個父親一個評價“他是錯的”,所以我們都指責他,希望通過批評、指責使這個父親內(nèi)疚、自責、有罪惡感,而改變行為,以滿足我們的需要,但不幸的是,得到的回應更多的時候是攻擊與敵意。為什么會這樣呢?年輕父親說“開口閉口就說我沒素質,叫我怎么道歉?” 這句話說出了他當時的感受,當他被貼上了一個“沒素質的人” 的標簽以后,他覺得無法得到理解和幫助了,所以他希望通過暴力來獲得旁人的妥協(xié),用暴力來保護自己。
為什么不順心?因為我無法理解他人的行為;為什么不順心?因為他人不理解我;這些互相不理解,就造成了矛盾、沖突、暴力。所以如果想多一些的順心,就需要多一點看到行為背后的需要,他為什么這樣做?我這樣做,其實是有什么樣的需要沒有被滿足?他約會遲到,是因為他選擇先處理一件他認為更重要的事情了,他需要你理解那件事對他真的很重要。我很生氣,因為,我很在乎與他的聯(lián)系,同時我對自信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當我對他遲到的原因也認同、理解,當我知道自己生氣的原因是還不夠自信,這場因遲到引發(fā)的矛盾就不會存在,也就不存在這件事上不順心了。
當然這種關注感受、體會、需要的能力,是需要學習的。著名的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發(fā)現(xiàn)了一種溝通方式,依照它來談話和聆聽,能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這就是“非暴力溝通”。非暴力溝通,是用觀察的語言表述看到的事物,而不是用評論性語言,比如我們常用的語言是:他是個胖子。觀察性的語言是:他的體重有100公斤。非暴力溝通讓我們找回自己的感受:我很傷心;而不是想法:我覺得自己被利用了。非暴力溝通幫助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和他人真實的需要,并采用更有利于溝通的策略,而不是吼叫或暴力。讓我們從此的生活變得越來越順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