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海北沿46號,是一座很精致的古典花園,這就是宋慶齡故居 。這座花園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間,為大學士明珠的府邸花園,乾隆年間為和珅別院,嘉慶年間為成親王府花園,后為光緒父親醇親王府邸花園,清末又為末代皇帝溥儀的父親醇親王載灃的王府花園。
以下是花園的平面圖,這座花園比起恭王府的后花園來要小得多,但里面的景色很精致,也很有特色。
花園占地面積兩萬多平方米,建筑面積約五千平方米。1963年至1981年,宋慶齡在此生活工作了18年,直至逝世,1981年中央決定把此處住所命名為“宋慶齡故居”,并由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對外開放。
進入后海北沿的大門后,迎面就是一池碧綠的湖水,好清爽舒適的感覺。介紹上是這樣形容的:
“這里門前水天相映、碧波漣漪,堤岸楊柳輕揚,院內(nèi)曲徑回廊,樓堂亭榭;湖水環(huán)繞,山石嶙峋;綠樹濃蔭,花香四溢。是一處雍容典雅、幽靜別致的庭院?!币韵率莿傄贿M大門就看見的南湖風景。
南湖上有曲折的游廊,叫做長廊,從
箑亭的小山下一直通往湖對岸的主樓。
從長廊上看花園東南角的小山,上面有一座很別致的小亭子,就是北京很有名的
箑亭。
這座亭子平面呈扇面形,名為箑亭。 箑(shà)字是個古字,在康熙字典中出現(xiàn),在現(xiàn)代詞典中已經(jīng)找不到了,是扇子的意思。匾額上“箑亭”兩個字是光緒的父親、第一代醇親王奕譞所題。這種建筑形式仿江南著名園林獅子林中的“扇亭”而建的,在北京的王府園林中獨一無二?!吧韧ぁ蔽挥谕醺▓@的東南角,這個位置在八卦中是“巽”位,有風的意思,它與西側的“聽雨屋”各據(jù)一方,遙相呼應,有風調(diào)雨順的美好寓意。步入亭內(nèi)可俯瞰全園的景色。
登上小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這座亭子的全貌。據(jù)說
在北京的古建筑中,有四座借寓扇子典故而建造的扇形亭子,醇親王府花園里的這一座是最接近扇面形狀的。
從這個角度看
箑亭,可以看見亭子頂部下方扇面一樣的建筑結構。
1924
年馮玉祥發(fā)動北京政變,溥儀被驅(qū)逐出宮,搬進醇親王府居住。以下是18歲的溥儀在箑亭的這個角度拍攝的照片,從這張老照片可以看出,亭子頂部的欄桿和檐下的彩畫現(xiàn)在都已沒有了。
以下是溥儀在長廊前的老照片。
從山上的箑亭
往下看,是曲曲折折的長廊和綠茵茵的庭院。
下山來,走進長廊,沿著長廊往前走,就是淥水亭舊址,
淥水亭是納蘭性德與朋友們詞酒唱和,賦詩雅集之處,留下很多膾炙人口的詩詞名篇,因此淥水亭堪稱當時的文學圣地,也是納蘭的靈魂家園。“ 一灣裂帛湖流遠,沙堤恰環(huán)門徑。岸劃青秧,橋連皂莢,慣得游驄相并。林淵錦鏡,愛壓水虛亭,翠螺遙映。幾日溫風,藕花開遍鷺鷥頂。 不知何者是客,醉眠無不可,有底心性。砑粉長箋,翻香小曲,比似江南風景,看來也勝。只少片夭斜,樹頭帆影。分我魚磯,淺莎吟到暝。”
納蘭性德(1655年-1685年),康熙年間大學士納蘭明珠的長子,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 22歲考中進士,被認為是清代第一詞人,他的《納蘭詞》不但在清代詞壇享有很高聲譽,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之地。以下是他的影視形象。
據(jù)紅學家們的查證,納蘭性德也是《紅樓夢》賈寶玉的原型之一,納蘭性德與曹雪芹祖父曹寅同朝為官且關系密切,兩個家族都有著“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輝煌,都是“詩書簪纓之族”, 也都遭遇撤職抄家的厄運。 他們之間確有許多極其相似之處和幾乎能重疊套合的家世經(jīng)歷。無怪相隔不久,又與納蘭家結為“親家”的乾隆,看過《紅樓夢》后,一口咬定所寫是明珠家之事。更有人牽強、索隱,認定明府為大觀園;明珠納蘭父子即賈政、寶玉等等不一枚舉。且不管這類說法有否根據(jù),有否意義,他們之間的相似之處的確太多,而且在納蘭之后的曹雪芹也不可能對之前的包括明珠家的變故毫無知曉,加之個人的親歷和體驗,豐富了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源流,使《紅樓夢》具有典型的代表性與更大的涵蓋性。在影視劇里的納蘭性德,也有一段類似寶黛愛情悲劇的故事。
長廊中現(xiàn)有一座恩波亭 ,恩波亭的位置據(jù)說就是原為清大學士明珠府邸花園“淥水院”中“淥水亭”遺址。嘉慶四年(1799年),皇帝愛新覺羅·颙琰將此宅邸賜給其兄成親王永瑆,按王府建制改建為成親王府,并破例允準成親王府引玉河水入園。玉河水自玉泉山引水入城,經(jīng)過六海,即西海、后海、前海、北海、中海、南海進入皇宮,為皇宮專用水源,禁止任何人使用。醇親王府花園在清朝是皇城內(nèi)除皇家宮苑外,唯一引玉河水入園的王府花園。為此,永瑆修建了這座“恩波亭”,以謝皇恩。
亭子的右手有一棵龍眼葡萄架,據(jù)說是宋慶齡親手移栽的。
過了長廊,就到了宋慶齡的住所主樓,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就計劃為宋慶齡在北京修建一處住所,但她一再遜謝。1962年,周恩來總理受黨和政府的委托,親自籌劃,決定藉此王府花園,精心設計改造葺舊更新,在原來主體建筑迤西,接建一座“中西合璧”的二層主樓,作為宋慶齡的住所。1963年4月,宋慶齡遷居于此,1981年5月29日逝世,共在這里工作生活了18個春秋。主樓外觀仿古,與內(nèi)部景致和諧一體。
庭院當中有綠色的草坪。
故居的里面沒有開門,據(jù)說在“暢襟齋”前,中間劍石旁邊兩株600年的西府海棠,枝繁葉茂,均為原醇親王府花園內(nèi)的植株,春華秋實,宋慶齡常常用果實制作海棠醬,送給身邊的工作人員品嘗。
從窗戶外向里面張望,可以看到會議廳和里面的院落,那兩棵綠色的小樹可能就是有名的西府海棠,已經(jīng)過了盛開的季節(jié)。
草坪以南的南湖對面就是南樓。
東面是剛剛走過的長廊。
宋慶齡故居的院子里,有一棵500年歷史的古槐樹,它的西面很高,像個鳳頭;東面枝垂匍地,像是鳳尾,整體看像一只欲飛的鳳凰。當年宋慶齡經(jīng)常在樓上欣賞它的美態(tài),并且給它取名為“鳳凰國槐”。這棵古槐之所以有這種形狀,據(jù)專家考證,它曾遭受過雷劈,也是大自然雕琢的結果。
從西往東看這棵古槐樹,的確好漂亮。
從北往南看是這個角度,真像一只美麗的鳳凰。
草坪西側的西山腳下,立有“歲歲平安”太湖石。 據(jù)說這四個字出于成親王永瑆之手。永瑆自幼酷愛書法, 他的小楷行筆溫潤,橫畫纖細,豎畫較粗,顯得端莊而富于變幻。他將每個“歲”字里面的 “少”都寫成“小”,意思是每過一年不是少一歲,而是小一歲,希望越活越年輕?!皻q歲平安”表達人們最樸素的祝福,宋慶齡生前常請中外友人在此留影紀念。
這就是
在原有建筑向西接建的一座兩層小樓,辟成了一座優(yōu)雅安適的庭院。
從小二樓西側往北走,還有個西門。
后湖畔有一鴿子房。宋慶齡喜愛鴿子,常在工余親自給它們喂食。
宋慶齡生前十分喜歡鴿子,鴿子是和平的象征;她養(yǎng)鴿子也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因為孫中山也喜歡鴿子。在工作之余,她經(jīng)常來喂它們。她與鴿子以獨特的方式交流,當鴿子聽到她悅耳口哨的呼喚聲,就會聚到她的身邊啄食。如今,鴿子的隊伍已經(jīng)壯大,品種也很多。2000年,穩(wěn)拿國際信鴿事業(yè)(天津)有限公司向故居捐贈了12對世界名系種鴿。
院
內(nèi)長期設有“宋慶齡生平展”和“宋慶齡生活原狀陳列”,展示宋慶齡生活、工作的環(huán)境,現(xiàn)有文物兩萬余件,主要有宋慶齡的手跡、照片等文獻資料以及個人藏品。每年的1月27日宋慶齡誕辰紀念日、5月29日宋慶齡逝世紀念日,都組織相應的主題紀念活動。
這個展覽基本以圖片為主。
宋慶齡從青年追隨孫中山先生投身革命,直到生命的最后時刻,七十年來經(jīng)歷風風雨雨,這里的一切,再現(xiàn)了這位極不平凡的偉大女性的品德、情操和永不休止的理想追求,也再現(xiàn)了自二十世紀開始她為之獻身的中國革命史實的重大事件的側畫。
展覽里也有不少歷史實物,簡單介紹其中的幾件。以下
展示的手搖發(fā)電機和無線電發(fā)報機,是宋慶齡領導的“保盟”支援給抗日根據(jù)地的。
以下是
宋慶齡母親的結婚繡服。這套繡服原為宋慶齡珍藏。50年代初,曾支持過中國抗日戰(zhàn)爭的日裔美籍友人有吉幸治,因美國“史密斯法”被迫害入獄。宋慶齡把這套繡服送給其家屬,請他們變賣以營救有吉幸治。有吉幸治的家屬沒舍得變賣一直珍藏。1981年10月,由小有吉幸治送回中國。
以下的吉斯轎車,是建國初期斯大林送給中央五位領導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宋慶齡每人一輛吉斯牌轎車,這輛吉斯牌轎車就是宋慶齡的專車。
以下是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授予宋慶齡名譽法學博士的博士服,這是1981年5月8日宋慶齡在北京參加學位授予儀式時穿的,這也是宋慶齡最后一次外事活動。
花園西側的西山上有一塊接福石,是在60年代初期改建宋慶齡住所時園內(nèi)增添的景致之一。這塊迎著西大門立著的玲瓏剔透的太湖石,上面刻著篆書“接?!倍?,石后種植一株青松,石前擺放著老石榴樁景,表達了毛澤東、周恩來邀她北上,為她祝福的敬重之情。
這盆老石榴樁景原是皇宮之物,植于乾隆年間,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了。據(jù)考,栽種它的紫砂盆是明代燒制的。宋慶齡生前十分喜歡它,經(jīng)常邀請來訪的客人在此合影留念。1988年它被中國盆景協(xié)會評為“國寶級盆景”。
山上有一座
瑰寶亭, 建于1993年,是為了紀念宋慶齡誕辰100周年,實現(xiàn)了海內(nèi)外各界朋友要在故居建立一個永久性紀念設施的愿望。
聽雨屋,是清醇親王府花園原有建筑。它與“箑亭”左右呼應,隱寓風調(diào)雨順之意。載灃的弟弟載洵善書法,“聽雨屋”為載洵所題。
南樓,是明珠府邸原有建筑。這座二層磚壘小樓,外墻采用古代的“磨磚對縫”工藝砌成,表面看沒有任何粘接物,表現(xiàn)了我國古代精湛的建筑技術。一層由正門入,二層則沿游廊攀上。據(jù)說,當年明珠的兒子納蘭性德經(jīng)常邀請一些文人墨客在此吟詩作賦。額匾上“南樓”為醇親王載灃的弟弟載洵所書。
南樓前這棵明開夜合樹俗稱衛(wèi)矛,初夏開小白花,晝開夜閉,故稱明開夜合花。這里原有七棵明開夜合樹,據(jù)說有兩棵是納蘭性德親自栽種的,現(xiàn)在還保存一棵比較完整的明開夜合樹,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納蘭性德還寫有相關的詩句:“階前雙夜合,枝葉敷華榮。疏密共晴雨,卷舒因晦明。影隨筠箔亂,香雜水沉生。對此能消忿,旋移近小楹。”
南樓前鮮花盛開,對岸就是南湖北岸的宋慶齡生前住所,非常懷念這位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女性,愿她在天堂里依然美麗優(yōu)雅。
下篇介紹后海最西側的“九門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