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車桿釣包谷籽,是眾多釣友上鯉魚草魚和大鯽魚的利器.大多釣友只會海桿釣玉米粒的方法,下面就個人的一點玉米粒使用與釣友們共享.
一,喂硬釣軟的方法.何為硬,何為軟,不管軟硬,都應(yīng)將玉米弄破肚為宜,讓氣味深傳入肚中,有助于提高引誘力及適口性,不宜用未破肚的玉米粒鉤在手桿的釣組上.一般喂窩子的包谷籽,宜較硬,這根據(jù)雜魚的情況來決定硬度,如果白條多,而且大,就直接用很硬的生的老包谷做窩,做窩的量宜大,時間宜久,釣的時候宜選取嫩一點兒的軟一點兒的包谷籽為宜.如果沒有白條,但鯽魚較多,宜中等硬度的做窩,溫水泡五天后高壓鍋壓開就行了,宜在窩料中選出較軟的做釣餌.
如果所釣深度基本沒有多少雜魚,宜喂軟釣軟.
二,喂近釣遠的方法,夏秋之季,大魚多呆在深水,如果喂在陡坎邊上,由于玉米的密度不大,其形狀決定了其容易在水底隨魚的爭搶而滑動較深的水底,所以窩料可以選擇近一點,釣點應(yīng)當在魚放花的路線上 ,如果想釣較小個體的就可以直接在窩子上釣,如果想到較大個體的,得選擇窩點前方較平的底部,這種位置可以停留住玉米粒.大魚往往就在此等候玉米從上面滑動下來.可以從魚星上清楚的看到這個位置.
三,釣組選擇,看見有釣友在選擇玉米粒手桿釣組時都出現(xiàn)過這樣那樣的錯誤,所以在這里提出來,首先是用鉤鉤,根據(jù)玉米粒的大小來選擇鉤的大小,可以用伊豆的十三號或者千又的0.8到1號鉤,單鉤,鉤宜快不宜鈍,可以死墜,可以活墜,根據(jù)實際情況來,如果釣得很遠,而且很深,可以用較大的活動墜,甚至可以用到十五克的半活動墜用手拋或者桿彈的方式拋到釣位,一般半活動墜的活動長度不能大于漂體長度.不宜選擇雙鉤,雙鉤對上大魚有非常大的影響.漂墜的選擇,一般宜用中粗硬尾到軟尾漂來釣玉米粒,最常用的方法是無鉤調(diào)平水,釣一到十一目的極鈍的釣法,甚至漂要倒要倒的那種狀態(tài)都行.根據(jù)魚口輕重來選擇鈍與靈.
四,包谷籽的上鉤方法,宜在玉米開口處將鉤刺入,橫向的鉤很少一點皮,讓倒刺鉤出來,稍用力能將玉米粒拉脫就行了,只要保證鉤拋的過程中不落就行了一般拋到遠處輕輕的拉到釣位之上,不宜直接從其頂部落下.如果過程很慢很輕的,也可以直接落.
五,掌握好下桿時機和提桿時機,魚在天氣較好的時候會放起較大的魚星夾大單泡,而在無風(fēng)等狀態(tài)下會輕輕的放起一團團的小泡,無大單泡.這說明魚的進食速度受著天氣的影響非常大,只要窩點中確認有鯉魚星,就可以直接下桿了,下桿后魚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驚嚇,而停止放泡,但這個時候我們不要輕易的放棄,坐下來,慢慢的等,不宜在岸邊恍動,和發(fā)出不和諧的聲音.魚會如果再次受到岸上的干擾,大多會棄窩而去,很久才會回來,如果玉米粒到底后將魚驚跑了,也不要轉(zhuǎn)變位置,和拉動漂來追魚,魚會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自動回到你的漂下.一個字,守是關(guān)鍵.不輕言放棄.
六,關(guān)于手車桿的用線問題,個人建議在水質(zhì)稍好的水庫用1.5號線,在水質(zhì)稍差的水庫用2.0號線就行了,最好不用前打輪的手車桿來釣玉米粒,因為前打輪的桿子沒有紡車輪的桿子拋得遠.一般水庫宜用六米三到七米二的桿子.短桿適于魚非常靠邊的時候.
今天的魚事:
下了夜班已經(jīng)八點過了,回家吃完飯,休息一會兒就上路了,還是那條河道型水庫,一千五百畝水域,鯉魚為對象 魚.,一路上來比較順利,到九龍街上補充完水及食物,快速的來到水庫邊上,見四下無人,只有幾個農(nóng)民兄弟在邊上釣鯽魚耍,今天難得釣個清靜魚,可能都怕太陽曬了.我在想,看昨天晚上補下的窩子,基本上沒有動靜,就開始在主河道上新喂了一個非常深的窩子,五米左右,幫朋友川喂一個三米到左右的, ,我在昨天上了四條魚的地方喂了一個二米五的窩子,三個窩子足夠了,到下午三點鐘,上了三條一斤把左右的小鯉魚,感覺比昨天的魚情差了很多,沒有風(fēng),魚懶散得很.
過一會兒川來了,一問情況,不是很好,就叫他到下午曬不到太陽的壩基下面去躲倒釣,我就在坎子上,支一把傘把太陽遮倒起.三點半,我看最深的窩子開始放起一團一團的魚星,沒有大泡,來回的在窩子中走過來走過去,,這么深的水,肯定不是草魚,團魚也不像,烏魚也不像,多半是鯉魚,管他的,釣起來就知道是什么魚了.這個窩子離岸邊有十五米遠,我七米二的桿子五米深的水位,算是高難度作業(yè),要求一次拋準確,入水無聲為最佳效果,還好我站在高坎上,離水有三四米高,這對我這支手車桿來說不算是很大難題了.釣組隨桿的一彈飛了出去,在快著水的時候,輕輕的上帶一下,讓他入水輕一點兒,聲音小一點兒,等釣組入水一米左右再輕輕的彈一下線,放開手指壓住的線,讓紡車輪中的線放出來隨漂墜的牽引前進.還超過過了一點兒,漂立不出水面,輕輕的拉一下,到窩點后一百毫米停住,再緩慢的將桿子向下移動,讓釣組著底的時候以最小的速度去沖擊地球 .以免驚動魚.但魚還是被驚動了,魚馬上停止了活動,魚星馬上停了,水面只剩下原來放起來的小泡,在漂的周圍久久不能散去,過了兩三分鐘,在片狀魚星中再冒起幾個小單泡,接著再是一片很細的魚星上來,魚沒有跑,我相信我的感覺,將頭和傘全部縮到后面,只讓眼睛能看到水面的漂就行了,像做賊一樣,煙都不敢點,時間一分鐘一分鐘的過去,人一不動,就感覺太陽大,氣溫非常高,這是考驗魚和考驗人的意志的時候,也許這就是無聲的戰(zhàn)斗吧,幾分鐘后魚星又恢復(fù)了一片一片的上來,就在窩子中走來走去,堅持再堅持,我的信念始終不倒,雖然腳都麻個了,感覺到魚已經(jīng)找到了玉米粒,用尾巴及胸鰭不停的嘗試玉米粒的性味及硬度,我相信玉米粒上誘食物質(zhì)會讓它有不可抗拒的食欲,漂緩慢的上下一目左右的起伏,試了可能有五六次,只見漂一個輕頓口再緩慢的上升三目,個人感覺鈍口之來源為玉米粒在魚嘴巴皮子上,緩慢的上升過程為魚上升起來,并將玉米粒吞進口中的過程,提桿刺魚,毛底的感覺再次出現(xiàn).五秒鐘后,輪子才開始緩慢的轉(zhuǎn)動,十來秒之后,魚向前一個猛沖,一口氣要線五米左右,就停住了,隨后回過頭來多放撞向岸邊的巖壁,我趕緊將桿子伸長多施加點力盡量不讓在去岸邊磨線,他一計不成再施一計,向網(wǎng)子邊上沖過去,我只有不停的倒桿,改變線與魚的角度,讓魚在到達網(wǎng)子邊上還有半米左右改變了方向,魚回頭過來又是一個猛沖,一口氣沿著岸邊沖了十多米,我就順勢走向橋,人站在橋上,"川,抄網(wǎng)拿過來",川拿過抄網(wǎng),走到橋下,魚在橋邊水下不停的翻起大水花,七八分鐘的戰(zhàn)斗后魚漂緩慢的離開水面,魚開始乏力了,我稍用了一點力,看一下有多大也,川隔得近,吼到,"很大一個板板,紅尾巴喲",再溜了一分鐘,魚基本沒有氣力了,擋不住我的重武器的力度,浮到水面上來.川將抄網(wǎng)放入水中,我將魚頭拉近網(wǎng)內(nèi),一下就抄了上來."最少有八斤",川說.在取下鉤后檢查一下線,發(fā)現(xiàn)墜前后的線都有補磨過的痕跡,去掉一節(jié)線,再拴鉤.
看片片,一手拿桿,一手拍,有點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