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河,舊稱吳淞江,綿延125公里,猶如一條玉帶,將太湖與上海連接起來。從最早可以洗衣洗菜、游泳,到后來發(fā)黑發(fā)臭,再到如今開起了游船航線,對于蘇州河,上海人都有那么一些情結,尤其是過去住在兩岸的老人們。今朝,阿拉就來盤一盤,蘇州河上的橋,聽聽它們的故事。
外白渡橋
蘇州河上,最著名、也是最早架設的橋梁,就是外白渡橋。外白渡橋的前身叫韋爾斯橋,1873年由工部局出面,又在韋爾斯橋附近建了一座木橋。因橋在外灘公園旁,故定名為“公園橋”,俗稱外擺渡橋,又因此時中國人過橋不再交錢,可以白渡蘇州河,又稱“白渡橋”。1907年,外白渡橋改建成今天的鋼桁梁結構下承式橋,載重20噸,橋長106.7米,車行道寬11.2 米,兩側各有一條3.6米寬的人行道,從此,大大改善了外灘中山東一路至大名路的交通狀況。
乍浦路橋
與外白渡橋毗鄰的是乍浦路橋。上海開埠后,傳教士文惠廉曾經(jīng)在蘇州河上建起一座浮橋。1873年工部局將浮橋改建為木橋,稱為“里擺(白)渡橋”、“二擺渡橋”或“二白渡橋”。1927年又改建為長72米、寬17.7米的3孔鋼筋混凝土橋,載重量10噸。
河南路橋
河南路橋亦稱三擺渡橋。1843年的時候,在這里設置過渡口,人稱“三擺渡”,1885年在此建造了長62米的駝峰式六孔木橋---“三擺渡橋”,1925年又改建成現(xiàn)在的鋼筋混凝土的均衡翅式帶懸橋,長64.5米,寬18米,有3孔,載重為量15噸。因橋堍下建有天后宮,故又稱“天后宮橋”。
福建路橋
福建路橋又稱作老閘橋,因此地留有古代建造的石閘。1875年在此建起一座木橋,就叫老閘 橋,直到1962年方才拆除,如今的橋則是1968年建成的。與老閘橋相對應的是新閘橋,一座載重量僅3噸的鋼架步行橋。
恒豐路橋
今天許多人不知道恒豐路橋原來叫舢板廠新橋,當初,這兒曾經(jīng)是外國人辦的賽船總會所在地,上海人稱之為“舢板廠”。1903年,由廣東、浙江商人集資在此建造了一座木桁架橋, 以后幾經(jīng)改建才變成今天的樣子。
“新、老垃圾橋”
過去在蘇州河上,還有以垃圾來冠名的兩座橋,新、老垃圾橋?!袄侠鴺颉?,就是今天的浙江路橋,這也是蘇州河上,除外白渡橋之外的另一座鋼桁架結構百年老橋,建成于1908年,鋼桁梁為魚腹式,很有特色。在建此鋼橋前,這里原有木橋一座,最早建于1880年,因旁有垃圾碼頭,俗稱“垃圾橋”、“老垃圾橋”?!靶吕鴺颉眲t比“老垃圾橋”更出名,是今天的西藏路橋,老上海也稱其為“泥城橋”
武寧路橋
大概2009年重建好之后,很多媒體吹捧它是“蘇州河上最漂亮的景觀橋”,這座橋與巴黎塞納河上的亞歷山大三世橋了十分相似,可與歐洲別的大型城市里的景觀橋相提并論。但是,這里是中國、這里是上海。因此稱其為"最秀氣的橋"也不為過。
自來水橋
蘇州橋上還有一條專為架設自來水管道的橋,人稱“自來水橋”,也就是后來的江西路橋。橋下管道為通向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供水管道,英商上海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還在公共租界中心地點,江西路、香港路口,建造了容量為682立方米、高31.5米的水塔1座。1942年,這座橋被整體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