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7 08:41:35 我國的橋梁,大致經歷了四個發(fā)展階段(轉載、編輯、插圖)。 第一階段以西周、春秋為主,包括此前的歷史時代 這是古代橋梁的創(chuàng)始時期 此時的橋梁除原始的獨木橋和汀步橋外,主要有梁橋和浮橋兩種形式。當時由于生產力水平落后,多數只能建在地勢平坦,河身不寬、水流平緩的地段,橋梁也只能是些木梁式小橋,技術問題較易解決。而在水面較寬、水流較急的河道上,則多采用浮橋。 第二階段以秦、漢為主,包括戰(zhàn)國和三國 是古代橋梁的創(chuàng)建發(fā)展時期 秦漢是我國建筑史上一個璀璨奪目的發(fā)展階段,這時不僅發(fā)明了人造建筑材料的磚,而且還創(chuàng)造了以磚石結構體系為主題的拱券結構,從而為后來拱橋的出現創(chuàng)造了先決條件。戰(zhàn)國時鐵器的出現,也促進了建筑方面對石料的多方面利用,從而使橋梁在原木構梁橋的基礎上,增添了石柱、石梁、石橋面等新構件。不僅如此,它的重大意義,還在于由此而使石拱橋應運而生。石拱橋的創(chuàng)建,在中國古代建橋史上無論是實用方面,還是經濟、美觀方面都起到了劃時代的作用。石梁石拱橋的大發(fā)展,不僅減少了維修費用、延長了橋的使用時間,還提高了結構理論和施工技術的科學水平。因此,秦漢建筑石料的使用和拱券技術的出現,實際上是橋梁建筑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故從一些文獻和考古資料來看,約莫在東漢時,梁橋、浮橋、索橋和拱橋這四大基本橋型已全部形成。 第三階段是以唐宋為主,兩晉、南北朝和隋、五代為輔的時期 這是古代橋梁發(fā)展的鼎盛時期 隋唐國力較之秦漢更為強盛,唐宋兩代又取得了較長時間的安定統(tǒng)一,工商業(yè)、運輸交通業(yè)以及科學技術水平等十分發(fā)達,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東晉以后,由于大量漢人貴族官宦南遷,經濟中心自黃河流域移往長江流域,使東南水網地區(qū)的經濟得到大發(fā)展,經濟和技術的大發(fā)展,又反過來刺激橋梁的大發(fā)展。因此,這時創(chuàng)造出許多舉世矚目的橋梁,如隋代石匠李春首創(chuàng)的敞肩式石拱橋--趙州橋,北宋廢卒發(fā)明的疊梁式木拱橋--虹橋,背誦創(chuàng)建的用筏形基礎、植蠣固墩的泉州萬安橋,南宋的石梁橋與開合式浮橋相結合的廣東潮州的湘子橋等。這些橋在世界橋梁史上都享有盛譽,尤其是趙州橋,類似的橋在世界別的國家中,晚了七個世紀方才出現??v觀中國橋梁史,幾乎所有的重大發(fā)明和成就,以及能爭世界第一的橋梁,都是此時創(chuàng)建的。 圖1 趙州橋 圖2 虹橋(復原) 圖3 泉州萬安橋 俗稱洛陽橋,是國內著名的第一座海港梁式古石橋。位于洛陽鎮(zhèn)洛陽江入海口,橋始建于宋皇祐五年四月,至嘉祐四年十二月(1053~1059年)竣工,歷時6年8個月。初建時全長360余丈(1106米),寬1丈5尺(4.61米),共46墩47孔。橋的兩旁有扶欄500根、石獅28件、亭7座、塔9座,以及橋頭將軍石像。橋建成后,屢經臺風、巨浪襲擊和地震破壞,歷代較大規(guī)模修理有6次。民國22年(1933年),易橋面石板為鋼筋水泥。1962年10月6日第三孔大梁裂紋,橋墩下沉,橋面略有傾斜,至1963年4月將該部分橋孔堵實,改橋為路堤長259.9米。 圖4 潮州湘子橋(一) 圖5 潮州湘子橋(二) 廣濟橋,俗稱湘子橋,宋乾道七年(1171年)太守曾汪創(chuàng)建,初為浮橋,由八十六只巨船連結而成始名“康濟橋”。 淳熙元年間(1174年)浮橋被洪水沖垮,太守常煒重修之,并創(chuàng)杰閣于西岸,開始了西岸橋墩的建筑,至紹熙元年(1194年)歷五十四年間,朱江、王正功、丁允元、孫叔謹等太守相繼增筑,完成了十個橋墩的建造。其中又以淳熙十六年(1189年)太守丁允元建造的規(guī)模最大、功績最著而改稱西橋為“丁公橋”。紹熙五年 (1194年),太守沈宗禹“皤石東岸”,筑“蓋秀亭”,并稱東橋為‘濟川橋’,接著,太守陳宏規(guī)、林驃、林會相繼增筑,至開禧二年(1206年)歷時十二年,建成橋墩十三座。東西橋建起來后,中間仍以浮舟連結之,形成了梁橋與浮橋相結合的基本格局。 第四階段為元、明、清三朝 這是橋梁發(fā)展的飽和期,幾乎沒有什么大的創(chuàng)造和技術突破 這時的主要成就是對一些古橋進行了修繕和改造,并留下了許多修建橋梁的施工說明文獻,為后人提供了大量文字資料。此外,也建造完成了一些像明代江西南城的萬年橋、貴州的盤江橋等艱巨工程。同時,在川滇地區(qū)興建了不少索橋,索橋建造技術也有所提高。 到清末,即1881年,隨著我國第一條鐵路的通車,迎來了我國橋梁史上的又一次技術大革命。 圖6 南城萬年橋(復原) 萬年橋位于江西省南城縣城東北六里的歇洋渡,橫跨在旰江上,下臨武港潭。始建于南宋時期。橋長近500米,寬5.8米,高20米,共有23孔,為國內最長的連拱石橋。1953年,按照原式修建,1954年竣工。因為石料開采困難,五孔中有兩孔,因石料不敷用,采用混凝土代替。所有橋面都加做了防水層的鋼筋混凝土橋面和混凝土欄桿。橋身用洋灰漿勾縫,以防雨水侵蝕。修復后的萬年橋,有如枯樹發(fā)新枝,面目一新,又重現出昔日的風采,很像一座新建的公路石拱橋。 圖7 貴州盤江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