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集)---------- 陳發(fā)科年少時身體較弱,習武練拳亦晚于諸堂兄弟。曾是諸堂兄題中最弱的一個,后發(fā)心苦練,夜深人靜時獨自用功,三年后,輕松地擊敗了身手矯捷的堂兄,堂兄懷疑他保有祖上秘訣,秘訣是沒有的,他的拳學自其堂兄。秘密倒有一個,陳發(fā)科也是內(nèi)功敏感者。 在任何時候,內(nèi)功敏感者都是少數(shù),大多數(shù)人都屬于需精進者和不敏感者。需精進者要方法對路,加上忍耐和精進也能取得大成績,好成果。不敏感者很難練出功夫,不過世界在變化中,沒功夫可以做太極拳的普及傳授,可以編套路做理論家,可以做領導也可以做掌門人。 劉敬儒是中國的八卦掌名家,有道亦有德,劉敬儒是能文能武,有理論亦有實踐,劉在廣西也有弟子,他有個外號叫鬼腳的弟子說,我老師的功夫是真好。劉敬儒下過大功夫,所以有功夫是很正常。但他也是個誠實的謙謙君子。劉敬儒在他主編的《八卦掌》中寫道:我練習八卦掌40余年。前30年走了不少彎路,近10年才對八卦掌有了一些真正的領悟和認識,取得了點點進步和成就。使我體會認識到,只有真正的氣沉丹田,只有六合歸一,才能練出八卦掌的內(nèi)勁,通過練功又掌握了八卦掌的技擊特點和變化,-----這才算是內(nèi)家拳。否則,盡管你練得很活很美,得過多少金牌----也只能屬于毛皮,不能算是內(nèi)家拳。 從劉的這段文字可以看出,劉是練了30年才覺得是真的功夫上身(有了內(nèi)功)。而之前得過的金牌并不代表什么,如果八卦掌的金牌都不能代表什么的話,太極拳的金牌就更沒有意義,更只是皮毛了。 形意拳最好的是樁兒,八卦掌最好的是圈兒。八卦掌的內(nèi)功內(nèi)勁都要靠走圈才能得到。功夫要么站出來,要么走出來,走時要收屁股,太極拳的貓步,自然門的矮步,亦有異曲同工之妙。 另一位八卦掌名家孫志君把練習八卦掌的內(nèi)功分為三步: 第一步:站樁、行樁(八卦掌中的走圈兒)和在套路的演練中,利用小腹的脹縮來完成呼吸,吸氣時小腹外脹,呼氣時小腹內(nèi)縮。 第二步:在第一步練習的基礎上,逐步改變?yōu)槲鼩鈺r腹部脹滿,呼氣時小腹下沉,也稱逆呼吸。 第三步:當?shù)谝徊胶偷诙降腻憻捰辛斯Φ缀螅鸩礁淖優(yōu)樾「瓜鲁敛蛔?,稱為:“意守丹田”。 從孫先生的這一段文字可以分析出,孫先生在走圈練習中,首先出現(xiàn)的是順腹式呼吸,孫先生內(nèi)功腹式呼吸是走出來的。是真腹式呼吸。但需要注意的是,孫先生教功中的“利用小腹的脹縮來完成呼吸,吸氣時小腹外脹,呼氣時小腹內(nèi)縮?!眳s是假腹式呼吸,希望能用假腹式呼吸,換成真腹式呼吸。(關于真假腹式呼吸,請看成仙之路-般若太極拳法7)。這種倒因為果的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有負作用,就不得而知了。 李天池是孫派內(nèi)家傳人李玉琳之子,可謂家學淵源,但李天池60年代卻到北戴河氣功療養(yǎng)院學習氣功,這說明內(nèi)家拳和內(nèi)功的不確定性,在理論和實踐上都不夠完善。孫存周曾對代表中國國家體委的李天驥說:我這點東西就是帶到棺材里也不會傳給你們。其實有些東西他想傳也傳不了的。 孫存周諱煥文號二可,河北完縣東任家疃(今屬望都縣)人,生于1893年2月,逝于1963年8月。孫祿堂老先生之次子。存周先生幼承庭訓,文武兼修,16歲始發(fā)奮苦修,三年得家學大要。19歲與錢氏完婚,遂黃袱獨杖,游歷南北數(shù)省,交流武藝,所過之處,聲譽鵲起。 孫存周是內(nèi)功敏感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