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棋書畫,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代表也,而琴居其首。 琴學史中,有四時而為高峰:春秋戰(zhàn)國,是為琴學之首次輝煌時期。漢魏兩晉,是為琴學之高度繁榮時期。隋唐兩宋,是為琴學之全面興盛時期。而明清兩朝,則為琴學之成熟時期。 魏晉者,處琴學高度繁榮之階段。于此時期,諸家思想,皆甚活躍。曹操“唯才是舉”,已打破漢朝以來儒學之絕對統(tǒng)治地位。是故除儒學正統(tǒng)盛行之外,其他思想亦紛紛興起。此一時期,佛教于中國內陸已甚為興旺;由佛教發(fā)展而興起之“般若學”,已獨立傳播;由老莊思想發(fā)展而成之“道教”已開始興起;而以老莊之學解釋儒學經(jīng)典之“玄學”,亦興起并流行于世。 于此環(huán)境之下,文化發(fā)展迅猛。琴學于此時期,亦空前繁榮。許多高士,紛紛涌現(xiàn)而出?!爸窳制哔t”即其中之代表。 “竹林七賢”者,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阮咸、王戎,七名士也。其常集于山陽(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肆意酣飲,故世稱“竹林七賢”。其中嵇康為曹魏皇親,文章、琴學皆名噪天下;阮籍、阮咸為建安七子中阮瑀之子孫,阮籍為琴家、詩人,阮咸為音樂家;向秀為玄學“崇有派”之代表;王戎為玄學“崇無派”之代表;山濤為司馬氏親屬;而醉酒放肆則首推劉伶,民間有“杜康造酒醉劉伶”之說。而七賢之共同特點,即皆崇尚老莊之學,不拘禮法,生性放達,忘情于山林之間。七賢之中,有著名琴家三人,即:嵇康、阮籍、阮咸。 嵇康(223—263)字叔夜,譙郡輊(今安徽宿縣)人,魏晉著名文學家、琴家。其先人本姓奚,祖籍會稽上虞,為避怨而遷至譙郡,以嵇山為姓,改為嵇氏。嵇康博學多藝,崇尚老莊學說,喜清談,善辯論,精養(yǎng)生服食之道。其藐視虛偽禮教之士及空談之士,于司馬氏專權之黑暗深為不滿,故棄仕途,忘情于山林。因其為曹魏皇親,曾任中散大夫,故為竹林七賢領袖。嵇康為琴學大家之一,其文章、琴學皆為時人所重。然其憤世嫉俗、桀傲不馴、不事權貴之作風,則為司馬氏所忌。后司馬氏借故將其處斬。臨刑之時,康仍索琴彈《廣陵散》,可見其對琴學之熱愛。 嵇康所作琴曲,傳世者甚豐,包括《嵇氏四弄》、《孤館遇神》、《風入松》,而《廣陵散》者,亦因嵇康而盛行海內。其專著《琴賦》,對后世影響極大。于《琴賦》中,嵇康抨擊時弊,批評時下所流行之“以??酁樯稀薄ⅰ耙员橹鳌?、“以垂涕為貴”之觀念,對此指出“麗則麗矣,然未盡其理也。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聲,覽其旨趣”。文中亦于琴曲結構及表現(xiàn)方式作出總結:開篇部分“徘徊顧慕,擁郁抑按,盤桓毓養(yǎng),從容秘玩”。發(fā)展部分“或間聲錯猱,狀若詭赴,雙美并進,駢馳翼驅,初若相乖,后卒同趣”。高潮部分“參譚繁促,復疊攢仄,縱橫駱驛,奔遁相逼,拊嗟累贊,間不容息”。結尾部分“微風余音,靡靡猗猗”。此外,文中還提出“或曲而不屈,直而不倨?;蛳嗔瓒粊y,或相離而不殊”、“疾而不速,留而不滯”等美學理念。 阮籍(210—263)字嗣宗,陳留尉氏(今河南尉氏縣)人,魏晉著名詩人、琴家,“建安七子”中阮瑀之子,曾任步兵校尉,人稱“阮步兵”。其為人志氣宏放,博覽群書,尤好老莊之學,愛飲酒,能長嘯,善彈琴,詩專五言,自然壯麗,獨具風格,主要作品為八十二首五言《詠懷》詩。阮籍與嵇康一般蔑視禮教,回歸于自然,常托興于詩酒,曾作琴曲《酒狂》。 阮咸字仲容,陳留尉氏(今河南尉氏縣)人,魏晉音樂家,為阮瑀之孫,阮籍之侄,與阮籍并稱“大小阮”。其放誕不拘禮法,通音樂,精于琴,曾作琴曲《三峽流泉》,惜其曲失傳,未能流傳至今。此外,阮咸曾發(fā)明樂器“阮”,又稱“阮咸”,此種樂器曾被列為直頸琵琶之屬。 “竹林七賢”忘情于山水之間,可謂中華歷史中回歸自然之雅士團體之首。而琴之清淡雅逸,亦正合七賢回歸自然之心。而至今者,七賢之琴曲,仍有八首傳世,即《酒狂》、《風入松》、《嵇氏四弄》(包括《長清》、《短清》、《長側》、《短側》四曲)、《孤館遇神》、《廣陵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