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海軍
家里的書柜越來越多。 書柜都裝滿了。意味著書也越來越多。 一個尷尬的事實是:沒看的書也越來越多。有些書甚至連封在書上的薄膜都沒有撕開,尤其是一些成套的書,比如《季羨林文集》。 我并沒有買書撐場面的意思。手頭并不寬裕的我,買書的時候總是仔細考慮,自認為一定會看的才掏錢。事實卻告訴我,結(jié)果并不是這樣。也并不是因為書不好才沒看,而是買回來之后,可能很快又發(fā)現(xiàn)了別的書,移情別戀了;也可能是有其他事情耽擱,一時半刻沒看,后來又沒有激情了,終于擱在書柜里涼拌。 要命的是,這樣的事情似乎總是沒有盡頭。每次一逛書店,購書的沖動就一躍而起,然后就抱著一疊書去付款了,過一段時間就又要添置書柜了。當然,沒看或者沒認真看的書就更多了。 我覺得這不是一件好事。每次看到書柜中躺著一動未動的書我就生氣。自己生自己的氣。 我曾試圖改變這種現(xiàn)狀,忍著不去書店,卻總是忍不了多久。而且,有時在電腦前手一癢,點下當當網(wǎng)什么的,過幾天,一摞書就快遞到了我的手上。付錢的時候,自己跟自己特生氣。 今天晚上,又去逛了會書店,看到一批好書,又揀了好多本。但在最后付款的時候,我猶豫了:這些書,我真的都會看嗎?想了又想,拿起了又放下,最后,我確定了三本書:余華的《第七天》、余秋雨的《何謂文化》以及韓寒的《我所理解的生活》,其他書都被放回了原位。 付款下樓的過程中,我在心中迅速擬定了幾條:1,今后買任何一本書,都必須在買書的當天,寫明買書的理由并上網(wǎng)公布,讓家人和朋友們來監(jiān)督我;2,每一本書都必須寫出讀書筆記,任何一本書沒寫出讀書筆記并上網(wǎng),絕不購買新書(工具書和資料書除外);3,做到前兩條的基礎(chǔ)上,可以購買新書,但每次購書不得超過三本(叢書或套書除外);4,除上述括號內(nèi)的“除外”以外保證不發(fā)生其他“除外”。 一位老師曾經(jīng)跟我說過,一個人有沒有品位有沒有水平,進他家看看他的書房就能反映出一個大致情況:書多不多,什么樣的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這個人的學(xué)識和品位。我一想深以為然。但今天,我認為還要加上一條:得看這些書讀了還是沒讀。畢竟,藏書多不代表讀書也多,而只有讀書才能提升自己的品位,提高自己的水平。藏書多而不讀,只能說明這家人藏書的倉庫夠大。 今天給自己定下四條書規(guī),就是想切實讀點書,不想無謂地擴大藏書倉庫。知識更新那么快,各方信息那么多,理想還那么遙遠,事業(yè)還那么沒譜,不讀書怎么能跟得上滾滾向前的時代車輪呢? 四條書規(guī)即時生效。請家人和朋友監(jiān)督我。
2013年6月23日,星期日 |
|
來自: 昵稱22434031 > 《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