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四子述志后孔子的一聲嘆息,變成了兩千年來爭論不決的一件公案。述志現(xiàn)場的曾點表示疑問,曾旁敲側擊,但未得其解。王充以為曾點是因調和陰陽得到孔子首肯。以后的歷代研究者反復探究,得出了一系列推論。流傳最廣的是朱熹的“曾點氣象”幾近堯舜說,何晏、邢?等的“知時不求為政”說,太平盛世說,逐步遞進說,諸說并存,綿延至今,莫衷一是。本文將緊扣《論語》話語的教育語境,運用訓詁的內證法和文章的情景還原法加以分析,試圖為這一學案探求答案。 中國http://www./5/view-5147065.htm 關鍵詞: 為政 述志 曾點 四子述志后孔子的一聲嘆息,變成了兩千年來爭論不決的一件公案。首先是在現(xiàn)場的曾點就表示疑問,旁敲側擊,但未得其解。東漢時期的王充以為曾點是因調和陰陽而得到孔子首肯①。以后的歷代研究者反復探究,得出了一系列推論。流傳最廣的是朱熹的“曾點氣象”幾近堯舜說②,何晏、邢等的“知時不求為政”說③,太平盛世說,逐步遞進說④,諸說并存,綿延至今,莫衷一是。本文將緊扣《論語》話語的教育語境,運用訓詁的內證法和文章的情景還原法加以分析,試圖為這一學案探求答案。 一、“四子述志”的情景還原 孔子是最早期、最偉大、對人類教育活動影響最大的教育家,《論語》就是弟子們記載的孔子教育實踐,其總體語境可以界定為“請教―施教”的話語背景。本章文字記載的即是一次設定話題的教學活動。 《論語》第十一篇“先進”的最后一章文字,一般以原文的第一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為題,也可以總結性的“四子述志”為題。人物有老師一、學生四。孔子出題,四位學生在老師組織下作答,最后在曾皙一再追問下老師給予了簡略評點。原文如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愿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 “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弊釉唬骸昂蝹酰恳喔餮云渲疽?。”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狈蜃余叭粐@曰:“吾與點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薄拔ㄇ髣t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全文所記,可以表格反映如下: 孔子希望弟子們輕松自由地暢談理想,不要以老師在場且年長而有顧慮,與其責怪沒有人了解自己的才華,不如一起交流切磋自己的治國方略,以實戰(zhàn)心態(tài)做一番入仕的演練。 雖然孔子沒有明說治國為邦的主題,也就一句“如或知爾,則何以哉?”但弟子們心領神會,一起圍繞安邦治國的為政主題各抒情懷。 需要說明的是,孔子和門人弟子探討的為國之道,從來不涉及自己如何做國君和做天子,這是因為,在孔子時代,國君和天子是世襲的,除非弒君而代之,否則,正常入仕的職業(yè)設計就是做一代良輔。太史公說:“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孔子作《春秋》,就是希望有國有家者不可懈怠。一輩子循禮而為的孔子,在培養(yǎng)弟子時,定位十分明確:培養(yǎng)“以道事君,不可則止”的大臣。所以四子述志,沒一個有僭越非禮之言的。 子路在這種場合總是搶先發(fā)言,不假思索,率爾而對。他結合自己的修業(yè)優(yōu)長,從整軍治武的角度,力陳化解內外憂患只需三年之期,因為老師就是這樣說的:“茍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論語?子路》)他還不忘增加一重老師最重視的國民教化“且知方也”――戡亂入治,民知是非。 可以推想,子路說完,期待老師的贊許和鼓勵,其他同學也躍躍欲試,都把眼光投向老師。不曾想,“夫子哂之”,于是氣氛急轉直下變得凝重,無人主動發(fā)言了。老師停頓片刻,只得點名來繼續(xù)課堂討論。 冉求第一個被點到。 興沖沖的子路被哂,被點名的冉求恰恰相反,是比較膽怯的性格⑤,于是,揣度子路被哂的緣由:“千乘之國”,疆域過大、戰(zhàn)力過強?抑或“且知方也”,太不自謙?于是試探性地回應老師,不以千乘之國為背景,說面積吧:“方六七十”,頓了一下,看看老師表情,索性再縮小一點,“如五六十”。估計老師沒表情,就只得順著往下說了,“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我冉求是財政專家,三年之期,使民眾富足我還是做得到的。他知道更高層次是教化,⑥ 但有感子路被哂,那就把這個問題“如其禮樂,以俟君子”吧,留給高人處理,也確實不是自己所長。 聽完冉求發(fā)言,孔子沒有表情,沒有聲音,默然了。課堂氣氛愈加凝重,沒人申請主動發(fā)言,老師只得再點名。 公西華第二個被點到。 始以動員弟子無拘束暢談,“勿吾以也”,卻“哂由”;點到冉求發(fā)言卻默然以待,公西華更為難了。公西華是孔門卓越的外交專家⑦,有鑒于子路的激進被哂,他順著冉求的謙虛勢頭再謙卑一步,依然是不忘自己引以為傲的業(yè)務專長:“非曰能之,愿學焉”,不逞強恃能,藏起鋒芒,做個學生總可以吧:在宗廟會同的場合做一個小小的“小儐相”吧。 可是孔子還是既沒有表情,也沒有聲音,依舊默然。最后一位要發(fā)言的話,已經退無可退,公西華都已經做學生去了,再謙虛沒地了。但孔子又點著名要發(fā)言。曾點不愿發(fā)言,但推辭不過,只得另辟蹊徑。 于是出現(xiàn)了一副田園牧歌式的圖景描繪:“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font> 曾點說完,老師終于有了正面反應:“喟然嘆曰:'吾與點也?!本o張氣氛得到緩解,討論結束,下課了。
同學們走開后,被鼓勵的曾點單獨留了下來,試圖求取老師的逐一評點。先以籠統(tǒng)問題“夫三子者之言何如”提出,老師似乎不愿意臧否評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個體差異極大,各人自己的為政設計,說說而已,沒有標準答案的。況且你曾點不愿發(fā)言時老師也是如此啟發(fā)的呀:“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曾點很聰明,知道籠統(tǒng)提問找不到切入點,那就把自己心中最大的疑惑端出來:“夫子何哂由也?”接下來,一問一答,哂笑是因為仲由不謙讓,冉求、公西華別看謙虛,說的全是國家治理,都沒有跑題,也沒有越禮,所以言者言之,聽者聽之。 推想,曾點單獨留下來,應該還有兩個最想探究的話題:老師為什么贊成我的發(fā)言?但終究沒問出口,留下一個千古疑惑――夫子何與點也?再一個問題可能就是子路曾經問過老師的“愿聞子之志”(《論語?公冶長》),“如或知爾,老師將何以哉?”真的和我曾點一樣嗎?可惜曾點不是子路,沒把這兩個問題問出來。 從孔子對四位學生發(fā)言的反應來看,依次是哂之―默然―再默然―喟然嘆曰。 對曾點發(fā)言,老師先喟然嘆,在嘆氣的語氣下說“吾與點也”,是在比較三子發(fā)言之后的反應。曾點只是相對接近孔子期許的為國理念,而不是完全契合。否則應該是莞爾而笑,會心一笑,擊掌而笑,絕不會一聲長嘆。就像當代的課堂教學,學生自由發(fā)言后老師評點,取其相對合適的回答而已。甚或是一個個性化的論題,你想做科學家,我想做文學家,沒有最高,只有最合適,老師的評點只是老師的傾向性而已,“無施勞,無伐善”――僅就述志而言,各有側重,各抒己見,沒法給出標準答案。 二、專家治國,梳理三子為政理念的偏失 這次述志,是以假定獲得了為政機會的背景下展開的:“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假如有人(主要指國君)信任你們,你們如何為政? 三子所述,撇開子路的言辭沖動,歸結為一點,就是專家治國――各擅其長。 子路、冉有都是孔門政事科高材生⑧。 “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歲。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曾“揚唇吻之音,聒賢圣之耳”(《論衡?率性》)。拜入孔門后,潛修圣人之道,事雙親至孝,聞過則喜,實踐能力強,雖說時常受到老師批評,但師生交好,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保ā墩撜Z?公冶長》)子路愛好勇力,在整軍治武上有過人成就。所以他的述志緊扣軍事危機展開,“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正是揚己軍事能力之長。 “冉求字子有,少孔子二十九歲。為季氏宰。”(《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冉求多才多藝,兩度出任季氏家臣,在對齊戰(zhàn)爭中建立過戰(zhàn)功,但最自豪的項目卻是財政管理,為季氏聚斂財富受到老師的公開譴責,為季氏謀動對顓臾戰(zhàn)爭又受到老師批評(《論語?先進》《論語?季氏》),比較膽小。所以他的為政設計也是依托自己最擅長的專項展開:“可使足民”。而且這一點也是老師在衛(wèi)國時給予他的教導。 “公西赤字子華。少孔子四十二歲?!保ā妒酚?仲尼弟子列傳》)公西華是孔門的外交禮儀專家,以擅長禮儀應對而聞名??鬃臃Q贊他“束帶立于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保ā墩撜Z?公冶長》)并對門人弟子說:“二三子欲學賓客之禮者,于赤也。”(《大戴禮記?衛(wèi)將軍文子》)號召弟子向公西華學習賓客接待之禮??鬃铀篮?,正是公西華全權操持了先生的葬禮。公西華述志,雖然言辭謙卑,但不忘專業(yè)自負,孔子對此也深為稱許:“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專家治國,在《論語》和孔子的話語系統(tǒng)中就是以“器”治國,當然得不到老師的嘉許了,因為孔子認為“君子不器”。(《論語?為政》)曾點在這一點上確實“異乎三子者之撰”。 那孔子推崇的為政理念又是什么呢?歸結有兩條:為政以德、為國以禮。 第一,為政以德,強調修身。為政以德,憑借道德感召力來施行政務,“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保ā墩撜Z?為政》)為政者首在修德,“子率以正,孰敢不正?”“爾身克正,罔敢不正?民心罔中,惟爾之中?!保ā渡袝?周書?君牙》)所以在子路向老師請教君子修養(yǎng)時得到的是“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指導。 至于訓練一技之長,孔子以為不是君子首要的追求,更加不宜作為治國的要點,他說“君子不器”。子貢請求老師評價自己時,老師就以“汝器也”回應,雖說是“瑚璉”,但及不上對宓子賤“君子”的稱許。(《論語?公冶長》)在有人以“何其多能也”評價孔子為圣人的時候,孔子并不認同:“君子多乎哉”,君子需要很多技能嗎?不需要,“君子懷德”,我之所以“多能鄙事”,是生活的磨難造就,“少也賤”。(《論語?子罕》)如果一任自己的某項優(yōu)勢或才干去為政,甚至會造成禍害: 南宮適問于孔子曰:“羿善射,蕩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狈蜃硬淮?。南宮適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論語?充問》) 所以為政的核心要義不是有沒有某項專長,或者如何運用這些專長,操心的應該在“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論語?述而》)。 第二,為國以禮,突出正名。禮,本義是祭祀時若干程序和要求的規(guī)定,被概念化后,成為各種社會規(guī)范的總和,其核心價值是構建并衡量全社會的各種公共秩序。 為國以禮,首在正名,使長幼有序,父子相親,建立秩序。魯哀公問孔子:“敢問為政如之何?”孔子的回答是:“夫婦別,父子親,君臣嚴。三者正,則庶物從之矣。”(《禮記?哀公問》)子路“以衛(wèi)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為問題向孔子請教為政之要,老師的回答就是“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進而說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政務活動的組織和開展沒有了基本的秩序保障。 禮以道別,樂以道和。禮,就是制度,就是程序,就是規(guī)矩,生硬、明確且森嚴。而音樂教化則與之相輔,用以宣泄、調和。禮的運用效果如能達到和諧,變等級森嚴為一團和氣、各安其位是最為可貴的境界?!墩撜Z?學而》篇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jié)之,亦不可行也?!比抗?jié)之以禮,略嫌生硬,有所行不通;但為了和氣而放棄原則,更是混淆是非,也行不通。 曾點描繪的少長咸樂,長幼有序,風乎舞雩,詠而歸,接近夫子禮的為政理念:“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從“為政以德”“為國以禮”兩點來說,三子之志,專家治國,專才為政,偏重一技之長,登堂也,未入室也,所以夫子不稱許,而曾點所述,偏失較少,相對接近。 三、內證以求,比較孔子表達感嘆和贊許的方式 夫子哂由、夫子與點,是孔子對子路和曾點述志后給予的反應,“哂由”經曾點提問,孔子回應;“與點”卻因曾點想問而未問留下千古懸案,難求其解??梢酝ㄟ^《論語》一書記載的孔子表示感嘆和贊許的內部證據予以推求。我們分三層接近夫子之志: 第一,子路述志,夫子哂然。何哂由也?因為“為國以禮,其言不讓”,“由也進,故退之”。儒學總體趨向是維護并改良現(xiàn)政權,屬于建設型而不是破壞型的學問體系。 第二,冉有、公西華述志,夫子為何默然不許?因為沒有跑題,不便批評,又因為恃技臨政,專家治國,遠離為政核心要義,無法稱許。 第三,曾點述志,夫子喟然嘆許。為何喟然與點?夫子之嘆,蓋有三意: 一嘆曾點相對接近,但還很有距離,否則應該是莞爾而笑、擊掌而應。 《論語》記載夫子無保留的接受和同意,有數章文字,均不是喟然嘆,而是無保留的明確表態(tài)。 孔子到武城考察子游的為政狀況:“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論語?陽貨》)對于自己以“割雞焉用牛刀”評價子游的“樂教”表示否定,而對子游的回應表示完全接受,“偃之言是也”。 “周監(jiān)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論語?八佾》)對于西周初年的禮樂政治文明,孔子夢縈魂繞,心心念念,贊嘆之余,表示愿意追隨。 “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保ā墩撜Z?子罕》)孔子說,對于禮帽制作材料的革新我贊成多數人的做法,但對于追求舒泰而簡省禮制必要的形式我不贊成。 對于曾點描繪的田園之美,夫子一聲長嘆之后說出的“與點”,其認同的成分十分有限。 二嘆三子進學尚不得道,登堂而未入室,識見不夠。反復點名發(fā)言,卻多言不及義,三子皆是念念不忘所長,先后對以軍事、財政、外交等自己的專長,而不及為政以德、為國以禮的核心要義,不像閔子騫“夫人不言,言必有中”,想起長期教導之功,不禁一聲長嘆。 三嘆曾點狂狷,鼓瑟于述志的課堂。《論語》一書記載三次鼓瑟,一是子路鼓瑟于夫子之門,受到批評⑨;一是孺悲欲見孔子⑩。再有就是本文的曾點鼓瑟。兩次學生鼓瑟,似乎都不合時宜,一次在老師大門口,一次在老師的課堂上。曾點鼓瑟,因為他是“魯之狂士”,不拘形骸。他還是性子暴躁之人,一次和兒子曾參一起鋤草,曾參誤鋤瓜秧,他竟然揮鋤相擊,以至曾參當場昏厥,很久才蘇醒。{11}夫子先嘆而后言,其嘆息,應該既是對“狂者進取”{12}的裁抑,也是對在課堂操琴鼓瑟的貶損。 夫子何與點也?總起來說,是在特定場合的“與”,在四子的比較當中相對的“與”。四子述志,三子具有極大的相似性,皆以己之所長為政,盡管自子路以下語氣愈加謙恭,但話語格局和表達思路大同小異,只有曾點“異乎三子者之撰”,表達方式不一樣。在類似場合,孔子多次鼓勵學生暢談志向,在“顏淵、季路侍”的時候,孔子說:“盍各言爾志?”(《論語?公冶長》)在子路、子貢、顏淵的陪侍下北游農山時,孔子也說:“于思致斯,無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爾志,吾將擇焉?!保ā犊鬃蛹艺Z?致思》)這次,孔子使用的是“吾將擇焉”,有所挑選。果然在最后階段,子路請求老師給出挑選答案“夫子何選焉?”老師給出的是顏淵在三個方面有運用的心得:“不傷財,不害民,不繁詞,則顏氏之子有矣。”分別贊美三人“勇哉、辯哉、美哉”,并沒有特別贊成誰,只是肯定顏淵在三個方面有心得而已。所以在暢談志向時,不太可能有標準答案,有的只是評點。曾點描繪的少長咸樂以及田園之美,相對接近孔子的為政以德和為國以禮而已,并不代表夫子完全贊許,更談不上堯舜氣象。 夫子的“與”,是在聽完四子述志、喟然嘆息之后的“與”,先嘆而后“與”,有著多重含義。 ?、?王充《論衡?明雩篇》:“孔子曰'吾與點也?!泣c之言,欲以雩祭調和陰陽,故與之也?!? ?、?朱熹繼承二程之說,在《四書集注》中說:“曾點之學,蓋有以見夫人欲盡處,天理流行,隨處充滿,無少欠缺。故其動靜之際,從容如此。而其言志,則又不過即其所居之位,樂其日用之常,初無舍己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與天地萬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隱然自見于言之外。視三子規(guī)規(guī)于事為之末者,其氣象不侔也。故夫子嘆息而深許之?!保ㄖ祆洌骸端臅ⅰ?,岳麓書社2012年版,第148頁。)在得出孔子深許曾點的推論后,晚年朱熹自己深悔早年之說,“朱子曰:'某平生不喜人說此語?!墩撜Z》自學而至堯曰皆是功夫。又易簀之前悔不改浴沂一章,留為后學病根?!保ǔ虡涞拢骸墩撜Z集釋》,中華書局1990年版,第813頁。) ?、?何晏《論語集解》說:“周曰:'善點獨知時。’”邢《論語注疏》:“善其獨知時而不求為政也?!庇郑骸爸倌嶙媸鰣蛩?,憲章文武,生值時亂而君不用。三子不能相時,志在為政,唯曾皙獨能知時,志在澡身浴德,詠懷樂道,故夫子與之也?!? ④ 清代學者張履祥在評點《侍坐》章時說:“四子侍坐,固各言其志,然于治道亦有次第。禍亂勘定,而后可施政教,初時師旅、饉,子路之使有勇知方,所以勘定禍亂也。亂之既定,則宜阜俗,冉有之足民,所以阜俗也。俗之既阜,則宜繼以教化,子華之宗廟會同,所以化民成俗也。化行俗美,民生和樂,熙熙然游于唐虞三代之世矣,曾皙之春風沂水,有其象矣,夫子志夫三代之矣,能不喟然長嘆?!”(轉印自李澤厚:《論語今讀》,安徽文藝出版社1998年版,第272頁。) {5} 《論語?先進》:“求也退?!? {6} 《論語?子路》:“子適衛(wèi),冉有仆。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7} 《論語?雍也》:“子華使于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堃?。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8} 《論語?先進》:“政事:冉有、季路。” {9} 《論語?先進》:“子曰:'由之瑟,奚為于丘之門?’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10} 《論語?陽貨》:“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11} 《孔子家語?六本》:“曾子耘瓜,誤斬其根。曾怒,建大杖以擊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 {12} 《論語?子路》:“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作 者:王文凱,湖北大學知行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系副教授,湖北大學文學院碩士生導師,華中農業(yè)大學文法學院特聘教授,湖北省孔子學術研究會常務理事,主要從事古代漢語和古代文化的教學、研究。 編 輯:杜碧媛 E?鄄mail:dubiyuan@163.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