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易友會問了,周易不是講陰陽學說的嗎?怎么變成了時空學了?您是不是講錯了?其實筆者沒有講錯。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把這里面的道理說清楚!周易的確是研究陰陽學說的,縱觀周易所有的經典和數術之法,都離不開陰陽、四象、五行、八卦、六十四卦、干支等,而這一切其實都是陰陽,而且周易中也講一切萬事萬物皆是陰陽所生。要想弄明白陰陽學說為什么最后變成時空學,就得把什么是陰陽本身說清楚。 陰陽,也叫兩儀。人們習慣上叫法是陰陽,陰陽的叫法是把陰陽自身的性質及雙方的關系很容易表述明白,但這個叫法也有一個弊端——那就是掩蓋了陰陽最根本的理性。而兩儀的叫法,卻能直接從根本上揭示陰陽的根本理性。儀,意為法度。兩儀,就是兩個法度。太極生兩儀,即是太極衍生出兩個法度。首先大家要明確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或是陰陽生五行之中的生字不是出生之意,而是衍生之意,指的是展現出來,也就是說這里面所說的生,真正意思是展現!這一點相當重要,大家一定要明確。太極生兩儀,就是說太極展現出兩個法度。在太極未生兩儀之前,宇宙中什么也沒有,太極在中國古代被描術為混沌。太極生兩儀,兩儀陰陽再生萬事萬物。那么太極生兩儀的真實內含就是說,在宇宙(當然在太極未生兩儀之前宇宙也是不存在的,這里為了方便說法而假借這個詞語)中原本什么也沒有,是混沌的狀態(tài)也就是空無的狀態(tài),這時產生了兩個法度,這兩個法度就是陰陽,在西方哲學上稱其為矛盾。這兩個法度之間是什么關系呢?這里面要強調一個問題,那就是必須討論這兩個法度之間的關系,因為后來的宇宙天地及萬事萬物,一切的一切,都是這兩個法度利用他們之間的關系而產生的這一切。所以,兩者之間的關系就是所要研究的根本,因為這是大道的妙用!一切玄機之所在也!這兩者是什么關系呢?對立統一!對立,就是相對性,沒有相對性也就沒有分別。統一性不用說了,他倆本身就是從太極這里分化出來的,或者說展現出來的,是太極展現出來的兩個角度,本身還是統一在太極之中!對立,是太極內部的兩極分化的結果。而時空恰恰就是利用這個對立統一而產生的。如空間的上下前后左右東西南北,都是對立而存在的,但同時也是統一的,因為空間是一體的。又如時間的先后、過去現在和未來,也是對立而存在的,但同時也是統一的,因為時間也是連續(xù)不斷的,如果不統一,那么時間將會間斷,但事實上時間是不會間斷的,所以時間也是統一的。假如沒有對立性,那么在空間上就無上下前后左右南北東西,空間就是變成一個點,那么空間也就不存在了,空間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陰陽的對立性而產生的;假如沒有對立性,那么時間的先后、過去現在和未來也是不存在的。正因為有了陰陽及陰陽之間的關系才產生了時空!陰陽先是生出時空,而后才分別生出萬事萬物。想一想,有哪一個事物不在時空之內呢?一個事物要想存在,就必須體現著空間性和時間性。離開時空,一切事物和法理都將不復存在!陰陽創(chuàng)立了時空后,又在時空內繼續(xù)陰陽相感交合而生萬事萬物,這真乃是大道的妙用也!正如孔子在《周易·系辭》上所說“一陰一陽之謂道”。 在時空內陰陽又是怎么生萬事萬物的呢?陰陽交合生萬物。在時空內何為陽,何為陰呢?在時空內,陽者動也,陰者靜也。所謂陽就是動,所謂陰就是靜。如《子平真詮》開篇言:“天地之間一氣而已,唯有動靜遂分陰陽;有老少、遂分四象。老者極動極靜之時,是為太陽太陰。少者初動初靜之際,是為少陽少陰。有是四象,而五行具于其中矣?!笨梢?,陽就是動,陰就是靜。動,就是變化,其實體現的就是時間的概念,如果一切都不變化了,都不動了,人連成長、衰老變化都沒有了,那么時間也就消失了。衰老體現的時間的進行,成長也是如此。每一事物,哪怕是一小小事物,哪怕是一小小事物某一小小方面的小小變動,都無不體現著時間的前進!靜是不可能體現時間的,如果一切都靜止不動,太陽也不下山,一切都一動不動,那么就沒有時間可言了,所以靜是不可以體現時間的,而能體現時間者動也!如,在古代記時間,有這樣幾種方法,一個是根據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來粗略地判斷時間和時間的量,一個是用太陽在日規(guī)上的投影的變化來細準地判斷時間和時間的量的,另外就是常用香燃燒的過程來定時間,如一柱香的時間,就是一柱香從點燃到燃盡的時間,這個就是通過香燒盡的這個變化來體現時間的量的。再比如,一盞茶的功夫,就是從一杯茶沏好開始,直到被喝盡的這種變化所需要的時間,用這個變化來體現時間。所以,動的表現偏于時間,也就是說陽的表現偏于時間,時間的陽性更明顯更多些,在中國古代也有同樣的認識,故把時間稱為天時,天為陽,運動變化莫測,用天時來表示時間,恰恰說明了時間偏于陽性,是與運動變化相關的因素。春夏秋冬的季節(jié)變化,四時變遷,正是天時。上天所處的時令時節(jié),天為陽,時間總與陽相關,時間偏于陽性、運動變化性。 那么靜是體現什么的呢?靜止不變,體現的當然偏向于空間,比如東西南北四方,都是不變的,這是生活常識,如果四方變來變去,那么一切將無所依從??臻g還代表地域,世界各個地域也是不變的,沒聽說過哪個地方自己走了換地方了,即便拆遷或建筑,這里還是這里,這個空間位置不會改變。所以,動體現的偏于時間概念,靜體現的偏于空間概念。所以,陰陽學說實際上講的還是時空學說。所以,周易為什么用這個名字來為自己命名,道理就在于此。周易是代表時空理論和學說的,而陰陽恰是時空的根本。有的易友會問了,你說的不對,陰陽是代表冷熱男女剛柔等,你這時空如何體現冷熱男女剛柔等呢?問的好!時間就是魔術師,一切的變化,都是通過時間來完成的,也可以說一切變化的存在才使得時間存在,東西由冷變熱,或是由熱變冷,無不是需要時間的,也就是說一切的動和變化,都是由時間來促成和完成的。時間所代表的偏向于動態(tài)的概念,而熱的事物,具有動態(tài),是事物內部的微觀組成——粒子在不斷地持繼地在做著無規(guī)則的運動,但運動再快,距離再短,也是需要時間的,不給它時間,它是動不了的,物體微觀組成成分的無規(guī)則運動也同樣需要時間,所以他就屬于時間概念,也就是屬于陽。而冷的東西,動態(tài)不足,靜態(tài)現出,都在原地保持不動,這就是屬于空間不變的特性。至于男女剛柔也是同樣的道理。陽為天,陰為地,故天又被稱作天時。中國古代講天圓地方,其實這個說法來自周易,天為陽代表天時,偏向于時間概念,代表時間的周而復始,時間的變化是有周期的,如一天有十二時辰重復,一年有十二月重復,六十年有一甲子重復……天時的周期性,就好比一周一周地在繞個圈一樣,所以稱天為圓。地,所體現的偏向于空間概念,空間概念就是各個方向方位,方向方位的概念是直而不曲的!故不可以用圓來表示空間概念,表示空間的概念必須是直線的組合的!這樣的圖形只能是方形!正如周易中“六十四卦方圓圖”一樣,用外面的圓圖來表示時間,用里面的方圖來表示空間??梢娭袊献孀诘闹腔凼嵌嗝吹牧瞬黄?!其實中國古代的了不起還多著呢!如倉頡造字,在那么古老那么落后那么沒有科技知識和科技手斷的情況下,居然發(fā)現了至今為止全世界內最偉大最了不起的文字——漢字!現在有很多人把漢字稱為神造字!可見中國的古人的認知是多么高,對事物的認識和領悟是多么的了不起!以前有學者用天圓地方的表面字義來反對中國古人的智慧,說那是迷信,那是落后無知的體現。其實這樣的學者是沒有明白中國古人所說的話的內容,所謂天圓地方,是指時空學問而言的!我們的老祖宗在那么古遠的年代,在那么沒有科學知識和科技手斷的情況下,居然發(fā)現,一切事物其實就是時空概念的組合,一切事物都受時空的作用,被時空左右!這恐怕到現在為止的世界頂級科學家也未必能領悟吧!可能還是在一味地強調物質!其實物質無非就是時間和空間概念的假合現象!周易中所謂的陰陽交姤生萬物,其實也是在告訴人們,萬事萬物是時間和空間相結合才產生的!因為時空本身的存在就是陰陽對立統一的作用結果。有了時空之后,才有萬事萬物存在的可能。故一切事物全懶陰陽共同作用而生,任何事物本身都有空間性和時間性,故任何事物也都是由陰陽構成的。 陰陽雖對立,但又是統一的,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本來就是一體的,是不可分割的,任何一個事物,都同時具備著陰和陽,可以說任何一個事物上面的每一個點都同時是由陰陽共同構成的!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是分不開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