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臘月二十八,湖南常德南部的一個小鎮(zhèn)上,春天似乎來得很早,路邊田里的油菜花已經陸續(xù)開了,氣溫高達近20度,鎮(zhèn)上新修的公路的十字街頭,被置辦年貨的小車、小四輪堵得水泄不通,載著女人、孩子或拉著成捆青蒜的摩托車擠擠挨挨。22歲的蔣峰 (化名)一路按著喇叭,在最大的超市門前靠邊停下,搬了一箱啤酒放進車里,重踩了一腳油門朝家里奔去。 這天是他相親的日子。 買車就為面子? 5分鐘過后,蔣峰就將車開到了鄰近的村子,在大路邊的三層小樓的前坪停下,這時,家里已經坐滿了人,除了自己的祖父母和父母,還有他的叔叔伯伯、兄弟姐妹以及女方的長輩。 在這個場面到來之前,蔣峰全家人圍繞一個議題進行過一場的辯論,那就是蔣峰開的這輛19萬5千元的越野車,要不要買?這個問題與熏制臘魚臘肉并行,貫穿了蔣家的整個臘月。 反對的聲音很大。姨媽家的表姐張晶(化名)還沒有到家,就在電話里表示了不理解。在她看來, 雖說蔣峰的祖輩和父輩都做點生意,在村里算得上“有頭有臉”的殷實人家,但家里前年剛建了房子,手邊余錢已經不多。另外蔣峰沒有固定職業(yè),初中畢業(yè)后幫著家里干活兒,沒有跑業(yè)務、充場面的需要,買車并不能帶來直接的收益,純屬消耗。 張晶在上海一所名校讀完研究生后,留在了上海,在外企工作,她的丈夫則從事IT行業(yè),兩人每月收入3萬元左右,其中1萬元用來還房貸,其余用于撫養(yǎng)孩子、供給父母、儲蓄理財。她身邊的30多出頭的同齡人,多是如此:看起來衣飾時尚、生活“小資”,背后則精打細算,添置大小物件都不免要在購物網站比價一番,每年有限的結余,也計劃好多少定存在銀行,多少存在余額寶,多少配置給基金或者股票,如果買車,則多選擇10萬~20萬元之間的價位。 在張晶這種充分追求性價比的“一線城市”思維里,習慣用摩托車代步的湖南農村,買小車必要性不大,如果實在要買,一輛10萬元左右的車已經足夠,花20萬元買車則不如在縣城買套房,一方面可以保值,一方面有利于蔣峰將來的孩子在城里接受教育。 但是張晶的建議并沒有被采納。最終,她的姨父、蔣峰的父親還是默默“拍板”,并將買車的預算從15萬元提高到了20萬元。 張晶輾轉得知,姨父決定買車的理由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和他一起做同樣生意的老伙計們,雖 然自己還在開三輪農用車拉貨,但都給兒子買了車,而自己財力比他們強,車自然也應該買得更體面;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是,與大城市優(yōu)秀女青年眾多的情況不同,在當下的湖南農村,男青年過了20歲,家里如果沒個兩層樓房,便難有媒人上門。樓房、齊全的金飾和小汽車,這些都關系到兒子能不能定一樁好親事。 為什么不買房 張晶學經濟學專業(yè)出身,雖然理解姨父的訴求,但她始終認為,如果說為了給蔣峰找個好對象,那 么一套縣城的房子,應該比一臺車來得更有吸引力,另外,如果萬一這次蔣峰相親未成、娶親需時日,那車子的折舊、養(yǎng)護就成了“沉沒成本”,從這個向度上看,現在買車,不如在將來蔣峰結婚時再買。 關于投資收益的計算,在追求閑適、超前消費成風的南方鄉(xiāng)村,似乎難被重視?;氐嚼霞液?,張晶意外發(fā)現,想買車、買好車的,遠不止表弟蔣峰一個,很多經濟條件不如蔣峰家的人,都在談論買車。 一個記者聽來的故事更甚:一個村里的老人,兒子、兒媳在東莞打工,過年時帶了幾萬塊錢回家,老人卻動了買車的心思,村里人問您買了車干嘛,他回答說:“開著走親戚。” 家鄉(xiāng)的這種消費現象,令18歲離開家的張晶十分錯愕。一方認為沒必要可以追求面子,另一方認為在大城市生活的年輕人不懂農村的處世規(guī)則。在蔣峰家的這場買車行動中,集結了來自不同消費觀念、不同生存環(huán)境的“撕扯”,最終誰也沒能說服誰。 “其實農民才是天生的經濟學家,有些決定可能在城里人看來有些欠妥甚至荒唐,但往往是基于他所處環(huán)境下的最優(yōu)選擇。”蔣峰在縣城經商的叔父,對記者講述了自己的看法,“如果有這個經濟實力,為了孩子好找對象,或者僅僅為了提升生活品質,買車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font>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張晶沒有注意到的因素是,不同于她生活的上海,農村投資渠道非常有限,人 們對理財產品并不熟悉,能為子女創(chuàng)造的財富,似乎被局限為房子和車子。實際上,攀比無論城鄉(xiāng)都存在,農村受到熟人社會、消費單一的影響,攀比現象更為集中,無需多度解讀為城鄉(xiāng)之間的差異。 記者粗略算了一下,在蔣峰所在的縣,縣城高檔小區(qū)房價每平米超過了3500元,小開發(fā)商開發(fā)的沒有小區(qū)的多層住房則價位較低,每平米在2000元上下,20萬元剛好夠買一套100平左右的三居室。 但是,為什么蔣峰的父母不選擇在縣城買房呢?蔣峰叔父的話或許可以視為一種解釋:無論新舊,在農村人們住房都較為寬敞,都能滿足需求,在縣城買了房也沒閑工夫去住,加上縣城消費高、糧食蔬菜都得花錢買,住城里無疑將增加一筆不必要的開銷。買給蔣峰結婚用、將來再讓孩子在城里上學,這個想法雖好,但蔣峰沒有一技之長,沒法在城里找到合適的工作,因此即便有了房子,在城里的生活也難以供養(yǎng),還不如在 村里過得舒適。 蔣峰的叔父還告訴記者,前兩年,他花45萬元在縣城買了一套130多平米的期房,原本打算裝修一下搬進新房,但2014年,自己在省城長沙上大學的兒子順利保送上了研究生,將來也不希望去北京上海打拼,計劃留在長沙,于是他趁2014年下半年長沙房價回落,果斷出手買入了一套三居室,預備兒子畢業(yè)后自住。 至于縣城的2016年交房的那套新房如何處理,他說:“準備賣了,現在不比從前,現在縣城周邊全是房子,二手房根本賣不起價,不虧本就覺得挺好了?!倍@,或許也是蔣峰的父親不愿意在縣城買房的原因。 |
|
來自: 聯合參謀學院 > 《房地產行業(yè)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