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微軟公司使數(shù)以百計的雇員成了百萬富翁??墒?,鮮為人知的是,他們中許多人在取得了經濟獨立之后,卻仍繼續(xù)留在微軟工作。在某些人看來(那種“我若中了六合彩,首先就向老板辭職”之人),這些百萬富翁,大概是發(fā)了神經。的確,大多數(shù)人認為,發(fā)財就等于取得了辭職的資格證書。但是,事實證明,微軟公司的百萬富翁們并不那樣認為。 如果你知道了微軟公司的工作條件并非舒適安逸,你就會覺得雇員們的這種獻身精神難能可貴。在這里,一周工作60個小時是常事。在主要產品推出的前幾周,每周的工作時數(shù)還會過百。微軟公司也并非以其高額津貼出名。相反,它卻以“吝嗇”著稱。據該公司的一位前任副總裁透露,多年以來,董事長比爾·蓋茨因公出差時,總是自己開車去機場,而且坐的是二等艙。 那么,是什么神奇的吸引力,竟使這幫百萬富翁(甚至包括一兩億富翁)不是因為自己經濟的需要而如此賣命地工作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完全超越了自我的團體意識。這種團體意識,已在微軟公司落地生根。微軟人認為,他們不屬于自己,而是從屬于某種特別的東西微軟這個團體。以下就是董事長比爾·蓋茨在談到這種文化之時,所講的一段話:“這種企業(yè)文化營造了一種氛圍,在這種氛圍中,開拓性思維不斷涌現(xiàn),員工的潛能得以充分發(fā)揮。我們微軟公司所形成的氛圍是,你不但擁有整個公司的全部資源,同時還擁有一個能使自己大顯身手、發(fā)揮重要作用的小而精的班級或部門。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主見,而能使這些主見變成現(xiàn)實的則是微軟這個團體。我的策略一向是,聘用有活力、具創(chuàng)新精神的頂尖人才,然后把權力和責任連同資源(人、財、物),一并委托給他們,以便使他們出色地完成任務?!? 這種團體意識,絕非微軟公司所獨有。類似于這種把個人歸屬于集體的團體意識,也是其他公司都在刻意追求和培養(yǎng)的。這種意識,使雇員們工作熱情更高、工作體驗更深,從而也使他們的生活更具價值。當我詢問富蘭克·英格利(Shiva 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這種報效公司的精神是如何在Shiva 公司發(fā)揚光大并充分顯示其威力時,富蘭克這樣告訴我說:只有協(xié)同合作才能制造出一種觸動人類心靈深處的某種東西。這種東西可能與傳統(tǒng)大家庭的破裂有關系。如今,我們不能再像從前那樣,可以分享自己家庭或部落成員的喜怒哀樂,因為我們不再是初來美洲大陸的拓荒者,更不是西西里島上一道開荒種地、在田園里共同撫養(yǎng)子女的農民。那些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即使我們尚有家庭,也只不過是中小家庭。所以,人們倍感孤獨,以致于竟從內心深處發(fā)出了“同甘共苦、精神共享”的吶喊。 對于強于自身之物的依附心理,是人類的天性。最常見的滿足這種心理需求的辦法,就是與他人聯(lián)合起來去分享共同的利益。然而,當今社會要做到這點,已日趨困難。如今的世界紛繁無序,我們的家庭東搬西遷,居無常所。這種游牧式的生活,使我們越來越不可能形成并依附于某個固定的社區(qū)或群落。因此,人們就很自然地將滿足這一需要的人類需求轉向了他們的工作環(huán)境。 當時,富蘭克的那番話使人感到不舒服。我在想,這些公司是不是在占雇員的便宜?他們不是在利用現(xiàn)代生活中人們所固有的那種孤獨感去迫使雇員們賣命工作嗎?然而富蘭克認為,對這種團體需求的滿足,是對工業(yè)時代公司內部那種非人工作環(huán)境的徹底改善。對此,他這樣評論道:“我們提供給人們的是嘗試積極開展合作的機會。我的信條是:信任、多樣化和權力下放。我們也知道如何做到進退自如。這些才是人們生活中真正重要的東西。總之,我們與同事們在一起的時間遠遠超過了與自己配偶在一起的時間?!? 在富蘭克看來,“團體”是對人類基本需求的滿足而不是剝奪。公司要求做到的是:每一位員工從各自的工作中得到的不單單是錢財,而是更多的東西:樂趣,要樂在其中! 請注意,千萬莫將精英們所提倡的這種團體意識社作為一種利他主義。事實上,他們的做法的確是一種非常切合實際的舉措。信息時代的競爭特點決定了他們必須花更長的時間投身于工作。在工作中,如果他們專長不能得以發(fā)揮,自身的價值就得不到充分體現(xiàn),他們也就無法從工作中得到樂趣。因此,也就不會心甘情愿地努力工作。精英們對此十分清楚。所以,他們認為最重要的,是讓人們感覺到自己真正置身于一個彼此相互尊敬、相互信任、志同道合、宛如一個大家庭似的團體之中。換言之,除非雇員們都感到自己亦為團體之一員,否則,生產效率就難以保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