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體 丶的寫法
一、怎樣寫點
⒈點的形: 蔡邕說:“夫書肇于自然……”,因而點要寫得有形可象。一如王羲之說:“夫著點皆磊磊似大石之當衢,或如蹲鴟,或如蝌蚪。或如瓜 瓣,或如栗子……?!?宋姜夔說:“點者,字之眉目,全藉顧盼精神,有向有背,隨字異形。” 元陳繹曾說點有“偃、仰、向、背、飛、伏、立等勢?!?nbsp; 清馮武說:“點有尖、禿、斜、正,隨字勢而用之?!?/SPAN> ⒉為什么“永”字八法中,說“點”是“側(cè)”? 宋陳思在<書苑菁華>中說:“側(cè)不得平其筆,當側(cè)筆就右為之??谠E云:先右揭其腕,次輕蹲其鋒。取勢緊則乘機頓挫,借勢出之。疾則失中,過又成俗。夫側(cè)鋒顧右,借勢而側(cè)之,從勁輕揭潛出,務(wù)于勒也。問曰:側(cè)不言點而言側(cè),何也?論曰:謂筆鋒顧右,審其勢險而側(cè)之,故名側(cè)也。只言點,則不明顧右無存鋒向背墜墨之勢。若左顧右側(cè),則橫敵無力。故側(cè)不險則失于鈍,鈍則芒角隱而書之神格喪矣。筆訣云:側(cè)者側(cè)下其筆,使墨精暗墜,徐乃反揭,則棱利矣。”由此可見,“側(cè)”說的是“側(cè)下其筆”,是為了能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惟筆軟則奇怪生”的“造妙”功能。也正是如此,點的變化也才千姿百態(tài),無窮無盡。細究其意,對于我們寫好“點”,無疑會有很大的啟發(fā)。 ⒊點的寫法: 落筆成點,點是一畫的起筆,也是一畫的收筆。王羲之說:“倘一點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孫過庭說:“翰不虛動,下筆有由”。還說:“一點成一字之規(guī),一字乃終篇之準”?!跋鹿P”也就是落筆,“有由”也就是要有“意”。俗話說“落筆生根”。由此可見,一“點”是一點也來不得半點馬虎的。 ⑴、“逆入平出”、“萬毫齊力”,起筆用逆鋒,是為了取逆勢,用筆取逆勢,是在行筆前使筆鋒有轉(zhuǎn)折,有轉(zhuǎn)折筆鋒就能鋪開,能鋪開筆鋒就能著力,而且均衡,筆鋒能均衡著力,行筆也就能與紙產(chǎn)生磨擦,有磨擦行筆中就能如逆水行舟有澀勢,筆有澀勢,筆就能被掌控,筆能被我所掌控,筆也就能穩(wěn)穩(wěn)當當?shù)亍盀槲宜谩?;反之,就是“我為筆所用”。 ⑵、行筆。 ⑶、回鋒收筆,這叫有來必有往、有去必有回、有放必有收、有運必有止。藏頭護尾,使勁力內(nèi)含 2、點與點的組合(結(jié)構(gòu))
四個點的組合,大體有這樣四種情況: ⑵、拗兩對點(背四點): 清戈守智在<漢溪書法通解>中稱此為“拗兩對點?!薄稗帧钡囊馑际遣豁?。亦稱“菱米點”。并說:“拗點之法,勢易迫促,必重蹲而勁出,短而有勢,望之落落,則密而仍疏也。'兆’、'率’等字用之。又稱“背四點”?!氨场保緛碚f的是人體后面從肩到腰的部分。“背”也就是背對。相背也就是背對著背。背對背的雙方要對稱才好看。清蔣和<書法正宗>:背四點,左右相配,'黍’、'羽’等字用之。 ⑶、懸珠點: 珠,我將它理解為露珠。懸珠就象是垂葉欲滴的露珠。清戈守智在<漢溪書法通解>中說:“懸珠之法,點各下懸而微長,無左右牽連之勢,以其著大劃下,但宜上下相承,不宜左右相顧。猶直波之不相衄,以避右豎之勢也。'無’、'庶’、'黑’、'熏’等字用之。 ⑷、聯(lián)飛點(連飛點) “聯(lián)”有“連結(jié)”的意思;“連”有“相接”的意思。用在這里也就是說這四個點的筆勢是相互連接的。用筆是“順帶”的,因而氣息自然也是相通的。唐張懷瓘<玉堂禁經(jīng)>中說:“灬,此名聯(lián)飛勢,似連綿相顧不絕。法以暗衄而微著,勢以輕而潛進,乃右軍變于鐘法而參諸行法;則<樂毅論>,'燕’字、'無’字,時或用之,為后遵用,守而不替,至于今矣?!痹惱[曾<翰林要訣>中說:“聯(lián)飛,四點相通,偃前以后橫(起偃煞橫)?!彼危己擦置苷摱臈l用筆法>中說:“聯(lián)飛點,口訣云:暗衄微注,輕揭潛趯,筆鋒連綿相顧不絕也。<禁經(jīng)>:'聯(lián)飛如雁陣當秋’是也。古經(jīng)云:<樂毅論>'燕’、'然’字用。又虞永興'兼’字用其半勢,蓋中斷也?!币卜Q“緩雁陣勢?!?/SPAN> 以下幾種僅供參考: ①、聚四點: “聚”是“集合”的意思?!熬鬯狞c”,顧名思義應該是四個點集合在一起,而事實上是一個撇和三個點的組合,這也許是便于記憶和傳授的緣故。聚四點的名字是清代的書法家蔣和給起的。蔣和說:“聚四點,上點似橫撇,冒下三點。'舜’、'受’等字頭用之。”“冒”有覆蓋的意思。 ②、各自立勢點: “勢”是“表現(xiàn)出來的情況?!薄案髯粤荨?,也就是每個點都 有自己的形勢,互不相同。唐張懷瓘<玉堂禁經(jīng)?烈火異勢>中說“灬此名各自立勢。勢則抵背潛衄,視之不見,考之則彰乃鐘法。即繇白“然”字下是耳。后王逸少用之不怠。隸用之>?!币喾Q“四點向背勢?!?nbsp; ③、烈火點: “烈火”的意思是“火勢猛。”是形象的說法。烈火點的形是外兩點相向向內(nèi),上合下開,中間作兩直點。唐張懷瓘<玉堂禁經(jīng)>中說:“從,此名烈火勢。出于正體。書于銘石時,或用之。法以發(fā)勢築,迅疾而勁側(cè):'從’字頭,'僉’字腳用之。亦稱”急雁陣勢?!彼危己擦置苷摱臈l用筆法>::“烈火法,口訣云'衄鋒(筆鋒既上又下)暗按。’<臨池訣>云:'須各自立勢,抵背潛衄’。所謂視之不見,考之彌彰。古經(jīng)云:鐘書'然’字用?!痹?陳繹曾<翰林要訣>中說:“烈火,外相向而偃,內(nèi)相隨而仰?!?/SPAN> ④、三往一覆點 “往”是“去,到的意思。”有往必有覆,如潮漲潮落,是自然的道理。清戈守智在<漢溪書法通解>中說:“三往一覆之法,須重蹲潛出,借勢點之,勢盡則反揭蹲搶,意在連貫。上勢散者下勢欲其緊也。'然’'爨’等字宜之?!保ɡ郑喝?、照) ⑤、連波省點: “波”是“水面振蕩起伏的運動?!鼻甯晔刂窃冢紳h溪書法通解>中說:“省點之法,勢欲其疾,鋒欲其利。劉德升行勢也,右軍<吳文墓志>'勳’ ⑥、橫波點: “波”是“水面振蕩起伏的運動。”清戈守智在<漢溪書法通解>中說:“橫波之點,順筆邪(斜)疊而行,無左顧右盼之勢。如波浪之逞風,其勢一向而自為起伏也。也有寬促二勢。'烏’、'為’等字用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