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言情、借景抒情的區(qū)別 托物言情、借景抒情的區(qū)別](http://image80.360doc.com/DownloadImg/2014/12/2616/48463291_1)
托物言情行文的文章的特點:采用托物言情法寫的文章的特點是用某一物品來比擬或象征某種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寫好這樣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與“志向”,“物品”與“感情”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點要與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種相同點和相似點。其次,描述時,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點為核心。物品要能表達自己的意愿。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擬人、象征等。
借景抒情行文的文章的特點:借景抒情又稱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帶著強烈的主觀感情去描寫客觀景物,把自身所要抒發(fā)的感情、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過描寫此景此物予以抒發(fā),這種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通過景物來抒情,是一種寫作手法。它的特點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渾然一體。在文章中只寫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寫代替感情抒發(fā),也就是王國維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
所以學生很容易混淆這兩者的概念,因為這兩者都是借助外界事物抒發(fā)和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但是這兩者卻是有區(qū)別的,區(qū)別在:
(1)借景抒情是借助于對客觀景物的描寫,抒發(fā)的是情感,表現(xiàn)的是情緒,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喜、怒、樂、哀、愁,但我們絕不會把這種情緒看成是一種思想。
(2)托物言志是指詩人通過描寫的物來表明心跡,以及人生的態(tài)度和對人生的感悟。在具體的詩中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風景,而不是某種物品,而托物言志的“物”常常是一些具有象征意味的客觀事物,詩人借助于此物的一些特性來表明自己的“志”,所以看出此“物”非“景”,詠物不是寫景。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愛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專指熱愛、憎惡、贊美、快樂、悲傷等感情。
總之要區(qū)別這一組概念要把握好:景與物的區(qū)別;把握好情與志的區(qū)別。
比如這次入學考試題: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題紅葉 唐·韓氏
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行 宮 唐·元稹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1)韓氏詩運用了( 托物言情或寄情于物 )的手法寫宮女心事,這一問學生往往答成了:借景抒情,或者是托物言志。就是因為學生混淆了概念。
總之要區(qū)別這一組概念要把握好:景與物的區(qū)別;把握好情與志的區(qū)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