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達 1948年中央研究院院士 湖南長沙人 張孝騫 1948年中央研究院院士 湖南長沙人 余嘉錫 1948年中央研究院院士 湖南常德人 金岳霖 1948年中央研究院院士 湖南長沙人 周鯁生 1948年中央研究院院士 湖南長沙人 黃伯云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南縣人 楊 衛(wèi)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瀏陽人 曹 鏞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長沙人 陳文新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瀏陽人 賀福初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澧縣人 張友尚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長沙人 鄧起東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雙峰人 王眾托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平江人 趙 熙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瀏陽人 傅依備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岳陽人 歐陽平凱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湘潭人 歐進萍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寧遠人 劉昌孝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永興人 謝和平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雙峰人 鐘志華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湘陰人 張信威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婁底人 趙淳生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衡山人 李述湯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邵東人 曾益新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漣源人 周宏灝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長沙人 李國杰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邵陽人 黃祖洽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長沙人 丁夏畦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桃江人 王梓坤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永州人 丑紀范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長沙人 艾國祥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益陽人 田奇雋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張家界人 湯飛凡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醴陵人 劉大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華容人 劉昌明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汩羅人 劉敦楨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新寧人 劉新垣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衡東人 呂振羽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邵陽人 向 達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溆浦人 朱作言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澧縣人 李星學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郴州人 沈志云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長沙人 沈其震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長沙人 沈緒榜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臨澧人 蘇紀蘭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攸縣人 楊弘遠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長沙人 李 達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永州人 李 鈞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邵陽人 李 薰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邵東人 李文采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永順人 李惕碚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攸縣人 張孝騫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長沙人 陳慶云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湘鄉(xiāng)人 陳希孺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望成人 陳星旦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湘鄉(xiāng)人 陳能寬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慈利人 陳耀祖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長沙人 金岳霖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長沙人 周 揚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益陽人 周光召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長沙人 周其鳳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瀏陽人 孟少農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桃源人 愈汝勤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長沙人 唐守正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邵東人 唐稚松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長沙人 黃宏嘉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臨澧人 黃松齡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華容人 黃潤乾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衡山人 蕭 健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長沙人 蕭紀美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鳳凰人 曹建猷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長沙人 曾昭掄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雙峰人 謝義炳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新田人 傅家謨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沅江人 雷天覺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瀏陽人 廖山濤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衡山人 翦伯贊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桃源人 黎念之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湘潭人 黎錦熙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湘潭人 戴元本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常德人 魏 曦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岳陽人 魏榮爵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湖南隆回人 文伏波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桃江人 方智遠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衡陽人 龍馭球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安化人 劉 筠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雙峰人 劉大響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祁東人 劉更另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桃源人 劉經南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長沙人 劉耕陶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雙峰人 朱之悌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長沙人 朱建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長沙人 沈志云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長沙人 李國杰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邵陽人 何繼善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瀏陽人 張履謙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長沙人 范云六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長沙人 周后元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衡陽人 鐘訓正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武岡人 俞大光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長沙人 姚紹?! ≈袊こ淘涸菏俊 『咸以慈?br> 夏家輝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桃江人 曾廣商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長沙人 曾士邁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湘潭人 曾蘇民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雙峰人 彭司勛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保靖人 彭先覺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湘潭人 蔣洪德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長沙人 譚靖夷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衡陽人 潘自強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益陽人 黎 鰲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瀏陽人 黎介壽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瀏陽人 黎磊石 中國工程院院士 湖南瀏陽人
艾國祥(1938-) 太陽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益陽人,長沙明德中學畢業(yè)。1963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地球物理系。歷任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副研究員、研究員。1973年加入共產黨。是懷柔太陽觀測站首席科學家、國家航天航空技術領域專家委員會委員、國際天文學會第十專業(yè)委員會主席。長期從事太陽物理學及儀器的研究,獨立發(fā)明并主持研制成功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太陽磁場望遠鏡”和太陽多通道望遠鏡,分別獲1988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和1996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6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獎。
夏家輝(1937-) 遺傳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益陽人。1961年畢業(yè)于湖南師范學院。歷任湖南醫(yī)學院(后改名湖南醫(yī)科大學)副教授、教授、遺傳研究室主任等職。1986年加入共產黨。是中國遺傳學會理事。長期從事人類和醫(yī)學遺傳學研究,引進人類染色體G顯常和高分辨顯常技術,并作出重大改革。在研究中發(fā)現世界上未曾報道的異常染色體24體類型39例。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并多次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何繼善(1934-) 應用地球物理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沙瀏陽人。1960年長春地質學院物探系畢業(yè)。歷任中南礦冶學院(后改名中南工業(yè)大學,現改名中南大學)教授、副校長、校長,省科協(xié)主席等職。1981年加入共產黨。是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副理事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評審委員。長期致力于應用地球物理理論、方法與觀測系統(tǒng)的教學和研究,創(chuàng)立地球物理勘探新方法——雙頻激電法,應用于尋找礦產和地下水資源,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多項成果分別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1985年國家發(fā)明獎、1988年北京國際發(fā)明展覽會銀獎、1993年李四光地質科技獎。主編有《金屬礦電法勘探》等。
丑紀范(1934-) 氣象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沙人。早年就讀于長沙長郡中學,1956年北京大學物理氣象專業(yè)畢業(yè)后到中央氣象局氣象科學研究所工作。1971年后任蘭州大學大氣科學系主任、教授。1980年加入共產黨。1990年后任北京氣象學院教授、院長。長期從事數值天氣預報的基礎理論和方法及其有關的大氣和海洋動力學的教學和研究,揭示出大氣方程算子的特性和向外源的非線性適應理論及其描述的自由度的縮減方法。著有《長期數值天氣預報》、《氣候系統(tǒng)的非線性特征及其預測理論》等。
朱建士(1936-) 流體力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沙人。早年就讀于長沙長郡中學,1958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歷任二機部九院研究室主任,副總工程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員、副總工程師。是北京理工大學力學工程系兼職教授。長期從事核武器理論研究以及爆轟理論、爆炸力學的基礎性研究。參與計算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內爆過程,參與研究原子彈中與中子源有關的流體力學過程。主持完成的“核武器的一種新原理突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人工熱核微聚變增強裝置”獲國家發(fā)明獎。合作出版有《理論爆轟物理》等。
陳希孺(1934-) 數理統(tǒng)計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沙望城人。中學就讀于長沙長郡中學和省立長沙一中。1956年畢業(yè)于武漢大學數學系,歷任數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生院教授。1986-1988年作為訪問學者先后到加拿大、美國訪問。是中國數學學會理事、中國數學學會概率統(tǒng)計學會理事長。研究涉及大樣本理論、線性模型、非參數統(tǒng)計、回歸分析與Bares統(tǒng)計學。研究成果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著有《數理統(tǒng)計理論》、《線性模型參數估計的理論》、《非參數統(tǒng)計》、《近代回歸分析》等。
俞汝勤(1935-) 分析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沙人。畢業(yè)于長沙雅禮中學。1953年入蘇聯(lián)列寧格勒礦業(yè)學院化學系學習,1959年畢業(yè)?;貒笤谥锌圃洪L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工作。1962年調湖南大學,歷任化工系教授、校長等職。1984年加入共產黨,是中國化學學會理事?!痘瘜W傳感器》主編。專長于有機分析試劑和化學計量學研究,所主持的“氟離子選擇性電極研究”和“有機試劑用于電化學及催化動力分析研究”,分別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和1987年國家自然科學獎。著有《現代分析化學與信息理論基礎》、《化學計量學導論》等。
紹福(1932-) 航天動力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桃源人,1951年來長沙,入湖南大學電機系。1954年赴蘇聯(lián)莫斯科動力學院學習。1960年回國,歷任國防部總體設計部副主任,航天部三院院長、航天工業(yè)總公司三院科技委主任等職,加入共產黨。長期從事飛航式導彈研制工作,曾擔任多種型號導彈設計宗設計師。參與的“某型空艦導彈研制”獲1987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主持的“某型反艦導彈研制”獲1988年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范云六(1930-) 分子生物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沙人。早年就讀于長沙福湘女中,1952年武漢大學畢業(yè)。后赴蘇聯(lián)列寧格勒大學學習,1960年獲理學博士學位?;貒笕沃袊茖W院微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1980年到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分子生物學室從事研究工作。1982年回國后任中國農業(yè)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室中心主任等職。是中國微生物學會分子微生物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長期從事植物分子生物學及基因工程在農業(yè)上的應用研究。研究成果“球形芽孢桿菌BS-10生物滅蚊劑的研制及其開發(fā)應用”獲1989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著有《基因無性繁殖》等。
陳慶云(1929-) 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湘鄉(xiāng)人。中學就讀于長沙長郡中學和省立長沙一中。1952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化學系。1956年赴蘇聯(lián)科學院元素有機化合物研究所學習,1960年獲副博士學位。回國后歷任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氟化學研究室主任、研究員、《有機化學》副主編。長期從事有機氟化學研究,領導并參加的“新型鉻霧抑制劑”和“有機氟化學和自由基化學研究”分別獲1982年國家發(fā)明獎和國家自然科學獎;“氟化學中單電子轉移反應研究”獲1989年國家自然科學獎。
沈志云(1929-) 機車車輛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沙人。1952年唐山工學院機械系畢業(yè),留校任教。1954年加入共產黨。1957年赴蘇聯(lián)留學,1961年獲列寧格勒鐵道學院技術科學副博士學位?;貒髿v任西南交通大學教授、機車車輛研究所所長、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等職。是國家教委交通運輸學科組組長。長期致力于車輛系統(tǒng)動力等及控制的教學及研究。1983年發(fā)表“非線性輪軌蠕滑力計算理論”,被譽為“沈氏理論”,在國際上廣泛應用。研制成功中國第一臺通導向貨車轉向架,使輪緣磨損減小到接近零的程度。1993年獲詹天佑成就獎。
劉筠(1929-) 魚類生理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武岡人,1953年畢業(yè)于湖南大學生物系。歷任湖南師范學院(后改名湖南師范大學)教授、副院長、生物研究所研究室主任。1982年加入共產黨。是中國水產學會副理事長。長期從事魚類及水生經濟動物的生殖生理的教學和研究,先后進行長江流域家魚、甲魚的人工繁殖研究和養(yǎng)殖技術的推廣應用。80年代后期,運用細胞工程和有性雜交相結合的綜合技術,成功培育出三倍體鯽魚(湘云鯽)和三倍體鯉魚(湘云鯉),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其成果多次獲國家科技進步獎。著有《中國池塘養(yǎng)殖學》、《中國養(yǎng)殖魚類繁殖生理學》等。
周光召(1929-)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沙寧鄉(xiāng)人,周鳳九之子。1951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物理系,次年加入共產黨。1954年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yè),1957年赴蘇聯(lián),任莫斯科原子核研究所研究員。1961年回國,歷任二機部九院總工程師、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物理系主任、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協(xié)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是11個國家和地區(qū)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共十二屆至十五屆中央委員。主要從事高能物理、核武器理論方面的研究。1960年推導出贗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成為國際公認的PCAC的奠基者之一。參加領導了我國原子彈和氫彈的試驗。獲1982年國家自然科學成果一等獎。1999年獲“兩彈一星”功勛獎。
丁夏畦(1928-) 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益陽人,1944年畢業(yè)于長沙明德中學。1951年武漢大學數學系畢業(yè)。歷任中科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武漢數學物理研究所所長等職。是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常務理事、《應用數學學報》主編,致力于編微分方程和函數空間研究,在“等熵氣流整體解”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果,解決了非線性雙曲性型守恒律研究中的核心問題。有關函數空間及其應用的研究成果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還有多項成果獲中科院科技進步獎和國家自然科學獎。著有《可微函數與編微分方程》等。
陳耀祖(1927-) 分析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沙人。曾就讀湖南大學,1949年畢業(yè)于浙江大學化學系,先后在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任教。1953年加人共產黨,1955年調蘭州大學任教授等,后任浙江大學、西北大學名譽教授。是應用有機化學國家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化學學會常務理事。專長于有機化學分析,創(chuàng)立反應質譜立體化學分析法。主持的“有機化合物微量系統(tǒng)鑒定法及有機官能團的定量分析研究”獲1978年科學大會獎。另有多項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和國家教育科技進步獎。著有《半微量有機分析》、《近代有機定量分析》等。
文伏波(1925-) 水利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益陽人,早年就讀于長沙長郡中學。 1949年加入共產黨,同年于中央大學工學院水利工程系畢業(yè),后長期在長江水利委員會工作,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葛洲壩工程指揮部設計團參謀長、長江水利委員會技術委員會主任等職。參與設計荊江分洪工程,組織領導葛洲壩水利樞紐的設計,負責編制《長江流域綜合利用規(guī)劃》。多次獲國家優(yōu)質工程設計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和水利部科技進步獎。
唐稚松(1925-) 計算機科學與軟件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沙人。中學就讀于長沙明德中學和省立一中。1952年清華大學哲學系邏輯專業(yè)研究生畢業(yè)。歷任中國人民大學數學教研室講師,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計算機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是國際信息加工協(xié)會成員。長期從事數理邏輯、自動機理論、計算機科學和軟件工程等方面的研究。曾證明計算機轉移命令的許多結構性性質,得出轉移命令可用循環(huán)代替的結論。80年代初開始從事時序邏輯語言及其基礎軟件研究,獲1989年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1996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獎。
黃祖洽(1924-) 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字季繩。長沙人。1950年清華大學研究生畢業(yè),同年加入共產黨。歷任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師范大學低能核物理研究所所長等職,是中國核物理學位常務理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物理學報》主編。長期從事原子核、反應堆和核武器的理論研究和設計,參加和領導了中國原子彈和氫彈的理論研究,對中國核武器的設計定型作出了重要貢獻。主持的“原子彈氫彈設計原理中的物理力學數學理論問題”研究獲1982年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1996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獎。與人合著有《核反應動力學基礎》、《輸運理論》等,出版有《黃祖洽文集》。 陳能寬(1923-) 金屬物理、工程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湖南慈利人,畢業(yè)于長沙雅禮中學。1946年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畢業(yè)后,赴美國耶魯大學留學,獲物理冶金學博士學位。1955年回國,任中國科學院應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兼室主任、核工業(yè)部科技委員會副主任等職。1964年加入共產黨。長期從事金屬物理和材料科學方面的研究,為中國原子彈、氫彈的研制進行爆轟物理、炸藥物理化學、特殊材料冶金、實驗核物理等學科的研究和組織領導工作。1982年,“聚合爆轟波人工熱核反應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1985年、1987年兩次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1996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獎;1999年獲“兩彈一星”功勛獎。
譚靖夷(1921-) 水電施工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衡陽人,1941年畢業(yè)于省立長沙一中。1946年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土木工程系畢業(yè)。歷任福建古田水力發(fā)電工程處工程師、湖南柘溪水電工程局總工程師、水電部第八工程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982年加入共產黨。是長江三峽工程專題論證及設計審查專家組專家。長期從事水電施工,從1956年至1989年先后主持建成大中型水電站和水庫大壩8座。解決“在巖溶峽谷地區(qū)建設水電站”的難題,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多次獲國家優(yōu)質工程獎。主編有《烏江渡工程施工技術》等。
張履謙(1926-) 電訊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沙人。1948年加入共產黨。1951年清華大學畢業(yè),歷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研究室主任,七機部衛(wèi)星地面測控工程總設計師、研究員,航天工業(yè)總公司科技委員會常委等職。是中國宇航學會、電子學會理事。長期從事雷達、電子對抗、空間測控技術和應用衛(wèi)星等方面的研究。提出的“遠程相控陣雷達空饋方案”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獎。主持研制成功的精密制導雷達和試驗通訊衛(wèi)星地面微波統(tǒng)一測控系統(tǒng),分別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和特等獎。1997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獎。著有《雷達》、《寬帶參量放大器的設計與應用》等。
俞大光(1921-) 電工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沙人。1944年武漢大學工學院電機系畢業(yè),留校任教。1953年任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電機系主任、副教授。1956年加入共產黨。1962年后任二機部電子工程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長等職。是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于電工基本理論研究。1962年后主要領導和組織核武器引爆控制系統(tǒng)和核戰(zhàn)斗部的方案評審、試驗定型等。主持完成的“核武器引爆控制系統(tǒng)”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參與主持的“氫彈的突破及武器化”獲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主編有《電工基礎》、《電路及磁路》等。
蕭紀美(1920-) 金屬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湖南鳳凰人,1940年畢業(yè)于長沙明德中學。1943年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畢業(yè)。1948年留學美國,1950年獲密蘇里大學冶金學博士學位。1957年回國,任北京鋼鐵學院教授兼金屬物理教研室主任、冶金部發(fā)明獎評審委員會委員等職。1985年加入共產黨。主要從事合金鋼、晶界吸附、脫溶沉淀、晶間腐蝕、斷裂科學、氫損傷等研究。著有《鉻錳碳氫奧氏體不銹耐熱的研究》、《高速鋼的金屬問題》、《合金能量學》等
蕭?。?920-1984) 宇宙線、高能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長沙人。畢業(yè)于長沙雅禮中學。1944年西南聯(lián)合大學物理系畢業(yè)。1947年赴美留學,1950年獲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碩士學位,同年回國。歷任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實驗物理部副主任。是中國高能物理學會理事、民進中央委員。主要從事基本粒子物理實驗方面的研究。負責研制了中國科學考察衛(wèi)星用的第一臺宇宙線探測儀器,并提出了相應的觀測研究課題,其成果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
廖山濤(1920-) 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湖南衡山人,中學就讀于長沙明德中學和省立長沙一中。1942年畢業(yè)于西南聯(lián)合大學。曾在北京大學、中央研究院數學所任教。1952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數學博士學位。后在美國普林斯頓研究院等機構從事數學研究。1956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數學系教授。專長于代數拓樸和微分動力系統(tǒng)研究,提出“典范方程組”和“阻礙集”兩大基本理論?!拔⒎謩恿ο到y(tǒng)”和“微分動力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獎;“球上周期變換與動力系統(tǒng)的定性理論”獲第三世界科學院數學獎。1995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獎。著有《微分動力系統(tǒng)的定性理論》等。
黎介壽(1924-) 外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沙瀏陽人,黎鰲之弟。1949年國立中正醫(yī)學院畢業(yè),任南京中央醫(yī)院外科住院醫(yī)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歷任華東軍區(qū)外科住院醫(yī)師、南京軍區(qū)總醫(yī)院外一科主任醫(yī)師、解放軍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長、南京大學醫(yī)學院臨床學院副院長等職。1979年加入共產黨。是解放軍醫(yī)學會外科專業(yè)學會主任。長期從事臨床外科學研究和實踐,主持的“新法治療腸外瘺”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多次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和解放軍科技進步獎,1997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獎。主編有《腸外瘺》、《外科學》等。
黎鰲(1917-) 燒傷外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別名升旭。長沙瀏陽人。1941年上海醫(yī)學院畢業(yè),曾任南昌中正醫(yī)學院外科副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歷任第七軍醫(yī)大學外科教授,第三軍醫(yī)大學燒傷科中心主任、副校長等職。1980年加入共產黨。是“中國工程院首批資深院士”之一、中國創(chuàng)傷學會主任委員。為國內燒創(chuàng)傷防治研究的主要開拓者之一。主持的“燒傷研究”、“吸入性損傷早期肺水腫性質及發(fā)病機理研究”分別獲國家科技進步一、二等獎。主編有《燒傷治療學》等。 李星學(1917-) 地質古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湖南郴縣人,畢業(yè)于長沙雅禮中學。1942年重慶大學地質系畢業(yè)后,任中央地質調查所技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歷任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古植物室主任,兼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是中國古生物學會理事長、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地質對比計劃項目科學顧問,為中國首批“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之一。長期從事地質古生物研究,以研究古植物學及非海生物地層學見長,10多項研究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中科院重大成果獎和科技進步獎。1996年獲國際古植物學會最高獎“沙尼國際古植物學協(xié)會獎章”。著有《華北月門溝群植物化石》、《中國地質時期植物群》等。
曹建猷(1917-1997) 電氣工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沙人。1940年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畢業(yè),在西南聯(lián)大任教。1945年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機系學習,1950年獲博士學位。1951年回國,歷任唐山鐵道學院教授、電機系主任,西南交通大學教授、副校長等職。是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理事、中國高教學會常務理事。長期致力于鐵道電氣化教學和開發(fā)研究,首創(chuàng)國內鐵路電氣化專業(yè),是國內電氣化鐵道采用25千伏單相工頻交流制的主要決策者和論證者。1977年后主要從事計算機算法和理論的教學和研究。編著有《電力鐵道供電系統(tǒng)》、《電機學》等教材。 孟少農(1915-1988) 汽車設計制造專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原名應基,字少農。湖南桃源人,湖南省立長沙一中畢業(yè)。1935年入清華大學,1937年轉長沙臨時大學,1940年西南聯(lián)大機械工程系畢業(yè)。1943年留學美國,獲麻省理工學院汽車專業(yè)碩士學位。1946年回國,任清華大學機械系教授,創(chuàng)設汽車專業(yè)。1947年加入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副廠長、一機部汽車總工程師、第二汽車制造廠副廠長兼總工程師等職。是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汽車學會副理事長,為中國汽車工業(y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50年代末期主持設計、制造“東風”、“紅旗”轎車。1978年主持對“東風”五噸車的質量公關,創(chuàng)建湖北汽車工業(yè)學院。著有《汽車設計方法》等。
李薰(1913-1983) 金屬材料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湖南邵東人,早年就讀于長沙長郡中學,1932年入湖南大學礦冶系學習。1937年留學英國雪菲爾德大學,獲冶金學博士學位。1945年發(fā)現鋼中氫脆的科學奧秘,震動英國,被科學界公認為這一領域的創(chuàng)始人,獲白郎敦獎章。1951年回國,積極籌建金屬研究所。60年代初,組織科技人員發(fā)展國防建設所需的尖端材料,為“兩彈一星”提供了關鍵材料。1971年又解決了航空工業(yè)中材料質量的關鍵問題。歷任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等職。1961年加入共產黨,為九三學社中央常委、中國金屬學會副理事長。著有《冷加工對鋼性能的影響》等。
雷天覺(1913-) 機械工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沙瀏陽人。1935年北京大學工學院畢業(yè)后留校任教。后任昆明中央機械廠工程師。1942年赴美國學習精密加工。1947年回國,任上海中央機械公司工程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一機部機械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兼自動化研究所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等職。長期從事精密計量、精密加工、機械設計、靜壓技術等方面的研究。為全國政協(xié)常委,1998年國務院授予“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稱號。著有《三座標自動編程語言》、《高速圓弧齒輪》、《彈性流體靜壓齒輪》等。
其震(1906-1983) 醫(yī)學生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長沙人,沈藎侄孫。長沙長郡中學畢業(yè)。先后就讀于同濟大學醫(yī)學院、中山大學醫(yī)學院。1927年留學日本,獲東京帝國大學醫(yī)學院醫(yī)學博士學位。1931年回國,在天津開診所,創(chuàng)辦《醫(yī)學知識雜志》。1937年參加新四軍,負責籌建新四軍軍醫(yī)處。1941年加入共產黨并赴延安。歷任新四軍軍醫(yī)處處長、衛(wèi)生部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大連醫(yī)學院院長、中央研究院院長、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副院長、農工民主黨中央副主戎啊V小斗⑷嚷邸貳ⅰ段夜靜莞怕邸返取?br> 魏曦(1903-1989) 醫(yī)學微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湖南岳陽人,1921-1925年就讀于長沙雅禮中學和湘雅醫(yī)學院。1933年獲上海醫(yī)學院博士學位。1937年赴美國哈佛大學醫(yī)學院進修,1939年回國。歷任上海醫(yī)學院教授、大連醫(yī)學院教授兼系主任。1982年加入共產黨,是中國微生物學會副理事長、中華醫(yī)學會常務理事。長期致力于回歸熱螺旋體、支原體研究,是中國人畜共患病和微生態(tài)學學科奠基人。30年代培養(yǎng)出斑疹傷寒立克次疫苗,獲哈佛大學研究生院獎勵;50年代提出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調的概念并率先開發(fā)生態(tài)制劑,促進了“微生態(tài)學”學科的發(fā)展。主編有《鉤端螺旋體病學》等。
田奇(王+雋)(1899-1975) 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土家族。字秀瑜。湖南南永定人,早年就讀于長沙明德中學。1923年北京大學地址系畢業(yè)。1927年回長沙,歷任湖南省地質調查所技師、技正、主任、所長,兼任湖南大學礦冶學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歷任政務院中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南地質調查所所長、地質部地質礦產司副司長兼總工程師等職。早年致力于中國南方晚古生代和早中生代海相地質和化石研究,對湖南泥盆系及其頭足類化石的研究尤為深入系統(tǒng)。50年代以來,組織并參與中南及全國重點地區(qū)地質礦產勘查,參與制訂數十種礦產勘探規(guī)范。著有《湖南泥盆紀之腕足類》
曾昭掄(1899-1967) 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字雋奇,號叔偉。長沙府湘鄉(xiāng)人,早年就讀于長沙雅禮大學預科。1920年清華大學畢業(yè),后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1926年獲化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曾任南京國立中央大學、北京大學、西南聯(lián)大化學系教授、主任。1932年參與發(fā)起和創(chuàng)建中國化學會,多次當選會長。1946年后曾任聯(lián)合國原子能管理委員會中國代表,在美國原子能研究室從事研究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主任,教育部、高教部副部長、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所長等職,是民盟中央常委。早期從事無機化合物制備、有機化合物元素分析等研究。晚年從事元素有機化學方面研究。編著有《元素有機化學通論》等。
張孝騫(1897-1987) 醫(yī)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號慎齋。長沙人。1921年長沙湘雅醫(yī)學院畢業(yè),獲醫(yī)學博士學位。兩次赴美留學,先后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斯坦福大學。1933年回國,先后任湘雅醫(yī)學院內科學教授、教務主任、院長及湘雅醫(yī)學院院長、湘雅護校校長。1948年任協(xié)和醫(yī)院內科教授兼主任,先后建立消化、心腎、傳染病、血液、呼吸等專業(yè)組,是中國胃腸病學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國醫(yī)科大學副校長、全國政協(xié)常委。1958年加入共產黨。是中華醫(yī)學會常務理事、中華消化系病學會名譽主任委員。
湯飛凡(1897-1958) 微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長沙府醴陵人。1921年長沙湘雅醫(yī)學專門學校畢業(yè),獲醫(yī)學博士學位。后赴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和美國哈佛大學醫(yī)學院進修,研究細菌學。1929年回國,任上海醫(yī)學院教授等??谷諔?zhàn)爭中參加紅十字會救護工作,1943年研制中國首批五萬單位的青霉素??谷諔?zhàn)爭勝利后,赴北平重建中央防疫處,晝夜趕制疫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衛(wèi)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長、中國微生物學會理事長等職。1955年成功分離出砂眼病毒,世界醫(yī)學界稱之為“湯氏病毒”。1958年因不堪無辜受辱非正常死亡。1981年第二十五屆國際眼科大會追授金質砂眼獎章。次年,國家亦追授科學發(fā)明二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