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永平在全國第十九屆演講與口才特訓營北大班的講課提綱之三
人生來各異。我們的容貌有美丑之分,身材有高低之別,膚色有黑白之差……那么良好、卓越的口才是不是也是天生的呢?是不是有的人生來就伶牙俐齒、口才超群,有的人生來就拙嘴笨舌、不善言談呢?這個問題是不容規(guī)避的重要問題,可以說正確認識和看待這一問題是我們獲得好口才的“破冰之旅”。
我們認為,好口才不是天生的,而是練出來的!為什么這樣說呢?事實勝于雄辯,下面我們來舉例說明:
狼孩的故事大家想必并不陌生。1920年,在印度加爾各答附近的一個山村里,人們發(fā)現(xiàn)了兩個由狼撫育過的女孩,她們剛被發(fā)現(xiàn)的時候,生活習性與狼一樣,而且不會講話,每到午夜后就像狼一樣引頸長嚎。后來,她們中年齡較小的去世了,年齡較大的活了下來,在經(jīng)過了漫長而艱辛的七年的教化后,她才掌握45個詞,勉強地學會了幾句話。因此,科學家指出,言語能力并非人天生的本能,而是后天社會實踐和勞動的產(chǎn)物。狼孩雖然具備了開口說話的生理基礎(chǔ)(如發(fā)音系統(tǒng)等),但她沒有學習說話的語言環(huán)境,所以也就無法像正常人一樣開口講話,更談不上擁有好的口才了。
相反,歷覽古今中外口才卓越的大家,他們無一不是通過用心訓練而成為口才界的佼佼者的。“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笨炭鄬W習、反復實踐是提高演講和口才水平的關(guān)鍵所在。
![好口才是練出來的 好口才是練出來的](http://image79.360doc.com/DownloadImg/2014/10/3020/46633468_2)
(顏永平在輔導演講與口才特訓營學員的態(tài)勢語言)
無數(shù)事實證明,口才的好壞,取決于后天的練習。只要肯下苦功,即使笨嘴也是可以變成巧嘴。即使有一些生理的缺陷,也會因口才的出色而彌補。身材矮小,不必自卑,一些偉大的演講家就是些矮個子,拿破侖、列寧、邱吉爾他們都是沒有身材有口才的杰出代表。長相難看,沒有關(guān)系。林肯就是一個長得很不好看的人,為了練口才,林肯曾徒步30英里到法院去旁聽,仔細觀察、琢磨律師們是如何論辯的,一邊傾聽,一邊模仿。他還曾把成排的樹樁、成行的玉米假想為萬頭攢動的人群,對著“他們”一招一式、一絲不茍地認真練習口才。雖然林肯的語音條件不是很好,聲音略帶沙啞,但持之以恒的練習最終使他成為口才巨擎,并用好口才贏得了美國第16任總統(tǒng)的寶座。
古希臘雅典卓越政治家、演講家德摩斯梯尼,少年時有中度口吃病,發(fā)音器官也有病變,聲音嘶啞難聽,說話氣短,而且愛聳肩,這對于學習演講的人來說十分不利的。他初學演講時很不成功,曾被聽眾哄下臺。然而,失敗、嘲笑與打擊,并沒有使他氣餒。他一方面刻苦讀書,虛心請教朗讀方法,學習用最簡潔的語言表達豐富的思想;另一方面,他又向著名的演講員請教。為了提高嗓子的音量度,他特意到海邊去與嘩嘩的浪濤聲比高低,到山林里去與呼嘯的松濤聲比強弱;為了矯正口吃的毛病,他口含石子練長音和朗誦。為了克服氣短的毛病,他故意一面攀登陡峭的山坡,一面不停地吟詩,為了克服肩膀一高一低的毛病,每次練習演講時他在上方掛兩柄劍,劍尖正對自己的雙肩,迫使自己隨時注意改掉不良的動作。為了集中精力、節(jié)約時間使自己能安心地在家里練習演講,不外出游走,他特意剃了一個陰陽頭。他還在家里的地下室安裝了一面大鏡子,經(jīng)常對著鏡子練習演講,以克服表演上的毛病。經(jīng)過數(shù)年之久的刻苦練習后,再次登臺時,就展示出了一個演講家的才華。終于成為一位聞名于世的大演講家。 ![好口才是練出來的 好口才是練出來的](http://image79.360doc.com/DownloadImg/2014/10/3020/46633468_3)
古羅馬政治家、演講家、哲學家西塞羅,也是從青少年時代就開始刻苦學習演講的。16歲以后,常常到法庭去聽辯護演講,回家后模仿練習,對于發(fā)音、動作、語言逐一研究。后來,專程游歷雅典,刻意研究大演講家德摩斯梯尼的演講藝術(shù),終于獲得成功。
蕭楚女是毛澤東同志推崇的一位很有才華的演說家。他的演講才能也是靠刻苦訓練而來的。他在重慶第二女子師范教書時,除了認真?zhèn)湔n外,每天天剛亮就跑到學校后山僻靜的地方,把一面鏡子掛在樹枝上,對著鏡子練習演講,從鏡子里觀察自己的表情、口形和姿勢。他不是“科班”出身,經(jīng)過勤學苦練,獲得了很深的學問,掌握了高超的演講才能和技巧。大革命時期,年方30歲的蕭楚女,就先后在廣東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當教員和在黃埔軍校當教官。他說:“很多青年同志問我,不會演說不會寫文章怎么辦?我答復他們,只有勤學苦練,除此以外,我想不出別的辦法來?!?/p>
我國著名的民主戰(zhàn)士、詩人、演講家聞一多先生,他的口才也不是從娘肚子里帶來的。1919年在清華大學讀書時他就熱愛并刻苦練習演講。他曾在日記中寫道:“近來演講課練習又漸疏,不猛起直追恐便落人后”,“演講降到中等,此大恥奇辱也。”據(jù)記載:有一天他曾到鐘臺下練習演講8遍:第二天又“夜外出習演說12遍”;5天以后,他又在天寒地凍的深夜,到清華園工字廳北面土山上的涼亭里,對著一片湖水,迎著呼嘯的北風,用低沉堅定、富有感情的嗓音練習演說,直到嚴寒刺骨才返回宿舍。回到宿舍仍不罷休,又“溫習演說5遍”。由此可見聞一多練習演講是何等的勤學苦練。
我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演講家馬相伯認為,演講成功的秘訣就在于“勤講多練”。基于這種體驗,他在出任復旦大學校長后,每個星期日的上午都把學生留在學校,出許多演講題讓同學準備,然后以5分鐘為限,讓學生輪流演講,由他親自評定優(yōu)劣。由于長期堅持訓練,在江蘇、上海的歷次演講比賽中,他的學生曾多次奪魁。
香港鳳凰衛(wèi)視著名主持人竇文濤,小時候性格內(nèi)向、不善言辭,見生人講話羞羞答答,就像新娘一樣。他上初中時,班主任老師發(fā)現(xiàn)他嗓子不錯,就推薦他參加學校的演講比賽,開始竇文濤是死活不肯,但班主任說如果不參加演講比賽,就要受處分。竇文濤只好硬著頭皮,壯著膽子,像上戰(zhàn)場一樣邁上講臺,由于高度緊張和怯場,他在臺上滿臉通紅、拘謹而恐慌、兩腿發(fā)抖,大腦一片空白,結(jié)結(jié)巴巴還沒說幾句話,就嚇得屁滾尿流,結(jié)果引起哄堂大笑,灰溜溜地走下了講臺。但竇文濤并沒有因此而氣餒,而是在老師的鼓勵和指導,通過自己知恥而后勇的奮發(fā)努力,刻苦練習,終于使自己的口才水平得到飛速提高,成為香港鳳凰衛(wèi)視的“名嘴”。
在我們身邊此類事例也不勝枚舉。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于丹,曾于2006年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為觀眾解讀《論語》,七天就紅遍全國,人們?yōu)樗恼Z言魅力所深深折服。當她作客《魯豫有約》節(jié)目被問及“你從小口才就這么好嗎”時,她的回答居然是“我小的時候幾乎不說話”!同樣我們熟知的“瘋狂英語”的創(chuàng)始人李陽,幼年的時候沉默寡言,幾近自閉;著名電影演員葛優(yōu)上幼兒園的時候性格內(nèi)向,說話臉紅……像這樣一些從小在口才方面并非靈氣逼人的孩子,長大以后卻成了口若懸河的口才大家,這其中的秘密是什么呢?那就是自發(fā)自覺、持之以恒的練習!
面對這正反兩方面的對比,面對這一個個生動的事例,我們還能言之鑿鑿地說好口才是天生的嗎?!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以上幾個例子就足以說明,刻苦練習、反復實踐是提高演講與口才水平的關(guān)鍵。任何一個有志于演講口才事業(yè)的人,哪怕是笨嘴拙舌、犯有口吃毛病、甚至是有嚴重的生理缺陷的人,只要有德摩斯梯尼那種專心致志、口含石子朗讀、迎著狂風苦練的毅力;有蕭楚女鬧中求靜、執(zhí)著追求、勤學妙練的方法;有聞一多夏練三伏、冬練九寒,持之以恒的勇氣;有竇文濤知恥而后勇、奮起直追、知難而上的精神,那么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成為演講技巧高超、口才水平出眾的伶牙俐齒的人。
![好口才是練出來的 好口才是練出來的](http://image79.360doc.com/DownloadImg/2014/10/3020/46633468_4)
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好口才確實包含有一些天分的因素。比如,有的人生來嗓音甜美,性格外向,靈活機變等等,但這只說明他們錘煉好口才的基礎(chǔ)或著說起點比別人要好一些、高一點,并不表示他們就一定會擁有好口才!北宋著名文學家王安石在其名篇《傷仲永》中,講述了一個五歲即會作詩,天資超群的神童方仲永的故事。他的父親認為自己的兒子是神童,根本無需進學堂學習,所以方仲永根本沒有讀過書。由于缺乏后天練習,他最終才學泯滅,文思干涸,再也寫不出詩了,一個前途無量的神童最終變得和常人無異。同理,如果我們自視自己語言天分很高,就不去進行有意識的、系統(tǒng)的口才訓練,那么,我們不但不能具有出口成章,字字珠璣的好口才,而且還恣意揮霍、浪費了自己良好的口才條件,不能不令人扼腕嘆息。所以,我們說,只有訓練才是通往好口才的必由之路,訓練是擁有好口才的不二法門。(以上是顏永平2008年元旦在全國第十九屆演講與口才特訓營北大班的講課提綱之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