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太王碑》研習與創(chuàng)作簡論(一)
郭名高
書法,書法家2 r E! F" P* Z( |3 q+ l; P4 U bbs.& w; [7 G" ~2 `% T+ S" `! q. A 中國書法家論壇) ~, S- X, d/ Z8 Y1 y0 z- t- o7 L& ` 《好太王碑》又稱《好大王碑》,乃東晉高句麗第十九代王談德(374——413)的記功碑。碑體呈方柱型,高6.39米,底寬1.34——1.97米之間,四面環(huán)刻碑文,共44行,每行足字41字,計1775字,其中141字已脫落無法辨識。該碑由一塊巨大的天然角礫凝灰?guī)r石柱略加修琢而成,字徑一般為14CM見方。因為碑體嚴重風化,碑文剝蝕不清,傳世拓本多是拓工用石灰在碑面上作了修補后制成,致使碑文釋讀存在很大分歧。 就所述內容來看,我們可以將《好太王碑》大體分為三節(jié):第一部分記述高句麗建國的神話傳說,并簡要講述了好太王的行狀;第二部分記述其征碑麗、伐百濟、救新羅、敗倭寇、征東夫余過程中攻城掠地等史實;第三部分是對好太王守墓人煙戶來源和家數(shù)作了詳細記載,并刻記不得轉賣守墓人的法令。書法,書法家0 Z. `5 n6 L, S: r; S 從歷史學角度講,《好太王碑》對于我們研究高句麗、朝鮮半島以及當年日本列島倭人的活動,有著很重要的參考價值。bbs.% W: K' [6 v) }9 b8 Y+ E: I 結體論 書法,書法家《好太王碑》結體古奧,直承漢隸,有楷意,亦不乏草書的些許影子,就整體論,屬于隸書范疇。楊守敬《學書邇言·評碑》中如是說:“《好大王碑》,近時出見,醇古整齊?!?/FONT> 該碑以憨拙求趣味,注重字內空間的營構,有宰相腹中可撐船的大氣象。細言之,其結體有以下特點:中國書法家論壇- E. s4 Y, `# y# n" G 一 字之骨架的外部伸張。主要采取泯滅主筆,弱化漢隸波磔長橫的統(tǒng)領地位,使橫畫適當收縮變短,收尾以較為含蓄的燕尾或篆籀筆意結束,繼而夸大字的局部構成。如圖(一)“誓”、“百”、“而”諸字,在漢隸中常見的“言”部首橫及“百”、“而”的第一筆皆化主筆為輔筆,弱化收筆的裝飾性;與此同時,又對“言”部的“口”、“百”之“日”、“而”之下部進行適當?shù)目浯?,使其骨架向外部伸張,幾近乎與橫畫的邊沿持平,甚或超出,如此以來,字的主筆由一筆而成一個偏旁組合,增強了字的張力。
二 以放為收式。此類結字一反常規(guī),本來易于寫大的部首偏旁,在此碑中卻反其道行之。具體又分為上大下小、上小下大、左大右小、左小右大幾類。如圖(二): |
三 結構的變化。這種變化,有些是依賴于某一部首或筆畫的伸張或縮小移位而成,如圖(三)“熟”、“煞”;有些則系特殊寫法,如“此”、“榖”。 |
四 筆畫的揖讓穿插。主要指某一部首或筆畫的伸張對其他部首形成覆蓋或半包圍之勢,在這里,作為附屬地位的其他偏旁會適當揖讓、收縮、移位,如圖(四): |
事實上,這種結體往往會改變漢字本身的結構。 五 筆畫的增減。筆畫的增減在《好太王碑》中極為普遍,竊以為多出 于以下的考慮: 特殊用意。A 如“富”字頂端無點,取“富貴無頂”之意; B 避免雷同。如“城”、“龍”、“殘”等字的多種寫法;bbs.8 B) M S; {* i+ ? C 化繁為簡。如“討”字的“言”字旁橫畫密集,對其簡省; D 習慣性寫法。如“土”、“南”增添筆畫,求得書寫的協(xié)調性。
如圖(五):
七 結字的錯落性。主要指左右結構的字,為避免平穩(wěn)而致的呆板,采取左高右低的結字方式。如圖(七): |
-
-
下載次數(shù):13
2009-6-22 22:15
.com; }; p$ \! {/ C/ o 八 同字異形。同一字的多次出現(xiàn),為避免雷同,《好太王碑》常采用以下方式予以調整: A 增減筆畫,如圖(五)“城”、“殘”、 “龍”等字。書法,書法家1 g8 ?1 Z0 I# M/ K0 g* M; y B 字法的調整,使其局部發(fā)生了變化。如圖(八): |
-
-
C 用筆、結體的細微變化。主要是對部首或筆畫的大小、正側、粗細的調整,當然也包括字的高低、胖瘦的變化,如圖(九):
-
-
-
-
九 特殊寫法?!逗锰醣酚邢喈敹嗟淖謱懛ň哂刑乩裕@種寫法在以往的漢隸經典中很少見到。如圖(十): |
-
-
下載次數(shù):13
2009-6-22 2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