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30
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shù) 甲骨文君,作為文化遺產(chǎn)要有嚴肅性好嗎?小學生看了根本把持不住好嗎?看完還能好好地寫字嗎? 看過之后你會愛上這種萌萌噠文字?!?/section> 眾所周知,在古代,貝曾經(jīng)一度是一般等價物。所以漢字中從“貝”的通常跟錢有關(guān)系,譬如“購”、“賄”、“販”等等。 肯定有人說,蝎子。這個字就是“萬”(繁體“萬”)?!叭f”的本義就是蝎子一類的毒蟲。這個詞后來寫作“蠆”(讀[chài],繁體“蠆”)。 有一種酷刑叫“蠆盆”,就是把人剝光了衣服推到凈是毒蟲(一說毒蛇)的坑里。 《說文解字》上對“蜀”的解釋是“葵中蠶也”。不過古代沒有現(xiàn)代的動物學分類知識,這里的“蠶”未必是鱗翅目動物的幼蟲,而是各種有尺蠖狀外形的爬蟲都叫“蠶”。 甲骨文象形字表示魚綱動物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魚"字本身啦。為什么古代的魚會有8塊腹?。?/p> 蛙在古代有個象形字叫黽(讀[měng])。今天的"繩"、"蠅"什么的字都是以它為聲旁的。 《說文解字》:“蛙黽也。從它,象形。黽頭與它頭同?!薄八笔恰吧摺钡某跷模醋钤绲膶懛ǎM艿哪X袋跟蛇的腦袋一樣?不過搜了一下圖片,其實還是有點兒像的,不是么? 首先要特別感謝為甲骨做出了最大犧牲的龜先森。初學繁體字的人常常會奇怪繁體的"龜"("龜")為啥那么復(fù)雜,比龜還慢的性子都忍不來。其實這個字型就是從甲骨文象形字中衍生出來的。"龜"字在甲骨文中有兩種形態(tài),后一種后來發(fā)展為通行字型。 看后一個圖。這么萌,還要拿它去燒。古人好狠心??! "蛇"(本字為"它"。其實古代"它"的發(fā)音和"蛇"的發(fā)音是相似的。)在古代跟"蟲"是一個字,都表示蛇。 7鳥綱 "鳥"和"隹"(讀[zhuī])是一個意思。字型分別見下。前兩個是"鳥",后兩個是"隹"。 從甲骨文字形上看也似乎沒明顯區(qū)別。所以現(xiàn)在一些從"隹"的字,比如說"雀"、"雛"什么的,都跟鳥有關(guān)。其中這個"雀"是"小"加"隹",就是小鳥的意思。 這個字↓,就是大名鼎鼎蜚聲海內(nèi)的……雞!后來大概因為和"隹"太像了,變成了從"奚"得聲的形聲字(繁體字"鷄"、"雞")。KFC如果要換LOGO這真是不二之選。 還記得小學課本上怎么介紹燕子的么?說它的特征是尾巴像剪刀對吧。其實這一點,古人早就發(fā)現(xiàn)了。你看這個字型,就是刻意描繪了它的尾巴的。 后一張圖不像燕子,像俠客…… 8哺乳綱之有角的 把甲骨文中表示有犄角的哺乳動物的字單獨列出來,是因為這些字一般都會特別強調(diào)動物的角,跟表示別的動物的字不一樣。 先看大家最熟悉的牛。似乎有的中學教材上有這個甲骨文字。其實這個字還有另一種寫法。其實古人很周到的,不光給牛畫了大頭貼,也有全身像。全身像是翻轉(zhuǎn)了90°的。不過全身像沒搜到……大家就欣賞欣賞大頭貼吧。 甲骨文中的"鹿"是很好分別的。多么可愛的大犄角! 下面這個是"麋"?,F(xiàn)在的"麋"是形聲字了,但是古代還是有個專字的。它們的區(qū)別主要在于犄角的形狀不太一樣。 介個長得像龍,有有四只腳的怪物是啥?犀牛! 還有一個特別詭異的字型。更詭異的是這個字型后來傳下來成了后世使用的"兕"字…… 9哺乳綱之沒角的 "豸"字念[zhì]。本意指猛獸?,F(xiàn)在,這個字本身已經(jīng)基本上不會用到了,但是以它為形旁表示猛獸的字卻非常多,如"豹"、"豺"、"貂"等等。當然也有"貘"這樣的不屬于食肉目而來充數(shù)的。(這不是一個在風中凌亂的人么……) 說了這么多動物,大家有沒有學會甲骨文的一丟丟精髓?下面來一起看看幾種常見的動物的象形字吧。來猜一猜,它們分別是什么動物? 它們依次是:馬,虎,兔,象,豕(豬),犬。判斷這些字不可以從我們平時習見的大小胖瘦來判斷,那都是寫字時隨意寫的。老專家們是如何判定他們代表的動物呢? “馬”有鬣毛,“虎”有大嘴大牙,“兔”大眼睛(別問我,我也不知道為什么……)短尾巴,“象”長鼻子。“犬”和“豕”長得最像(這不科學……),不過“犬”尾巴向上翹,“豕”尾巴向下垂。 這是一個"童"字。最上部是像"辛"字的圖案,即刑刀。中部是一只無辜的大眼睛。下部則是代表聲音的"東"字。如此合起來就能發(fā)現(xiàn),這個字在創(chuàng)世之初并不美好,而是表示用刑刀刺瞎了奴隸的一只眼睛,本義為:奴隸。 這個字,你猜對了,它念"人"。不管你喜不喜歡,人類都是地球上五億三千萬年來最成功的一個物種。果然是最簡單也最霸氣的表達。 內(nèi)容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shù)第35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