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容城進士張南川的父親張公,以國子監(jiān)貢生的資格,被選派做了恒山的學官,他任職十二年,畢生積蓄僅僅積攢了八十兩銀子。夫人因為他年近六十,自己也五十七歲,還沒有子嗣,極力勸他回鄉(xiāng)。張公同意了,經(jīng)過上司同意后退休,夫婦二人踏上了回家的路。他們倆行囊極少,尚背不滿一肩。
到達保陽客店的時候,張公夫婦聽見鄰家有老女人和孩子的悲戚的哭聲。感覺情況不尋常,就向人打聽。原來,老女人有個兒子,欠了官糧,折合成錢一共三十兩銀子,限期交納,時間很急迫。兒媳婦沒有別的辦法,打算賣身交稅,一家子人因為這個才特別的悲傷。 張公很同情這家人,想要解囊相助,擔心夫人阻止自己,嘆息不止。夫人也因為自家財力有限,不敢向丈夫請求。二人面面相覷,張公猜到了夫人的心思,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她,然后慷慨地拿出了三十兩銀子,替那家人償還了官稅,使她們沒有骨肉分離。 第二天早晨,張公夫婦離開客店,走到西城的舊石坊下,聽見空中說:“該死的人到了?!庇致犚娏硪粋€說:“昨天因為積善而免死,并且還有一子及第。”話才說完,石坊就崩塌了,距離車尾只有一尺遠。 回到老家后,夫人想起從車中聽見的話,對張公說:“你一念感天,或許還會有子嗣吧?!眲袼{妾,張公堅拒不聽。沒多久,夫人以快奔六十的年齡,竟然懷孕了,隨后生下了一個兒子,就是張南川。四周遠近之人,知道后都深感驚異。 張南川從小非常聰明,十七歲就考中了進士,他去外地任職縣令的時候,張公夫婦都跟著兒子去了任職的地方,他們二人都活了很大的年齡,才高壽而終。 --源自《熙朝新語》 無相點評: 古語云,凡夫認命,智者造命。張公無意之中,因一念的善行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其實,改造命運的方法有很多,但濃縮成一句話,就是積德行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