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中的當位和不當位 小談博客 我們知道,易經有六十四卦,每個卦有六個爻(yao,第二聲)。爻有陽爻和陰爻之分。 易經中的爻位:由下而上,分別名為初、二、三、四、五、上。其中初三五為奇,屬陽位;二四六為偶,屬于陰位。也就是說六個爻從下到上應該依次為陽陰陽陰陽陰。有的爻是當位的,有的爻是不當位的,凡是陽爻居陽位,陰爻居陰位,均稱為“當位”。反之,則為不當位。但當位不一定就是吉,不當位也不一定是兇,易經里面沒有絕對的概念。 「位」的觀念,顯然是指人生存的客觀環(huán)境,而「爻」,是指人的主觀意愿。這也就是說,只有當人的主觀意愿與客觀環(huán)境要求相符合時,才能得到吉利的結果。「當位」是《周易》占斷的一個重要原則,提醒人要順應時代要求,不要背逆歷史潮流而動。 當位就象征著事物的發(fā)展遵循規(guī)律,具有合理性;不當位就象征著偏離或者背離了正道違反了規(guī)律。當位不是意味必然吉,不當位也不是意味著必然兇;因為當位可能轉化為不當位,不當位也可能轉化為當位。我們應當安于自己的本分,做與自己本分相一致的事情。 不當位但爻辭不一定兇,因為陽爻居陰位也許就預示著在這樣一個背景下也能夠謙卑,自己本來是陽位而居于陰位具有一種謙卑的品格,雖然他是不正常的但它卻具有合理性卻體現(xiàn)了一種美德是一種處世的好方法,在這種情況下更要體會這種智慧;陰爻居陽位雖然從表面上看來是不合理的,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他也只能這樣,如果只能這樣卻也能安于這樣的話就表明能夠內斂自己能夠遁世無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