郙 fǔ 〔郙閣〕中國東漢閣道,故址在今陜西省略陽縣西嘉陵江邊。 古亭名,故址在今中國河南省上蔡縣西南。
《郙閣頌》,是東漢靈帝劉宏建寧五年(公元172年)刻的一方摩崖石刻。當時,是為紀念漢武都 太守李翕重修甫 閣棧道而書刻的。故全稱《武都太標管理書法,自成一家,獨具豐標,為標準的漢隸八分 ——結構嚴整,章法茂密,俊逸古樸,風格沉郁,體態(tài)赫奕,在優(yōu)美多姿的漢隸中,確為我國的藝術 精品,是研究祖國文字、書法和東漢八分漢隸的重要實物資料。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盛名就遍 及海內外,為歷代文學家、書法家所推祟,各種金石學專著和雜記,各種書法專論或專著,多有著錄, 僅《隸辨》就錄有128處之多,其價值極高。近年來,日本書法界,多次遠渡重洋,長途跋涉,前來目睹 這塊東漢摩崖刻石瑰寶,并進行多角度的研究。它同漢《石門頌》, 《西狹頌》,并稱我國的“漢 三頌”。
刻石原在略陽徐家坪街口村郭家地,(古名,析里;又名白崖)1979年12月,農民修鄉(xiāng)間公路,《郙閣頌》受損,后被遷至靈崖寺,粘接復原,嵌在前洞石崖邊,摩崖高170cm,寬125cm,全 文十九行,第六、十二行為十一字,第十五行為十八字,其余每行二十七字,共計四百七十二字, 現(xiàn)存二百二十字。右上額有古代拉船纖繩磨損的印痕七道,最長約70cm,最短約20cm。因摩崖 刻石地處拐彎,古代纖夫借此勒繩以省力所致,今可見其勒痕。
到南宋理宗紹定三年(1230年),沔州(今略陽)太守田克仁幼時就很愛書法,曾臨摹過《郙閣頌》,當他任沔州太守后,得知《郙閣頌》就在沔州,喜之不盡。當他見原刻露處江邊,受風 雨浸蝕,剝落日甚,恐久而絕跡,使仿原刻形制大小,重刻于靈崖寺,即今靈崖寺奈何橋邊的石崖上, 至明萬歷時,刻石右上角剝落尤甚,斜痕長102cm,知縣申如塤補刻,并在石尾加上“知縣申如 塤重刻”七字。晚明以來,申如塤補刻而冒“重刻”的《郙閣頌》摩崖,因字跡清顯,拓印流傳,造成 混亂,有的妄斷為申如塤重刻。
因《郙閣頌》摩崖的書法價值極高,長期以來傳為書法家蔡邕撰書的。到元末,又因高則誠編 《琵琶記》戲曲時,將蔡邕演繹為“狀元”,流行廣泛。以此,群眾就訛傳“蔡邕撰并書”的《郙閣 頌》摩崖稱為“狀元碑”。訛誤相傳,一直至今,故舊的省、府、縣志以訛而載。
但歷代碑石研究者,如:南宋.洪適《隸釋》,明·趙函《石墨攜華》,清·翁方綱《西漢金 石記》,清·王昶《金石萃編》,清·陳奕禧《金石遺文錄》以及朱劍心《金石學》等確認:析里橋 郙閣頌為仇靖文,仇紼書。二仇因當時地位低下,其生平不詳。 現(xiàn)根據(jù)碑石,參照歷代著錄,整理全文如下:
惟斯析里,處漢之右,溪源漂疾,橫柱于道。涉秋霖漉,盆溢滔涌,濤波滂沛,激楊絕道, 漢水逆讓,稽滯商旅。路當二州,經(jīng)用□沮,沮縣士民.或給州府.休偈往還,恒失日咎, 理咨,郡縣所苦。斯溪既然,郙閣尤甚,緣崖鑿石,處隱定柱,臨深長淵,三百余丈,接木 相連,號為萬柱。過者僳僳,載乘為下,常車迎布,歲數(shù)千兩,遭遇頹納,人物倡墮,沉沒 洪淵,酷烈為禍,自古迄今,莫不創(chuàng)楚!于是太守漢陽阿陽李君諱,翕字伯都,以建寧三年 二月辛已到官,思維惠利,有以綏濟。聞此為難,其日久矣!嘉念高帝之開石門,元功不朽, 乃俾衡官椽下辨仇審,改解危殆,即便求隱,析里大橋,于今乃造,校致攻堅,結構工巧, 雖昔魯班,莫亦凝象、又配散關之嶄,從朝陽之平參,減西浚(之)高聞,就安寧之石道。禹 導江河,以靖四海,經(jīng)紀厥續(xù),艾康萬里。臣蔡□□勒石示后,刀作頌曰:上帝綏□,降茲 惠君,克明俊德,允武允文、躬儉尚約,化流若神、愛氓如子,遐爾平均。精通皓彎,三納 符銀。所歷垂勛,香風有鄰。仍致瑞應,豐稔年登。居民安樂,行人夷欣。慕君靡己,乃詠 新詩:析里之閣兮SSS(音坤)兌之間,高山崔巍兮水流蕩蕩,地既嵴確兮與寇為鄰,西隴鼎峙 兮東以析分,或失緒業(yè)兮至于困貧,危危累卵兮圣朝閔憐,分符析壤兮□命是君、扶危救傾 兮全育孑遺,劬勞日稷兮惟惠勤勤,拯溺亨屯號瘡痍始起,閭閻充庶兮百姓歡欣,僉曰太平 兮,文翁復存。 建寧五年二月十八日癸卯時衡官琢下辨仇審字孔信 從史位下辨仇靖字漢德為此頌時石 南口口口威明
對《郙閣頌》摩崖刻石,歷代書法家評論甚多現(xiàn)選錄部分,以供參閱:
吾嘗愛《郙閣頌》書法茂密,漢末已渺,后世無知之者,唯平原章法結體,獨有遺意?!澹?nbsp;康有為《廣藝舟雙輯》 唯《樊敏碑》在熹平時,體格甚高,有《郙閣》意?!濉た涤袨椤稄V藝舟雙輯》 余謂隸中有篆、楷、行三體,如《褒斜》、《郙閣》、《裴嶺》……等碑,變園為方,削繁成簡,遂 成漢分(即八分),而秦分(小篆)筆未亡?!濉た涤袨椤妒凇?nbsp; 《般若碑》渾穆簡靜,自在滿足,與《析里橋郙閣頌》同法?!濉ぐ莱?nbsp; 漢《西狹頌》、《郙閣頌》此二鑿,文嚴凝重。——丁文雋《書法精論》 《石門頌》,字字挺勁飛動,勢如長槍大戟:《西狹頌》則筆勢平穩(wěn),《郙閣頌》字體,厚重古 雅,——《各種書體源流淺說》 (該書由北京中國書法研究所編著) 《郙閣頌》,此碑為仇紼書,為漢碑中之署有書家姓名者。用筆結字,方整凝重,大氣磅礴,如巨象 蹣跚,夏承飛舞以巧勝,此碑厚重以拙勝,分道揚鑣各擅勝場,八分至是,真是萬花齊放的黃金時代。 ——麥華山,現(xiàn)代書法家,廣州美術學院教授《歷代書法講座》 氣勢磅礴?X窠大字,給我們留下了無數(shù)審美課題?!妒T頌》、《郙閣頌》、《西狹頌》、《開 通褒斜道刻石》等漢刻名作。與《禮器碑》、《乙瑛碑》、《史晨碑》等真正的碑相比,其一種古樸自然, 言簡意遠,馳騁八極,吞吐六合之大巧若拙的格調,是足以讓我們?yōu)橹畠A倒折服無已的。這是一種真正 的造化之功?!愓皴ィ寒敶鷷ɡ碚摷?。浙江美術學院教授《大巧若拙之美——摩崖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