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課是好課? 三十年后,能夠讓你時時品味出當年課堂上的一些趣味,讓你記得一個人,課本中出現(xiàn)的人物或在課堂教學中,出現(xiàn)在你學習過程中的人物,甚或是,你的老師的某些品性與情趣,它影響甚至于深刻地銘刻入你的精神深處。它還讓你記得那時課堂上老師所講過的一些道理或故事,那算是好課吧? 那只是一些課本知識在趣味性故事的引導下,在某位老師故意或無意間的變化課堂節(jié)奏與語調(diào)的情境下,深入你靈魂的教學方式而已。它讓我想起我小學時的老師,李換珍來。當然,更多的是老師的棍棒與拳頭、巴掌與竹根,和那些眼淚與血水齊飛,惶悚與悔恨共舞的時光。那個時候提倡一種"文道結(jié)合"的教學方法,注重思想教育到了極端,突出政治,取消基礎知識成了應有之義。于是,那縷清新的風,山澗里吹來的,不執(zhí)著于課本知識而不離開課本的教法,追求基礎知識而趣味無窮的學法,完全不同別的老師的課堂教學,成為了我們的最愛。那是一種簡單到極點,價格上最便宜、操作上最方便,很多老師學起來就會、拿起來就能用的最容易的方法,讓課堂在你的頭腦啟動下,充滿了趣味而已。然而,在那個時代,那似乎是我印象中的唯一。 幾年后,改革的春風吹來吹去,讓很多老師在暑期集中到縣城,到鄖陽地區(qū)參與培訓班學習。一九七九年的四月二十八日,湖北省全省老師參與了有線廣播的教育大會。一九八零年五月四日,成立了中小學八科教學研究會。那時我到了竹溪縣匯灣鄉(xiāng)中學學習,在初一年級班主任葛苑君老師的語文課上,她讓我們在品讀刊物文章中學習語文,甚至于,在野外山坡上學習。課堂教學在教室之外,知識傳授還有一種不是正式的、規(guī)范的教育方式,培育品德還有一種叫做體悟領(lǐng)會品味涵詠的方式,那不是對學生的啟發(fā)與灌輸,但不能說它沒有啟發(fā)開學生的思路、灌輸進一種思想,并且,它還讓這種思路與思想在學生心靈深處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了。 那不是課堂卻勝似課堂的方法,在當時竹溪縣,或者說,在當時的鄖陽地區(qū)(現(xiàn)在的十堰市)是不是唯一的呢?那位葛老師,幾年后就回到她的老家,一個叫棗陽的地方,她和丈夫都是下鄉(xiāng)知青,在竹溪有一小孩,名字叫李明,是不是因為她是知識青年的緣故,本身就具備我們并不曾擁有的智慧? 又是十余年過去了。 我也成為一名老師,帶著如同當年的我一樣的孩子們,什么樣的課,才是好課?什么樣的課堂才能讓學生喜歡學習愿意學,在課堂之外,在校園之外,在離開學習環(huán)境后依然執(zhí)著的追求知識追尋智慧呢?如何讓學生愛學習想讀書呢?依然是簡陋的條件,依然是偏僻的山村,依然是貧窮沒有多少課外讀物沒有實驗實習操作便利的學校,那么,就讓我們成為李換珍老師,成為葛苑君老師,讓學生成為當年的我們。遇到一位好老師,是當年的我們的幸運;沒有遇到她們一樣好老師的,是你們的不幸呢。趣味性與故事性,課內(nèi)外結(jié)合,讓學生喜歡上學習,在那個粉筆與黑板占滿全部學習方式的時空,那是最好的選擇了。后來,有了放映機,有了幻燈片,有了實驗室操作條件,有了實習基地,再后來,有了攝影機,有了投影儀,然后,又有了電腦,課件這種集聲音畫面圖像于一體的呈現(xiàn)方式,那又是十年過去了。 這些就是一節(jié)好課么? 為什么,我卻感覺到,當現(xiàn)代技術(shù)越來越多,當信息教育越來越完善時,我們離開真正的教育越來越遠了呢?教育是什么,僅僅是教書、教知識、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么?那些品德養(yǎng)成性格修養(yǎng)在現(xiàn)代技術(shù)中可以達成我們的目標么? 什么是好課?學習除了那些花樣翻新的畫面與圖片、層出不窮的知識與信息,一節(jié)課后,他們的心靈深處還有什么?三十年后,他們還能想起什么?是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束縛住了我們的手腳,禁固了我們的思想,讓我們離開真正的教育核心點了,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千教萬教,教人求真,那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目標啊。 我們就如同那位為妻子建墓室而修建花園的國王,花盡心思修好的花園,卻因為那墳墓,放在花園中不美觀,放逐了自己最始的夢,把那墓拋棄如泥土。 那泥土,就是讓學生喜歡學習,讓學生在校園之外還能夠追求知識的樂趣,追尋智慧的腳步,欣賞終于掌握了自己不曾懂得的歡樂。 你有自己的好課標準么?你會欣賞什么是好課么?你上過一節(jié)好課么? 這讓我想起衛(wèi)春麗老師來,她是我的一位同事,也是山村學校請過我聽課最多的老師之一。前些年,因為辦著一份民間刊物,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聽過幾百位老師上千節(jié)課,當然是義務性質(zhì)的。 同學們,當自己的同伴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怎么辦呢?如果是犯過錯誤的同學咧,遇上困難了,我們又當怎么做?是不是一棍子把這個同學打死,認為是不可寬恕不可原諒呢?讓這位同學自怨自艾破罐子破摔從此走向末路?這是歷史課嗎?我懷疑的看看課表。自從在學校帶歷史課以來,幾名校園內(nèi)外的歷史學校同仁,都是異口同聲地說,你就聽衛(wèi)春麗老師的課吧!她的歷史課是竹溪縣歷史學科,目前所有教師中,講得最好的啦!目前竹溪縣?歷史學科?最好? 這可是與歷史學科一點邊也不沾! 然后是學生討論,同學遇到困難了應該怎么做,犯了錯誤的同學,應該如何對待,等等。教室邊角落里,有一名學生低著頭,一聲不吭的。那是一位犯了什么錯誤的學生呢?怎么讓學生討論?這不是讓很多不知道這件事的,都知道了嗎?是不是侵犯了學生的隱私權(quán)?名譽權(quán)?不尊重這位學生的個人人格尊嚴?我仿佛是一個局外人,冷眼看著這一慕慕畫面。眾多的學生熱烈的發(fā)言,有幾名女生來到這位學生面前,拉著扯著,與是,討論更熱烈了。那是一位慣犯,偷東西已經(jīng)成為習慣了,怎么可能改過呢?況且,學習極差!一位學生小聲的說,從小學一年級時就這樣的,七八年了,都換了十三位班主任了,沒有一位能夠改變小偷的啦!衛(wèi)老師是白費力氣罷了。 原來如此!這是一位,在教師學生家長社會的眼里,眾口一辭的,屢教不改的,小偷! 衛(wèi)春麗老師沒有給這位學生貼上“標簽”,認定是不可更改的,是茅坑里的石頭──又臭又硬。即使,這一節(jié)課是一節(jié)不成功的歷史課。因為,衛(wèi)老師在課堂上,沒有講一點點與歷史有關(guān)的知識,與課程有關(guān)的學習方法,與學習有關(guān)的觀念與理論。她只不過講一個學生的事情,講學生的成長歷程與處理事情的方式方法,講正確看待自己與看待別人的成長,講一個為人父母者的心情與態(tài)度…… 在這一節(jié)課上,衛(wèi)老師的教育教學思想是:別一棍子把學生打死。給學生成長的空間,給學生犯錯誤后改正錯誤的機會,給學生一個自由發(fā)揮的契機與時間。 給學生一片成長的藍天。 聯(lián)想到自己聽課,在一些課堂上,講課的教師在教學結(jié)束時,對本課教學目的,用一句話作結(jié),那是一句極其高尚偉大的字眼。那么一句生硬的字眼,在教師與學生心目中,有多大印象呢?但是,在聽課教師與評委(如果是講課賽一定有評委的啦),這是一句提升本節(jié)課思想教育的閃光點。好象只要加上了這一句話,學生的思想教育就完成了。衛(wèi)春麗老師的歷史學科,在今年的中考中,又一次考得極好。以我想來,這不僅僅是因為她帶病上課,甚至掛著吊瓶進教室的緣故,也不僅僅是因為她用心與學生談心,了解學生的心理的原因,更不可能僅僅是她精心準備資料,全身心投入上課的因素,而在于,她上課時,首先讓自己感動。 衛(wèi)春麗老師曾經(jīng)說過一句話,要想上好一節(jié)課,首先得感動自己。歷史課尤其如此,如果連自己都不能感動,連自己對所學課程都處于無慟于衷的狀態(tài),連自己對學生學習歷史課程的興趣都沒有信心,還提什么教學呢!感動自己,多好的話,多美的教育緘言,多么深入貼切的教師座右銘,這簡直是一句可以抵得上千百句文字的教育教學論文了,要想讓學生感動,先讓自己處于感動狀態(tài),讓歷史在自己內(nèi)心深處發(fā)酵,讓課程內(nèi)容在自己的語言體態(tài)中流動,讓學生學習心緒在教師的引導中進入遼闊無邊的古典情境,讓學生在生動活躍的歷史人物及事件中體味,讓歷史自己說話,只有在感動自己的狀態(tài)下,只有在感動學生的情境中,歷史課程的教學才是鮮活而生動的,才是深入學生內(nèi)心深處的,才可能內(nèi)化為學生人格力量的,才能夠成為學生自己素質(zhì)的一部分。所以,在中考時候,學生能夠考出好成績來,一點也就不奇怪了。 別把自己僅僅當成一名歷史教師,衛(wèi)春麗老師如是說。 補充一句,那名學生在以后的衛(wèi)老師的課堂上,常常被提問,后來成為有作為的青年。 最差勁對學生影響最壞的課,銘刻進學生心靈深處,如噩夢糾纏他們一生的課,也是最難忘地一種課,可它不在我們論述之中啦。我只希望學生們,遇見到如李煥珍葛苑君一樣的老師,在我們身邊有如同衛(wèi)春麗一樣的同事,那是我們的幸運,是學生的幸運,更是中國教育的希望之所在。(來源:《師說》2013年第10期 作者:馬佾 閱讀原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