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亞鵬:批評是人生進步的動力來源: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網(wǎng) 發(fā)表時間:2014-07-24 星期四
某單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入民主生活會環(huán)節(jié)時,黨委書記率先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同時還鼓勵大家向他開炮,并表示說,“批評使人進步,我們要把批評當‘補藥’吃,從批評中能看到自己在‘四風’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從同志們的批評中能獲取營養(yǎng)和動力?!贝朔捵屓耸芤?、發(fā)人深省。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列寧在《共產(chǎn)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中說:“不犯錯誤的人是沒有而且也不可能有的。”任何人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都是有局限的,難免會在工作和生活中出現(xiàn)一些自己意識不到的紕漏與問題。這就需要用批評來作提示和警醒,以求得到糾正和改進。 然而,從現(xiàn)實情況來看,卻有一些同志不是把批評當“補藥”,而是當成“火藥”,“老虎屁股摸不得”,一聽到別人批評自己,心里便橫豎覺得不舒服,總以為批評者故意跟自己過不去。個別人甚至聞過則怒、聞過則跳、聞過則仇。其實,缺點和問題如同一個人身上的惡瘡,只有敷藥去毒,方能痊愈;諱疾忌醫(yī),惡瘡就會潰爛。當你思想“拋錨”時,批評會使你心里亮堂,走出迷茫;當你工作中出了問題時,批評會使你吸取教訓,再創(chuàng)輝煌;當你處于盲目樂觀、自以為是的“佳境”時,批評會使你保持清醒的頭腦,防止思想和工作滑坡;當你不知不覺誤入歧途時,批評會使你懸崖勒馬,走上正道,誰拒絕批評,誰就是拒絕進步。 批評是事業(yè)和人生進步的一種動力,接受批評可以使人更加身強骨健。兒時,受父母的批評是最多的,雖然心里不快,但小樹能在不斷修剪中成長起來;剛當兵時,挨批評也不少,缺點、毛病都在接受批評中得到不斷克服。從這個意義上說,批評則是一種更高層次上的愛,因為批評可以讓人正確地認識自己,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缺點和不足就像人們身上的疾病,接受批評,知錯就改,就會及時地去腫消炎,避免小病發(fā)展成大病,甚至還能起到“有病治病,無病強身”之功效。陳毅元帥是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但他始終抱著真摯誠懇的態(tài)度,歡迎別人指出自己身上的缺點和不足。他在六十三歲《生日述懷》一詩中這樣寫道:“一喜有錯誤,病改便光明。一喜得幫助,周圍有友情。難得是諍友,當面敢批評。” 能否正確對待他人的批評,是衡量一名共產(chǎn)黨員黨性觀念強弱和政治上成熟與否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衡量一名黨員干部作風好與否的一個重要條件。把批評當“補藥”吃,則體現(xiàn)了黨員領導干部應當具備的胸懷和風范。一些同志之所以不能把批評當“補藥”,究其根源還是私心雜念作怪。有些人在狹隘的虛榮心驅(qū)使下,總感到挨批評是丟面子、損形象的事情。事實上,顧及面子而拒絕批評,問題和缺點就會堆積,就會錯上加錯,“病情”就會惡化,不僅面子保不住,而且還會妨礙自己進步,乃至損害黨的形象和部隊建設的發(fā)展進步。 把接受批評當“補藥”吃,是共產(chǎn)黨人政治上的一種特殊營養(yǎng)。通過這種營養(yǎng),我們能夠從批評這副“治病良藥”中獲取必要的政治養(yǎng)分,以促進自身肌體的健康。當前,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深入推進,每一名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都應以誠懇的態(tài)度搞好對照檢查,認真開展好批評和自我批評,力求自我批評觸及思想、觸及深層次問題,防止就事論事、避重就輕;力求批評開門見山、一針見血,防止好人主義、文過飾非;力求接受批評態(tài)度誠懇、從諫如流,防止消極抵觸、有過不改;力求思想互助掏心見膽、與人為善,防止無原則糾紛。真正做到既能真誠坦然地接受別人給自己“補藥”吃,又要能大“公”無“私”地把自己的“補藥”送給別人吃,這樣真正達到紅紅臉、出出汗、排排毒的效果,使大家都身心輕松地為部隊建設和我們共同奮斗的事業(yè)做出新貢獻、創(chuàng)造新業(yè)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