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邊老人 于 2014-6-26 11:13 編輯 到門診部配藥聽講近日醫(yī)院有一起醫(yī)療糾紛,事情源于一位小青年騎自行車被汽車撞倒,跌倒時頭部受傷,到醫(yī)院急診,值班醫(yī)生檢查看完后認為問題不大,在醫(yī)院觀察室吊點滴后帶藥就回家了,小青年回家后昏昏沉沉睡了一陣后感頭痛不舒服,家人認為服藥后應會好轉,就這樣一直到第二天仍未見好轉,并吐了幾次,家人又陪同到醫(yī)院,醫(yī)生告之是顱內出血要開刀,嚇得全家嚎啕大哭,只得簽字同意開刀,幸好開刀后恢復還不錯,但家屬與醫(yī)院卻發(fā)生了一場糾紛,怪醫(yī)院沒有及時處理。我不去講這場糾紛如何結局,我要講的是這個小青年頭部外傷后手術后診斷是“硬腦膜外血腫”,至所以要講“硬腦膜外血腫”這個病,是想讓大家認識這個病的一個特點,日后可提高警惕。 眾所周知,我們的腦袋是人的司令部,其組織結構是非常嚴密的,外面有硬硬的顱骨保護著,這個顱骨的最內面我們叫“內板”,其緊靠著大腦,而大腦是非常嫩軟的組織,我們平時把很嫩的豆腐叫豆腐腦就是這個道理,為了不使大腦破碎,于是有二層膜把腦組織包裹起來,緊貼著腦組織的一層叫“軟腦膜”,而緊貼著顱骨內板面的叫“硬腦膜”,所謂“硬腦膜外血腫”就是指硬腦膜與內板之間因血管破裂而形成的血腫。(見圖) 由于大腦的嫩軟,所以整個頭顱各個結構之間的間隙是非常小的,否則一晃蕩大腦就完蛋了,因此在腦硬膜與顱骨內板之間幾乎是緊貼在一起的,只要有一點點出血就會向兩邊施壓,而內板這一邊是硬梆梆的骨頭壓不過去,那只有向硬腦膜這邊向大腦壓去,而這個壓迫過程中的壓力是隨著出血量的增加而緩慢增加的,這反映在臨床上我們就稱為有一個“中間清醒期”,就是說上面病例中這個小青年在頭部受傷的一瞬間肯定有一個短暫意識障礙或昏迷的過程,但很快就好轉了,這一點常被年輕醫(yī)生及家屬忽視,過后隨著出血量的增多,血腫通過硬腦膜向大腦壓去,使顱內壓力增 高大腦受壓而再度出現(xiàn)昏迷,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過程,即“昏迷------清醒--------再昏迷”的公式。所以當我們頭部受傷后若一開始有昏迷的過程,后來又醒過來了,那么一定要警惕“中間清醒期”,作為醫(yī)生除了要留院觀察外,假如要讓病人回家休息,那末一定要囑咐家屬回家后要觀察病人有無訴說頭痛加劇、煩躁不安、出現(xiàn)嘔吐直至昏迷不醒,若有其中一條就應及時返送醫(yī)院治療,作為家屬也要提高警惕,不要被醫(yī)生一句“沒有什么大問題”的話所迷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