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報記者 龔丹韻
上海馬路的路名是怎么形成的?薛理勇分為了以下幾種一一講述。
《圖畫日報》中描繪的閣老坊
隨著城市發(fā)展,這些分散的牌樓,成為城市交通的攔路虎,被一一拆除,只有路名還留在那里。 比如王家碼頭。王家碼頭路附近原有一條小路叫 “荷花池弄”,昔日荷花十里,觀者如云,是上海城廂一大景觀。荷花池是當時浙寧會館花園內(nèi)的池塘。 1853年,太平天國向蘇南浙北推進,切斷了部分運河航運。紅頂商人胡雪巖受邀來上海創(chuàng)設了 “浙江海運局”,出面重新改組原旅滬寧波海運同鄉(xiāng)組織成了 “浙寧會館”,承辦漕運,一時風頭無量,荷花飄香聞名上海。 然而太平天國被鎮(zhèn)壓后,漕運局勢平穩(wěn),改歸輪船招商局承辦,浙寧會館就此衰落,荷花池也被填平。咸豐五年,王氏兄弟成為浙江海運局的負責人,在此地興建住宅,聲勢浩大,于是住宅邊的路被叫作 “王家嘴角”,通往黃浦江的路被叫作 “王家碼頭街”。其實北面的鹽碼頭街,多少也與王氏家族有關(guān)。道光年間,上海的鹽業(yè)基本結(jié)束,食鹽改由浙江供應。王氏后人王維圻由于督辦漕運有功,光緒五年還兼辦浙鹽運輸,于是他選擇了離家不遠的黃浦江,作為浙鹽入口,從此這個碼頭被叫作 “鹽碼頭”,通往碼頭的路就叫 “鹽碼頭街”了。 王家碼頭路 如今,王氏舊宅早已不留痕跡,唯有 “王家碼頭路”,還能讓人想起寧波王氏曾經(jīng)的顯赫。 1846年,租界建立了一個叫“道路碼頭委員會”的機構(gòu),負責規(guī)劃租界內(nèi)的馬路。因規(guī)劃在先,租界的道路與上海老城廂相比,顯得井然有序,猶如棋盤。于是,上海人把租界的道路統(tǒng)稱為 “棋盤街”。若干年后,棋盤街的每一條馬路都有了自己的路名, “棋盤街”或 “老棋盤街”就特指今天的河南中路。 租界筑的第一條馬路就是今天的南京東路。以后,租界先后在這條路的南面筑了平行馬路,上海人就把第一條馬路叫作 “大(滬音du)馬路”,大馬路向南的馬路依次被叫作二 (滬音ni)馬路、三馬路、四馬路、五馬路,即今天的九江路、漢口路、福州路、廣東路。這些舊名至今仍有人在使用。 當時規(guī)定,這里南北方向路名是中國省份名,東西方向路名是中國城市名。不過外國人熟知的中國城市,一般都是開放的口岸,所以漢口、九江之類的名字,成為首選。 《圖畫日報》中描繪的馬路上電車往來之快捷 此外還確定了美租界道路的命名原則,使用上海周邊城鎮(zhèn)名命名,如青浦路、昆山路、乍浦路、吳淞路、南潯路等,就是當時命名的。 以中國行政地名作為城市道路名稱是上海的首創(chuàng),這一方法逐漸影響到全國的大城市。 法租界則是另外一種取名方法。 早期,法租界的路名隨意性很強,還帶有中國地名色彩,如永安街、興圣街 (永勝路)、吉祥街(江西南路)、紫來街 (紫金路)、典當街 (金門路)、火輪磨坊街(盛澤路)、東自來火街 (永壽路)、西自來火街 (廣西南路)、老北門大街 (河南南路)、鄭家木橋街(福建南路)、公館馬路 (金陵東路)等。 1900年,法租界擴張成功,立即對新界規(guī)劃建設。僅兩三年中,這里就新筑了20余條馬路。為新馬路取名也成為棘手的事。法租界不愿學公共租界以中國行政地名作為道路名,便以中國的山名作為該地區(qū)南北向道路名,以中國河流名作為東西向道路名。 然而不久,他們就感到自己所了解的中國山川太少,可以用作路名的更少,山川名往往只有一字之差,容易混淆,取名者也 “山窮水盡”。 1906年,法租界公董局否定了這一辦法,改用對法租界作出貢獻的外僑名字,如法國駐華公使、駐滬領(lǐng)事、公董局總董、法國名人作為路名。直到租界結(jié)束后,法租界的路名才改回了中國行政地名或山川名。 解放后,這些帶有殖民色彩的路名被一一抹去。一批有紀念意義的路名出現(xiàn)在中心城區(qū)里,比如瑞金路、淮海路,等等。 洋涇浜
久而久之,人們便把洋涇浜比作租界。這里既不同于西方文化,又區(qū)別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后來詞義不斷擴大,上海人把一切不倫不類的事講作 “洋涇浜”,如 “儂只洋涇浜”。 1914年,河道淤塞、水浜發(fā)臭,加上上海交通發(fā)展的需要,英法租界聯(lián)合出資填平洋涇浜,使其成為通衢大道。工程足足進行了兩年。可完工后,新問題又出現(xiàn)了,道路如何取名?英國的取名方式,法國人不高興,法國人的方式,英國人也反對,最終雙方妥協(xié),取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AvenueEd-wardVII。 西門街頭景象 上海市檔案館提供 EdwardVII是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通情達理又不拘小節(jié),訪問法國時,本來在任何場合都應該使用英語,但他在巴黎的一次國宴直接用法語致辭,成為很難得的法國人喜歡的英國國王。 這條路的中文譯名是 “愛多亞路”, 1943年被改為 “大上海路”,1945年又被改為 “中正東路”,直到上海解放后才正式更名為 “延安東路”。熟悉上海老道路的老駕駛員們一定知道,外灘的東西向馬路一般到西藏路為止,如漢口路、福州路,唯獨這條延安東路,直通成都路口,這就是填洋涇浜筑馬路留下的印記。很多人搞錯的是,今天西藏路以西的延安東路和中路,原來是 “長浜”,并非都是洋涇浜。 這條路、這個名字,已經(jīng)超出了路名的范圍,成為一種文化特指,也是上海人記憶中從浜到路的城市變遷縮影。 剛鋪成柏油路的西藏路,右側(cè)即跑馬廳
太平天國勢如破竹后,英美法租界聯(lián)合組織了一支準軍事化的商人武裝——上海萬國商團。為了阻止清軍越過租界打城內(nèi)的義軍,租界就把西邊的小河拓寬挖深,挖出來的河泥堆成了一道護體,被叫作 “護界河”。戰(zhàn)爭打響后,一個英國士兵在 “護界河”邊上摔了一跤,濺了一腳的泥水,英國記者在敘述時把這次戰(zhàn)爭講成“泥腳之戰(zhàn)” (Muddy Feet),可排字工怎么也搞不清 “泥腳”什么意思,自作聰明改成 “泥城之戰(zhàn)”(Muddy Flat),于是這條河被叫做“泥城河”了。 為了跑馬,租界先后在泥城河上修建了三座木橋,知名度很高。 1912年,公共租界填泥城河筑路,它與附近的西藏路合并為一條馬路。 不過更多上海人,可能知道西藏中路的舊名是 “虞洽卿路”。虞洽卿是浙江寧波人, 15歲時就來上海創(chuàng)業(yè)。 1930年他出任工部局的華董, 1936年,他的七十壽辰暨旅滬五十五年紀念活動舉辦,寧波同鄉(xiāng)會在西藏路480號寧波同鄉(xiāng)會大樓為他慶祝。工部局為了表彰他的貢獻,決定將租界最繁華的道路西藏路重新命名為 “虞洽卿路”。寧波同鄉(xiāng)會附近的西藏路南京路口搭起了竹子、鮮花做的牌樓。 1943年,這條路被更名為西藏中路。不過虞洽卿是 “海上聞人”,旅滬寧波人的杰出代表,所以 “虞洽卿路”雖僅存7年,許多老人仍喜歡稱西藏中路為 “虞洽卿路”。 除標注外以上圖片均摘自薛理勇《街道背后——海上地名尋蹤》
(來源:解放周一 作者:龔丹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