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足太陰脾經(jīng)聯(lián)絡(luò)胃與心經(jīng),故與足陽明胃經(jīng) 足太陰脾之經(jīng),與足陽明胃經(jīng)相為表里,故二者密切相關(guān):
足陽明胃之經(jīng)簡介
《內(nèi)經(jīng)》曰:『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又曰:『胃為黃腸?!晃逦度肟诓赜谖福责B(yǎng)五臟氣。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原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于胃。
足陽明胃之經(jīng),與足太陰為表里,其氣喜溫而惡寒,得溫則能變化水谷。若其氣不足,寒冷之氣乘之,則令脛寒不得臥,惡風灑灑,目急腹中常痛,兩脅虛脹善鳴,時寒時熱,唇口干面目浮腫,食飲不下,皆胃虛冷故也。胃氣盛實,則壅澀不宣,蘊積生熱,令人口干煩渴,面目悉黃,譫妄狂越,身熱多汗,腹脅堅滿,大便秘難,皆其證也。 此一經(jīng)起于頭維,終于厲兌,取厲兌、內(nèi)庭、陷谷、沖陽、解溪、三里,與井滎俞原經(jīng)合也。
脈起于鼻交頞中,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上入齒中,還出挾口,環(huán)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后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發(fā)際至額顱。其支別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luò)脾;其直行者,從缺盆下乳內(nèi)廉,挾臍入氣街(氣沖)中;其支者,起胃下口,循腹里,下至氣街(氣沖)而合,以下髀關(guān),抵伏兔,下入膝臏中,下循腨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內(nèi)間;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別,以下入中趾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趾間,出其端,以交于太陰也。多血多氣,辰時氣血注此。是動,則病灑灑振寒,善呻數(shù)欠,顏黑,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心欲動,獨閉戶塞牖而處,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賁響腹脹,是為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瘧溫淫汗出,鼽衄口唇胗,頸腫喉痹,大腹水腫,膝臏腫痛,循膺乳氣街股伏兔外廉足跗上皆痛,中趾不用,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余于胃,則消谷善饑,溺色黃,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則脹滿,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虛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足陽明之別,名曰豐隆,去踝八寸,別走太陰,其別者循脛骨外廉,上絡(luò)頭頂,合諸經(jīng)之氣,下絡(luò)喉嗌,其病氣逆則喉痹猝喑,實則狂癲,虛則足不收脛枯,取之所別也。
足陽明之筋,起于中三趾,結(jié)于跗上,斜外上加于輔骨,上結(jié)于膝外廉,直上結(jié)于髀樞,上循脅,屬脊,其直者,上循,結(jié)于膝,其支者,結(jié)于外輔骨,合少陽,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結(jié)于髀,聚于陰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結(jié),上頸,上挾口,合于,下結(jié)于鼻,上合于太陽,太陽為目上綱,陽明為目下綱,其支者,從頰結(jié)于耳前,其病足中趾肢脛轉(zhuǎn)筋,腳跳堅,伏兔轉(zhuǎn)筋,髀前腫,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頰,猝口僻,急者目不合,熱則筋縱,目不開,頰筋有寒,則急引頰移口,有熱則筋縱緩不收故僻,治之以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緩者,以桑鉤鉤之,即以生桑炭置之坎中,高下與坐等,以膏慰急頰,且飲美酒,啖美炙肉,不飲酒者,自強也,為之三拊而已,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shù),以痛為,名曰季春痹也。
足陽明之脈,血氣俱多,刺當出血氣,其經(jīng)從頭走足,順之為隨,逆之為迎。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中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jīng)取之,此治足陽明之法。
手太陰肺之經(jīng)掛圖
足陽明胃之經(jīng)經(jīng)絡(luò)循行路線及穴位
《針灸大成》 足陽明胃經(jīng)穴歌 四十五穴足陽明,頭維下關(guān)頰車停,承泣四白巨髎經(jīng),地倉大迎對人迎。水突氣舍連缺盆,氣戶庫房屋翳屯,膺窗乳中延乳根,不容承滿梁門起,關(guān)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外陵大巨存,水道歸來氣沖次,髀關(guān)伏兔走陰市,梁丘犢鼻足三里,上巨虛連條口位,下巨虛跳上豐隆,解溪沖陽陷谷中,內(nèi)庭厲兌經(jīng)穴終(左右九十穴)。 頭維: 額角入發(fā)際,本神旁一寸五分,神庭旁四寸五分。足陽明、少陽二脈之會。《銅人》針三分。《素注》針五分,禁灸。主頭痛如破,目痛如脫,目瞤,目風淚出,偏風,視物不明。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下關(guān): 客主人下,耳前動脈下廉,合口有空,開口則閉,側(cè)臥閉口取之。足陽明、少陽之會?!端刈ⅰ丰樔郑羝吆?,灸三壯?!躲~人》針四分,得氣即瀉,禁灸。主聤耳有膿汁出,偏風口目喎,牙車脫臼,牙齦腫處,張口以三棱針出膿血,多含鹽湯,即不畏風。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頰車(一名機關(guān),一名曲牙): 耳下八分,曲頰端近前陷中,側(cè)臥開口有空取之。《銅人》針四分,得氣即瀉;日灸七壯,止七七壯,炷如麥大。《明堂》灸三壯?!端刈ⅰ丰樔?。主中風牙關(guān)不開,口噤不語,失音,牙車疼痛,頷頰腫,牙不開嚼物,頸強不得回顧,口眼喎。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承泣: 目下七分,直瞳子陷中。足陽明、陽蹻脈、任脈之會。《銅人》灸三壯;禁針,針之令人目烏色?!睹魈谩丰標姆职耄徊灰司?,灸后令人目下大如拳,息肉日加如桃,至三十日定不見物?!顿Y生》云:『當不灸不針?!?/font>東垣曰:『魏邦彥夫人目翳綠色,從下侵上者,自陽明來也?!?/font>主目冷淚出,上觀,瞳子癢,遠視佴佴,昏夜無見,目瞤動與項口相引,口眼喎斜,口不能言,面葉葉牽動,眼赤痛,耳鳴耳聾。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四白: 目下一寸,直瞳子,令病人正視取之。《素注》針四分。《甲乙》、《銅人》針三分,灸七壯。凡用針穩(wěn)當,方可下針;刺太深,令人目烏色。主頭痛,目眩,目赤痛,僻淚不明,目癢目膚翳,口眼喎斜不能言。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巨髎: 俠鼻孔旁八分,直瞳子,平水溝,手足陽明、陽蹻脈之會?!躲~人》針三分,得氣即瀉;灸七壯?!睹魈谩肪钠咂邏选?/font>主瘛瘲,唇頰腫痛,口喎斜,目障無見,遠視佴佴,淫膚白膜,翳覆瞳子,面風鼻雜腫臃痛,招搖視瞻,腳氣膝腫。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地倉: 俠口吻旁四分外如近,下有脈微動。手足陽明、陽蹻脈之會。《銅人》針三分?!睹魈谩丰樔职?,留五呼,得氣即瀉;日可灸二七壯,重者七七壯,炷如粗釵股腳大,艾炷若大,口轉(zhuǎn)喎,卻灸承漿七七壯,即愈。主偏風口喎,目不得閉,腳腫,失音不語,飲水不收,水漿漏落,眼瞤動不止,瞳子癢,遠視佴佴,昏夜無見,病左治右,病右治左,宜頻針灸,以取盡風氣;口眼喎斜者,以正為度。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大迎: 曲頷前一寸二分,骨陷中動脈。又以口下當兩肩是穴?!端刈ⅰ丰樔郑羝吆簦娜龎选?/font>主風痙,口噤不開,唇吻瞤動,頰腫牙疼,寒熱頸痛瘰疬,口喎,齒齲痛,數(shù)欠氣,惡寒,舌強不能言,風壅面浮腫,目痛不得閉。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人迎(一名五會): 頸大動脈應(yīng)手,俠結(jié)喉兩旁一寸五分,仰而取之,以候五臟氣。足陽明、少陽之會?;显唬骸汗乓詡b喉兩旁為氣口,人迎。至晉王叔和直以左右手寸口為人迎、氣口?!弧躲~人》禁針。《明堂》針四分?!端刈ⅰ反踢^深殺人。主吐逆霍亂,胸中滿,喘呼不得息,咽喉臃腫,瘰疬。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水突(一名水門): 頸大筋前,直人迎下,氣舍上。《銅人》針三分,灸三壯。主咳逆上氣,咽喉臃腫,呼吸短氣,喘息不得臥。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氣舍: 頸直人迎下,俠天突陷中?!躲~人》灸三壯,針三分。主咳逆上氣,頸項強不得回顧,喉痹哽噎,咽腫不消,癭瘤。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缺盆(一名天蓋): 肩下橫骨陷中?!躲~人》灸三壯,針三分?!端刈ⅰ丰樁?,留七呼,不宜太深,深則使人逆息?!端貑枴反倘迸柚袃?nèi)陷,氣泄令人喘咳。主息奔,胸滿,喘急,水腫,瘰疬,喉痹,汗出寒熱,缺盆中腫,外(疒貴)則生,胸中熱滿,傷寒胸熱不已。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氣戶: 巨骨下,俞府兩旁各二寸陷中,去中行各四寸,仰而取之?!躲~人》針三分,灸五壯。
主咳逆上氣,胸背痛,咳不得息,不知味,胸脅支滿,喘急。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庫房: 氣戶下一寸六分陷中,去中行各四寸。《銅人》灸五壯,針三分。主胸脅滿,咳逆上氣,呼吸不至息,唾膿血濁沫。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屋翳: 庫房下一寸六分陷中,去中行各四寸,仰而取之?!端刈ⅰ丰標姆??!躲~人》灸五壯,針三分。主咳逆上氣,唾血多濁沫膿血,痰飲,身體腫,皮膚痛不可近衣,淫濼,瘛瘲不仁。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膺窗: 屋翳下一寸六分陷中,去中行各四寸?!躲~人》針四分,灸五壯。主胸滿短氣臥不安,唇腫,腸鳴注泄,乳癰寒熱。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乳中: 當乳中是?!躲~人》微刺三分,禁灸,灸則生蝕瘡,瘡中有膿血清汁可治;瘡中有息肉若蝕瘡者死?!端貑枴吩疲骸捍倘樯?,中乳房為腫根蝕?!?/font>丹溪曰:『乳房陽明胃所經(jīng),乳頭厥陰肝所屬。乳(去聲)子之母,不知調(diào)養(yǎng),忿怒所逆,郁悶所遏,厚味所釀,以致厥陰之氣不行,竅不得通,汁不得出,陽明之血沸騰,熱甚化膿。亦有所乳之子,膈有滯痰,口氣焮熱,含乳而睡,熱氣所吹,遂生結(jié)核。初起時,便須忍痛,揉令稍軟,吮令汁透,自可消散。失此不治,必成癰癤。若加以艾火兩三壯,其效尤捷。粗工便用針刀,卒惹拙病。若不得夫與舅姑,憂怒郁悶,脾氣消沮,肝氣橫逆,遂成結(jié)核如棋子,不痛不癢,十數(shù)年后為瘡陷,名曰奶巖。以瘡形如嵌凹,似巖穴也,不可治矣。若于始生之際,能消息病根,使心清神安,然后醫(yī)治,庶有可安之理。』
乳根: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乳中下一寸六分陷中,去中行各四寸,仰而取之?!躲~人》灸五壯,針三分?!端刈ⅰ丰標姆?,灸三壯。主胸下滿悶,胸痛膈氣,不下食,噎病,臂痛腫,乳痛,乳癰,凄慘寒痛,不可按抑,咳逆,霍亂轉(zhuǎn)筋,四厥。
不容: 幽門旁相去各一寸五分,去中行各三寸?!躲~人》灸五壯?!睹魈谩肪娜龎?,針五分?!端刈ⅰ丰槹朔帧?/font>主腹?jié)M痃癖,吐血,肩脅痛,口干,心痛,胸背相引痛,喘咳,不嗜食,腹虛鳴,嘔吐,痰癖,疝瘕。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承滿: 不容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躲~人》針三分,灸五壯?!睹魈谩啡龎选?/font>主腸鳴腹脹,上氣喘逆,食飲不下,肩息唾血。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梁門: 承滿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躲~人》針三分,灸五壯。主脅下積氣,食飲不思,大腸滑泄,完谷不化。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關(guān)門: 梁門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躲~人》針八分,灸五壯。主善滿積氣,腸鳴卒痛,泄利,不欲食,腹中氣走,俠臍急痛,身腫,痰瘧振寒,遺溺。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太乙: 關(guān)門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躲~人》灸五壯,針八分。主癲疾狂走,心煩吐舌。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滑肉門: 太乙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銅人》灸五壯,針八分。主癲狂,嘔逆,吐舌,舌強。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天樞(一名長溪,一名谷門): 去肓俞一寸,俠臍中兩旁各二寸陷中。乃大腸之募?!躲~人》灸百壯,針五分,留七呼。《千金》云:『魂魄之舍不可針?!弧端刈ⅰ丰樜宸?,留一呼。主賁豚,泄瀉,脹疝,赤白痢、水痢不止,食不下,水腫腹脹腸鳴,上氣沖胸,不能久立,久積冷氣,繞臍切痛,時上沖心,煩滿嘔吐,霍亂,冬月感寒泄利,瘧寒熱狂言,傷寒飲水過多,腹脹氣喘,婦人女子癥瘕,血結(jié)成塊,漏下赤白,月事不時。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外陵: 天樞下一寸,去中行各二寸?!躲~人》灸五壯,針三分。主腹痛,心下如懸,下引臍痛。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大巨: 外陵下一寸,去中行各二寸?!躲~人》針五分,灸五壯?!端刈ⅰ丰槹朔?。主小腹脹滿,煩渴,小便難,頹疝,偏枯,四肢不收,驚悸不眠。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水道: 大巨下三寸,去中行各二寸?!躲~人》灸五壯,針三分半?!端刈ⅰ丰樁职?。主腰骨強急,膀胱有寒,三焦結(jié)熱,婦人小腹脹滿,痛引陰中,胞中瘕,子門寒,大小便不通。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歸來: 水道下二寸,去中行各二寸?!躲~人》灸五壯,針五分?!端刈ⅰ丰槹朔?。主小腹賁豚,卵上入腹,引莖中痛,七疝,婦人血臟積冷。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氣沖(一名氣街): 歸來下一寸,去中行各二寸,動脈應(yīng)手宛宛中,沖脈所起?!躲~人》灸七壯,炷如大麥,禁針?!端貑枴罚骸捍讨忻},血不出,為腫鼠仆?!弧睹魈谩丰樔?,留七呼,氣至即瀉,灸三壯。主腹?jié)M不得正臥,頹疝,大腸中熱,身熱腹痛,大氣石水,陰痿莖痛,兩丸騫痛,小腹賁豚,腹有逆氣上攻心,腹脹滿上搶心,痛不得息,腰痛不得俯仰,淫濼,傷寒胃中熱,婦人無子,小腸痛,月水不利,妊娠子上沖心,生難胞衣不出。東垣曰:『脾胃虛弱,感濕成痿,汗大泄,妨食,三里、氣街以三棱針出血?!挥衷唬骸和卵嗖挥?,以三棱針于氣街出血,立愈?!?/font>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髀關(guān): 伏兔后交叉中。《銅人》針六分,灸三壯。主腰痛,足麻木,膝寒不仁,痿痹,股內(nèi)筋絡(luò)急,不屈伸,小腹引喉痛。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伏兔: 膝上六寸起肉,正跪坐而取之?!躲~人》針五分,禁灸。以左右各三指按捺,上有肉起如兔之狀,因以此名。《此事難知》:『定癰疽死地分有九,伏兔居一?!粍⒆诤裨唬骸好}絡(luò)所會也?!?/font>主膝冷不得溫,風勞痹逆,狂邪,手攣縮,身癮疹,腹脹少氣,頭重腳氣,婦人八部諸疾。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陰市(一名陰鼎): 膝上三寸,伏兔下陷中,拜而取之?!躲~人》針三分,禁灸。主腰腳如冷水,膝寒,痿痹不仁,不屈伸,卒寒疝,力痿少氣,小腹痛,脹滿,腳氣,腳以下伏兔上寒,消渴。
【定位】胃經(jīng)的地部經(jīng)水在此匯合。本穴物質(zhì)為髀關(guān)穴傳來的地部經(jīng)水,為脾土中的外滲之水,因本穴位處肉之陷,經(jīng)水在此為匯合之狀,主治陰寒濕邪集聚之患,故名。足陽明胃經(jīng)腧穴。在大腿前面,當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cè)端的連線上,髕底上3寸;仰臥伸下肢,或正坐屈膝取穴。 【解剖】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股外側(cè)肌。皮膚由股前皮神經(jīng)和股外側(cè)皮神經(jīng)分布。皮下富有脂肪組織。大腿的闊筋膜堅韌致密,上方附于腹股溝韌帶及髂嵴。髂嵴前緣的縱行纖維特別發(fā)達,增厚呈帶狀,稱髂脛束。其上1/3分為兩層,夾有闊筋膜張肌,向下止于脛骨外側(cè)髁。所以行針時,髂脛束有抵抗感。 【功效】溫下焦,散寒除濕;通經(jīng)絡(luò),強腰膝,利關(guān)節(jié)。溫經(jīng)散寒,理氣止痛。 【主治】膝關(guān)節(jié)及周圍軟組織疾患,膝關(guān)節(jié)痛,腿膝麻痹,酸痛,伸屈不利,下肢腫脹,癱瘓不遂,腳氣;腰痛,寒疝,腹脹,腹痛。 【操作】直刺1~1.5寸;可灸。 【臨床運用】
1)《針灸甲乙經(jīng)》∶寒疝痛,腹脹滿,痿厥少氣,陰市主之。 2)《針灸大成》∶寒疝腹痛,陰市,太溪,肝俞。 3)《靈光賦》∶兩足拘攣覓陰市。 【配伍】
1)治寒疝腹痛∶陰市,太溪,肝俞,。 2)治膝腿冷痛無力∶陰市,髀關(guān),陽陵泉,足三里。
梁丘: 膝上二寸兩筋間?!躲~人》灸三壯,針三分?!睹魈谩丰樜宸?。主膝腳腰痛,冷痹不仁,跪難屈伸,足寒,大驚,乳腫痛。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犢鼻: 膝臏下,胻骨上,俠解大筋陷中,形如牛鼻,故名?!端刈ⅰ丰樍??!躲~人》針三分,灸三壯?!端貑枴反虪俦浅鲆簽轷恕?/font>主膝中痛不仁,難跪起,腳氣,膝臏潰者不可治,不潰者可治。若犢鼻堅硬,勿便攻,先洗熨,微刺之愈。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三里: 膝下三寸,胻骨外廉大筋內(nèi)宛宛中,兩筋肉分間,舉足取之。極重按之,則跗上動脈止矣。足陽明胃脈所入為合土?!端刈ⅰ反桃淮?,灸三壯?!躲~人》灸三壯,針五分?!睹魈谩丰槹朔?,留十呼,瀉七吸,日灸七壯,止百壯?!肚Ы稹肪奈灏賶?。少亦一、二百壯。主胃中寒,心腹脹滿,腸鳴,臟氣虛憊,真氣不足,腹痛食不下,大便不通,心悶不已,卒心痛,腹有逆氣上攻,腰痛不得俯仰,小腸氣,水氣蠱毒,鬼擊,痃癖,四肢滿,膝胻酸痛,目不明,產(chǎn)婦血暈。秦承祖云:『諸病皆治。』華佗云:『主五勞羸瘦,七傷虛乏,胸中瘀血,乳癰?!弧肚Ы鹨怼吩疲骸褐鞲怪泻洕M,腸中雷鳴,氣上沖胸,喘不能久立,腹痛,胸腹中瘀血,小腸脹皮腫,陰氣不足,小腹堅,傷寒熱不已,熱病汗不出,喜嘔口苦,壯熱,身反折,口噤鼓頷,腫痛不可回顧。口噼,乳腫,喉痹不能言,胃氣不足,久泄利,食不化,脅下支滿,不能久立,膝痿寒熱,中消谷苦饑,腹熱身煩狂言,乳癰,喜噫,惡聞食臭,狂歌妄笑,恐怒大罵,霍亂,遺尿失氣,陽厥,凄凄惡寒,頭眩,小便不利,喜噦,腳氣。』《外臺秘要》云:『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氣上沖目?!粬|垣曰:『飲食失節(jié)及勞役形質(zhì),陰火乘于坤土之中,致谷氣、榮氣、清氣、胃氣、元氣不得上升,滋于六腑之陽氣,是五陽之氣,先絕于外。外者天也,下流入于坤土陰火之中;皆由喜怒悲憂恐為五賊所傷,而后胃氣不行,勞役飲食不節(jié),繼之則元氣乃傷;當于三里穴中,推而揚之,以伸元氣。』又曰:『氣在于腸胃者,取之足太陰、陽明,不下者取之三里?!挥衷唬骸簹饽婊魜y者取三里,氣下乃止,不下復(fù)治?!挥衷唬骸何鸽洚斝亩?,上支兩脅,膈噎不通,飲食不下,取三里以補之。』又曰:『六淫客邪及上熱下寒,筋骨皮肉血脈之?。诲e取于胃之合(三里穴),大危。』又曰:『有人年少氣弱,常于三里、氣海灸之,節(jié)次約五七十壯,至年老熱厥頭痛,雖大寒猶喜風寒,痛愈惡暖處及煙火,皆灸之過也。』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上廉(一名上巨虛): 三里下三寸,兩筋骨罅中,舉足取之?!躲~人》灸三壯,針三分。甄權(quán)隨年為壯?!睹魈谩丰槹朔?,得氣即瀉;灸日七壯。主臟氣不足,偏風腳氣,腰腿手足不仁,腳脛酸痛屈伸難,不久立,風水膝腫,骨髓冷疼,大腸冷,食不化,飧泄,勞瘵,夾臍腹兩脅痛,腸中切痛雷鳴,氣上沖胸,喘息不能行,不能久立,傷寒胃中熱。東垣曰:『脾胃虛弱,濕痿,汗泄,妨食,三里、氣街出血,不愈,于上廉出血?!?/font>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條口:下廉上一寸,舉足取之。《銅人》針五分?!睹魈谩丰槹朔郑娜龎?。主足麻木,風氣,足下熱,不能久立,足寒膝痛,脛寒濕痹,腳痛胻腫,轉(zhuǎn)筋,足緩不收。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下廉(一名下巨虛): 上廉下三寸,兩筋骨罅中,蹲地舉足取之?!躲~人》針八分,灸三壯?!端刈ⅰ丰樔??!睹魈谩丰樍?,得氣即瀉?!都滓摇肪娜掌咂邏?。主小腸氣不足,面無顏色,偏風腿痿,足不履地,熱風冷痹不遂,風濕痹,喉痹,腳氣不足,沉重,唇干,涎出不覺,不得汗出,毛發(fā)焦,肉脫,傷寒胃中熱,不嗜食,泄膿血,胸脅小腹控睪而痛,時窘之后,當耳前熱。若寒甚,若獨肩上熱甚及小指次指間熱痛,暴驚狂,言語非常,女子乳癰,足跗不收,跟痛。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豐隆: 外踝上八寸,下胻外廉陷中,足陽明絡(luò)別走太陰?!躲~人》針三分,灸三壯?!睹魈谩肪钠邏选?/font>主厥逆,大小便難,怠惰,腿膝酸,屈伸難,胸痛如刺,腹若刀切痛,風痰頭痛,風逆四肢腫,足青身寒濕,喉痹不能言,登高而歌,棄衣而走,見鬼好笑。氣逆則喉痹卒喑,實則癲狂,瀉之。虛則足不收,脛枯,補之。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解溪: 沖陽后一寸五分,腕上陷中,足大趾次趾直上跗上陷者宛宛中。足陽明胃脈所行為經(jīng)火。胃虛補之?!躲~人》灸三壯,針五分,留三呼。主風面浮腫,顏黑,厥氣上沖,腹脹,大便下重,瘛驚,膝股胻腫,轉(zhuǎn)筋,目眩,頭痛,癲疾,煩心悲泣,霍亂,頭風面赤、目赤,眉攢疼不可忍。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沖陽: 足跗上五寸,去陷谷二寸,骨間動脈。足陽明胃脈所過為原,胃虛實皆拔之。《素注》針三分,留十呼?!端貑枴反套沲粕蟿用},血出不止死?!躲~人》針五分,灸三壯。
主偏風口眼喎,跗腫,齒齲,發(fā)寒熱,腹堅大,不嗜食,傷寒病振寒而欠,久狂,登高而歌,棄衣而走,足緩履不收,身前痛。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陷谷: 足大趾次趾外間,本節(jié)后陷中,去內(nèi)庭二寸。足陽明胃脈所注為俞木。《銅人》針三分。《素注》針五分,留七呼,灸三壯。面目浮腫及水病善噫,腸鳴腹痛,熱病無度,汗不出,振寒瘧疾。東垣曰:『氣在于臂,足取之,先去血脈,后深取足陽明之滎俞:內(nèi)庭、陷谷?!?/font>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內(nèi)庭: 足大趾次趾外間陷中。足陽明胃脈所溜為滎水?!躲~人》灸三壯,針三分,留十呼。
主四肢厥逆,腹脹滿,數(shù)欠,惡聞人聲,振寒,咽中引痛,口喎,上齒齲,瘧不嗜食,腦皮膚痛,鼻衄不止,傷寒手足逆冷,汗不出,赤白痢。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厲兌: 足大趾次趾之端,去爪甲角如韭葉。足陽明胃脈所出為井金。胃實瀉之?!躲~人》針一分,灸一壯。主尸厥,口噤氣絕,狀如中惡,心腹脹滿,水腫,熱病汗不出,寒瘧不嗜食,面腫,足胻寒,喉痹,上齒齲,惡寒鼻不利,多驚好臥,狂欲登高而歌,棄衣而走,黃疸,鼽衄,口喎唇疹,頸腫,膝臏腫痛,循胸、乳、氣膺、伏兔、胻外廉、足跗上皆痛,消谷善饑,溺黃。
足陽明胃之經(jīng)病癥八綱辨治以及常見治療中藥和方劑
戊土之腑,脈右關(guān)部。胃氣平調(diào),五臟安堵。實則脈實,唇口干而腋下腫疼,宜瀉胃土;虛則脈虛,腹痛鳴而面目虛浮,藥行溫補。驗實熱兮,必口內(nèi)壅干,瀉黃散而得效;審虛寒兮,須骨節(jié)皆痛,人參散而最奇。橘皮竹茹湯,治熱渴而頻頻嘔噦;烏藥沉香散,療寒痛而日日攢眉。人參治翻胃之良,豆蔻消積氣之冷,粥藥不停,藿葉人參橘皮;心脾刺痛,砂仁香附烏沉。胃冷生痰,半夏姜煎生附子;中寒停水,曲丸蒼術(shù)久陳皮。芫花消癥癖,丸共朱砂;黃耆治消渴,煎同甘草。硫汞結(jié)成砂子,吐逆立痊;參茱煎用棗姜,酸咽即可。霍亂轉(zhuǎn)筋肢逆冷,木瓜鹽炒吳茱萸;食瘕酒癖脅胸疼,莪術(shù)芫棱同醋煮。胃虛咳逆,人參甘草倍陳皮;胃實痰喘,藿葉丁皮增半夏。補虛降火,竹茹甘草橘皮紅,或加枳術(shù);扶弱驅(qū)寒,橘皮良姜丁半夏,參草姜苓。抑聞上部有脈,下部無脈者為食寒,點鹽湯探吐寬舒;倘或三部俱急,人迎帶數(shù)者號內(nèi)壅,服靈丸瀉利便宜。調(diào)脾助胃之藥最難,熱則消于肌肉,須用中和飲子;變通加減之法不易,寒則減于飲食,要施仁義丹頭。如心不在焉,食而不知其味,正心為劑,口不謹兮,飲而不中其節(jié),緘口良方。須知病后能服藥,孰若病前能自防。
胃陰方劑
1 名稱: 加味三仙飲 組成: 焦三仙各3錢,金石斛3錢,干青果15個(搗碎)。 出處: 《慈禧光緒醫(yī)方選議》。 功效: 滋養(yǎng)肺胃,清熱生津。 主治: 肺胃陰虛,干嘔,干咳,納谷不香。 用法用量: 水煎服。
2 名稱: 龍骨厚樸湯 組成: 厚樸半兩,當歸半兩,龍骨半兩,白術(shù)半兩,熟艾1分。 出處: 《雞峰》卷十二。 主治: 諸腸胃陰陽二氣不和,水谷氣冷,口干肚痛,或泄瀉。 用法用量: 每服2錢,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
3 名稱: 玉竹麥門冬湯 組成: 玉竹3錢,麥冬3錢,沙參2錢,生甘草1錢。 出處: 《溫病條辨》卷二。 主治: 燥傷胃陰。 用法用量: 水5杯,煮取2杯,分2次服。 加減: 土虛者,加生扁豆;氣虛者,加人參。 4 名稱: 生津代茶飲 組成:青果5個(研),金石斛2錢,甘菊2錢,荸薺5個(去皮),麥冬3錢,鮮蘆根2支(切碎),桑葉3錢,竹茹2錢,鮮藕10片,黃梨2個(去皮)。 出處: 《慈禧光緒醫(yī)方選議》。 功效: 生津潤燥。 主治: 溫病熱盛,灼傷肺胃陰津,口中燥渴,咳唾白沫,枯滯不爽者。 用法用量: 水煎,代茶。 附注: 不喜甚涼者,可重湯燉溫服。
5 名稱: 沙參粥 組成: 沙參15-30g,粳米50-100g,冰糖適量。 出處: 《藥粥療法》引《粥譜》。 功效: 潤肺養(yǎng)胃,祛痰止咳。 主治: 肺熱肺燥,干咳少痰,或肺氣不足,肺胃陰虛的久咳無痰,咽干,或熱病后津傷口渴。 用法用量:先以沙參煎取藥汁,去渣,入粳米煮稀薄粥,粥熟后加入冰糖?;蛴眯迈r沙參30-60g,洗凈切片,煎取濃汁,同粳米,冰糖煮粥服食。連用3-5天為1療程。 用藥禁忌: 受涼感冒引起的傷風咳嗽患者忌食。煮沙參粥時宜稀薄,不宜稠厚。
6 名稱: 沙參麥冬湯 組成: 沙參3錢,玉竹2錢,生甘草1錢,冬桑葉1錢5分,麥冬3錢,生扁豆1錢5分,花粉1錢5分。 出處: 《溫病條辨》卷一。 功效: 甘寒生津,清養(yǎng)肺胃。 主治: 燥傷肺胃或肺胃陰津不足,咽干口渴,或熱,或干咳少痰?,F(xiàn)用于氣管炎、肺結(jié)核、胸膜炎、慢性咽炎等屬于肺胃陰傷者。 用法用量: 水5杯,煮取2杯,每日服2次。 加減: 久熱久咳者,加地骨皮3錢。 臨床應(yīng)用: 1.小兒遷延性肺炎:用沙參麥冬湯加減治療小兒遷延性肺炎25例,結(jié)果治愈20例,好轉(zhuǎn)4例,死亡1例。 2.小兒口瘡:用沙參麥冬湯加減治療小兒口瘡34例,結(jié)果34例全部治愈,一般服藥3-5劑,潰瘍面愈合。 各家論述:《中醫(yī)方劑學(xué)》:方中沙參、麥冬清養(yǎng)肺胃,玉竹、花粉生津解渴,生扁豆、生甘草益氣培中、甘緩和胃,配以桑葉,輕宣燥熱,合而成方,有清養(yǎng)肺胃、生津潤燥之功。
7 名稱: 麥門冬湯 別名: 麥冬湯 組成: 麥門冬7升,半夏1升,人參2兩,甘草2兩,粳米3合,大棗12枚。 出處: 《金匱》卷上。 功效: 滋養(yǎng)肺胃,降逆和中。止逆下氣。降火利咽。生津救燥。養(yǎng)胃除煩,平逆氣。 主治:肺陰不足,咳逆上氣,咯痰不爽,或咳吐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虛數(shù);胃陰不足、氣逆嘔吐,口渴咽干。火逆上氣,咽喉不利。嘔逆,喘急。肺胃氣壅,風熱客搏,咽喉煩悶。胃中津液干枯,虛火上炎之證。燥痰咳嗽。膈食。及沖氣上逆,夾痰血而干肺者?;魜y后,余熱未清,神倦不饑,無苔而渴,或火升氣逆,干咳無痰。肺虛而有熱之痿。 用法用量: 以水1斗2升,煮取6升,溫服1升,日3夜1服。 用藥禁忌: 肺痿屬于虛寒者不能用本方。 臨床應(yīng)用: 1.咳嗽:右脈虛大,色奪形瘦,肌燥瘡痍,咳嗽經(jīng)年,曾經(jīng)失血,是津虧氣餒,由精勞內(nèi)損,但理胃陰,不必治咳?!督饏T》麥門冬湯去半夏。 2.咳血:咳甚血來,是屬動象,陰陽失司,陽乃騰越,陽明絡(luò)空,隨陽氣自為升降,擬以柔劑填養(yǎng)胃陰,師《金匱》法,用麥門冬湯加減治之:麥門冬四錢,黃耆二錢(酒炒),人參一錢,生甘草八分,粳米半盞,大棗三枚,水同煎服。 3.腦膜炎后遺癥:某女,十四歲?;寄X膜炎,經(jīng)西醫(yī)治愈后,經(jīng)常口吐涎沫不止,吃東西時尤著,且伴有性情煩躁,易怒,舌淡紅,苔薄白,脈平不數(shù)。給理中丸、苓桂術(shù)甘湯治之,效果不顯,故用麥門冬湯治之。方藥:麥冬12g,黨參9g,半夏9g,炙甘草6g,大棗4枚,粳米9g,水煎,分二次服。服三劑后,初見療效,口吐涎沫有所減少,在上方逐漸加重半夏、麥門冬之藥量,半夏加至24g,麥門冬加至60g,每日一劑,連服20余劑,病愈涎止。 各家論述: 1.《法律》:此胃中津液干枯,虛火上炎之證,治本之良法也。夫用降火之藥,而火反升;用寒涼之藥,而熱轉(zhuǎn)熾者,徒知與火熱相爭,未思及必不可得之數(shù),不惟無益,而反害之。凡肺病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胃氣者,肺之母氣也。孰知仲景有此妙法,于麥冬、人參、甘草、粳米、大棗大補中氣,大生津液,此中增入半夏之辛溫一味,其利咽下氣,非半夏之功,實善用半夏之功,擅古今未有之奇矣。 2.《千金方衍義》:于竹葉石膏湯中偏除方名二味,而加麥門冬數(shù)倍為君,人參、甘草、粳米以滋肺母,使水谷之精皆得以上注于肺,自然沃澤無虞。當知火逆上氣,皆是胃中痰氣不清,上溢肺隧,占據(jù)津液流行之道而然,是以倍用半夏,更用大棗通津滌飲為先,奧義全在乎此。若濁飲不除,津液不致,雖日用潤肺生津之劑,烏能建止逆下氣之績哉?俗以半夏性燥不用,殊失立方之旨。 3.《金匱要略心典》:火熱挾飲致逆,為上氣,為咽喉不利,與表寒挾飲上逆者懸殊矣。故以麥冬之寒治火逆,半夏之辛治飲氣,人參、甘草之甘以補益中氣。蓋從外來者,其氣多實,故以攻發(fā)為急;從內(nèi)生者,其氣多虛,則以補養(yǎng)為主也。 4.《古方選注》:麥門冬湯,從胃生津救燥,治虛火上氣之方。用人參、麥門冬、甘草、粳米、大棗大生胃津,救金之母氣,以化兩經(jīng)之燥,獨復(fù)一味半夏之辛溫,利咽止逆,通達三焦,則上氣下氣皆得寧謐,徹土綢繆,誠為扼要之法。 5.《血證論》:參、米、甘、棗四味,大建中氣,大生津液,胃津上輸于肺,肺清而火自平,肺調(diào)而氣自順,然未逆未上之火氣,此固足以安之,而已逆已上之火氣,又不可任其遲留也,故君麥冬以清火,佐半夏以利氣,火氣降則津液生,津液生而火氣自降,又并行而不悖也。用治燥痰咳嗽,最為對癥,以其潤利肺胃,故亦治膈食。又有沖氣上逆,挾痰血而干肺者,皆能治之。 附注: 麥冬湯(《蘭臺軌范》卷五)。
8 名稱: 麥門冬粥 組成: 麥門冬20-30g(取湯取汁),粳米100g。 出處: 《長壽藥粥譜》引《活人書》。 功效: 潤肺,養(yǎng)胃,清心。 主治: 肺痿肺燥,咳嗽咯血,虛勞煩熱,胃陰不足,納少反胃,以及老人熱病津傷。 用法用量: 以粳米煮粥,待粥半熟,加入麥門冬汁和冰糖適量,同煮為粥。供點心或早點服食。 用藥禁忌: 老人風寒感冒,咳嗽痰多時忌服。
9 名稱: 麥冬麻仁湯 組成: 麥冬(連心)5錢,火麻仁4錢,生白芍4錢,何首烏3錢,烏梅肉2錢,知母2錢。 出處: 《溫病條辨》卷二。 主治: 瘧傷胃陰,不饑不飽,不便,潮熱,得食則煩熱愈加,津液不復(fù)者。 用法用量: 水8杯,煮取3杯,分3次溫服。
10 名稱: 養(yǎng)胃湯 組成:石斛12g,太子參12g,瓦楞子12g,金鈴子9g,玄胡9g,佛手9g,黃連2g,吳茱萸0.5g,白芍15g,甘草3g。 出處: 《古今名方》引《老中醫(yī)臨床經(jīng)驗選編》。 功效: 養(yǎng)胃疏肝,和里緩急,降逆止嘔。 主治:胃陰不足,脘脅疼痛,嘔惡泛酸,或有口干口苦,胃脘灼熱,舌質(zhì)偏紅或紅絳,舌苔薄或薄黃,脈弦細或細而帶數(shù)。常用于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病、慢性胃炎等病而偏于胃熱傷陰者。 加減:陰虛肝旺血熱妄行者,加炒梔子、牡丹皮、白茅根、大生地、藕節(jié)以清肝養(yǎng)陰止血;肝郁氣滯,加柴胡、枳殼、當歸以疏肝行氣;肝胃不和,胃陰已傷,加沙參、麥冬、玉竹、生扁豆以養(yǎng)胃陰。
11 名稱: 益胃湯 組成: 沙參3錢,麥冬5線,冰糖1錢,細生地5錢,玉竹(炒香)1錢5分。 出處: 《溫病條辨》卷二。 主治: 陽明溫病,下后汗出,胃陰受傷。 用法用量: 水5杯,煮取2杯,分2次服,滓再煮1杯服。
12 名稱: 滋陰宣解湯 組成: 山藥1兩,滑石1兩,甘草3錢,連翹3錢,蟬退(去足土)3錢,生杭芍4錢。 出處: 《衷中參西》上冊。 主治:溫病,太陰未解,漸入陽明。其人胃陰素虧,陽明府證未實,已燥渴多飲。飲水過多,不能運化,遂成滑瀉,而燥渴益甚,或喘,或自汗,或小便秘;及溫疹兼此證者。 加減: 若滑瀉者,甘草須加倍。 臨床應(yīng)用: 溫疹:一室女,感冒風熱,遍身癮疹,煩渴滑瀉,又兼喘促。其脈浮數(shù)無力。投以滋陰宣解湯,兩劑諸病皆愈。 各家論述:此乃胃府與膀胱同熱,又兼虛熱之證?;越啵芮逦父疅?,淡滲利竅,能清膀胱之熱,同甘草生天一之水,又能清陰虛之熱,一藥而三善備,故以之為君;而重用山藥之大滋真陰,大固元氣者,以為之佐、使。且山藥生用,則汁漿稠粘,同甘草之甘緩者,能逗留滑石于胃中,使之由胃輸脾,由脾達肺,水精四布,循三焦而下通膀胱,則煩熱除,小便利,而滑瀉止矣。又兼用連翹、蟬退之善達表者,以解未罷之太陰,使膀胱蓄熱,不為外感所束,則熱更易于消散。且蟬之性,飲而不食,有小便無大便,故其蟬又能利小便而止大便也。
胃陽方劑
1 名稱: 升陽益胃湯 組成:生耆4分,川芎8分,潞黨2錢,白術(shù)1錢,白芷8分,茯苓1錢半,當歸1錢,麥冬1錢半,生甘草6分,野山參1錢,粉葛1錢,沙參3錢,羌活4分,赤芍1錢,釵斛1錢半。 出處: 《秋瘧指南》 主治:瘧疾,寒熱往來,口渴而脈濡數(shù),旬日病已,遂致口氣臭穢,兩頰黑腫而硬痛,或生于左,或生于右,皆由苦寒太過,胃陽被遏,火毒凝聚所致。 用法用量: 水燉。和童便徐徐咽之。 2 名稱: 加減小建中湯 組成: 人參、歸身(米拌炒)、桂枝木、白芍(炒焦)、南棗。 出處: 方出《臨證指南醫(yī)案》卷一。名見《醫(yī)學(xué)從眾錄》卷一。 主治:胃陽虛弱,衛(wèi)氣不護,背微寒,肢微冷,痰多微嘔,食減不甘,時作微寒微熱,小便短赤,大便微溏,脈左小右虛。
3 名稱: 加減人參瀉心湯 組成: 人參2錢,黃連1錢5分,枳實1錢,干姜1錢5分,生姜2錢,牡蠣2錢。 出處: 《溫病條辨》卷二。 主治: 瘧傷胃陽,氣逆不降,熱韌胃液,不饑不飽,不食不便,渴不欲飲,味變酸濁。 用法用量: 水5杯,煮取2杯。分2次溫服。
4 名稱: 生姜瀉心湯 組成: 生姜4兩(切),甘草3兩(炙),人參3兩,干姜1兩,黃芩3兩,半夏半升(洗,)黃連1兩,大棗12枚(擘)。 出處: 《傷寒論》。 功效: 和胃降逆,散水消痞。 主治:傷寒汗后,胃陽虛弱,水飲內(nèi)停,心下痞硬,腸鳴下利;妊娠惡阻,噤口痢;現(xiàn)用于胃下垂、胃擴張、慢性胃炎等屬胃陽虛弱,水飲內(nèi)停者。 用法用量: 以水1斗,煮取6升,去滓,再煎取3升,溫服1升,每日3次。 臨床應(yīng)用: 1.胃脘痛:楊某,女,17歲,始見胃脘疼痛,繼則嘔腐吐酸,發(fā)作無常,已4年余。今春以來,胃不受納,進食即吐,面色蒼白,神倦腰痛,四肢痠楚,舌苔薄白而滑,右脈強,左脈沉細。診斷為肝胃不和,治以本方和胃降逆。 2.胃下垂:某女,消瘦,胃下垂,喜飲酒,不斷噯氣,予生姜瀉心湯5劑,噯氣消失。 3.胃擴張:某人,年約40余。宿嗜酒,初則晨起吐清水,噯氣顯之,繼則胃中有振水聲,腸鳴下利,偶食不消化物或葷膩,則下利頻繁,致消瘦無力,諸治無效。某醫(yī)院診斷為胃擴張、腸弛緩。脈滑數(shù),苔反膩,心下痞硬。乃用生姜瀉心湯,連服10劑而愈。 4.慢性胃炎:胡某某,男。患慢性胃炎,自覺心下有膨悶感,經(jīng)年累月,飽食后噯生食氣,腹中常有走注之雷鳴聲,形體瘦削,面少光澤。符合仲景生姜瀉心湯證。疏方:生姜12g,炙甘草9g,黨參9g,干姜3g,黃芩9g,黃連3g(忌用大量),半夏9g大棗4枚(擘),以水8鐘,煎至4鐘,去滓再煎,取2鐘,分2次溫服。1周后所有癥狀基本消失,唯食欲不振,投以加味六君子湯,胃納見佳。 各家論述: 1.《傷寒大白》:瀉心湯五方,三方皆用干姜、半夏、黃連、黃芩,兩熱兩寒,豁痰清熱。此方因汗出表解,胃陽虛,不能敷布水飲,腹中雷鳴而下利,故用生姜佐干姜和胃陽,此以痰熱方中化出逐寒飲之法。 2.《傷寒論本義》:雷鳴下利,亦是中氣運行不健之故,鳴則為虛,利則為實;痞硬少氣為虛,干噫食臭為熱。虛熱二字,合成此證。此生姜瀉心以苦治熱,以甘補虛,以辛散痞,為對證之劑也。 3.《古方選注》:瀉心湯有五,總不離乎開結(jié)、導(dǎo)熱、益胃,然其或虛或?qū)?,有邪無邪,處方之變,則各有微妙。先就是方胃陽虛不能行津液而致痞者,惟生姜辛而氣薄,能升胃之津液,故以名湯。干姜、半夏破陰以導(dǎo)陽,黃芩,黃連瀉陽以交陰,人參、甘草益胃安中,培植水谷化生之主宰,仍以大棗佐生姜發(fā)生津液,不使其再化陰邪。通方破滯宣陽,是亦瀉心之義也, 4.《醫(yī)宗金鑒》:名生姜瀉心湯者,其義重在散水氣之痞也。生姜、半夏散脅下之水氣,人參、大棗補中州之土虛,干姜、甘草以溫里寒,黃芩、黃連以瀉痞熱。備乎虛、水、寒、熱之治,胃中不和下利之痞,未有不愈者也。
5 名稱: 平胃發(fā)表湯 組成: 羌活、柴胡、干葛、枳實、厚樸、半夏、廣皮。 出處: 《傷寒大白》卷一。 主治: 胃家凝結(jié),胃陽不得敷布作汗散邪,寒熱身痛,胸滿無汗。 附注: 原書卷三無廣皮,有獨活。
6 名稱: 甘草干姜湯 別名: 干姜甘草湯、復(fù)陰湯 組成: 甘草4兩(炙),干姜2兩。 出處: 《傷寒論》。 功效: 復(fù)陽氣。 主治:脾胃陽虛,手足不溫,口不渴,煩躁吐逆;老年虛弱尿頻,下半身常冷,咳唾痰稀,眩暈短氣,脈沉無力;現(xiàn)用于胃脘痛、吐酸、腸鳴腹泄、胸背徹痛、眩暈、喘咳,經(jīng)期腹痛屬寒證者;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shù),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shù)。 用法用量: 以水3升,煮取1升5合。去滓,分溫再服。 用藥禁忌: 忌海藻、菘菜。 臨床應(yīng)用: 1.傷寒:呂滄州治一婦傷寒,乃陰間陽,面赤,足踡而下痢,躁擾不得眠。論者有主寒、主溫之不一,不能決。呂以紫雪、金匱理中丸進,徐以冰漬甘草干姜湯飲之,愈。且告之曰:下痢足踡,四逆證也,茍用常法,則上焦之熱彌甚,今以紫雪折之,徐以甘辛以溫里,此熱因寒用也。眾皆嘆服。 2.寒證:本方治療34例寒證(胃脘痛8例,吐酸2例,脘腹脹2例,腸鳴腹瀉1例,胸痛2例,眩暈13例,咳嗽2例,經(jīng)來腹痛4例),均取效。認為中醫(yī)所稱寒證,實際上包含副交感神經(jīng)過度興奮的病理生理現(xiàn)象;認為干姜辛辣,服后刺激口腔粘膜,可能引起反射性交感神經(jīng)興奮而起對抗副交感神經(jīng)作用;甘草則對胃平滑肌有一定解痙作用,因而取效。 3.眩暈:何某某,男,80歲,農(nóng)民。素患慢性支氣管炎,年老體弱,臥床已半年,近出現(xiàn)頭暈耳鳴,如坐舟車之中,覺物旋轉(zhuǎn),耳鳴如潮水,不能起床,不敢張目,同時伴咳嗽氣急,咳唾涎沫和胸悶不適感。聽診右中下肺野有散在中小水泡音,曾用四環(huán)素、磺胺嘧啶、麻杏止咳糖漿等消炎止咳藥無效;又用天麻鉤藤飲、百合固金湯等加減方亦無效。眩暈日見加重,咳唾涎沫不止,思熱飲,不欲食。面色萎黃,舌苔薄白,脈沉細。擬診眩暈病,肺中虛冷,水氣不化,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處方:炙甘草15g,炮姜12g,3劑。服1劑后,眩暈銳減,咳唾涎沫好轉(zhuǎn),服完2劑,能起床活動,3劑眩暈除,諸癥基本消失,精神大振。 4.遺尿:劉某,30歲,小學(xué)教師。患遺尿證甚久,日則間有遺出,夜則數(shù)遺無間,良以為苦。醫(yī)咸以為腎氣虛損。診其脈,右部寸關(guān)皆弱,舌白潤無苔,口淡,不咳,唾涎,口納略減。小便清長而不時遺,夜為甚,大便溏薄,審系腎脾肺三臟之病。但補腎溫脾之藥,服之屢矣,所未服者唯肺耳。景岳云:“小水雖利于腎,而腎上連肺,若肺氣無權(quán),則腎水終不能攝,故治水者必先治氣,治腎者必先治肺”。本證病緣于腎,因知有溫肺化水之治法。又甘草干姜湯證原有治遺尿之說,遂疏方:炙甘草8錢,干姜(炮透)3錢,1日2帖。3日后,尿遺大減,涎沫亦稀,再服5日而諸癥盡除。 各家論述: 1.《內(nèi)臺方議》:脈浮,自汗出,惡寒者,為中風。今此又兼小便數(shù)者,心煩腳攣急,為陰陽之氣虛,不可發(fā)汗。反與桂枝湯誤汗之,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上逆也,此乃不可汗而誤攻其表,營衛(wèi)之氣虛傷所致也。故與甘草為君,干姜為臣,二者之辛甘,合之以復(fù)陽氣也。 2.《寒溫條辨》:此即四逆湯去附也。辛甘合用,專復(fù)胸中之陽氣,其夾食夾陰,面赤足冷,發(fā)熱喘嗽,腹痛便滑,內(nèi)外合邪,難于發(fā)散,或寒冷傷胃,不便參術(shù)者,并宜服之,真胃虛挾寒之圣劑也。 3.《傷寒今釋》:干姜與附子,俱為純陽大熱之藥,俱能振起機能之衰減。惟附子之效,偏于全身;干姜之效,限于局部。其主效在溫運消化器官,而兼于肺,故肺寒、胃寒、腸寒者,用干姜;心臟衰弱,細胞之生活力減退者,用附子。吉益氏《藥徽》謂附子逐水,干姜主結(jié)滯水毒。蓋心臟衰弱者,往往引起郁血性水腫,其舌淡胖,如經(jīng)水浸,用姜附以強心,則水腫自退,非姜附能逐水也。 附注: 干姜甘草湯(《外臺》卷六引《備急》)、復(fù)陰湯(雞峰)卷五)。
7 名稱: 和胃透肌湯 組成: 厚樸、枳殼、廣皮、柴胡、葛根、防風。 出處: 《傷寒大白》卷四。 主治:夏、秋熱證之人,內(nèi)有積熱,外冒表邪,又被飲食寒涼抑遏胃陽,陽明邪熱不得發(fā)越,但頭汗,遍身無汗;又有斑痧疫毒,抑遏胃陽,亦不能宣揚外發(fā),煩悶喘嘔,身熱足冷。 各家論述:方以枳殼、厚樸、廣皮松發(fā)胃氣,又以柴胡、葛根、防風宣散表邪。有表邪者汗必出,有斑毒者斑亦現(xiàn)。
8 名稱: 旺土丹 組成:人參6兩,白術(shù)1斤,黃耆1斤,巴戟天1斤,茯苓5兩,山萸肉半斤,菟絲子8兩,肉豆蔻2兩,北五味1兩,肉桂3兩,破故紙4兩,杜仲8兩,山藥8兩,芡實8兩,神曲3兩。 出處: 《辨證錄》卷九。 功效: 補先天命門之火及后天脾胃之土。 主治: 脾胃陽氣不旺,命門火衰,精薄,精冷,雖亦能交接,然半途而廢,或臨門即泄。 用法用量: 每服5錢,白滾水送下。服1月,陽事改觀,而精亦不薄冷矣。 制備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 9 名稱: 祛寒平胃散 組成:炮姜5分,廣皮1錢,茅術(shù)1錢,厚樸1錢,佩蘭1錢,歸身1錢5分,茯苓2錢,木香5分,砂仁1錢,郁金2錢,佛手柑5分。 出處: 《醫(yī)醇剩義》卷三。 主治: 邪氣結(jié)胸,胃陽不通,中脘痞滿,四肢倦怠。
10 名稱: 慢驚丸 組成:人參3錢,白術(shù)(麩炒)3錢,橘皮3錢,甘草(炙)1錢,茯苓3錢,山茱萸(酒蒸)2錢,炮姜3錢,肉豆蔻(煨)2錢,防風3錢,天南星(制)2錢,白芍1錢,天麻2錢,當歸2錢,肉桂1錢。 出處: 《天津市固有成方統(tǒng)一配本》。 功效: 扶陽祛寒,健脾止瀉。 主治: 脾胃陽虛引起的慢脾驚風,面色青黃,昏睡神衰,天吊鼻搧,四肢厥冷。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周歲內(nèi)酌減,溫開水送下,1日2次。 制備方法:山茱萸單放,將人參等13味共軋為細粉,取部分細粉與山茱萸同軋碎,干燥后,軋為細粉,再與其余細粉陸續(xù)配軋,和勻,過80~100目細羅,煉蜜為丸,每丸重1錢(含藥量約4分5厘)。
11 名稱: 干葛神術(shù)湯 組成: 干葛、蒼術(shù)、防風、石膏。 出處: 《傷寒大白》卷三。 功效: 宣發(fā)胃氣。 主治: 陽明濕熱,閉郁中焦,胃陽不能敷布,但頭汗,周身無汗。
糖尿病胃虛方劑
1 名稱: 木香散 別名: 十一味木香散、十一異功散、陳氏木香散 組成:木香1分,大腹皮1分(銼),人參1分(去蘆頭),赤茯苓1分,青橘皮1分(湯浸,去白瓤,焙),訶黎勒皮1分,桂心1分,前胡1分(去蘆頭),半夏1分(場浸7遍,去滑),丁香1分,甘草1分(炙微赤,銼)。 出處: 《圣惠》卷八十四。 功效: 和表里,通津液,清上實下,扶助陰陽。 主治: 小兒脾胃虛寒氣滯,或小兒痘疹,腹脹泄瀉,煩渴,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水1小盞,加生姜半棗大,煎至5分,去滓溫服。 制備方法: 上為粗散。 臨床應(yīng)用:小兒痘疹:一小兒九歲,出痘六日,癢塌寒戰(zhàn),院使錢密庵用十一味木香散二劑,貫?zāi)?;用參芪托里散而靨。后痕白作癢,用十全大補湯而愈。 各家論述: 1.《醫(yī)方考》:胃虛而寒,則生泄瀉;瀉失津液,則令人渴。是方也,人參、甘草,所以補胃;木香、丁香、肉桂,所以溫胃;腹皮、青皮、半夏、前胡、赤苓,所以調(diào)胃;乃訶子者,所以止瀉而生津也。此亦以胃氣為主,蓋胃不虛寒,則瀉自止,津液自生,而渴自除矣。 2.《古方選注》:木香散,手太陰陽明之方也。肺氣表虛,變?yōu)楹铮鞠菪篂a,里虛表白,白必灰,灰必陷,瀉必脹,脹必毒滯,癥因表虛而變,內(nèi)毒不透,當以破滯透毒為先,補虛止瀉次之。故君以木香順氣散滯;丁香贊助元陽,肉桂溫表虛,轉(zhuǎn)灰白為紅潤;訶子破滯氣,又能止瀉,青皮破下焦之滯,脹寬則毒松,腹皮寬膨消毒,其功莫大;半夏通陰,甘草和中,人參佐暖藥和陽,扶破藥養(yǎng)正;使以前胡清肺,赤苓瀉心,俾心肺寧而營衛(wèi)和,且熱藥不傷肺,破藥不傷營也。 附注: 十一味木香散、十一味異功散(《小兒痘疹方論》)、陳氏木香散(《張氏醫(yī)通》卷十五)。
2 名稱: 二陳湯 別名: 治中湯、補脾湯、正料治中湯 組成: 人參、白術(shù)、甘草(炙)、干姜(炮)、青皮、陳皮各等分。 出處: 《普濟方》卷二○六引《指南方》。 主治:脾胃虛寒,胸腹脹滿,嘔逆不食,自利不渴,因傷宿食,或吐后噫敗脾氣。傷寒汗后,脾胃傷冷物,胸膈不快,尋常血氣不和;太陰傷寒,手足溫,自利不渴,腹?jié)M時痛,咽干,脈尺寸俱沉細;飲食傷脾,宿谷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上氣復(fù)熱,四肢冷痹,三焦不調(diào),及胃虛寒氣在上,憂氣在下,二氣并爭,但出不入,嘔不得食;中寒,飲食不化,吞酸哯啘,食則膨亨,脹滿嘔逆;脾胃不和,飲食減少,短氣虛羸而復(fù)嘔逆,霍亂吐瀉,胸痹心痛,逆氣短氣,中滿虛痞,膈塞不通,或大病愈后,胸中有寒,時加咳唾;霍亂吐瀉,瀉血不止;臟寒冷氣,腹痛腸鳴,下痢青黑;食積,心腹?jié)M痛;憂思郁結(jié),脾肺氣凝,脹滿上沖,飲食不下,腹?jié)M痞悶,兼食積者;冷食粘滯。 用法用量: 每服4錢,水1盞半,煎7分,去滓,入鹽點服。 加減: 大便秘,加大黃(棋子大)2枚。 臨床應(yīng)用:傷寒勞復(fù)《本事》:有人患傷寒得汗數(shù)日,忽身熱自汗,脈弦數(shù),心不得寧,真勞復(fù)也。予診曰:勞心之所致,神之所舍,未復(fù)其初,而又勞傷其神,榮衛(wèi)失度,當補其子,益其脾,解發(fā)其勞,庶幾得愈。授以本方,佐以小柴胡得解。 附注: 治中湯(原書同卷)、補脾湯(《本事》卷九)、正料治中湯(《直指》卷二十六)。
3 名稱: 加味六君子湯 組成: 人參1兩,白術(shù)1兩,白茯苓1兩,甘草1兩,黃耆1兩,山藥1兩,砂仁1兩,厚樸7錢半,肉豆蔻(面炒研)7錢半。 出處: 《普濟方》卷二○七引《德生堂方》。 主治: 一切脾胃虛熱泄瀉之癥;傷寒病后,米谷不化,腸中虛滑,發(fā)渴微痛,久不愈者;及小兒脾疳、泄痢。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飲水調(diào)服,不拘時候;如熱,煎麥門冬水調(diào)服。 制備方法: 上為末。
4 名稱: 腎氣丸 別名:八味腎氣丸、地黃丸、八仙丸、補腎八味丸、八味地黃丸、附子八味丸、金匱腎氣丸、桂附八味丸、桂附地黃丸、附桂八味丸、桂附八味地黃丸 組成: 干地黃8兩,薯蕷4兩,山茱萸4兩,澤瀉3兩,茯苓3兩,牡丹皮3兩,桂枝1兩,附子(炮)1兩。 出處: 《金匱》卷下。 功效:溫補腎陽,引火歸源,陰陽雙補。暖腎臟,補虛損,益顏色,壯筋骨。補老人元臟虛弱,腑氣不順,固精髓。久服壯元陽,活血駐顏,強志輕身。 主治:腎陽不足,腰痛腳軟,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舌質(zhì)淡胖,脈虛弱尺部沉細,以及痰飲咳喘、水腫腳氣、消渴、轉(zhuǎn)胞、久泄、陰疽等屬腎中陽氣虛衰者。虛勞腰痛,或短氣有微飲,或男子消渴,以飲一斗,小便一斗,及婦人病飲食如故,煩熱不得臥,而反倚息者,此名轉(zhuǎn)胞,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腳氣上入少腹,少腹不仁。虛勞不足,大傷飲水,小腹急,腎氣虛乏,下元冷憊,臍腹疼痛,夜多漩溺,腳膝緩弱,肢體倦怠,面色黧黑,不思飲食。腎氣內(nèi)奪,舌喑足廢。冷證齒痛。命門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虛寒,大便不實。稟氣虛,骨弱,7-8歲不能行立。腎水不能攝養(yǎng),及脾虛不能克制腎水,多吐痰唾而不咳。兩尺脈微弱,陰陽俱虛。腎虛不能攝水,津液不降,致成痰飲,咳逆,潮熱,盜汗。脾腎虛寒,土不生金,肺金虧損,肺氣虛不能攝血,面色萎黃,時或咳嗽見血,脈多空大無力。脾腎兩敗,水溢于外,土困于中而成水腫,或陽虛小便不通。腎臟真陽不足,火不歸元。百會疽漫腫平塌,紫暗堅硬,面赤而煩,口干不渴,唇潤,屬陽虛浮泛者,及頰瘍牙關(guān)緊急不開或旁腫不消,膿水清稀,因而成漏,復(fù)被寒侵瘡孔,致生多骨,經(jīng)年纏綿難愈者。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加至25丸,酒送下,每日2次。 制備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藥禁忌: 忌豬肉、冷水、生蔥、醋物、蕪荑;有咽干口燥,舌紅少苔等腎陰不足,腎火上炎表現(xiàn)者,不宜使用本方。 藥理作用: ①抗動脈硬化作用的研究:日人渡邊宣佳等報告,服用八味地黃丸后,可使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上升,且尤以女性為顯著。由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有抗動脈硬化的作用,因此本實驗結(jié)果具有重要意義。②抗糖尿病成分的研究《中成藥研究》(1982;1:46):采用鏈脲佐菌素(簡稱STZ)造成大鼠糖尿病模型,發(fā)現(xiàn)八味丸中抗STZ 糖尿病的有效成分為山茱萸中的熊果酸與齊墩果酸。由于上述有效成分在八味丸的水提干浸膏中未能檢出,故研究者認為應(yīng)用八昧丸治療糖尿病時,以古方丸劑或散劑為宜。③對免疫功能的影響《成都中醫(yī)學(xué)院學(xué)報》(1985;4:40):本方對小鼠體內(nèi)外周血淋巴細胞轉(zhuǎn)化率及抗體產(chǎn)生有一定影響。研究結(jié)果提示:金匱腎氣丸可顯著增強機體非特異性細胞免疫功能和體液免疫功能,并能促進抗體提前產(chǎn)生。 臨床應(yīng)用: 1.痞結(jié)泄瀉:一人坐立久則手足麻木,雖夏月亦足寒如冰,復(fù)因醉睡覺而飲水復(fù)睡,遂覺右腹痞結(jié),摩之則腹間瀝漉有聲,得熱摩則氣泄而止,飲食稍多則作痛泄,此非脾胃病,乃命門火衰不能生土,虛寒使之然也,服八味丸而愈。 2.反胃:曾治富商湯名揚,自謂體旺,酒色無度,行年四十,飲食漸減,或教以每早進牛乳酒,初食似可,久之朝食至暮,酒乳結(jié)成羊屎形,其大小便日夜不過數(shù)滴,全無渣滓下行,臥床不起,告急請診。按之兩尺脈微如絲,右關(guān)弦緊,乍有乍無,兩寸與左關(guān)洪大而散。余曰:足下之恙,乃本實先撥,先天之陰虛宜補水,先天之陽虛宜補火,水火既濟,庶可得生。乃用熟地一兩,山茱、山藥各四錢,茯苓、澤瀉、丹皮、肉桂、附子各三錢,煎服一劑,明早令進牛乳酒,至暮則下行,而不上吐矣,連服十劑,飲食漸進。遂從前方藥料為丸,日服二次,囑戒酒色,半載而康。 3.水腫:本方治療水腫12例,癥見眼瞼水腫,小便不利或尿閉,面色蒼白或萎黃,舌苔白厚或干燥,脈象沉微細弱。以腎氣丸每次三錢,每日二次(其中3例因下肢水腫配合五皮飲),一般服藥二周后癥狀減輕,尿量排泄增加,水腫漸消,12例中除2例伴有鉤蟲病或血絲蟲病者無效外,均獲治愈,療程21至90天。 4.尿毒癥:作者認為,多數(shù)晚期尿毒癥,雖有高熱心煩,出血傾向,便閉,苔厚黃等濕熱邪盛之象,不過為發(fā)病之標,而其病本均屬脾腎陽虛,故以腎氣丸為基本方,并重用人參煎湯送服以扶正祛邪,同時酌伍山藥、黃耆、白術(shù)以補氣健脾,公丁香、旋復(fù)花、半夏、竹茹以和胃降逆,配合必要的西藥。經(jīng)治5例,療效滿意,隨訪三年以上.情況良好,其中2例腎功能已恢復(fù)正常。 5.慢性腎炎蛋白尿:本方加黃耆、白術(shù)、薺菜花、煅龍牡等治療慢性腎炎蛋白尿?qū)倌I陽虧損,脾陽不運,氣不化水者3例.分別服藥15至20劑,尿蛋白全部轉(zhuǎn)陰,隨訪年余未復(fù)發(fā)。 6.復(fù)發(fā)性口瘡:復(fù)發(fā)性口瘡屬元陽不歸命門,虛火上升,浮陽于外,上熱下寒,癥見唇、舌或頰內(nèi)等處出現(xiàn)黃豆大小的淡白色圓形或橢圓形潰爛斑點,周圍顏色淡紅,疼痛或重或輕,疲勞易發(fā),同時伴有畏寒肢冷,乏力懶言,小便清長,大便溏薄等。治療以本方溫養(yǎng)命火,引火歸元,若口腔潰爛有腐臭味者,加地骨皮10g,生石膏15g,丹皮增至10g;口渴明顯者,加石斛20g,麥冬10g;另可用錫類散外搽患處。所治5例中,2例痊愈,2例愈后復(fù)發(fā),按原方再服而愈,1例好轉(zhuǎn)。 各家論述: 1.《醫(yī)經(jīng)溯洄集》:八味丸以地黃為君,而以余藥佐之,非止為補血之劑,蓋兼補氣也。氣者,血之母,東垣所謂陽旺則能生陰血者此也。夫其用地黃為君者,大補血虛不足與補腎也;用諸藥佐之者,山藥之強陰益氣;山茱萸之強陰益精而壯元氣;白茯苓之補陽長陰而益氣;牡丹皮之瀉陰火,而治神志不足;澤瀉之養(yǎng)五臟,益氣力,起陰氣,而補虛損五勞,桂、附立補下焦火也。由此觀之,則余之所謂兼補氣者,非臆說也。 2.《醫(yī)方考》:渴而未消者,此方主之。此為心腎不交,水不足以濟火,故令亡液口干,乃是陰無陽而不升,陽無陰而不降,水下火上,不相既濟耳!故用肉桂、附子之辛熱壯其少火,用六味地黃丸益其真陰。真陰益,則陽可降;少火壯,則陰自生。腎間水火俱虛,小便不調(diào)者,此方主之。腎間之水竭則火獨治,能合而不能開,令人病小便不出;腎間之火熄則水獨治,能開而不能合,令人小便不禁。是方也,以附子、肉佳之溫熱益其火;以熟地、山萸之濡潤壯其水;火欲實,則丹皮、澤瀉之酸咸者可以收而瀉之;水欲實,則茯苓、山藥之甘淡者可以制而滲之。水火既濟,則開闔治矣。 3.《千金方衍義》:本方為治虛勞不足,水火不交,下元虧損之首方。專用附、桂蒸發(fā)津氣于上,地黃滋培陰血于下,萸肉澀肝腎之精,山藥補黃庭之氣,丹皮散不歸經(jīng)之血,茯苓守五臟之氣,澤瀉通膀胱之氣化。 4.《金鑒》引柯琴:火少則生氣,火壯則食氣,故火不可亢,亦不可衰,所云火生土者,即腎家之少火游行其間,以息相吹耳,若命門火衰,少火見于熄矣。欲暖脾胃之陽,必先溫命門之火,此腎氣丸納桂、附于滋陰劑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補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腎氣也。故不曰溫腎,而名腎氣,斯知腎以氣為主,腎得氣而土自生也。且形不足者,溫之以氣,則脾胃因虛寒而致病者固痊,即虛火不歸其原者,亦納之而歸封蟄之本矣。 5.《古方選注》:腎氣丸者,納氣歸腎也。地黃、萸肉、山藥補足三陰經(jīng),澤瀉、丹皮、茯苓補足三陽經(jīng)。臟者,藏經(jīng)氣而不泄,以填塞濁陰為補;腑者,如府庫之出入,以通利清陽為補。復(fù)以肉桂從少陽納氣歸肝,復(fù)以附子從太陽納氣歸腎。 6.《血證論》:腎為水臟,而其中一點真陽便是呼吸之母,水足陽秘,則呼吸細而津液調(diào)。如真陽不秘,水泛火逆,則用苓、澤以行水飲,用地、萸以滋水陰,用淮藥入脾,以輸水于腎,用丹皮入心,以清火安腎,得六味以滋腎,而腎水足矣。然水中一點真陽,又恐其不能生化也,故用附子、肉桂以補之。 附注:八味腎氣丸(原書卷下)、地黃丸(《圣惠》卷九十八)、八仙丸(《養(yǎng)老奉親》)、補腎八味丸(《圣濟總錄》卷五十一)、八味地黃丸(《小兒痘疹方論》)、附子八味丸(《證治要決類方》卷四)、金匱腎氣丸(《赤水玄珠》卷七)、桂附八味丸(《簡明醫(yī)彀》卷四)、桂附地黃丸(《簡明醫(yī)彀》卷八)、附桂八味丸(《醫(yī)方論》)、桂附八味地黃丸(《胎產(chǎn)心法》卷一)。本方方名,《崔氏方》引作“八味九”(見《外臺》):改為湯劑,名“腎氣湯”(見《普濟方》)、“八味地黃湯”(見《辨證錄》)“八味飲”(見《西塘感證》、“加味地黃湯”、“桂附地黃湯”(見《金鑒》)、“八味湯”(見《雜癥會心錄》)、“陽八味湯”(見《醫(yī)門補要》)、“桂附八味湯”(見《喉科種?!罚?。 5 名稱: 白茯苓陳皮丸 別名: 緩中丸 組成: 白茯苓1兩,陳皮1兩,干生姜1兩,人參1兩。 出處: 《潔古家珍》。 主治: 脾胃虛弱。六脈俱弦而指下虛。食少而渴不止,心下痞、腹中或痛,或窄狹如繩束之急,小便不利,大便不調(diào),精神短少。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空腹白湯煎化下。 加減: 如脈弦或腹中急甚,加甘草3錢(炙);秋減姜1半。 制備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附注: 緩中丸(《衛(wèi)生寶鑒》卷五)。
6 名稱: 白扁豆粥 組成: 白扁豆、粳米。 出處: 《長壽藥粥譜》引《延年秘旨》。 功效: 健脾養(yǎng)胃,清暑止瀉。 主治: 脾胃虛弱,食少嘔逆,慢性久瀉,暑濕瀉痢,夏季煩渴。 用法用量: 每次取炒白扁豆60g,或鮮白扁豆120g,粳米60g,同煮為粥,至扁豆爛熟,夏秋季可供早晚餐服食。 7 名稱: 白術(shù)散 別名: 白術(shù)湯、錢氏白術(shù)散、人參白術(shù)散、七味人參白術(shù)散、清寧散、七味白術(shù)散、參苓白術(shù)散、七味白術(shù)湯 組成: 人參2錢5分,白茯苓5錢,白術(shù)5錢(炒),藿香葉5錢,木香2錢,甘草1錢,葛根5錢。 出處: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功效: 健脾養(yǎng)胃,益氣升清,清神生津,除煩止渴,止瀉痢,調(diào)中益氣。 主治:脾胃虛弱,運化失司,津液耗傷,虛熱內(nèi)熾,嘔吐,泄瀉,霍亂,痢疾,煩渴飲水,羸困少力;小兒脾胃久虛,嘔吐泄瀉,頻作不止,精液枯竭,煩渴躁,但欲飲水,乳食不進,羸瘦困劣;及失治后變成驚癇,不論陰陽虛實者;酒積嘔噦;小兒痘瘡已靨,身熱不退及傷寒瀉后,胃中虛熱;小兒泔渴,煩躁引水,乳食不進,夜則渴甚者;積痛;消中,消谷善饑;小兒胃虛寒所致的冬月吐蛔癥;妊娠口干不渴,脈浮緩者;孕婦泄瀉,脈浮軟者。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3錢,水煎服。 加減: 熱甚發(fā)渴,去木香;渴者,葛根加至1兩。 各家論述: 1.《育嬰秘訣》:本方治陽明經(jīng)本虛,陰陽不和,吐瀉亡津液,煩熱口干。以人參、白術(shù)、甘草甘溫補胃和里;木香、藿香辛溫以助脾;白茯苓甘平,分陰陽,利水濕;葛根甘平,倍于眾藥,其氣輕浮,鼓舞胃氣,上行津液,又解肌熱,治脾胃虛弱泄瀉之圣藥也。不問泄痢,但久不止者,并服之。 2.《醫(yī)略六書》:妊娠脾胃兩虧,清陽下陷,津液不能上敷四達,故泄瀉煩渴不解,胎因不安焉。人參扶元氣以通血脈,白術(shù)健脾土以生血脈,茯苓滲濕和脾,炙草緩中益胃,葛根升清氣,最除煩渴,藿香開胃氣,兼止泄瀉,木香調(diào)氣以醒脾胃也。為散水煎,使脾胃調(diào)和,則清陽上奉而津液四布,泄瀉無不止,煩渴無不除,何胎孕之不安哉! 3.《小兒藥證直訣類證釋義》:小兒體質(zhì)嬌嫩,氣血未充,而氣血津液又是生機之本,必須時時顧護珍惜?;谶@樣的治療思想,針對胃有虛熱,津液虧耗,中氣下陷等證,錢氏創(chuàng)立了著名的白術(shù)散,此方健脾養(yǎng)胃,又能升清,應(yīng)用于因運化失司而復(fù)津液耗竭,虛熱內(nèi)熾,口渴不止者。方以四君補中,木香、藿香芳香悅脾而健胃,葛根升清止瀉,又能解渴,實為臨床治療渴瀉之圣藥,疳證初起之妙劑,惟多服則佳。 附注:白術(shù)湯(《衛(wèi)生總微》卷十)、錢氏白術(shù)散(《局方》卷十吳直閣培諸家名方)人參白術(shù)散(《小兒痘疹方論》)、七味人參白術(shù)散(《水類鈐方》卷二十一)、清寧散(《得效》卷十二)、七味白術(shù)散(《校注婦人良方》卷二十一)、參苓白術(shù)散(《片玉痘疹》卷六)、干葛參苓白術(shù)散(《痘疹全書》卷上),七味白術(shù)湯(《景岳全書》卷六十四)。
8 名稱: 白術(shù)湯 別名: 四君子湯、白術(shù)散、四圣湯、人參散、溫中湯、四君湯 組成: 白術(shù)、赤茯苓(去黑皮)、人參、甘草(炙)各等分。 出處: 《圣濟總錄》卷八十。 功效:益氣補中,健脾和胃,辟寒邪瘴霧氣;平調(diào)臟腑,通順三焦,育神養(yǎng)氣,暖胃消谷;補五臟,生津液,調(diào)氣血,解虛煩,益肌體;調(diào)理脾胃,進乳食,止泄瀉;扶胃降火,補虛固本,大補陽氣補元氣。 主治:脾胃虛弱,元氣不足,面色萎黃,身體瘦弱,倦怠嗜臥,氣短懶言,四肢無力,心腹脹滿,不思飲食,嘔噦吐逆,腸鳴泄瀉,脈虛弱,水氣渴,榮衛(wèi)氣虛,臟腑怯弱,及病后羸弱,食不復(fù)常;小兒脾胃虛弱,噦逆不止,心神煩悶,吐瀉,氣虛煩渴;肺損,皮聚而毛落;或肢體腫脹,肚腹作痛;或大便不實,體瘦而黃;或胸膈虛痞,痰嗽吞酸;年高氣弱,痔血不止,或誤服攻痔之藥,致血大下而虛脫,真氣虛弱,及短氣脈弱;氣虛痰濕頭眩。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2盞,煎1盞半,去滓溫服。 制備方法: 上為粗末。 藥理作用: ①對消化道運動的影響《新中醫(yī)》(1978;5:53):本方可消除胃納不佳,脘腹?jié)M悶及完谷不化,腹瀉和腸道充氣癥狀;對腸道運動的影響與抗副交感藥物阿托品相似;對家兔離體十二指腸及回腸的自發(fā)活動呈抑制性影響,使緊張性下降,收縮幅度減小,有顯著的解痙作用;對乙酰膽堿及氯化鋇所致兔回腸強直性收縮的抑制率分別為83%及26%,對組織胺,氯化鋇所致豚鼠回腸痙攣的抑制率分別為65%和27%;其對乙酰膽堿痙攣的解除主要表現(xiàn)為緊張性的明顯下降,而收縮幅度仍保持原有水平乃至增加,對于腎上腺素所致十二指腸或回腸的抑制,則反可使收縮幅度加大。上述結(jié)果表明本方對腸道運動的影響主要是與其抗乙酰膽堿及組織胺有關(guān),而直接作用則較弱,②對胰腺功能的影響《第二屆學(xué)術(shù)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1985年);四君子湯對金地鼠脾虛模型的作用,可見到胰腺合成消化酶能力加強,恢復(fù)分泌消化酶的能力。不論是生化檢測結(jié)果,還是對胰腺細胞超微結(jié)構(gòu)的觀察,均可證實這些結(jié)論。③對糖代謝的影響《廣東中醫(yī)》(1962;3:4):四君子湯具有增加肝糖元作用。將本方制劑連續(xù)口飼小鼠,1周后給藥小鼠肝細胞中糖元顆粒聚集成較大團塊,含量比對照組顯著增多。推測本方益氣補脾的作用可能包括糖代謝的改善,以及相應(yīng)的能量供應(yīng)增加。④對免疫功能的影響《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1984;6:363):四君子湯能明顯提高小白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單味藥實驗,黨參、白術(shù)、茯苓都能明顯提高小白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其中尤以黨參顯著,白術(shù)次之,茯苓稍差,炙甘草未見有提高作用。在四君子湯配伍中,炙甘草濃度含1/3時,可明顯拮抗黨參、白術(shù)、茯苓提高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的作用;炙甘草濃度含1/5,1/7時,拮抗作用不明顯?!哆|寧中醫(yī)雜志》(1989;3:43):四君子湯能夠促進萎縮的胸腺恢復(fù),其作用不是通過促進食欲,增加進食量實現(xiàn),而是相對特異地作用于胸腺,促進皮質(zhì)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對正常小鼠胸腺結(jié)構(gòu)則無明顯影響?!吨腥A微生物學(xué)和免疫學(xué)雜志》(1987;3:189):四君子湯對60Co放射性損傷大鼠的細胞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給藥組的遲發(fā)超敏反應(yīng)程度(足墊腫脹)較對照組明顯為高,血清總補體活性和血清溶菌酶含量,給藥組也均較對照組有顯著的提高。 臨床應(yīng)用: 1.虛寒泄瀉:中氣虛寒,得冷則瀉,而又火生齒衄。古人所謂胸中聚集之殘火,腹內(nèi)久積之沉寒也。此當溫補中氣,脾土厚則火自斂,四君子湯加益智仁、干姜。 2.潰瘍?。簩儾『喜⒊鲅痔摵c實熱兩型,前者共153例,用本方辯證加灶心土、白及、山藥等治療,有效率為92.8%。 3.胃脘痛:用四君子湯加味治療以脾胃虛寒為主證的胃脘痛38例,臨床表現(xiàn):食欲不振,胃脘脹痛,饑餓時或夜間疼痛加重,常因飲食生冷而發(fā)病,疼痛時進食可緩解,經(jīng)常泛吐清水,反酸,呃逆或欲嘔,形困倦,喜按喜熱飲,或大便稀爛,胃脘部有壓痛,舌質(zhì)淡,舌苔薄白或白膩,脈沉細而弱。38例中,急性胃炎2例;胃、十二指腸球部潰瘍17例;慢性胃炎12例;胃、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合并慢性胃炎6例;胃下垂1例。病程最短半天,最長達30年。皆以四君子湯為主方,氣虛甚者加黃耆;血虛甚者加當歸;偏寒者加干姜、高良姜或吳茱萸;濕重者加半夏;泛酸者加海螵蛸,煅瓦楞子;氣滯者加陳皮、木香;腹痛甚者加延胡索。每日1劑,水煎服。共治愈26例,有效12例。平均住院58天。 4.慢性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40例,其中肝郁脾虛型15例,肝腎陰虛型12例,脾腎陽虛型6例,氣陰兩虛型7例,均以本方加黃耆為基本方,治療4-5月,均獲痊愈;HBsAg轉(zhuǎn)陰28例(70%),HBsAg滴度下降6例;免疫學(xué)指標、肝功能及生化指標均恢復(fù)正常。 5.妊娠惡阻:馬某某,女,25歲,妊娠2月,食欲不振,惡心欲吐,因癥狀加重而入院,西藥治療4天未見療效,頻頻嘔吐,不能進食,食入加劇,吐黃綠苦水,脘悶,倦怠乏力,思睡,舌淡苔薄,脈滑無力,以四君子湯加陳皮20g,竹茹15g,厚樸10g,1劑即覺脘內(nèi)舒適,惡心減輕,嘔吐未作,能進食。服第4劑藥的午后,惡心微作,持續(xù)約1小時,但終未吐出,而后惡心消失,食欲增進。 6.小兒疳疾:恒以本方為主,因證加入1-2味藥,治小兒疳疾,效果甚佳。附病例三則,例一,因母乳不足,多進甘肥厚味,脾胃受損,大便泄瀉無度近1年。方用四君子丸9g,滾開水泡,連滓分2-3次服。服15貼后諸癥大減,大便正常。但多食后仍有便溏,續(xù)服1月,體漸肥胖。例二,大便秘結(jié),糞如算盤珠樣,數(shù)日不解,排便啼哭,便中挾血絲。方用四君合劑(黨參、茯苓各9g,冬術(shù)4.5g,炙甘草3g)加女貞子6g,煎服。服8帖而愈。例三,稟賦素弱,麻疹后飲食不節(jié),雜食生冷,致大便經(jīng)常溏薄,日解6-7次,量多色白,肌肉消削,咳嗽盜汗,治以培上滋陰,方用四君合劑加枸杞子,女貞子各6g,10貼愈。 7.小兒低熱:華某某,男,6歲,平素脾胃虛弱,經(jīng)常大便溏薄,納食不香。1月前因中毒性消化不良住院治療,吐瀉止后,低熱長期不退,經(jīng)多種化驗檢查,診斷為“功能性低熱”。就診時所見:面色(白光)白,肢倦乏力,語聲低微,不思飲食,時覺口干喜熱飲,額角及兩手心發(fā)熱,舌質(zhì)胖潤,苔薄白,脈細緩無力,體溫37.5℃-38.5℃之間。病屬吐后脾胃虛弱,元氣受損,虛陽外浮之發(fā)熱,治宜四君子湯補氣健脾,加山藥、花粉滋養(yǎng)脾胃之陰,以期陰平陽秘。5貼后熱退病愈。 各家論述: 1.《丹溪心法附余》:四君子湯用白術(shù)、人參、茯苓、甘草者,白術(shù)則健脾燥濕,人參則補肺扶脾,茯苓則降氣滲濕,甘草則補胃和中,譬如寬厚和平之君子,而不為奸險卒暴之行也。《和劑》之等分,愚以為藥為君臣,劑之大小,又人之所處何如也。 2.《醫(yī)方考》:人參甘溫質(zhì)潤,能補五臟之元氣;白術(shù)甘溫健脾,能補五臟之母氣;茯苓甘溫而潔,能致五臟之清氣;甘草甘溫而平,能調(diào)五臟愆和之氣。四藥皆甘溫,甘得中之味,溫得中之氣,猶之不偏不倚之君子也,故曰“四君子”。 3.《醫(yī)燈續(xù)焰》:白術(shù)強土健運,茯苓滲濕燥脾,甘草守氣于中宮,人參益氣于五臟,皆主脾胃者,以人身真氣即水谷之氣也。四藥沖和平淡而能補氣維陽,誠君子哉。 4.《醫(yī)方集解》:此手足太陰足陽明藥也。人參甘溫,大補元氣為君;白術(shù)苦溫,燥脾補氣為臣;茯苓甘淡,滲濕泄熱為佐;甘草甘平,和中益土為使也。氣足脾運,飲食倍進,則余臟受蔭,而色澤身強矣。 5.《傷寒緒論》:氣虛者,補之以甘、參、術(shù)、苓、草,甘溫益胃,有健運之功,具沖和之德,故為“君子”。蓋人之一身,以胃氣為本,胃氣旺則五臟受蔭,胃氣傷則百病叢生。故凡病久不愈,諸藥不效者,惟有益胃,補腎兩途。故用四君子,隨證加減,無論寒熱補瀉,先培中土,使藥引津氣四迄,則周身之機運流通,水谷之精微敷布,何患其藥之不效哉!是知四君子為司命之本也。⑥《古方選注》:湯以君子名,功專健脾和胃,以受水谷之精氣,而輸布于四臟,一如君子有成人之德也。入太陰、陽明二經(jīng),然其主治在脾,故藥品分兩皆為偶數(shù)。白術(shù)健脾陽,復(fù)人參保脾陰,炙草和胃陰,復(fù)茯苓通胃陽,大棗悅脾,生姜通胃。理運陰陽,剛?cè)嵯酀?,誠為生化良方。 附注:四君子湯(《局方》卷三新添諸局經(jīng)驗秘方)、白術(shù)散(《朱氏集驗方》卷二)、四圣湯(《活幼口議》卷二十)、人參散(《普濟方》卷三九四)、溫中湯(《醫(yī)部全錄》卷四三六)、四君湯(《文堂集驗方》卷四)。本方改為丸劑,名“四君子丸”,(見《丸散膏丹集成》)。
9 名稱: 竹葉湯 組成:竹葉(切)5升,小麥1升,麥門冬1升(去心),知母3兩,茯苓3兩,石膏4兩(碎),芍藥2兩,栝樓2兩,澤瀉2兩,人參2兩,甘草(炙)2兩。 出處: 《千金翼》卷十八。 主治: 胃虛,陽氣外蒸,泄津液,口干苦渴,氣喘嘔逆,涎沫相連。 用法用量: 以水2斗,煮竹葉、小麥,取1斗,去滓,納藥,煮取4升,分4服。
10 名稱: 竹葉黃耆湯 組成:淡竹葉2兩,生地黃8兩,黃耆3兩,麥門冬3兩(去心),當歸3兩,川芎3兩,人參3兩,甘草3兩,黃芩3兩,芍藥3兩,石膏3兩。 出處: 《衛(wèi)生寶鑒》卷十三。 主治: 發(fā)背發(fā)渴,諸瘡大渴;胃虛火盛而作渴。 用法用量: 每服5錢,水1盞半,加竹葉5-7片,煎至1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制備方法: 上為粗末。
11 名稱: 赤茯苓散 別名: 赤茯苓湯 組成:赤茯苓1兩,紫蘇子1兩,白術(shù)1兩,前胡1兩(去蘆頭),人參1兩(去蘆頭),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桂心3分,木香3分,檳榔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出處: 《圣惠》卷五十三。 主治: 消渴后,頭面腳膝浮腫,胃虛不能下食,心胸不利,或時吐逆。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一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制備方法: 上為散。 附注: 赤茯苓湯(《圣濟總錄》卷五十九)。
12 名稱: 連理湯 組成: 理中湯加茯苓、連。 出處: 《證治要訣類方》卷一。 主治: 脾胃虛寒,內(nèi)蘊濕熱,瀉痢煩渴,吞酸腹脹,小便赤澀者 用法用量: 每服2錢,沸湯點服,不拘時候。如中暑作渴,小便赤澀,每服半錢,溫熱水調(diào)服。 制備方法: 上為末。 附注: 本方改作丸劑,名“連理丸”(見《中國醫(yī)學(xué)大辭典》)。 13 名稱: 參耆四圣散 組成:人參1錢,黃耆1錢,白術(shù)1錢,紫草茸8錢,茯苓8錢,芍藥8錢,當歸7分,木通6分,防風5分,甘草5分,川芎5分,粳米1撮。 出處: 《張氏醫(yī)通》卷十五。 主治: 痘。胃虛少食,發(fā)熱作渴而起發(fā)遲。 用法用量: 水煎,熱服。
14 名稱: 潑雪丸 組成: 蓽茇半兩,人參半兩,茯苓(去皮)半兩,干姜(炮)半兩,桂心7錢半,訶子1兩半(炮,去核),胡椒7錢半,良姜1分。 出處: 《雞峰》卷十四。 主治:五勞七傷,陰汗盜汗,夜多小便,沉寒痼冷,脾胃虛損,久不思飲食,消渴,腹脹,翻胃吐逆,腹中絞結(jié)疼痛,肺寒咳嗽,寒痰不利,口吐酸水,五瘧,脾寒泄瀉,一切冷疾。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以米飲送下。 制備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15 名稱: 肥兒丸 別名: 七味肥兒丸、大無肥兒丸 組成:黃連(去須)1兩,神曲(炒)1兩,使君子仁半兩,肉豆蔻(面裹煨,去面)半兩,麥糵(炒)半兩,木香2錢,檳榔2個(不見火)。 出處: 《衛(wèi)生總微》卷十二。 功效: 進飲食,健脾胃,殺蟲消積。長肌退黃。 主治:小兒乳食不節(jié)或病久臟腑胃虛蟲動所致諸疳,羸瘦面黃,肚腹脹大,發(fā)豎堅黃,不能行走,爛齦口臭,好食泥土,神疲發(fā)熱,二便不調(diào),或頸項結(jié)核。諸疳,久患臟腑胃虛蟲動,發(fā)豎作穗,肌體發(fā)熱,精神衰弱。發(fā)堅,面無精光。面黃口臭。食積五疳,口渴。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熟水送下,食空服。 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蘿卜子大。 用藥禁忌: 忌生硬冷物。 臨床應(yīng)用:小兒疳積:汪石山治一小兒病多,因缺乳食太早所致,或因久患臟腑胃虛蟲動,日漸羸瘦,腹大不能行,發(fā)豎,發(fā)熱,無精神,用大無肥兒丸一料而愈。 各家論述:《張氏醫(yī)通》:此方近世所傳,尚多胡黃連、雷丸、蕪荑等味,大苦大寒,大傷元氣,而因名誤實,故世喜服之,意謂有益于兒也。曷知立方之義,本為疳熱腹脹羸瘦,故用祛熱伐肝之劑,消去疳積,元氣得復(fù),兒自肥矣。若本無疳熱服之,與引寇破家何異?嘗見富有之家,從幼好服此丸至十歲外,漸至蒸熱咳嗽,蓋緣真陽虧損,不能振生發(fā)之令,而成童勞者不少。奈何習俗成風,多所未悟,因特表而出之。 附注: 七味肥兒丸(《景岳全書》卷六十二)、大無肥兒丸(《不居集》上集卷三十)。
16 名稱: 肥兒丸 別名: 六味肥兒丸 組成: 黃連1兩,陳皮(去白)1兩,神曲(炒)1兩,麥糵(炒)1兩(加三棱、莪術(shù)),白蕪荑半兩,川楝子1兩(去核,炒)。 出處: 《嬰童百問》卷八。 功效: 化蟲,消疳,退疳熱。 主治:小兒因缺乳食肉太早,或患臟腑胃虛所致疳,黃瘦,肚急。肌肉消瘦。小兒脾疳,飲食少思,肚大頸細,發(fā)稀成穗,項間結(jié)核,發(fā)熱作渴,精神倦怠,大便酸臭,嗜食泥土,或口鼻頭瘡,肚見青筋,嚙齒下痢,便白五疳。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米飲吞下。 制備方法: 上為末,神曲糊為丸,如麻子大。 附注: 六味肥兒丸(《保嬰撮要》卷八)。
17 名稱: 茴香理中丸 組成: 白術(shù)2兩半,人參(去蘆)2兩半,干姜(炮)2兩半,甘草2兩半,茴香1兩。 出處: 《普濟方》卷二十三。 功效: 溫脾胃,消痞滿,順三焦,進飲食,辟風寒邪氣。 主治:中焦不和,脾胃虛冷,心下虛痞,腸中疼痛,嘔吐冷痰,飲食不下,噫氣吞酸,怠惰嗜臥;霍亂吐利,腸鳴不渴,手足不和,米谷遲化;大病、新產(chǎn)吐唾不止,及新產(chǎn)內(nèi)虛。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前用白湯化下,嚼服亦得;或丸如梧桐子大服亦得。 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2分作10丸。
18 名稱: 大香連丸 別名: 香連丸、二味香連丸 組成: 黃連(去蘆須)20兩(用茱萸10兩同炒令赤,去茱萸不用),木香(不見火)4兩8錢8分。 出處: 《局方》卷六(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主治:丈夫婦人腸胃虛弱,冷熱不調(diào),泄瀉煩渴,米谷不化,腹脹腸鳴,胸膈痞悶,脅肋脹滿;或下痢膿血,里急后重,夜起頻并,不思飲食;或小便不利,肢體怠惰,漸即瘦弱。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飯飲吞下。 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附注: 香連丸(《直指》卷十四)、二味香連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青島方)。
19 名稱: 燒針丸 組成: 黃丹(水飛過)、朱砂、白礬(火煅)各等分。 出處: 《古今醫(yī)鑒》卷十三。 功效: 和胃止泄。 主治: 小兒吐瀉。小兒內(nèi)傷乳食,吐瀉不止,危甚者。吐乳壅塞。煩躁作渴,便黃腥臭,屬熱癥者。脾胃虛弱,嘔吐惡心,精神疲倦。 用法用量:每服3-4丸,戳針尖上,于燈焰上燒存性,研爛,涼米泔水調(diào)服。瀉者,食前服;吐者,不拘時候;外用綠豆粉,以雞子清和作膏,涂兩腳心;如瀉,涂囟門。止則去之。 制備方法: 上為末,棗肉為丸,如黃豆大。 用藥禁忌: 忌生冷油膩,不易消化物品,熱性病勿服。
20 名稱: 理中丸 別名: 四順理中丸、白術(shù)丸、調(diào)中丸、大理中丸、順味丸、人參理中丸 組成: 人參3錢,干姜3錢,甘草(炙)3錢,白術(shù)3兩。 出處: 《傷寒論》。 功效: 溫中祛寒,補氣健脾。 主治: 脾胃虛寒,自利不渴,嘔吐腹痛,不欲飲食,中寒霍亂,陽虛失血,胸痹虛證,病后喜唾,小兒慢驚。 用法用量: 以沸湯數(shù)合,和1丸,研碎,溫服之,日3次,夜2次。腹中未熱,益至3-4丸。 制備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雞子黃許大。 用藥禁忌: 忌桃、李、雀肉、海藻、菘菜。 臨床應(yīng)用:喜唾:大病初愈,元氣虛而未復(fù),脈沉遲無力,喜唾,乃胃中虛寒,津液不主收攝,若遽以湯劑峻補,久虛之體恐非所宜,須以丸藥溫之為合,以理中丸。 各家論述: 1.《傷寒明理論》:心肺在膈上為陽,腎肝在膈下為陰,此上下臟也。脾胃應(yīng)土,處在中州,在五臟曰孤臟,屬三焦曰中焦,自三焦獨治在中,一有不調(diào),此丸專治,故名曰理中丸。人參味甘溫,《內(nèi)經(jīng)》曰: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緩中益脾,必以甘為主,是以人參為君;白術(shù)味甘溫,《內(nèi)經(jīng)》曰:脾惡濕,甘勝濕。溫中勝濕,必以甘為動,是以白術(shù)為臣;甘草味甘平,《內(nèi)經(jīng)》曰:五味所入,甘先入脾,脾不足者,以甘補之。補中助脾,必先甘劑,是以甘草為佐;干姜味辛熱,喜溫而惡寒者,胃也,胃寒則中焦不治,《內(nèi)經(jīng)》曰:寒濕所勝,平以辛熱。散寒溫胃,必先辛劑,是以干姜為使。 2.《醫(yī)方考》:寒者溫之,故用干姜之辛熱;邪之湊也,其氣必虛,故用人參、白術(shù)、甘草之溫補。 3.《傷寒附翼》:太陰病,以吐利腹?jié)M為提綱,是遍及三焦矣。然吐雖屬上,而由于腹?jié)M;利雖屬下,而由于腹?jié)M,皆因中焦不治,以致之也。其來由有三:有因表虛而風寒自外入者,有因下虛而寒濕自下上者,有因飲食生冷而寒邪由中發(fā)者,總不出于虛寒,法當溫補以扶胃腕之陽,一理中而滿痛吐利諸癥悉平矣。故用白術(shù)培脾土之虛,人參益中富之氣,干姜散胃中之寒,甘草緩三焦之急也,且干姜得白術(shù),能除滿而止吐;人參得甘草,能療痛而止利,或湯或丸,隨機應(yīng)變,此理中確為之主劑歟。夫理中者,理中焦,此仲景之明訓(xùn)。 4.《古方選注》:理中者,理中焦之氣,以交陰陽也。上焦屬陽,下焦屬陰,而中焦則為陰陽相偶之處。仲景立論,中焦熱則主五苓以治太陽;中焦寒,則主理中以治太陰,治陽用散,治陰用丸,皆不及于湯,恐湯性易輸易化,無留戀之能,少致和之功耳。人參、甘草甘以和明也,白術(shù)、干姜辛以和陽也,辛甘相輔以處中,則陰陽自然和順矣。 附注:四順理中丸(《千金》卷二)、白術(shù)丸(《圣濟總錄》卷一七一)、調(diào)中丸(《小兒藥證直訣》卷下)、大理中丸(《得效》卷五)、順味丸(《普濟方》卷一五九)、人參理中丸(《癘瘍機要》卷下)。 21 名稱: 理中湯 別名: 人參湯、治中湯、理中煎、人參理中湯、干姜理中湯 組成: 人參3兩,干姜3兩,甘草(炙)3兩,白術(shù)3兩。 出處: 《傷寒論》。 功效: 溫中祛寒,補益脾胃。 主治: 脾胃虛寒,脘腹疼痛,喜溫喜按,自利不渴;嘔吐,腹痛,不欲飲食,中寒霍亂,陽虛失血,病后喜唾,胸痹虛證,小兒慢驚。 用法用量: 用水8升,煮取3升,去滓,溫服1升,日3次。服湯后,如食頃,飲熱粥1升許,微自溫,勿發(fā)揭衣被。 加減:若臍上筑者,腎氣動也,去術(shù),加桂4兩;吐多者,去術(shù),加生姜3兩;下多者,還用術(shù);悸者,加茯苓2兩;渴欲得水者,加術(shù),足前成4兩半;腹中痛者,加人參,足前成4兩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4兩半;腹?jié)M者,去術(shù),加附子1枚。 制備方法: 上切。 用藥禁忌: 忌海藻、松菜、桃、李、雀肉。 藥理作用:抗大鼠實驗性胃潰瘍作用《陜西中醫(yī)》(1987;7:333):該實驗通過對照觀察證實,理中湯確有顯著促進實驗性胃潰瘍愈合的作用,并對實驗性胃潰瘍的發(fā)生有保護作用。實驗表明,理中湯能降低胃液中游離鹽酸濃度,從而減輕對膜的浸蝕和減少胃蛋白酶激活,對潰瘍發(fā)生起到了保護作用;理中湯還能促進醋酸型胃潰瘍愈合,說明它能夠促使粘膜細胞再生修復(fù)。因此,理中湯既能抑制攻擊因子,又能強化防御因子,通過兩方面綜合作用發(fā)揮其抗?jié)冏饔谩?br>臨床應(yīng)用: 1.脾虛泄瀉:王某,男性,39歲,初診于1949年2月11日。病患腹瀉已逾一年,經(jīng)常腸鳴,大便稀溏,日下八九次,食欲欠佳,完谷不化,曾經(jīng)數(shù)十醫(yī)診而少效。予診時,患者面色慘白無華,精神疲乏,腹部稍脹而喜按,舌苔浮有一層黃色厚膩,脈細遲。此是脾虛泄瀉,法宜補中益土,方用仲景理中湯:人參三錢,炒白術(shù)三錢,黑干姜二錢半,炙甘草二錢。連服六劑即愈。 2.胃脘痛:一嫗胃痛久,諸藥不應(yīng),六脈微小,按之痛稍定,知中氣虛而火郁為患也。投理中湯一服隨愈。 3.中虛血脫:瘧發(fā)而上下血溢,責之中虛,而邪又擾之也,血去既多,瘧邪尚熾,中原之擾,未為已也,誰能必其血之不復(fù)來耶,謹按古法,中虛血脫之證,從無獨任血藥之理,而瘧病經(jīng)久,亦必固其中氣,茲擬理中一法,止血在是,止瘧亦在是,惟高明裁之。 4.妊娠胃脹:吳餐霞室人患妊娠胃脹,不思飲食,口渴,下利,面少精采,醫(yī)以消導(dǎo)寒涼與之,病轉(zhuǎn)甚而胎不安,予曰,此得于飲食后服涼水所致耳,投以大劑理中湯,數(shù)劑而愈。 5.口瘡:張思良口舌常破,如無皮狀,或咽喉作痛,服涼藥愈痛,以理中湯令伊常服而不發(fā)。 各家論述: 1.《傷寒論后辨》:陽之動,始于溫,溫氣得而谷精運,谷氣升而中氣贍,故名曰理中。實以燮理之功,予中焦之陽也。若胃陽虛,即中氣失宰,膻中無發(fā)宣之用,六腑無灑陳之功,猶如釜薪失焰,故下至清谷,上失滋味,五臟凌奪,諸癥所由來也。參、術(shù)。炙草,所以固中州,干姜辛以守中,必假之以焰釜薪而騰陽氣。是以谷入于陰,長氣于陽,上輸華蓋,下攝州都,五臟六腑皆以受氣矣。此理中之旨也。 2.《醫(yī)方集解》:此足太陰藥也。人參補氣益脾,故以為君;白術(shù)健脾燥濕,故以為臣;甘草和中補土,故以為佐;干姜溫胃散寒,故以為使。以脾土居中,故曰理中。 3.《溫病條辨》:理中湯溫中散寒,人參、甘草,胃之守藥;白術(shù)、甘草;脾之守藥;干姜能通能守,上下兩泄者,故脾胃兩守之;且守中有通,通中有守,以守藥作通用,以通藥作守用。 4.《傷寒尋源》:蓋理中者,理中焦之寒也。寒在胃上,取丸藥之緩,逗留于上,以溫胃而散寒;若寒勝熱之霍亂,利在急溫,則不宜丸而宜湯。緩宜丸,急宜湯,此先圣之成法,不可紊也。 附注:人參湯(《金匱》卷上)、治中湯(《千金》卷二十)、理中煎(《雞峰》卷十二)、人參理中湯(《校注婦人良方》卷二十)、干姜理中湯(《中國醫(yī)學(xué)大辭典》)。
22 名稱: 銀白散 組成:干葛半兩,人參(去蘆)半兩,白茯苓半兩,山藥半兩,白扁豆半兩,半夏1分(湯洗去滑,姜制成餅,炒黃),糯米1合(淘洗,姜汁浸1宿,炒黃)。 出處: 《幼幼新書》卷十引毛彬方。 主治: 小兒胃虛,吐瀉煩渴,成慢脾者。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加水8分,生姜2片,同煎至6分,溫服。 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
23 名稱: 丁香安胃丸 組成: 肉桂半兩,丁皮1兩,藿香(去土)1兩,滑石1兩,茯苓1兩。 出處: 《衛(wèi)生總微》卷十。 主治: 小兒胃虛,氣逆嘔吐,泄瀉,煩渴欲飲,精神昏困。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溫湯化下,不拘時候。 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
24 名稱: 小香連丸 組成: 黃連3兩,干姜(炮)1分,當歸1兩半,阿膠(炒,為末,醋煎成膏)1兩半。 出處: 《普濟方》卷三九七。 主治: 小兒瀉痢赤白,脾胃虛弱,糟粕不化,腹痛煩渴,身熱,并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 3歲30丸,食前米飲送下。1方醋糊丸。 制備方法: 上為末,以膠膏為丸,如小豆大。
25 名稱: 御愛丸 組成: 御米殼4兩(以蜜炒黃紫焦色,干蒸餅切如骰子塊,以蜜炒焦色)。 出處: 《傳信適用方》卷二。 主治:營衛(wèi)氣虛,風邪進襲臟腑之間,值腸胃虛弱,糟粕不聚,便利赤白,或作膿血,臍腹疼痛,心胸痞滿,里急后重,煩滿渴逆,脅肋脹悶,腸內(nèi)虛鳴,四肢倦乏,不進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水1盞,煎化為度,熱服,不拘時候。 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雞子黃大。
26 名稱: 烏龍丸 組成: 九香蟲1兩(半生半熟),車前子4錢(微炒),陳皮4錢,白術(shù)5錢,杜仲8錢(酥炙)。 出處: 《攝生眾妙方》卷二。 功效: 壯元陽,和肝脾;延年。 主治: 肝腎虧損,脾胃虛弱及肝脾不調(diào)的泄渴,胸脘痞悶脹疼,腹痛溺澀。痰凝氣滯,痞悶脹疼。 用法用量: 每服1錢5分,鹽白湯或鹽酒送下。 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糖尿病胃實方劑
1 名稱: 加味清胃散 別名: 加味清胃湯 組成: 《脾胃論》清胃散加柴胡、山梔。 出處: 《保嬰撮要》卷一。 主治:小兒脾胃實火作渴,口舌生瘡,或唇口腫痛,齒齦潰爛,焮連頭面,或惡寒發(fā)熱,或重舌馬牙,吐舌流涎;因乳母情欲厚味,積熱傳兒,致小兒膏淋,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 水煎,子母均宜服。 附注: 加味清胃湯(《痘疹傳心錄》卷十八)。
2 名稱: 平胃散 別名: 八味平胃散 組成:厚樸(去皮,姜制,炒)1兩半,射干(米泔浸)1兩半,升麻1兩半,茯苓1兩半,芍藥2兩,枳殼(麩炒,去瓤)1兩,大黃(蒸)1兩,甘草(炙)1兩。 出處: 《三因》卷八。 主治: 胃實熱,口唇干,嘔噦,煩悶,大小便秘澀,及熱病后余熱不除,蓄于胃中,四肢發(fā)熱,口渴,胸滿,無汗。 用法用量: 每服4錢,水1盞,煎7分,去滓,空心熱服。 制備方法: 上為銼散。 附注: 八味平胃散(《證治要訣類方》卷三)。 3 名稱: 竹葉石膏湯 別名: 六味竹葉石膏湯 組成: 淡竹葉1錢,石膏1錢(煅),桔梗1錢,木通1錢,薄荷1錢,甘草1錢。 出處: 《正體類要》卷下。 主治: 胃實火盛,口渴唇干,口舌生瘡,小便赤;一切痛疽兼煩渴。 用法用量: 加生姜為引,水煎服。 各家論述:《醫(yī)方集解》:李士才曰,陽明外實則用柴葛以解肌,陽明內(nèi)實則用承氣以攻下,此云胃實,非有停滯,但陽焰勝耳?;鹜鷦t金困,故以竹葉瀉火,以桔梗救金,薄荷升火于上,木通泄火于下,甘草、石膏直入戊土而清其中。三焦火平則炎蒸退,而津液生矣。 附注: 六味竹葉石膏湯(《景岳全書》卷五十七)。
4 名稱: 泄熱蘆根散 別名: 蘆根湯 組成: 蘆根1兩(銼),赤茯苓3分,栝樓根1兩,麥門冬1兩(去心),知母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出處: 《圣惠》卷五。 主治: 胃實熱,常渴引飲水。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入小麥50粒,竹葉14片,生地黃1分,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后放溫服之。 制備方法: 上為散。 附注: 蘆根湯(《圣濟總錄》卷六十)。
5 名稱: 調(diào)胃承氣湯 組成: 大黃、芒消、枳實、厚樸、黃芩。 出處: 《傷寒全生集》卷二。 主治: 陽明經(jīng)胃實,潮熱譫語,燥渴,大便不通,手足濈濈自汗,或面赤譫語,脈洪數(shù),或揭去衣被,惡熱,飲水不止者。 用法用量: 加甘草,水煎服。以利為度。
6 名稱: 小半夏湯 別名: 半夏生姜湯、半夏湯、鮮陳湯 組成: 半夏1升,生姜半斤。 出處: 《金匱》卷中。 功效: 蠲飲和胃,降逆止嘔。開胃消食。溫胃燥濕。除痰,降氣,平胃。 主治:痰飲內(nèi)停,嘔吐,反胃,呃逆,霍亂,心下痞,不寐。嘔家不渴,心下有支飲;黃疸病,小便色不變,欲自利,腹?jié)M而喘,不可除熱,熱除而噦者;諸嘔吐,谷不得下者。嘔噦,心下悸,痞硬不能食。天行后噦,欲死,兼主傷寒?;魜y嘔吐涎沫,醫(yī)反下之,心下作痞。陽明傷寒,不納谷而嘔吐不已者。呃逆,谷氣入口即吐,及發(fā)汗后水藥不下。反胃,寒痰甚者。膈上痰,心下堅,嘔逆,目眩。胃實嘔吐。不寐。 用法用量: 以水7升,煮取1升半,分溫再服。 用藥禁忌: 忌羊肉、餳。 臨床應(yīng)用: 1.嘔吐:陳某某,男,53歲,因慢性胃竇炎伴息肉樣變而行胃次全切除術(shù),術(shù)后第六天發(fā)生膽汁性嘔吐,持續(xù)70多天不能進食,而行二次手術(shù)(松解粘連),但嘔葉未能緩解。予中藥旋覆代赭湯、瀉心湯、左金丸等加減以及益氣養(yǎng)陰,生津和胃等劑治療亦無效。改用小半夏湯加人參,方甲生半夏9克,生姜9g,別直參9g(另煎),濃煎40ml,分兩次服,連服五劑后嘔吐止,并能進食。 2.咳:脈沉短氣,咳甚,嘔吐飲食,便溏泄。乃寒濕郁痹,漬陽明胃,營衛(wèi)不和。胸痹如悶,無非陽不旋運,夜陰用事,濁泛嘔吐矣。庸醫(yī)治痰順氣,治肺論咳,不思《內(nèi)經(jīng)》胃咳之狀,咳逆而嘔耶。小半夏湯加姜汁。 各家論述: 1.《金匱玉函經(jīng)二注》趙以德:半夏之味辛,其性燥,辛可散結(jié),燥可勝濕,用生姜以制其悍;孫真人云:生姜嘔家之圣藥,嘔為氣逆不散,故用生姜以散之。 2.《古方選注》:小制之方,以脾胃二經(jīng)分痰飲立治法。蓋胃之支脈有飲,則胃逆為嘔而不渴,主之以半夏辛溫泄飲,生姜辛散行陽,獨治陽明,微分表里。 3.《金鑒》:半夏、生姜溫能和胃氣,辛能散逆氣。 附注: 半夏生姜湯《活人書》卷十八)、半夏湯(《衛(wèi)生總微》卷七)、鮮陳湯(《古今醫(yī)鑒》卷五)。 7 名稱: 黃連丸 組成: 黃連1兩(去須),栝樓根1兩,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知母3分,茯神3分。 出處: 《圣惠》卷五。 主治: 胃實熱,多渴心煩;時氣煩熱口干,頭目昏痛;食已如饑,肌肉羸瘦。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后以粥飲送下;或牛乳汁送下亦得。 制備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8 名稱: 犀角飲 組成: 犀角(鎊)1兩,枇杷葉(炙,去毛)1兩,葛根(銼)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 出處: 《圣濟總錄》卷四十七。 主治: 胃實熱。嘔噦,吐逆不食,頭痛煩渴。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制備方法: 上為粗末。
9 名稱: 葛根湯 組成: 葛根(銼)10兩,甘草(炙)3兩,半夏2兩(生姜汁半盞,漿水半升,同煮軟,切,焙干),黃連(去須)1兩。 出處: 《圣濟總錄》卷四十七。 主治: 胃實熱,煩渴,咽干吐逆。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以水1盞,入生姜2片,竹茹少許,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制備方法: 上為粗末。
糖尿病胃寒方劑
1 名稱: 半夏藿香湯 組成: 半夏1錢5分,真藿香1錢,干姜(炒)1錢,甘草5分,白茯苓1錢,廣陳皮1錢,白術(shù)1錢(炒)。 出處: 《瘟疫論》卷上。 主治:痰邪留于胸膈,胃口熱甚,皆令嘔不止,下之嘔當去,今反嘔者,此屬胃氣虛寒,少進飲粥,便欲吞酸者;瘟疫下后,脈靜身涼,不渴不燥,胃寒嘔逆。 用法用量: 加生姜,水煎服。
2 名稱: 陳粟湯 組成: 陳粟米(微炒)1合,干姜(炮制)半兩,甘草(炙)4兩。 出處: 《普濟方》卷二八八。 功效: 溫脾平胃。 主治: 發(fā)背干嘔吐。此因先患熱渴,飲冷太過,胃寒所致。 用法用量: 每服5錢,用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空心溫服,日晚再服,以愈為度。 制備方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3 名稱: 溫脾平胃陳粟湯 組成: 陳粟米(微炒)1合,干姜(炮裂)半兩,甘草(炙)4兩。 出處: 《圣濟總錄》卷一三一。 主治: 發(fā)背。熱渴飲冷太過,致胃寒嘔吐。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用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空心溫服,晚再服,以愈為度。 制備方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四)內(nèi)經(jīng)謂心移寒于肺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夫病必有傳,傳有順逆,傳其所生者順,順則易治,傳其所勝者逆也,逆則難已,心火受邪傳之于肺是為逆,蓋寒隨心火,內(nèi)鑠金精,肺臟銷鑠,氣無所持,故其證飲少而溲多也,當始病之時,宜去其寒邪,使不得乘心火而移害于肺,至于肺消,則當補肺金平心火而疾可愈。內(nèi)經(jīng)曰肺惡寒,形寒飲冷則傷肺,蓋肺之脈循環(huán)胃口,茍為寒邪所中,則有咳而鼻塞,唾濁涕,語聲嘶破,灑淅惡寒之證。內(nèi)經(jīng)曰,心移熱于肺,傳為膈消。夫心肺二臟,皆居膈上,心火既熾,移以爍金,二臟俱熱,熏蒸膈間,而血氣消爍也。心主血,肺主氣,俱受邪熱,宜不息而消,故久則引飲為消渴之疾。故肺消、膈消與 手少陰心經(jīng) 手厥陰心包經(jīng)密切相關(guān):
手少陰心之經(jīng)簡介 《內(nèi)經(jīng)》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于夏氣。南方赤色,入通于心,開竅于舌,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臟,其味苦,其類火,其畜羊,其谷黍,其應(yīng)四時,上為熒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脈也;其音征,其數(shù)七,其臭焦,其液汗。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臟為心,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咸勝苦。
手少陰心之經(jīng)掛圖
手少陰心之經(jīng)經(jīng)絡(luò)循行路線及穴位
《針灸大成》 手少陰心經(jīng)穴歌 九穴午時手少陰,極泉青靈少海深,靈道通里陰郄邃,神門少府少沖尋(左右一十八穴)。
此一經(jīng)起于極泉,終于少沖。從腹走手,長三尺五寸,左右共七尺,凡一十八穴。取少沖、少府、神門、靈道、少海,與井滎俞經(jīng)合也。 手少陰心經(jīng)起于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luò)小腸,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系目系,其直者,復(fù)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內(nèi)后廉,行太陰心主之后,下肘內(nèi),循臂內(nèi)后廉,抵掌后銳骨之端,入掌內(nèi)后廉,循小指之內(nèi)出其端,是動則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飲,是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黃脅痛,臂內(nèi)后廉痛厥,掌中熱痛,盛者氣口大再倍于人迎,虛者氣口反小于人迎也。
手少陰之別,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別而上行,循經(jīng)入于心中,系舌本,屬目系,其實則支膈,虛則不能言,取之掌后一寸,別走太陽也。
手少陰之經(jīng),起于小指之內(nèi)側(cè),結(jié)于銳骨,上結(jié)肘內(nèi)廉,上入腋,交太陰,挾乳里,結(jié)于胸中,循賁下系于臍,其病內(nèi)急,心承伏梁,下為肘網(wǎng),其病當所過者支轉(zhuǎn)筋,筋痛,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shù),以痛為,其成伏梁唾血膿者,死不治,經(jīng)筋之病,寒則反折筋急,熱則筋弛縱不收,陰萎不用,陽急則反折,陰急則俯不伸,淬刺者,刺寒急也,熱則筋縱不收,無用燔針,名曰季冬痹也。
多氣少血,午時氣血注此。心病者,胸中痛,脅支滿,脅下痛,膺背肩胛間痛,兩臂內(nèi)痛,虛則胸腹大,脅下與腰相引而痛,取其經(jīng),少陰太陽,舌下血者,其變病,刺隙中出血。心熱病者,先不樂,數(shù)日乃熱,熱爭則卒心痛,煩悶善嘔,頭痛面赤無汗,壬癸甚,丙丁大汗,氣逆則壬癸死,刺手少陰太陽。
極泉: 臂內(nèi)腋下筋間,動脈入胸?!躲~人》針三分,灸七壯。主臂肘厥寒,四肢不收,心痛干嘔,煩渴,目黃,脅滿痛,悲愁不樂。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青靈: 肘上三寸,伸肘舉臂取之?!躲~人》灸七壯?!睹魈谩肪娜龎选V髂奎S頭痛,振寒脅痛,肩臂不舉,不能帶衣。
少海(一名曲節(jié)): 肘內(nèi)廉節(jié)后,大骨外,去肘端五分,屈肘向頭得之。手少陰心脈所入為合水?!躲~人》針三分,灸三壯。甄權(quán)云:『不宜灸,針五分。』《甲乙》針二分,留三呼,瀉五呼,不宜灸?!端刈ⅰ肪奈鍓选!顿Y生》云:『數(shù)說不同,要之非大急不灸。』主寒熱齒齲痛,目眩發(fā)狂,嘔吐涎沫,項不得回顧,肘攣腋脅下痛,四肢不得舉,齒痛,腦風頭痛,氣逆噫噦,瘰疬,心疼,手顫健忘。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靈道: 掌后一寸五分,手少陰心脈所行為經(jīng)金。《銅人》針三分,灸三壯。主心痛,干嘔,悲恐,相引瘛瘲,肘攣,暴喑不能言。
通里: 掌后一寸陷中。手少陰心脈之絡(luò),別走太陽小腸經(jīng)。《銅人》針三分,灸三壯?!睹魈谩肪钠邏选V髂垦n^痛,熱病先不樂,數(shù)日懊憹,數(shù)欠頻呻悲,面熱無汗,頭風,暴喑不言,目痛心悸,肘臂臑痛,苦嘔喉痹,少氣遺溺,婦人經(jīng)血過多崩中。實則支滿膈腫,瀉之。虛則不能言,補之。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陰郄: 掌后脈中,去腕五分?!躲~人》針三分,灸七壯。主鼻衄吐血,灑淅畏寒,厥逆氣驚,心痛霍亂,胸中滿。
神門(一名銳中,一名中都): 掌后銳骨端陷中。手少陰心脈所注為俞土。心實瀉之。《銅人》針三分,留七呼,灸七壯。主瘧心煩,甚欲得冷飲,惡寒則欲處溫中。咽干不嗜食,心痛數(shù)噫,恐悸,少氣不足,手臂寒,面赤喜笑,掌中熱而噦,目黃脅痛,喘逆身熱,狂悲狂笑,嘔血吐血,振寒上氣,遺溺失音,心性癡呆,健忘,心積伏梁,大小人五癇。東垣曰:『胃氣下溜五臟氣皆亂,其為病互相出見,氣在于心者,取之手少陰之俞神門,同精導(dǎo)氣以復(fù)其本位。』《靈樞經(jīng)》曰:『少陰無俞,心不病乎,其外經(jīng)病而臟不病,故獨取其經(jīng)于掌后銳骨之端。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其臟堅固,邪不能容,容邪則身死,故諸邪皆在心之包絡(luò)。包絡(luò)者,心主之脈也?!?/p>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少府: 手小指本節(jié)后,骨縫陷中,直勞宮。手少陰心脈所溜為滎火?!躲~人》針二分,灸七壯。《明堂》灸三壯。
主煩滿少氣,悲恐畏人,掌中熱,臂酸,肘腋攣急,胸中痛,手蜷不伸,痎瘧久不愈,振寒,陰挺出,陰癢陰痛,遺尿偏墜,小便不利,太息。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少沖(一名經(jīng)始): 手小指內(nèi)側(cè),去爪甲角如韭葉。手少陰心脈所出為井木。心虛補之?!躲~人》針一分,灸三壯。《明堂》灸一壯。主熱病煩滿,上氣嗌干渴,目黃,臑臂內(nèi)后廉痛,胸心痛,痰氣,悲驚寒熱,肘痛不伸。張潔古治前陰臊臭,瀉肝行間,后于此穴,以治其標。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手少陰心之經(jīng)病癥八綱辨治以及常見治療中藥和方劑
丁火之臟,脈在左寸。實則熱而虛則寒,靜則安而動則燥。虛寒者怯怕多驚,健忘恍惚,清便自可,診必濡細遲虛;實熱者癲狂譫語,腮赤舌干,二腑澀黃,脈須數(shù)洪沉實。心盛則熱見乎標,心虛則熱收于內(nèi)。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虛實既知,補瀉必當。味甘瀉而補之以咸,氣熱補而瀉之以冷。心陽不足,桂心代赭紫石英,補須參附;離火有余,竹葉大黃山梔子,瀉用芩連。涼心者朱砂,壯心者琥珀。舌長過寸,研冰片敷之即收;血衄如泉,炒槐花摻之即止。除瘡琥珀膏,犀角與辰砂;定志寧神丸,朱砂共蓮草。蔓荊子涼諸經(jīng)之血,草連翹瀉六經(jīng)之火,驚悸不安,須龍腦沙參小草;健忘失記,必茯神遠志當歸。多睡飲盧同之苦茶,不眠服雷公之酸棗。涼血補陰生地黃,行津止渴天花粉。文蛤末敷愈口瘡,鐵銹粉噙消舌腫。中風不語,燒竹瀝涼之更良;感熱多言,飛朱砂鎮(zhèn)之又善。胸間痞痛,開之枳實栝蔞;心內(nèi)懊憹,治之梔子豆豉。熱心痛,炒菖蒲川楝,梔子宜焦;冷心痛,須木香肉桂,玄胡可炒。心驚盜汗,飛辰砂與六黃;鼻衄流血,煮黃芩炒芍藥。驚熱獨妙珍珠,癲狂獨加鐵粉。安鎮(zhèn)靈臺,琥珀丹砂和玉屑;開清神府,茯神遠志共菖蒲。大哉離兮,應(yīng)物無跡。倘真血之有虧,覓真鉛而補實;至靈心也,操存有要,或元氣之有損,求真汞而填完。用藥固可言傳,上達必由心悟。動畫圖。
心為君主之官,神明之府。正經(jīng)不受邪,其支別之絡(luò)脈,為風寒邪氣所乘,令人心痛,蓋寒邪之氣,痞而不散,內(nèi)干經(jīng)絡(luò),則發(fā)為心痛,乍間乍甚,乃其證也。心痛諸候,皆由邪氣客于手心主之脈,蓋手少陰心之經(jīng)。五臟六腑君主之官也。精神所舍,諸陽所合,其藏堅固,邪氣未易以傷,是以諸邪在心,多在包絡(luò)者,心主之脈也,其候不一,有寒氣卒客于臟腑、發(fā)卒痛者,有陽虛陰厥,痛引喉者,有心背相引,善螈傴僂者,有腹脹歸于心而痛甚者,有急痛如針錐所刺者,有其色蒼蒼,終日不得太息者,有臥則從心間痛、動作愈甚者,有發(fā)作腫聚,往來上下,痛有休止者?;蛞蛴陲嬍常驈挠谕怙L。中藏既虛,邪氣客之,痞而不散,宜通而塞,故為痛也,若夫真心不痛,痛即實氣相搏,手足厥冷,非治療之所及,不可不辨也。
心陰方劑
1 名稱: 天王補心丸 組成:丹參25g,當歸50g,石菖蒲25g,黨參25g,茯苓25g,五味子50g,麥冬50g,天冬50g,地黃200g,玄參25g,遠志(制)25g,酸棗仁(炒)50g,柏子仁50g,桔梗25g,甘草25g,朱砂10g。 出處: 《中國藥典》一部。 功效: 滋陰養(yǎng)血,補心安神。 主治: 心陰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夢,大便干燥。 用法用量: 口服,水蜜丸1次6g,小蜜丸1次9g,大蜜丸1次1丸,1日2次。 制備方法:上藥朱砂水飛或粉碎成極細粉,其余丹參等15味粉碎成細粉,與上述粉末配研,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20~30g與適量的水,泛丸,干燥;或加煉蜜50~7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2 名稱: 補心四物湯 組成: 酒生地12g,麥門冬9g,當歸9g,酒白芍6g,炒棗仁6g,遠志3g,甘草3g。 出處: 《張皆春眼科證治》。 功效: 滋陰降火,養(yǎng)血寧心。 主治: 心陰暗耗,虛火上炎,大眥肉浮脹,赤脈色淡,且兼心悸,少寐,舌紅,脈細數(shù)。 各家論述: 方中酒生地、麥門冬補心陰以降虛火,當歸、酒白芍、炒棗仁、遠志養(yǎng)心血以安神寧志,甘草清心益脾兼和諸藥。
心陽方劑
1 名稱: 加味養(yǎng)心湯 組成:天冬1錢5分,麥冬1錢5分,生地5錢,人參1錢,丹參2錢,龜版5錢,當歸1錢5分,茯神2錢,柏子仁2錢,棗仁1錢半,遠志5分,甘草4分,淡竹葉20張。 出處: 《醫(yī)醇剩義》卷二。 主治: 心血大虧,心陽鼓動,舌繹無津,煩躁不寐。
2 名稱: 參附龍牡救逆湯 組成: 人參、附子、龍骨、牡蠣、白芍、炙甘草。 出處: 《中醫(yī)兒科學(xué)》。 功效: 溫補心陽,救逆固脫。 主治:心陽虛衰,突然面色蒼白而青,口唇發(fā)紫,呼吸淺促,額汗不溫,四肢厥冷,虛煩不安,右脅下并可出現(xiàn)瘀塊,舌苔薄白,質(zhì)暗紫,脈象微弱疾數(shù)。 加減:氣陰兩竭,宜育陰潛陽救逆,可加生脈散;在心陽虛衰之時,常伴見面色、唇舌青紫郁血之癥狀,以及右脅下瘀塊明顯者,可酌加當歸、紅花、紫丹參等活血化瘀之品,以助血行暢利。 各家論述: 方中人參大補元氣,附子溫陽救逆,龍骨、牡蠣潛陽斂汗;白芍、甘草和營護陰。諸藥合用,有回陽救逆,潛陽護陰之功。
3 名稱: 固陽丸 組成:黃耆(酒炒)3兩,當歸(酒凈)3兩,干姜1兩6錢,赤石脂1兩2錢(泥罐中煅赤,研,水飛),舶茴香8錢,白龍骨(煅,捶碎,絹袋盛,大豆同蒸干,豆熟,取出,焙干,研,水飛)1兩2錢,陽起石(用干鍋于大火中煅令通紅,取出酒淬,置陰地令干,研,水飛)1兩2錢,肉桂8錢,韭菜子(酒浸,曬干,微炒)1兩3錢,茯苓3兩,黃鹽(炒)3錢。 出處: 《古方選注》卷下。 主治: 婦女帶下,由久曠失志,心陽內(nèi)耗而命門失守,或內(nèi)勞無度,液脫陽離而命門不禁引起者。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溫酒送下。 制備方法: 上為末,酒糊為丸。 各家論述:黃耆、茯苓通陽明之氣道,引領(lǐng)陽起石升發(fā)諸陽;干姜、赤石脂堵截陽明之津液,不使其順流于前陰;當歸、肉桂、茴香升少陽之氣,以約在下之津液;韭菜子去淫欲之火,白龍骨固心腎之氣;約以黃鹽,使熱藥歸下,成固攝之功。
4 名稱: 神曲丸 別名: 明目磁石丸、磁石丸、千金神曲丸、千金磁朱丸、磁砂丸、磁朱丸、內(nèi)障神方 組成: 神曲4兩,磁石2兩,光明砂1兩。 出處: 《千金》卷六。 功效: 鎮(zhèn)心、安神、明目。 主治: 腎陰不足,心陽偏亢,眼目昏花,耳鳴耳聾,心悸失眠,癲癇。 用法用量: 飲服3丸,每日3次。 制備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藥禁忌: 忌生血物。 臨床應(yīng)用:幻聽:本組7例患者,或為精神分裂癥以幻聽為突出癥狀,或系精神分裂癥經(jīng)過治療后基本癥狀消失而殘留幻聽者。用磁朱丸治療,每次6-10g,每日1-2次,一般以一個月為一療程(最短7天,最長3個月)。治療后,顯效(幻聽消失或大部消失)3例;好轉(zhuǎn)(幻聽減輕)3例,無效1例。 各家論述: 1.《原機啟微》:磁石辛咸寒,鎮(zhèn)墜腎經(jīng)為君,令神水不外移也;辰砂微甘寒,鎮(zhèn)墜心經(jīng)為臣,肝其母,此子能令其實也,肝實則目明;神曲辛溫甘,化脾胃中宿食為佐。生用者,發(fā)其生氣;熟用者,斂其暴氣也。眼藥后,俯視不見,仰視漸睹星月者,此其效也。 2.《古今名醫(yī)方論》引王又原:磁石直入腎經(jīng),收散失之神,性能引鐵,吸肺金之氣歸藏腎水;朱砂體陽而性陰,能納浮游之火而安神明,水能鑒,火能燭,水火相濟,而光華不四射歟?然目受臟腑之精,精資于谷,神曲能消化五谷,則精易成矣。蓋神水散大,緩則不收,賴鎮(zhèn)墜之品疾收而吸引之,故為急救之劑也。其治耳鳴、耳聾等癥,亦以鎮(zhèn)墜之功,能制虛陽之上奔耳! 3.《古今名醫(yī)方論》引柯韻伯:此病非金石之重劑以鎮(zhèn)之,狂必不止。朱砂稟南方之赤色,入通于心,能降無根之火而安神明;磁石稟北方之黑色,入通于腎,吸肺金之氣以生精,墜炎上之火以定志,二石體重而主降,性寒而滋陰,志同道合,奏功可立俟矣;神曲推陳致新,上交心神,下達腎志,以生意智,且食入于陰,長氣于陽,奪其食則已,此《內(nèi)經(jīng)》治狂法也,食消則意智明而精神治,是用神曲之旨乎!煉蜜和丸,又甘以援之矣。 4.《千金方衍義》:磁稟北方坎水之精,朱稟南方離火之氣,以二味質(zhì)重,故籍神曲發(fā)越其沉著之性,以鎮(zhèn)神水之不清。 附注:明目磁石丸(《醫(yī)方類聚》卷十引《簡要濟眾方》)、磁石丸(《圣濟總錄》卷一○九)、千金神曲丸(《三因》卷十六)、千金磁朱丸(《原機啟微》卷下)、磁砂丸(《醫(yī)學(xué)入門》卷七)、磁朱丸(《本草綱目》卷九)、內(nèi)障神方(《惠直堂方》卷二)。 5 名稱: 益陰腎氣丸 組成:澤瀉5錢,茯神5錢,生地5錢,丹皮5錢,山藥5錢,當歸5錢,柴胡5錢,熟地5錢,人參5錢,山萸肉5錢,五味子5錢,遠志5錢,石菖蒲4錢。 出處: 《異授眼科》。 主治: 腎陰心陽兩虛,目昏不痛,日日出暴淚。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鹽湯送下,日3次。 制備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
6 名稱: 清心飲 組成:黃連5分,蒲黃1錢5分,犀角5分,元參1錢5分,丹參2錢,連翹1錢5分,蔞皮3錢,茯苓2錢,薄荷1錢,竹葉20張,燈心3尺。 出處: 《醫(yī)醇剩義》卷四。 主治: 心陽熾盛,舌卷而腫,塞口作痛,難于語言。 用法用量: 先用生蒲黃3錢,泡湯頻漱,再服此方。
糖尿病心虛方劑
1 名稱: 代茶新飲 組成:黃耆2斤,通草2斤,茯苓1斤,干姜1斤,干葛1斤,桑根白皮1斤,鼠粘根3斤(濕加1斤),生干地黃10兩,枸杞根10兩(洗),忍冬10兩(12月采枝莖葉,陰干,濕加5兩),薏苡仁10兩,菝瘛8兩,麥門冬5兩(去心),萎蕤5兩。 出處: 《外臺》卷三十一引《近效方》 功效: 除風破氣,理丹石,補腰腳,聰耳明目,堅肌長肉,緩筋骨,通腠理,暢腑臟,調(diào)攝血脈。 主治: 頭腦閉悶,眼睛疼痛,心虛腳弱,不能行步,腳氣,肺氣,疝氣,咳嗽,消中消渴。 用法用量:上藥并揀擇,取州土堅實上者,刮削如法,然后秤大斤兩,各各別搗,以馬尾羅篩之,攪令勻調(diào),重篩,務(wù)令相入,不令偏,并別取黃白楮皮(白皮根相兼)細切,煮取濃汁,和搜令硬軟得所,更於臼中搗。別作1竹棬子,圍闊2寸半,厚2分以下,臨時斟量大小厚薄作之。此亦無定,眾手依摸捻成餅子。中心穿孔,日曬干,百余餅為1穿。即以葛蔓為繩貫之,竹作蔑亦得,掛之通風陰處妙。若須煮用,以炭火上炙令香熟,勿令焦,臼中搗末,任隨時取足,煎以代茶,大都濃薄量之,著少鹽煮之,頻揚之,即滑美;著鹽、橘皮、蓽撥亦佳。 附注: 臘月臘日合之,十年不敗。
2 名稱: 交感地黃煎丸 別名: 交感地黃丸 組成:生地黃(洗凈,研,以市裂汁留滓,以生姜汁炒地黃滓,以地黃汁炒生姜滓,各至干,堪為末為度)2斤,生姜(凈洗,研爛,以布裂汁留滓)2斤,延胡索(拌糯米,炒赤,去米)1兩,當歸(去苗)1兩,琥珀(別研)1兩,蒲黃(炒香)4兩。 出處: 《局方》卷九(續(xù)添諸局經(jīng)驗秘方)。 主治:婦人產(chǎn)前產(chǎn)后,眼見黑花;或即發(fā)狂,如見鬼狀;胞衣不下;失音不語,心腹脹滿,水谷不化,口干煩渴,寒熱往來,口內(nèi)生瘡,咽中腫痛,心虛忪悸,夜不得眠;產(chǎn)后中風,角弓反張,面赤,牙關(guān)緊急;崩中下血,如豚肝狀,臍腹 (疒丂)痛,血多血少,結(jié)為癥瘕,恍惚昏迷,四肢腫滿;產(chǎn)前胎不安;產(chǎn)后血刺痛。 用法用量: 食前當歸湯化下。 制備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附注: 交感地黃丸(《女科百問》卷下)?!杜瓢賳枴酚行≤钕闼膬伞?/p>
3 名稱: 朱砂黃連丸 組成: 朱砂1兩(另研),宣連2兩,生地黃3兩。 出處: 《普濟方》卷一七六引《醫(yī)方集成》。 主治: 心虛蘊熱,或因飲酒過多,發(fā)為消渴。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燈心棗湯送下。 制備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4 名稱: 蓯蓉丸 組成:蓯蓉(酒浸)半兩,磁石(煅碎)半兩,熟地黃半兩,山茱萸花半兩,桂心半兩,山藥(炒)半兩,牛膝(酒浸)半兩,茯苓半兩,黃耆(鹽湯浸)半兩,澤瀉半兩,鹿茸(去毛,切,醋炙)半兩,遠志(去心,炒)半兩,石斛半兩,覆盆子半兩,五味子半兩,萆薢半兩,破故紙(炒)半兩,巴戟(酒浸)半兩,龍骨半兩,菟絲子(酒浸)半兩,杜仲(去皮,銼,姜汁制,炒絲斷)半兩,附子(炮,去臍)1個重6錢。 出處: 《三因》卷十。 功效: 補心腎。 主治: 消渴,心虛煩悶,或外傷暑熱,內(nèi)積愁煩,酣飲過多,口干舌燥,引飲無度,小便或利或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腹米飲送下。服真珠丸后次服本丸。 制備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5 名稱: 茯苓補心湯 組成:白茯苓3分,人參3分,前胡3分,半夏(湯洗7次,去滑)3分,川芎3分,橘皮半兩,枳殼(麩炒,去瓤)半兩,紫蘇半兩,桔梗半兩,甘草(炙)半兩,干姜半兩,當歸1兩3分,白芍藥2兩,熟地黃1兩半。 出處: 《三因》卷八。 主治:心虛寒病,苦悸恐不樂,心腹痛,難以言,心寒,恍惚喜悲愁恚怒,衄血,面黃,煩悶,五心熱渴,獨語不覺,咽喉痛,舌本強,冷汗出,善忘,恐走,及治婦人懷孕,惡阻吐嘔,眩暈,四肢怠惰,全不納食。 用法用量: 每服4大錢,水1盞半,加生姜5片,大棗1個,煎7分,去滓食前服。 制備方法: 上為散。
6 名稱: 涼解湯 組成: 茯神3錢,麥冬5錢,玄參1兩,柴胡1錢,甘草3分,炒棗仁2錢。 出處: 《辨證錄》卷一。 主治: 心虛之人,冬月傷寒,身熱5-6日不解,譫語口渴,小便自利,欲臥。 用法用量: 水煎服。 7 名稱: 真珠丸 組成:知母1兩1分,川連1兩(去毛),苦參1兩,玄參1兩,鐵胤粉1兩1分(研),牡蠣(煅)1兩1分,朱砂(另研)2兩,麥門冬(去心)半兩,天花粉半兩,金箔200片,銀箔200片,白扁豆(煮,去皮)1兩。 出處: 《三因》卷十。 主治: 心虛煩悶,或外傷暑熱,內(nèi)積愁煩,酣飲過多,皆致煩渴口干舌燥,引飲無度,小便或利或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至30丸,先用栝樓根汁下1服,次用麥門冬熟水送下,病退1日2次。 制備方法: 上為末,煉蜜入生栝樓根汁少許,丸如梧桐子大,用金銀箔為衣。 用藥禁忌: 忌炙煿酒色。
8 名稱: 斷遺神丹 組成: 人參1兩,山藥5錢,芡實5錢,麥冬5錢,北五味1錢。 出處: 《辨證錄》卷八。 主治: 心虛,用心過度,心動不寧,以致夢遺,口渴舌干,面紅顴赤,眼閉即遺,一夜有遺數(shù)次者,疲倦困頓。 用法用量: 水煎服。
9 名稱: 清熱散 組成: 茯苓5錢,麥冬1兩,丹皮2錢,柴胡1錢,甘草5分。 出處: 《辨證錄》卷一。 主治: 冬月傷寒,心虛而神不守舍,身熱5-6日不解,譫語口渴,小便自利、欲臥。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各家論述:用麥冬以補心,用茯苓以分消火熱,用柴胡、丹皮,甘草以和解其邪氣。心氣足而邪不能侵,邪盡從小腸以泄出,而心中寧靜,津液自生,故渴除而腎氣上交于心,而精自長,亦不思臥矣。 10 名稱: 靜心湯 組成: 人參3錢,白術(shù)5錢,茯神5錢,炒棗仁、山藥1兩,芡實1兩,甘草5分,當歸3錢,北五味10粒,麥冬5錢。 出處: 《辨證錄》卷八。 功效: 大補心氣之虛。 主治:男子用心過度,心虛,心動不寧,心火上炎,水火相隔,腎關(guān)大開,以致夢遺。其癥口渴舌干,面紅顴赤,眼閉即遺,一夜有遺數(shù)次者,疲倦困頓。 用法用量: 水煎服。2劑遺止,10劑永不再遺。
糖尿病心實方劑 《圣濟總錄》 > 卷第四十四·脾臟門 脾實論曰脾臟盛實,則生熱,熱氣熏蒸,則令人舌本腫脹,語言謇澀,腹脅堅硬,涇溲不利,四肢
不舉,身體沉重,面目焦黃,不得安臥而唇口干燥也。
1 名稱: 茯神散 別名: 羚羊角湯 組成:茯神1兩,木通1兩(銼),黃連1兩(去須),麥門冬1兩(去心),川升麻1兩,知母1兩,子芩1兩,川芒消1兩,羚羊角屑3分。 出處: 《圣惠》卷四。 主治: 心實熱,口干煩渴,眼臥不安。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食后溫服。 制備方法: 上為粗末。 附注: 羚羊角湯(《圣濟總錄》卷四十三)。
2 別名: 茯神湯 組成:茯神36銖,麥門冬36銖,通草30銖,升麻30銖,紫菀18銖,桂心18銖,知母1兩,赤石脂42銖,大棗20個,淡竹茹(雞子大)1枚。 出處: 《千金》卷十三。 主治: 心實熱,口干煩渴,眼臥不安。 用法用量: 以帛裹方寸匕,井花水2升半,煮取9合,時動裹子,為1服,每日2次。 制備方法: 上為粗散。 用藥禁忌: 忌生蔥、酢物。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以肺燥不能勝熱,故用麥門冬、桂心蒸發(fā)津氣于上,又以升麻、通草上升下泄,輔佐清熱導(dǎo)火之力。 附注: 茯神湯(《圣濟總錄》卷四十三)。本方方名,《千金方衍義》引作“茯神散”。
糖尿病心寒方劑
名稱: 茯苓補心湯 組成:白茯苓3分,人參3分,前胡3分,半夏(湯洗7次,去滑)3分,川芎3分,橘皮半兩,枳殼(麩炒,去瓤)半兩,紫蘇半兩,桔梗半兩,甘草(炙)半兩,干姜半兩,當歸1兩3分,白芍藥2兩,熟地黃1兩半。 出處: 《三因》卷八。 主治:心虛寒病,苦悸恐不樂,心腹痛,難以言,心寒,恍惚喜悲愁恚怒,衄血,面黃,煩悶,五心熱渴,獨語不覺,咽喉痛,舌本強,冷汗出,善忘,恐走,及治婦人懷孕,惡阻吐嘔,眩暈,四肢怠惰,全不納食。 用法用量: 每服4大錢,水1盞半,加生姜5片,大棗1個,煎7分,去滓食前服。 制備方法: 上為散.
糖尿病心熱方劑
1 名稱: 玄參散 組成:玄參1兩,川升麻3分,白鮮皮1兩,黃連1兩(去須),土瓜根1兩,麥門冬1兩(去心),赤芍藥1兩,川大黃1兩半(銼碎,微炒),大麻仁1兩半,川樸消1兩半。 出處: 《圣惠》卷六十一。 主治: 癰腫成膿水,不能下食,心熱口干,煩渴飲水多,四肢羸瘦。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入生地黃1分,細切,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制備方法: 上為散。
2 名稱: 龍腦雞蘇丸 組成:雞蘇葉(龍腦薄荷是也),黃耆2兩,麥門冬(去心)4兩,甘草1兩半,黃連1兩,干地黃6兩(為末),人參2兩,木通2兩,新蒲黃2兩,阿膠(炒焦)2兩,柴胡(銀州鼠尾紅色者)2兩(銼,同木通沸湯半升,浸1日夜,絞取汁)。 出處: 《元戎》卷五。 功效: 除勞解熱,下氣散郁,清神爽氣,潤肺開心,益志滋肝,補腎,令人身強體輕,耳目聰明,利膈,化熱痰,去膀胱中積熱。 主治: 肺熱咳血,心熱驚悸,脾胃熱口甘吐血,肝膽熱氣出口苦,腎熱神志不定,上而酒毒、膈熱、消渴,下而血痢、五淋、血崩。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白湯送下。虛勞煩熱,梔子湯送下;肺熱,黃芩湯送下;心熱悸動恍惚,人參湯送下;唾咯衄血,去心麥門冬湯送下;脾胃熱,赤芍藥、生甘草湯送下;肝熱,防風湯送下;腎熱,黃柏湯送下。以上諸證,并食后、臨臥服。治五淋及婦人血崩漏下,車前子湯送下;莖中痛,蒲黃、滑石各1錢,溫水調(diào)下;室女虛勞,寒熱潮作,煎柴胡、人參湯送下;痰嗽者,生姜湯送下;氣逆者,橘皮湯送下。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用西路好蜜2斤余,先煉1-2沸,然后下生地黃末,不住手攪,時時入絞下者木通、柴胡汁,慢火熬成膏,勿令火緊,焦了;然后將余藥末為丸,如豌豆大。 附注: 《蘭臺軌范》有黃芩,無黃耆。
3 名稱: 導(dǎo)赤各半湯 組成: 生地、木通、甘草、川連、麥門冬、山梔、犀角、黃芩、知母、滑石。 出處: 《證因脈治》卷四。 功效: 清心熱,利小便。 主治: 心熱譫語,火動于中,而多消渴,小便不利。 各家論述:《傷寒大白》:以導(dǎo)赤合瀉心湯,上清心經(jīng)之火;加滑石,導(dǎo)心火,下通小便而出;加知母、山梔、黃芩,兼清上焦肺火。以利小便,莫如清肺;清肺熱,又莫如利二便也。
4 名稱: 八寶金藥墨 組成:胡連2錢,川連2錢,梅片3錢,麝香3分,珍珠3分,牛黃5分,僵蠶1錢,青黛7分,草霜1錢,礞石2錢,大黃1錢,熊膽5分,燈心灰5分,五倍子3錢,山慈菇3錢,甘草3錢,玄明粉1錢,硼砂2錢,琥珀1錢半,薄荷葉2錢,荊芥1錢。 出處: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福州方)。 主治:時氣熱眼,腸風下血,湯火傷,小兒口舌生瘡,腫毒初起,腫毒潰后不能收口,牙痛,雙單蛾,刀斧傷,咽喉腫痛,熱傷風,口渴心熱,吐紅不止。 用法用量:治時氣熱眼,用水磨搽;治腸風下血,用薄荷湯磨服;治湯火傷,用水磨搽;治小兒口舌生瘡,用薄荷磨服;治腫毒初起,用天南星磨搽;治腫毒潰后不能收口,先煎甘草水洗過,用水磨搽;治牙痛,剪少許銜在患處;治雙單蛾,用荊芥湯磨服;治刀斧傷,用水磨搽;如傷口闊大,將墨搗細敷;治咽喉腫痛,用水磨服;治熱傷風,鼻塞氣緊者,剪少許銜在口內(nèi);治口渴心熱,用燈心湯磨服:治吐紅不止,用水磨并童便和服。 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每料加茶油煙2兩,合藥粉配廣膠,共煉成墨錠,金衣。
5 名稱: 異功丸 組成: 澤瀉1兩3錢,豬苓7錢半,桂心2錢半,茯苓7錢半,白術(shù)5錢,人參5錢,辰砂1錢。 出處: 《袖珍小兒》卷六引湯氏方。 功效: 消暑毒,生津液,止瀉。 主治: 小兒夏月心熱,煩渴引飲。 用法用量: 每服半丸或1丸,煎燈心、竹葉湯化下。 制備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芡實大。
6 名稱: 連翹飲 組成: 連翹、生地黃、陳皮、白芍(炒)、甘草、當歸、花粉、黃芩、柴胡。 出處: 《幼科直言》卷五。 主治: 小兒傷寒表癥解,里癥作,身有微汗而作渴,鼻干目紅,耳竅不通,兼手足心熱。 用法用量: 竹葉3片為引。
7 名稱: 連梅湯 組成: 云連2錢,烏梅(去核)3錢,麥冬(連心)3錢,生地3錢,阿膠2錢。 出處: 《溫病條辨》卷三。 主治: 暑邪深入少陰消渴者,入厥陰麻痹者,及心熱煩躁神迷甚者。 用法用量: 以水5杯,煮取2杯,分2次服。心熱煩躁神迷甚者,先與紫雪丹,再與連梅湯。 加減: 脈虛大而芤者,加人參。 各家論述:腎主五液而惡燥,暑先入心,助心火獨亢于上,腎液不供,故消渴也。再心與腎均為少陰,主火,暑為火邪,以火從火,二火相搏,水難為濟,不消渴得乎?以黃連瀉壯火,使不爍津,以烏梅之酸以生津合黃連酸苦為陰;以色黑沉降之阿膠救腎水麥冬、生地合烏梅酸甘化陰,庶消渴可止也肝主筋而受液于腎,熱邪傷陰,筋經(jīng)無所秉受,故麻痹也。再包絡(luò)與肝均為厥陰,主風木,暑先入心,包絡(luò)代受,風火相搏,不麻痹得乎?以黃連瀉克水之火,以烏梅得木氣之先,補肝之正,阿膠增液而熄肝風,冬、地補水以柔木,庶麻痹可止也。心熱煩躁神迷者,先與紫雪丹者,開暑邪之出路,俾梅、連有入路也。
8 名稱: 麥門冬湯 別名: 麥冬湯 組成: 麥門冬7升,半夏1升,人參2兩,甘草2兩,粳米3合,大棗12枚。 出處: 《金匱》卷上。 功效: 滋養(yǎng)肺胃,降逆和中。止逆下氣。降火利咽。生津救燥。養(yǎng)胃除煩,平逆氣。 主治:肺陰不足,咳逆上氣,咯痰不爽,或咳吐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虛數(shù);胃陰不足、氣逆嘔吐,口渴咽干?;鹉嫔蠚猓屎聿焕?。嘔逆,喘急。肺胃氣壅,風熱客搏,咽喉煩悶。胃中津液干枯,虛火上炎之證。燥痰咳嗽。膈食。及沖氣上逆,夾痰血而干肺者?;魜y后,余熱未清,神倦不饑,無苔而渴,或火升氣逆,干咳無痰。肺虛而有熱之痿。 用法用量: 以水1斗2升,煮取6升,溫服1升,日3夜1服。 用藥禁忌: 肺痿屬于虛寒者不能用本方。 臨床應(yīng)用: 1.咳嗽:右脈虛大,色奪形瘦,肌燥瘡痍,咳嗽經(jīng)年,曾經(jīng)失血,是津虧氣餒,由精勞內(nèi)損,但理胃陰,不必治咳?!督饏T》麥門冬湯去半夏。 2.咳血:咳甚血來,是屬動象,陰陽失司,陽乃騰越,陽明絡(luò)空,隨陽氣自為升降,擬以柔劑填養(yǎng)胃陰,師《金匱》法,用麥門冬湯加減治之:麥門冬四錢,黃耆二錢(酒炒),人參一錢,生甘草八分,粳米半盞,大棗三枚,水同煎服。 3.腦膜炎后遺癥:某女,十四歲?;寄X膜炎,經(jīng)西醫(yī)治愈后,經(jīng)??谕孪涯恢梗詵|西時尤著,且伴有性情煩躁,易怒,舌淡紅,苔薄白,脈平不數(shù)。給理中丸、苓桂術(shù)甘湯治之,效果不顯,故用麥門冬湯治之。方藥:麥冬12g,黨參9g,半夏9g,炙甘草6g,大棗4枚,粳米9g,水煎,分二次服。服三劑后,初見療效,口吐涎沫有所減少,在上方逐漸加重半夏、麥門冬之藥量,半夏加至24g,麥門冬加至60g,每日一劑,連服20余劑,病愈涎止。 各家論述: 1.《法律》:此胃中津液干枯,虛火上炎之證,治本之良法也。夫用降火之藥,而火反升;用寒涼之藥,而熱轉(zhuǎn)熾者,徒知與火熱相爭,未思及必不可得之數(shù),不惟無益,而反害之。凡肺病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胃氣者,肺之母氣也。孰知仲景有此妙法,于麥冬、人參、甘草、粳米、大棗大補中氣,大生津液,此中增入半夏之辛溫一味,其利咽下氣,非半夏之功,實善用半夏之功,擅古今未有之奇矣。 2.《千金方衍義》:于竹葉石膏湯中偏除方名二味,而加麥門冬數(shù)倍為君,人參、甘草、粳米以滋肺母,使水谷之精皆得以上注于肺,自然沃澤無虞。當知火逆上氣,皆是胃中痰氣不清,上溢肺隧,占據(jù)津液流行之道而然,是以倍用半夏,更用大棗通津滌飲為先,奧義全在乎此。若濁飲不除,津液不致,雖日用潤肺生津之劑,烏能建止逆下氣之績哉?俗以半夏性燥不用,殊失立方之旨。 3.《金匱要略心典》:火熱挾飲致逆,為上氣,為咽喉不利,與表寒挾飲上逆者懸殊矣。故以麥冬之寒治火逆,半夏之辛治飲氣,人參、甘草之甘以補益中氣。蓋從外來者,其氣多實,故以攻發(fā)為急;從內(nèi)生者,其氣多虛,則以補養(yǎng)為主也。 4.《古方選注》:麥門冬湯,從胃生津救燥,治虛火上氣之方。用人參、麥門冬、甘草、粳米、大棗大生胃津,救金之母氣,以化兩經(jīng)之燥,獨復(fù)一味半夏之辛溫,利咽止逆,通達三焦,則上氣下氣皆得寧謐,徹土綢繆,誠為扼要之法。 5.《血證論》:參、米、甘、棗四味,大建中氣,大生津液,胃津上輸于肺,肺清而火自平,肺調(diào)而氣自順,然未逆未上之火氣,此固足以安之,而已逆已上之火氣,又不可任其遲留也,故君麥冬以清火,佐半夏以利氣,火氣降則津液生,津液生而火氣自降,又并行而不悖也。用治燥痰咳嗽,最為對癥,以其潤利肺胃,故亦治膈食。又有沖氣上逆,挾痰血而干肺者,皆能治之。 附注: 麥冬湯(《蘭臺軌范》卷五)。 9 名稱: 知母散 組成:知母1兩,麥門冬1兩(去心),黃芩3分,川升麻3分,犀角屑3分,葛根3分(銼),甘草3分(炙微赤,銼),馬牙消1兩半。 出處: 《圣惠》卷五十三。 主治: 消渴,心熱煩躁,口干頰赤。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入生姜半分,淡竹葉2-7片,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制備方法: 上為粗散。
10 名稱: 苦參丸 組成: 苦參5兩,黃連(去須)3兩,知母(銼,焙)3兩,栝樓根3兩,牡蠣粉3兩,麥門冬(去心,焙)3兩。 出處: 《圣濟總錄》卷九十三。 主治: 骨蒸消渴、消中,熱中渴利,心熱,風虛熱,傳尸勞。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或20丸,食后漿水送下。 制備方法: 上為末,以生牛乳為丸,如梧桐子大,曬干。
11 組成:青蒿1兩,甘草(炙)1兩,柴胡(去苗)1兩,知母(焙)1兩,龍骨1兩,麥門冬(去心)1兩,桃枝1握,柳枝1握。 出處: 《圣濟總錄》卷八十七。 功效: 退熱。 主治: 暴急熱勞,四肢煩疼,手腳心熱,咽干虛渴,飲食減少。 用法用量: 每服4錢匕,以童便1盞半浸經(jīng)宿,入蔥白、薤白各3寸(切),同煎至8分,去滓,食后溫服。 制備方法: 上銼如麻豆大。
12 名稱: 前胡散 組成: 大黃半兩,桔梗1錢,枳殼1錢,前胡1錢,杏仁1錢,葛根2錢。 出處: 《玉機微義》卷九。 主治: 胃氣實熱,唇口干裂,中心熱躁,大便秘結(jié),非時煩渴,睡中口內(nèi)生涎。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入姜煎服。 制備方法: 上為末。
13 名稱: 洗心散 組成: 白術(shù)1兩半,麻黃3兩,當歸3兩,芍藥3兩,甘草3兩,木香(煨)6兩,荊芥穗6兩,大黃(面裹煨)6兩。 出處: 《普濟方》卷十八引《如宜方》。 主治: 心熱語亂,煩渴,眼澀,口苦唇焦。 用法用量: 上為末,生姜薄荷湯,加神砂末調(diào)服。 14 名稱: 茯苓補心湯 組成:白茯苓3分,人參3分,前胡3分,半夏(湯洗7次,去滑)3分,川芎3分,橘皮半兩,枳殼(麩炒,去瓤)半兩,紫蘇半兩,桔梗半兩,甘草(炙)半兩,干姜半兩,當歸1兩3分,白芍藥2兩,熟地黃1兩半。 出處: 《三因》卷八。 主治:心虛寒病,苦悸恐不樂,心腹痛,難以言,心寒,恍惚喜悲愁恚怒,衄血,面黃,煩悶,五心熱渴,獨語不覺,咽喉痛,舌本強,冷汗出,善忘,恐走,及治婦人懷孕,惡阻吐嘔,眩暈,四肢怠惰,全不納食。 用法用量: 每服4大錢,水1盞半,加生姜5片,大棗1個,煎7分,去滓食前服。 制備方法: 上為散。
15 名稱: 茸歸丸 組成:嫩鹿茸(煨去毛,涂酥炙)1兩,川芎1兩,人參1兩,肉蓯蓉1兩,烏梅肉1兩,肉桂1兩,柏子仁1兩,牡丹皮1兩,京芍藥1兩,當歸半兩(洗),黃耆2兩(蜜炙),紫石英1兩(蜜炙),大熟地黃(洗凈,再以酒蒸2次,焙干)1兩。 出處: 《普濟方》卷三二八引《得效》。 功效: 補血。 主治: 婦人血虛,胃之水氣不足,時渴煩作熱,手足掌心熱,四肢煩疼,或寒熱,夜出盜汗,口干舌燥。 用法用量: 每服50-60丸,空心淡醋湯送下。 制備方法: 上為末,米打薄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16 名稱: 大歸命散 組成:石膏(煅)5錢,白術(shù)5錢,甘草(炙)5錢,麻黃(去節(jié))5錢,川芎5錢,陳皮(去白)2錢半,荊芥穗7錢5分,龍腦少許,麝香少許。 出處: 《袖珍小兒》卷四。 主治:嬰孩小兒傷食,傷寒傷風,夾驚傷寒,驚潮虛熱,面色紅赤,鼻流清涕,渾身溫壯,手足心熱,氣微粗喘嗞牙,口氣溫熱,似渴不渴,夜臥不安,或時呻吟,目白微紅。 用法用量: 用棗1個(去核),煎湯調(diào)化,食遠服。 制備方法: 上為極細末。
17 名稱: 香甲丸 組成: 木香1分,鱉甲(去裙襕,醋炙)半兩,檳榔半兩,使君子(用肉)半兩,柴胡(去蘆)半兩,黃連(去須)半兩。 出處: 《幼幼新書》卷二十六引《莊氏家傳》。 功效: 輕骨長肌。 主治: 小兒疳積。潮熱盜汗,羸瘦煩渴,手足心熱,多汗無力。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日中、臨臥米飲送下。 制備方法: 上為末,豮豬膽汁為丸,如綠豆大。
18 名稱: 清熱地黃飲 組成: 生地4錢,地骨皮3錢,丹皮3錢,花粉3錢,連翹3錢,蘆根4錢,淡竹葉3錢。 出處: 《中醫(yī)婦科治療學(xué)》。 功效: 清熱涼血,佐以生津。 主治: 產(chǎn)后發(fā)熱,頭暈而痛,面紅唇燥,手足心熱,心煩口渴,喜當風涼,便燥溺短,甚則譫妄,舌紅苔黃,脈數(shù)。 用法用量: 水煎,微溫服。 加減: 心煩甚者,去淡竹葉,加蓮子心。通草各2錢;惡露驟然停滯,加桃仁、通草各2錢。
19 名稱: 黃耆湯 組成: 人參1兩,黃耆1兩,白茯苓1兩,白術(shù)1兩,白芍藥1兩,甘草7分半。 出處: 《陰證略例》。 主治:傷寒內(nèi)感拘急,三焦氣虛,自汗及手足自汗,或手背偏多,或肢體振搖,腰腿沉重,面赤目紅,但欲眠睡,頭面壯熱,兩脅熱甚,手足自溫,兩手心熱,自利不渴,大便或難或如常,或口干咽燥,或渴欲飲湯,不欲飲水,或欲飲水,嘔噦間作,或心下滿悶,腹中疼痛,或時喜笑,或時悲哭,或時太息,或語言錯亂失志,兩手脈浮沉不一,或左右往來無定,便有沉、澀、弱、微、弦五種陰脈形狀,舉按全無力,浮之損小,沉之亦損小。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生姜水煎,量證大小加減多少用之。 加減: 嘔吐者,加藿香半兩,生姜半兩(如無,以干者代之),陳皮半兩。
20 名稱: 黃耆膏子煎丸 組成: 人參1兩半,白術(shù)1兩半,柴胡1兩,黃芩1兩,白芷半兩,知母半兩,甘草(炙)半兩,鱉甲1個(半手指大,酥炙)。 出處: 《元戎》。 功效: 除煩解勞,去肺熱。 主治:上焦熱,咳衄,心熱驚悸;脾胃熱,口甘,吐血;肝膽熱,泣出口苦;腎熱,神志不定;上而酒毒,膈熱消渴,下而血滯,五淋血崩。氣虛,呼吸少氣,懶言語,無力動作,目無睛光,面色(白光)白。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空心以百沸湯送下。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黃耆膏子(上用黃耆半斤,為粗末,水2斗,熬1斗,去滓,再熬,令不住攪成膏,至半斤,入白蜜1兩,餳1兩,再熬令蜜、餳熟,得膏10兩,放冷)為丸如梧桐子大。 21 名稱: 黃連散 組成:黃連1兩(去須),栝蔞根(銼)1兩,地骨皮1兩,葳蕤1兩,犀角屑1兩,黃芩1兩,川升麻1兩,甘草(炙微赤,銼)1兩。 出處: 《圣惠》卷七十四。 主治: 妊娠心熱煩躁,口干舌澀,多渴。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制備方法: 上為散。
22 名稱: 黃連散 組成:黃連(去須)半兩,川升麻半兩,黃芩半兩,犀角屑半兩,川大黃(銼碎,微炒)半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茯神3分。 出處: 《圣惠》卷八十三。 主治: 小兒心熱,夜臥狂語,煩渴。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以竹瀝調(diào)下1日3-4次。 制備方法: 上為散。
23 名稱: 滋陰解毒湯 組成: 生地、當歸、白芍、丹皮、黃芩、連翹、防風、荊芥、木通、銀花。 出處: 《治疹全書》卷下。 主治:疹收后余邪未清,微發(fā)熱,頭目不清,小便黃少,大便燥結(jié),口渴頰紅,手足心熱,或夜臥不寧,或口瘡咽痛,或咳嗽生痰,或盜汗驚悸;兼治細瘡無膿瘙癢。 用法用量: 加淡竹葉7張,燈心20條,水煎,溫服。 加減:發(fā)熱,加柴胡,地骨皮;自汗盜汗,加黑豆,浮麥;耳痛耳聾,加石菖蒲、牛蒡子;喉音不清,加石菖蒲、牛蒡子、僵蠶;咽痛,加玄參、薄荷、桔梗、牛蒡子;口渴,加天花粉、麥冬;眼赤羞明,加白菊花、決明子;痰喘,加竹瀝、姜汁;痰嗽,加杏仁、桑白皮、桔梗、貝母;氣急,加杏仁、桑皮、枳實;小便黃澀,加豬苓、澤瀉;大便秘結(jié),加牛蒡、蔞仁、知母;腹脹,加大腹皮、枳殼;肉食不消,腹脹者,加山楂;停食,加厚樸、萊菔子;余毒不食,加厚樸、山楂;胃熱多食,加黃連;不寐,加黃連、犀角;眼、耳、鼻、舌、唇、齒、汗、溺、咳、咯等血,俱加黃連、犀角、丹參;舌腫,加黃連、蒲黃;伸舌、弄舌、音啞唇燥,加黃連、梔子;面紅,唇紅,口燥咽干,手足心熱,加黃連、麥冬;心煩,亦加黃連、麥冬;余毒泄瀉,肛門腫痛,加黃連、車前;癤毒腫痛,或手足臂股,膝脛赤腫熱痛,欲發(fā)癰疽,加何首烏、紫花地丁草、紅花、牛蒡、獨活、薄荷;疥瘡、(疒咅)瘰,加何首烏、苦參。
24 名稱: 鎮(zhèn)心丸 組成:丹砂(別研)1兩,人參1兩,甘草(炙,銼)1兩,黃芩(去黑心)1兩,栝樓根1兩,凝水石(碎研)2兩,牛黃(研)半兩,犀角(鎊)半兩,知母半兩,龍腦(別研)1錢。 出處: 《圣濟總錄》卷四十三。 主治: 心熱實,忪悸恍惚,痰壅昏倦,上盛渴躁,夜臥不穩(wěn)。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人參湯嚼下。 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芡實大。
手少陰心經(jīng)病癥飲食運動按摩導(dǎo)引療法以及護理知識 《導(dǎo)引本經(jīng)》:『夫心乃一身之主宰,生死之路頭也。是故心生則種種欲生,而神不入氣;心靜則種種欲靜,而神氣相抱也?!秲?nèi)經(jīng)》曰:「夏月人身,陽氣發(fā)外,伏陰在內(nèi),是脫精神之時,忌疏通以泄精氣。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英華成秀,此夏氣之應(yīng),養(yǎng)成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故人常宜燕居靜坐,調(diào)心息氣,食熱戒冷,常要兩目垂廉,邁光內(nèi)照,降心火于丹田,使神氣相抱。故太玄養(yǎng)初曰:「藏心于淵,美厥靈根。神不外也。心牽于事,則火動于中矣。心火夏令正旺,脈本洪大,若緩是傷暑,至晚少餐飲食,睡勿揮扇,風邪易入?!刮羿椬釉行募?,或曰:『有僧不用符藥,能治心疾?!辉灯渖唬骸嘿F恙起于煩惱,煩惱生于妄想,夫妄想之來,其機有三:或追憶數(shù)十年前榮辱恩仇,悲歡離合,及種種閑情,此是過去妄想也?;蚴碌窖矍?,可以順應(yīng),卻又畏首畏尾,三番四復(fù),猶豫不決,此是現(xiàn)在妄想也?;蚱谕蘸蟾毁F皆如愿,或期望功成名遂,告老歸田;或期望子孫登庸,以繼書香,與夫一切不可必成,不可必得之事,此是未來妄想也。三者妄想,忽然而生,忽然而滅,禪家謂之幻心。能照見其妄,而斬斷念頭,禪家謂之覺心。故曰:「不患念起,惟患覺遲,此心若同太虛,煩惱何處安腳?」』又曰:『貴恙亦原于水火不交,凡溺愛冶容,而作色荒,禪家謂之外感之欲。夜深枕上,思得冶容,或成宵寐之變,禪家謂之內(nèi)生之欲。二者之欲,綢繆染著,消耗元精。若能離之,則腎水自然滋生,可以上交于心。至若思索文字,忘其寢食,禪家謂之理障。經(jīng)綸職業(yè),不顧劬勞,禪家謂之事障。二者雖非人欲,亦損性靈,若能遣之,則火不至上炎,可下交于腎。故曰:「塵不相緣,根無所偶,返流全一,六用不行?!埂挥衷唬骸嚎嗪o邊,回頭是岸。』子元如其言,乃獨處一室,掃空萬緣,坐靜月余,心疾如失。
手厥陰心包經(jīng)簡介 滑氏曰:『手厥陰心主,又曰心包絡(luò),何也?』曰:『君火以名,相火以位,手厥陰代君火行事,以用而言,故曰手心主;以經(jīng)而言,曰心包絡(luò),一經(jīng)而二名,實相火也?!?br> 心實左手關(guān)前寸口陰實者,心實也,苦心下有水氣,憂恚發(fā)之。(《脈經(jīng)》)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脈陰實者,手厥陰經(jīng)也(《千金》作手少陰經(jīng)也),病苦閉,大便不利,腹?jié)M四肢重,身熱苦胃脹。(同上)(《千金》曰∶名曰心實熱也。)
夫心實則生熱,熱則陽氣盛,陽盛則衛(wèi)氣不行,榮氣不通,遂令熱毒稽留,心神煩亂,面赤身熱,口舌生瘡,咽燥頭疼,喜笑恐悸,手心熱滿,汗出衄血,其脈洪實相搏者,是其候也。(《圣惠方》)
心實即實火實熱五證∶譫語,屬心家邪熱;舌破,屬心火;煩躁,屬心家邪熱,及心火內(nèi)炎;自笑,屬心家有熱邪;發(fā)狂,屬心家有邪熱甚。(《本草經(jīng)疏》)
心虛 左手關(guān)前寸口陰絕者,無心脈也,苦心下毒痛,掌中熱,時時善嘔,口中傷爛。(《脈經(jīng)》)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脈陰虛者,手厥陰經(jīng)也(《千金》作手少陰經(jīng)也),病苦悸恐不樂,心腹痛,難以言,心如寒狀,恍惚。(同上)(《千金》曰∶名曰心虛寒也。)
心氣若不足,衄血眼中黃,悲愁及喜怒,煩悶即慌忙,夢寤不自覺,心熱須水漿,咽喉中滿痛,舌強口夸張,冷汗出不止,妄語忽驚忙,此為損心氣,不療轉(zhuǎn)加傷。(《五臟論》)
夫心虛則生寒,寒則陰氣盛,陰盛則血脈虛少而多恐畏,情緒不樂,心腹暴痛,時唾清涎,心膈脹滿,好忘多驚,夢寤飛揚,精神離散,其脈浮而虛者,是其候也。(《圣惠方》)
心虛八證∶驚邪,屬心氣虛;癲癇,屬心氣虛,有熱;不得眠,屬心血虛,有熱;心煩,屬心家有熱;怔忡,屬心血不足;心淡淡動;盜汗,屬心血虛,汗者,心之液也;伏梁,屬心經(jīng)氣血虛,以致邪留不去。(《本草經(jīng)疏》)
手厥陰心包經(jīng)掛圖
手厥陰心包經(jīng)經(jīng)絡(luò)循行路線及穴位
《針灸大成》手厥陰心包絡(luò)經(jīng)穴歌 九穴心包手厥陰,天池天泉曲澤深,郄門間使內(nèi)關(guān)對,大陵勞宮中沖侵(左右一十八穴)。
此一經(jīng)起于天池,終于中沖,取中沖、勞宮、大陵、間使、曲澤,與井滎俞經(jīng)合也。
手厥陰心包絡(luò)之經(jīng),起于胸中,出屬心包,下膈歷絡(luò)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內(nèi)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是動則病手心熱,肘攣急,腋腫,甚則胸脅支滿,心中澹澹大動,面赤目黃,喜笑不休,是主脈所生病者,煩心心痛,掌中熱,盛者氣口大一倍于人迎,虛者氣口反小于人迎也。多血少氣,戌時氣血注此。
手心主之別,名曰內(nèi)關(guān),去腕二寸,出于兩筋之間,循經(jīng)以上,系于心包絡(luò),心系實則心痛,虛則為煩,取之兩筋間也。
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與太陰之筋并行,結(jié)于肘內(nèi)廉,上臂陰,結(jié)腋下,下散前后挾脅,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結(jié)于賁,其病當所過者支轉(zhuǎn)筋前及胸痛息賁,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shù),以痛為,名曰孟冬痹也。
手厥陰心包脈,從腹走手,長三尺五寸,左右共七尺,凡一十八穴。
受足少陰之交,其系與三焦之系連屬,故指相火之臟,實乃裹心之膜,此實安身立命之地,尤宜詳察,默會其真。其調(diào)劑也,莫執(zhí)一方;其針灸也,必循其道。達者慎焉,幾于神矣。
天池(一名天會): 腋下三寸,乳后一寸,著脅直腋撅肋間。手足厥陰、少陽之會?!躲~人》灸三壯,針三分?!都滓摇丰樒叻?。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主胸中有聲,胸膈煩滿,熱病汗不出,頭痛,四肢不舉,腋下腫,上氣,寒熱痎瘧,臂痛,目佴佴不明。
天泉(一名天濕): 曲腋下二寸,舉臂取之?!躲~人》針六分,灸三壯。主目佴佴不明,惡風寒,心病,胸脅支滿,咳逆,膺背胛間、臂內(nèi)廉痛。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曲澤: 肘內(nèi)廉陷中,大筋內(nèi)側(cè)橫紋中動脈是。心包絡(luò)脈所入為合水?!躲~人》灸三壯,針三分,留七呼。主心痛,善驚,身熱,煩渴口干,逆氣嘔涎血,心下澹澹,身熱,風疹,臂肘手腕不時動搖,頭清汗出不過肩,傷寒,逆氣嘔吐。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郄門: 掌后去腕五寸,手厥陰心包絡(luò)脈隙?!躲~人》針三分,灸五壯。主嘔血,衄血,心痛,嘔,噦,驚恐畏人,神氣不足。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間使: 掌后三寸,兩筋間陷中。心包絡(luò)脈所行為經(jīng)金?!端刈ⅰ丰樍?,留七呼?!躲~人》針三分,灸五壯?!睹魈谩肪钠邏??!都滓摇肪娜龎?。主傷寒結(jié)胸,心懸如饑,卒狂,胸中澹澹,惡風寒,嘔沫,怵惕,寒中少氣,掌中熱,腋腫肘攣,卒心痛,多驚,中風氣塞,涎上昏危,喑不得語,咽中如梗,鬼邪,霍亂干嘔,婦人月水不調(diào),血結(jié)成塊,小兒客忤。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內(nèi)關(guān): 掌后去腕二寸兩筋間,與外關(guān)相抵。手心主之絡(luò),別走少陰?!躲~人》針五分,灸三壯。主手中風熱,失志,心痛,目赤,支滿肘攣。實則心暴痛瀉之,虛則頭強補之。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大陵: 掌后骨下,兩筋間陷中。手厥陰心包絡(luò)脈所注為俞土。心包絡(luò)實瀉之?!躲~人》針五分?!端刈ⅰ丰樍?,留七呼,灸三壯。主熱病汗不出,手心熱,肘臂攣痛,腋腫,善笑不休,煩心,心懸若饑,心痛掌熱,喜悲泣驚恐,目赤目黃,小便如血,嘔無度,狂言不樂,喉痹,口干,身熱頭痛,短氣,胸脅痛,瘑瘡疥癬。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勞宮(一名五里,一名掌中): 掌中央動脈?!躲~人》屈無名指取之?!顿Y生》屈中指取之。滑氏云:『以今觀之,屈中指、無名指兩者之間取之為允。』心包絡(luò)脈所溜為滎火?!端刈ⅰ丰樔?,留六呼?!躲~人》灸三壯?!睹魈谩丰樁?,得氣即瀉,一度,針過兩度,令人虛。禁灸,灸令人息肉日加。主中風,善怒,悲笑不休,手痹,熱病數(shù)日汗不出,怵惕,脅痛不可轉(zhuǎn)側(cè),大小便血,衄血不止,氣逆嘔噦,煩渴食飲不下,大小人口中腥臭,口瘡,胸脅支滿,黃疸目黃,小兒齦爛。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中沖: 手中指端,去爪甲角如韭葉陷中。心包絡(luò)脈所出為井木。心包絡(luò)虛補之?!躲~人》針一分,留三呼。《明堂》灸一壯。主熱病煩悶,汗不出,掌中熱,身如火,心痛煩滿,舌強。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臨床運用】 【配伍】
手厥陰心包經(jīng)病癥八綱辨治以及常見治療中藥和方劑
凡此手心主之脈,多血少氣,刺之當出血惡氣,其經(jīng)從臟走手,審而迎隨,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jīng)取之,此治厥陰之法也。 心包陰方劑 1 名稱: 龍虎丸 組成: 西牛黃3分,巴豆霜3分,冰片1分,水飛辰砂1分,自信3分。 出處: 《千金珍秘方選》。 主治: 陰癲陽狂,痰入心包絡(luò),不省人事,登高棄衣,歌笑不寐;或神呆靜坐,語言不發(fā)。 用法用量:病輕者服1丸,重者服2丸,以溫開水送下,若不肯吃者,納藥于粉糕中,便不覺而食之。服后約半時許,非吐即瀉,逾時再服1丸以俟之。如年遠者,須服數(shù)丸以見效。 制備方法: 上為末,酌加爛飯同搗為丸。 用藥禁忌: 孕婦忌服。愈后忌食豬肉一、二年。 各家論述:癲癇之疾,皆由于痰入心包絡(luò),白信專能燥痰,以之為君;巴豆辛熱破痰,導(dǎo)之下行,使白信之性過而不留,以之為臣;反佐以牛黃之甘寒,通竅辟邪,清心解毒,制白信、巴豆之猛烈,合朱砂為鎮(zhèn)攝,真治癲狂之圣藥也。
2 名稱: 參苓桂術(shù)湯 組成: 白術(shù)2兩,肉桂2錢,人參5錢,半夏5分,茯苓3錢。 出處: 《辨證錄》卷九。 主治:外感寒邪,心包、命門二經(jīng)之火衰,如一裹之氣,從心下而上,直至于陰囊之間,名曰奔豚,言其如豕之奔突,其勢甚急,不可止遏,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水煎服。
3 名稱: 安豚丹 組成: 人參5錢,白術(shù)5錢,肉桂1錢,山藥1兩,巴戟天5錢,蛇床子3錢,附子5分,茯苓3錢,遠志1錢,甘草1錢。 出處: 《辨證錄》卷九。 功效: 補心腎之虛,溫命門、心包之火,去脾經(jīng)之濕。 主治: 心包、命門二經(jīng)之火衰,外感寒邪,而發(fā)奔豚,如一裹之氣從心而下,直至于陰囊之間,其勢甚急,不可止遏,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水煎服。
4 名稱: 清心和瘧飲 組成: 茯神5錢,麥冬3錢(去心),人參1錢,草蔻仁1錢(研),制半夏2錢,青皮1錢5分,柴胡5分,炙甘草5分。 出處: 《慈航集》卷下。 主治: 手少陰心經(jīng)之瘧與手厥陰心包經(jīng)之瘧。初病心煩內(nèi)熱,欲得清水,飲之反寒多,外不甚熱。 用法用量: 水煎服。1服瘧輕,2服寒熱除,3服痊愈。 加減:舌紅赤,苔黃不燥,加生姜汁炒黃連2分;內(nèi)熱,加青蒿3錢;舌下起刺,加鮮首烏5錢、當歸5錢;胸口不寬,加檳榔2錢5分、炒枳殼1錢5分;惡心,加灶心土3錢;寒甚,加煨姜3錢、大棗3枚。
5 名稱: 銀花解毒方 組成: 玄參2兩,甘草2錢,金銀花2兩,生地1兩,當歸1兩,紫花地丁5錢,貝母2錢。 出處: 《治疔匯要》卷上。 主治: 手心疔。手少陰心、手厥陰心包絡(luò)二經(jīng),濕火之毒,外形雖小,內(nèi)毒有余,瘡色明亮。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心包陽方劑 1 名稱: 牛黃承氣湯 組成: 安宮牛黃丸2丸,生大黃(末)3錢。 出處: 《溫病條辨》卷二。 主治: 陽明溫病,邪閉心包,神昏舌短,內(nèi)竅不通,飲不解渴者。 用法用量: 用安宮牛黃丸化開,調(diào)生大黃末,先服一半,不知再服。
2 名稱: 龍虎丸 組成: 西牛黃3分,巴豆霜3分,冰片1分,水飛辰砂1分,自信3分。 出處: 《千金珍秘方選》。 主治: 陰癲陽狂,痰入心包絡(luò),不省人事,登高棄衣,歌笑不寐;或神呆靜坐,語言不發(fā)。 用法用量:病輕者服1丸,重者服2丸,以溫開水送下,若不肯吃者,納藥于粉糕中,便不覺而食之。服后約半時許,非吐即瀉,逾時再服1丸以俟之。如年遠者,須服數(shù)丸以見效。 制備方法: 上為末,酌加爛飯同搗為丸。 用藥禁忌: 孕婦忌服。愈后忌食豬肉一、二年。 各家論述:癲癇之疾,皆由于痰入心包絡(luò),白信專能燥痰,以之為君;巴豆辛熱破痰,導(dǎo)之下行,使白信之性過而不留,以之為臣;反佐以牛黃之甘寒,通竅辟邪,清心解毒,制白信、巴豆之猛烈,合朱砂為鎮(zhèn)攝,真治癲狂之圣藥也。 3 名稱: 啟陽娛心丹 組成:人參2兩,遠志4兩,茯神5兩,菖蒲1兩,甘草1兩,橘紅1兩,砂仁1兩,柴胡1兩,菟絲子8兩,白術(shù)8兩,生棗仁4兩,當歸4兩,白芍6兩,山藥6兩,神曲3兩。 出處: 《辨證錄》卷九。 主治: 抑郁憂悶,心包閉塞,陽萎不振,舉而不剛。 用法用量: 每日服5錢,白開水送下。服1月,陽不閉塞矣。 制備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
4 名稱: 蓮心清火湯 組成: 玄參5錢,生地5錢,丹參3錢,山藥1兩,芡實1兩,蓮子心2錢,麥冬1兩,北五味5分,天冬1錢。 出處: 《辨證錄》卷八。 主治: 心氣素虛,心包之火大動之,夢遺,陽痿不振,易舉易泄,日日夢遺,后且不必夢亦遺,面黃體瘦,自汗夜熱。 用法用量: 水煎服。
5 名稱: 輔相振陽丸 組成:人參5兩,巴戟天10兩,炒棗仁5兩,麥冬5兩,菟絲子10兩,遠志2兩,柏子仁2兩,肉桂2兩,茯神3兩,枸杞3兩,黃耆8兩,當歸4兩,仙茅4兩,白術(shù)6兩,人胞1個,陳皮5錢,陽起石(火煅,醋淬)1兩。 出處: 《辨證錄》卷九。 主治: 中年之時,心包火氣大衰,陽事不舉者。 用法用量: 每日早、晚各服4錢,滾水下。三月陽事振興。 制備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
6 名稱: 強心湯 組成: 人參1兩,茯神5錢,當歸5錢,麥冬3錢,巴戟天5錢,山藥5錢,芡實5錢,玄參5錢,北五味5分,蓮子心3分。 出處: 《辨證錄》卷八。 功效: 補心經(jīng)之衰,瀉心包之火。 主治: 夢遺。因心氣素虛,心包之火大動,致夢遺,陽痿不振,易舉易泄,日日夢遺,后且不必夢亦遺,面黃體瘦,自汗夜熱。 用法用量: 水煎服。
糖尿病心包虛方劑 1 名稱: 去來湯 組成: 人參3錢,茯苓3錢,蒼術(shù)3錢,白術(shù)5錢,甘草2錢,川烏2錢,半夏1錢。 出處: 《辨證錄》卷二。 功效: 補氣利濕。 主治: 氣虛而微感寒濕之邪,邪沖心包,一時心痛,修痛倏已,一日而十數(shù)遍,飲食無礙,晝夜不安。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各家論述:方中用二術(shù)為君,最有佳意。蓋痛雖由于氣虛,畢竟?jié)駳庵中陌?。二術(shù)去濕而健脾胃之氣,故用之,佐以人參、茯苓補氣以利濕,則濕去而氣更旺也;氣雖旺矣,而川烏得直入心包,以祛逐其寒邪、半夏得行于中脘,而消其敗濁之痰;甘草和緩,調(diào)停于邪正之間,以奏功于眉睫矣。 2 名稱: 加味壽星丸 組成: 天南星3兩,母真珠1錢,真琥珀5錢,圓白半夏5兩,枯礬5錢,大朱砂1兩(細研,為衣)。 出處: 《得效》卷十三。 主治: 因事驚憂,涎留心包,精神不守,事多健忘,譫言妄語,如有所見,不得安臥;或風痰潮作,手足抽掣;或心虛煩躁。 用法用量:每服35丸,淡姜湯送下;氣不順,人參湯送下;驚悸,金銀器、灶心土湯送下;上熱煩躁,淡竹葉。麥門冬湯送下;寧心定志,石菖蒲湯送下;痰盛喘急,桑白皮湯送下;小兒急驚,麥門冬、青竹葉湯送下;慢驚,冬瓜仁、木香湯送下。 加減: 心氣狂甚,加鐵膩粉1兩。 制備方法: 上為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3 名稱: 人參飲 別名: 人參湯 組成:人參2兩,甘草(炙)2兩,麻黃(去根節(jié),煎,掠去沫,焙)2兩,獨活(去蘆頭)2兩,當歸(切,焙)2兩,芎2兩,石膏(碎)2兩,秦艽(去苗土)2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枚,白術(shù)3分,細辛(去苗葉)3分,桂(去粗皮)3分,防風(去叉)1兩1分,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40枚,黃芩(去黑心)1兩,赤芍藥半兩,干姜(炮)半兩。 出處: 《圣濟總錄》卷五。 主治: 因于驚,邪風入心包,或加胸背悶痛,驚怖,小腹微痛,寒熱,心煩悶,色變青黃赤白;兼治虛勞驚俱,風邪諸疾。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1日3次。 制備方法: 上銼,如麻豆大。 附注: 人參湯(《普濟方》卷一○一)。
4 名稱: 蒼烏參苓散 組成: 人參1錢,草烏1錢,茯苓3錢,蒼術(shù)3錢,巴戟天1兩。 出處: 《辨證錄》卷二。 主治: 氣虛而微感寒濕之邪,邪沖心包,一時心痛,倏痛倏已,一日而十數(shù)遍者,飲食無礙,晝夜不安。 用法用量: 水煎服。
5 名稱: 補心湯 組成: 棗仁3錢,生地5錢,黃連1錢半,丹參1錢半,白芍1錢半,元參1錢半。 出處: 《醫(yī)略六書》卷二十八。 主治: 妊娠心虛挾熱,傷犯心包,心神煩熱而咯出血星,脈虛微洪者。 用法用量: 水煎,沖藕汁1杯溫服。 各家論述:生地壯腎水之不足;黃連降心火之有余;白芍斂陰收血以止血;棗仁養(yǎng)心寧神以安神,生新去宿;元參退熱存陰。水煎以滋腎水,藕汁以清血絡(luò),使水升火降,則心腎交而坎離濟。 6 名稱: 濟艱湯 組成: 白術(shù)5錢,人參5錢,茯神3錢,菖蒲5分,遠志1錢,柏子仁3錢,半夏3錢,天花粉1錢,南星1錢,附子1錢,神曲1錢。 出處: 《辨證錄》卷四。 主治: 壯年之人,痰氣太盛,一時跌仆,口作牛馬之鳴者,世人所謂牛馬之癲也,其實乃虛寒之癥,痰入心包也。 用法用量: 水煎服。 7 名稱: 蓮心清火湯 組成: 玄參5錢,生地5錢,丹參3錢,山藥1兩,芡實1兩,蓮子心2錢,麥冬1兩,北五味5分,天冬1錢。 出處: 《辨證錄》卷八。 主治: 心氣素虛,心包之火大動之,夢遺,陽痿不振,易舉易泄,日日夢遺,后且不必夢亦遺,面黃體瘦,自汗夜熱。 用法用量: 水煎服。
8 名稱: 調(diào)饑散 組成: 人參5分,山藥1兩,白芍3錢,甘草5分,肉桂1錢,菖蒲5分,肉豆蔻1個,炒棗仁3錢。 出處: 《辨證錄》卷五。 主治: 未見飲食則思,既見飲食則厭,勉強進用,飽塞于上脘,微微脹悶,由胃氣之虛、心包之火不足使然。 用法用量: 水煎服。
9 名稱: 強心湯 組成: 人參1兩,茯神5錢,當歸5錢,麥冬3錢,巴戟天5錢,山藥5錢,芡實5錢,玄參5錢,北五味5分,蓮子心3分。 出處: 《辨證錄》卷八。 功效: 補心經(jīng)之衰,瀉心包之火。 主治: 夢遺。因心氣素虛,心包之火大動,致夢遺,陽痿不振,易舉易泄,日日夢遺,后且不必夢亦遺,面黃體瘦,自汗夜熱。 用法用量: 水煎服。 10 名稱: 五汁一枝煎 組成: 鮮生地汁4大瓢,鮮茅根汁2大瓢,鮮生藕汁2大瓢,鮮淡竹瀝2大瓢,鮮生姜汁2滴,紫蘇旁枝2錢(切寸)。 出處: 《重訂通俗傷寒論》。 功效: 清潤心包。濡血增液。 主治: 心包邪熱,開透肅清后,血虛生煩,慣慣無奈,心中不舒,間吐粘涎,呻吟錯語。 用法用量: 先將紫蘇旁枝煎10余沸,取清湯盛蓋碗中,和入五汁,重湯燉,溫服。 各家論述:方中鮮地、茅根、藕汁三味,清潤心包血液為君;臣以姜、瀝二汁,辛潤流利,以滌絡(luò)痰;妙在佐紫蘇旁枝,輕清宣絡(luò),以復(fù)其旁通四本之常。
糖尿病心包實方劑 1 名稱: 兩瀉湯 組成: 白芍1兩,丹皮1兩,地骨皮1兩,炒黑桅子3錢,玄參1兩。 出處: 《辨證錄》卷三。 主治: 腎經(jīng)實火,挾心包相火上沖,吐黑血,雖不至于傾盆,而痰嗽必甚,口渴思飲。 用法用量: 水煎服。連服2劑,而黑血變?yōu)榧t色矣。再服2劑而咳嗽除,血自止。 各家論述: 此方雖瀉肝木,其實是兩瀉心包與腎經(jīng)也?;鸬盟?,血得寒而化,此黑血之所以易變,而吐血之所以易止也。
2 名稱: 三仙散火湯 組成: 玄參3兩,生地2兩,白芍1兩。 出處: 《辨證錄》卷三。 主治: 腎經(jīng)實火挾心包實火上沖,而見吐血色黑,痰嗽甚,口渴思飲。 用法用量: 水煎服。
糖尿病心包寒方劑
1 名稱: 巴戟天湯 組成: 人參3錢,白術(shù)3錢,茯神3錢,巴戟天3錢,車前子3錢,山藥1兩,半夏1錢,肉桂1錢。 出處: 《辨證錄》卷二。 主治: 風寒濕邪,結(jié)于心包,心下畏寒作痛,惕惕善驚,懶于飲食,以手按之,如有水聲啯啯,心包之氣較弱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2 名稱: 去來湯 組成: 人參3錢,茯苓3錢,蒼術(shù)3錢,白術(shù)5錢,甘草2錢,川烏2錢,半夏1錢。 出處: 《辨證錄》卷二。 功效: 補氣利濕。 主治: 氣虛而微感寒濕之邪,邪沖心包,一時心痛,修痛倏已,一日而十數(shù)遍,飲食無礙,晝夜不安。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各家論述:方中用二術(shù)為君,最有佳意。蓋痛雖由于氣虛,畢竟?jié)駳庵中陌病6g(shù)去濕而健脾胃之氣,故用之,佐以人參、茯苓補氣以利濕,則濕去而氣更旺也;氣雖旺矣,而川烏得直入心包,以祛逐其寒邪、半夏得行于中脘,而消其敗濁之痰;甘草和緩,調(diào)停于邪正之間,以奏功于眉睫矣。 3 名稱: 牛蒡根湯 組成: 牛蒡根6錢,凈麻黃6錢,川牛膝6錢,制南星6錢。 出處: 《幼幼集成》卷二。 主治: 發(fā)汗不透,余毒在心包絡(luò),令愈后昏沉,甚至手足搐搦,或寒或熱。 用法用量: 每服5分,好酒調(diào)下,日3次。 制備方法: 上為末。
4 別名: 人參湯 組成:人參2兩,甘草(炙)2兩,麻黃(去根節(jié),煎,掠去沫,焙)2兩,獨活(去蘆頭)2兩,當歸(切,焙)2兩,芎2兩,石膏(碎)2兩,秦艽(去苗土)2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枚,白術(shù)3分,細辛(去苗葉)3分,桂(去粗皮)3分,防風(去叉)1兩1分,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40枚,黃芩(去黑心)1兩,赤芍藥半兩,干姜(炮)半兩。 出處: 《圣濟總錄》卷五。 主治: 因于驚,邪風入心包,或加胸背悶痛,驚怖,小腹微痛,寒熱,心煩悶,色變青黃赤白;兼治虛勞驚俱,風邪諸疾。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1日3次。 制備方法: 上銼,如麻豆大。 附注: 人參湯(《普濟方》卷一○一)。
5 名稱: 安豚丹 組成: 人參5錢,白術(shù)5錢,肉桂1錢,山藥1兩,巴戟天5錢,蛇床子3錢,附子5分,茯苓3錢,遠志1錢,甘草1錢。 出處: 《辨證錄》卷九。 功效: 補心腎之虛,溫命門、心包之火,去脾經(jīng)之濕。 主治: 心包、命門二經(jīng)之火衰,外感寒邪,而發(fā)奔豚,如一裹之氣從心而下,直至于陰囊之間,其勢甚急,不可止遏,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水煎服。 6 名稱: 蒼烏參苓散 組成: 人參1錢,草烏1錢,茯苓3錢,蒼術(shù)3錢,巴戟天1兩。 出處: 《辨證錄》卷二。 主治: 氣虛而微感寒濕之邪,邪沖心包,一時心痛,倏痛倏已,一日而十數(shù)遍者,飲食無礙,晝夜不安。 用法用量: 水煎服。
7 名稱: 參苓桂術(shù)湯 組成: 白術(shù)2兩,肉桂2錢,人參5錢,半夏5分,茯苓3錢。 出處: 《辨證錄》卷九。 主治:外感寒邪,心包、命門二經(jīng)之火衰,如一裹之氣,從心下而上,直至于陰囊之間,名曰奔豚,言其如豕之奔突,其勢甚急,不可止遏,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水煎服。
8 名稱: 濟艱湯 組成: 白術(shù)5錢,人參5錢,茯神3錢,菖蒲5分,遠志1錢,柏子仁3錢,半夏3錢,天花粉1錢,南星1錢,附子1錢,神曲1錢。 出處: 《辨證錄》卷四。 主治: 壯年之人,痰氣太盛,一時跌仆,口作牛馬之鳴者,世人所謂牛馬之癲也,其實乃虛寒之癥,痰入心包也。 用法用量: 水煎服。 9 詳名稱: 衛(wèi)君湯 組成: 人參2錢,白術(shù)5錢,茯苓3錢,甘草1錢,菖蒲1錢,蘇葉1錢,半夏1錢,桔梗1錢,丹參1錢。 出處: 《辨證錄》卷九。 功效: 急補心氣。 主治: 人有處得意之境,過于娛樂,盡情喜笑,遂至風寒內(nèi)傷心包,口干舌苦。 用法用量: 水煎服。
10 名稱: 清心和瘧飲 組成: 茯神5錢,麥冬3錢(去心),人參1錢,草蔻仁1錢(研),制半夏2錢,青皮1錢5分,柴胡5分,炙甘草5分。 出處: 《慈航集》卷下。 主治: 手少陰心經(jīng)之瘧與手厥陰心包經(jīng)之瘧。初病心煩內(nèi)熱,欲得清水,飲之反寒多,外不甚熱。 用法用量: 水煎服。1服瘧輕,2服寒熱除,3服痊愈。 加減:舌紅赤,苔黃不燥,加生姜汁炒黃連2分;內(nèi)熱,加青蒿3錢;舌下起刺,加鮮首烏5錢、當歸5錢;胸口不寬,加檳榔2錢5分、炒枳殼1錢5分;惡心,加灶心土3錢;寒甚,加煨姜3錢、大棗3枚。
11 名稱: 菖蒲導(dǎo)赤散 組成: 石菖蒲、黃連、生地、木通、甘草梢、竹葉、燈心。 出處: 《醫(yī)級》卷七。 主治: 傷寒傳熱內(nèi)侵心包,煩渴昏沉,小便不利。
12 名稱: 散痹湯 組成:巴戟天5錢,白術(shù)5錢,菟絲子3錢,炒棗仁3錢,遠志8分,山藥5錢,蓮子5錢,茯苓3錢,甘草3分,柴胡1錢,半夏1錢。 出處: 《辨證錄》卷二。 功效: 補心包而兼祛風寒濕之邪。 主治: 風寒濕結(jié)于心包絡(luò),以致心下畏寒作痛,惕惕善驚,懶于飲食,以手按之,如有水聲啯啯。 用法用量: 水煎服。1劑而驚止,2劑而胃氣開,3劑而水聲息,10劑而心下之痛安然也。
糖尿病心包熱方劑
1 名稱: 加減清宮湯 組成: 黑犀角2錢(磨沖),連翹2錢,石菖蒲1錢,元參3錢,銀花3錢,竹葉心2錢,蓮子心5分,金汁4錢(沖)。 出處: 《鎬京直指》。 主治: 溫邪傳心包,神昏耳聾,身熱脈數(shù),口渴舌紅,言蹇。
2 名稱: 加減銀翹散 組成: 連翹10分,銀花8分,元參5分,犀角5分,麥冬5分(不去心),竹葉3分。 出處: 《溫病條辨》卷一。 主治: 心瘧。瘧邪在肺,逆?zhèn)餍陌?,熱多昏狂,詀語煩渴,舌赤中黃,脈弱而數(shù),受邪較淺者。 用法用量: 每服5錢,煎成去滓,點荷葉汁2-3茶匙,日3服。 制備方法: 上為粗末。
3 名稱: 加味清營湯 組成:鮮生地6錢,鮮石斛5錢,元參心5錢,原麥冬4錢,連翹3錢,銀花3錢,天花粉3錢,鮮竹葉1錢,生石膏5錢,川黃連1錢,丹參3錢。 出處: 《鎬京直指》卷二。 主治: 溫邪乘胃,熱蒸心包,舌紅而燥,口渴唇焦,脈數(shù),或神昏譫語。
4 名稱: 泄熱通絡(luò)飲 組成: 犀角、羚羊、尖貝、青蒿、連翹、知母、麥冬、雙鉤、菖蒲。 出處: 《喉科家訓(xùn)》卷二。 主治:濕溫時毒,內(nèi)陷化火,灼爍津液,肺胃榮分被擾,逆?zhèn)餍陌?,熱極動風,手足瘛疭,口渴痰咳,身熱昏憒,狀若驚癇,不語,如尸厥,脈弦數(shù),舌苔焦燥,咽痛碎腐者。 用法用量: 加至寶丹1粒,開水化,先服。再以煎服之藥繼用。
5 名稱: 救陰平肝湯 組成: 犀角、連翹、鮮菖蒲、鮮生地、玄參、羚羊角、鉤藤、銀花露、至寶丹(另化服)。 出處: 方出《溫熱經(jīng)緯》卷四,名見《喉科家訓(xùn)》。 主治: 濕熱證,壯熱口渴,舌黃或焦紅,發(fā)痙,神昏譫語,或邪灼心包,營血巳耗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6 名稱: 菖蒲導(dǎo)赤散 組成: 石菖蒲、黃連、生地、木通、甘草梢、竹葉、燈心。 出處: 《醫(yī)級》卷七。 主治: 傷寒傳熱內(nèi)侵心包,煩渴昏沉,小便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