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蘇州白相端午
端午將至,提倡慢調蘇式生活的@白相生活 茶事體驗店在山塘府邸停下了腳步。
@白相生活 與山塘府邸這樣傳統(tǒng)的空間相結合,兩者碰撞而出的火花,令人炫目。
那五色絲線編織的香囊,更是姑娘們的最愛,每每走過街巷總會卷起一股幽香,讓人忍不住尋香而去。
□陳曉雯 何 玥/文 大 沐 小 雨/圖
穿過新修的閶門,行至古樸的山塘街。遠離了鬧市的車流,越過了塵世的喧囂,山塘街臥于姑蘇城的一隅,隱匿在繁華叢中,傍河逶迤。經緯相織的青石板路,枕河而立的民宅商鋪,搖櫓聲聲,水霧漫漫,提倡慢調蘇式生活的@白相生活 茶事體驗店便在山塘府邸停下了腳步。 途經閶門時,讓人浮想聯(lián)翩。百年前吳地大都會的繁榮景象似一幅畫卷在眼前緩緩鋪開——“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吊橋嘎嘎放下,城門吱呀打開,車馬匆匆而過。斑駁的城門孕育著歷史的記憶,發(fā)酵著動人的愛情。似見伍子胥率軍而出,勢如破竹;破楚凱旋,登上城樓。望著專諸魚肚藏劍,微微皺眉;揮劍刺王,快意恩仇。還有許仙與白娘子藏在這閶門內懸壺濟世,可惜未逃過端午的劫數(shù),喝了雄黃酒后現(xiàn)出蛇形的白娘子,嚇得許仙頓時沒了氣息。據說,白娘子醫(yī)好百姓的那口井依然在那,印證著傳說不止是傳說,也是歷史。 五月五,正是蘇城人“白相”之時。憶過去,家家都將碧綠的箬葉浸在清水里,孩童玩鬧似的把整個臂膀壓在水里,一貪瞬間清涼,而那箬葉的清香卻也順勢撲鼻而來,白白的糯米夾雜著紅色的赤豆,像玩沙子一樣倒騰著。實在鬧得厲害了,鄰居好婆隨手摘下墻邊的狗尾巴草,編織成環(huán),讓孩子們互相絞斗。還有那五色絲線編織的香囊,更是姑娘們的最愛,每每走過街巷總會卷起一股幽香,讓人忍不住尋香而去。河邊的龍舟競渡鬧得起勁,各色舟楫你追我趕、水如濺珠,金鼓之聲與水聲相激,喧聲震天。那時,七里山塘,商販云集,人聲鼎沸,歡聲笑語連續(xù)不斷,叫賣之聲不絕于耳,持續(xù)十余日方罷。 今日,又逢浴蘭時節(jié),門插艾,香滿堂;食粽子,灑白糖;懸菖蒲、戴香囊、掛鐘馗、飲雄黃、著虎衣、競龍舟……這些老蘇州的端午習俗,隨時間消逝得所剩無幾,所幸在@白相生活 還尋得著一些蹤跡。踏入山塘府邸,邁入中廳,便見著那棵白色“枯木”,枝椏上懸著鳥籠、五彩粽等裝飾物,猶如風鈴在風中飄蕩,似有鈴鐺之音而出。順著枝干抬頭瞧,陽光透過玻璃頂棚斜斜射入,投出一片光暈,照得兩側柜上的書泛亮光,桌上置著的緙絲香囊,拿起一嗅,馥郁芬芳。穿過中廳, 便是花園,小橋流水,粉墻黛瓦,飛檐翹角,亭臺游廊,好一幅江南水鄉(xiāng)圖。品一杯明前茶,倚在藤椅背上,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一派愜意。吃幾粒枇杷,拎起粽子一角,剝開墨綠的箬葉,糯糯的米粒還粘著箬葉,透過縷縷乳白色的熱氣,咬一口,黏得唇齒不分,細細咀嚼卻香美無比。 “傳統(tǒng)的蘇式生活樣本在這里依然存在,閑適怡情是我喜歡的感覺?!盄白相生活 品牌當家人袁鵠說,他將慢調的蘇式生活理念與山塘府邸這樣傳統(tǒng)的空間相結合,兩者碰撞而出的火花,令人炫目。“倚紅攬月陶然居,杯水盈盈隱乾坤,枇杷糯粽紈團扇,山塘茶事待黃昏,明月何時爬山墻,清風輕扣小樓窗。by@天使冰王”。這個端午,沒有那一口雄黃酒,泡壺茶,來杯葡萄酒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