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胃訣”由三個手法組成,分別是點中脘、開四門、揉心窩。
中脘穴在身體正中線的任脈上,肚臍向上4寸處。這個穴位是胃的募穴,專治胃寒、胃痛、嘔吐、泄瀉。用食指和中指并在一起去點按這個穴位1分鐘,中脘穴處就會有一種熱熱的感覺。經(jīng)常點按不但可以治胃痛,還能緩解緊張、焦慮的情緒。
四門穴是肝經(jīng)的最后兩個穴位章門和期門,左右加起來共四個,所以叫“四門穴”。這四個穴位都在乳下肋部的位置。您用雙手掌跟去推揉兩肋至發(fā)熱就可以打通肝膽經(jīng)。
心窩也就是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位置。這里雖然叫心窩,其實是胃所在的位置。將雙手交疊,用掌跟在這里按揉,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各揉36圈以上。這樣既保養(yǎng)了胃氣,又能減輕壓力,使心中暢快。
經(jīng)常練習這三個手法可以有效止胃痛、祛胃寒、養(yǎng)胃氣。
您如果忍不住喝了很冰的冷飲而不舒服,或者有胃寒、胃疼,記得試試這個方法。平時練習可以當做保養(yǎng),經(jīng)常做做,像脾胃不和,沒胃口、吃東西不消化,胃脹氣滯,不敢吃涼,甚至各種胃病都能得到緩解。
脾胃乃后天之本,來不得半點損傷,所以您一定要懂得正確的使用方法。很多器官有問題或提早衰老,都源于我們沒有按正確的方法來使用它們。每個臟腑都有它的能力范圍,如果超過了這個范圍,它就會出故障。所以要想獲得健康,您就要用心去讀身體這本“使用說明書”。正確使用,才會收到身體給予您的回報。
“四君子”加大米熬成粥,最適合補氣健脾
夏季時節(jié),用“四君子”加上大米熬成粥喝,以減少即將到來的炎熱給身體帶來的消耗。這個方子也可以經(jīng)常喝一喝作為日常的保養(yǎng),不過把人參換成黨參最好。
男人多氣虛,氣一虛,就精力不足、體力不支。因此,氣虛的男性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這個粥最適合補氣,可以作為男性抗疲勞的首選。氣補足了,則龍精虎猛、精力十足。
女人易脾虛,脾一虛就乏力犯懶,什么事都不愛干,臉色還泛黃。而老人家脾、氣都容易虛,虛了就顯老,免疫力下降,動不動就生病。有了這個粥,女人喝了能氣色紅潤、體力充沛。老人家喝了能補氣健脾、安享晚年。
但凡是補藥,多偏于滋膩厚重,喝了容易壅氣。而體質(zhì)較差的人,脾胃虛弱,體內(nèi)還濕氣盛,難以運化補品的粘滯、滋膩之氣。因此,這類人吃進去的補品非但沒有補到身上,反而給脾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一味的補下去,最終會導致脾胃不能承受壓力而“罷工”,這種行為無異于對自己的身體施暴,非君子所為。
“四君子湯”補中有瀉,平和中正,不偏不倚,這才是中庸之道、君子之德。它也為我們揭示了善待自己的真諦。
補氣第一名方 “四君子湯”
四君子湯,是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四味基本中草藥為主的古方劑,主治脾胃氣虛。該方為治療脾胃氣虛證的基礎方,後世眾多補脾益氣方劑多從此方衍化而來。四君子湯是從《傷寒論》中的“理中丸”脫胎,把原方中秉性燥烈的干姜去掉,換成了性質(zhì)平和的茯苓,由驅(qū)除大寒變成溫補中氣。方中只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四味,不熱不燥,適度施力,從了“君子致中和”的古意。
組成:人參(9克) 白術(shù)(9克) 茯苓(9克) 炙甘草(6克)
|
|
來自: 李灝 > 《中醫(yī) 中藥藥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