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脾胃氣虛(精神較差,面色萎黃,厭食、拒食,若稍進(jìn)飲食,大便中夾有不消化殘?jiān)?,或大便不成形,容易出汗,舌苔薄白等;治療用健脾益氣法)?/div>
加味法以上三證均可隨證選加下列藥物:
①潮熱加骨皮9g,白薇9g;
②腹瀉加山藥9g,蓮肉9g;久瀉加赤石脂9g,訶子6g;
③消瘦不思食加啟脾丸繼服;
④氣逆加砂仁3g,千年健9g;
⑤虛甚加黃精9g;
⑥腹脹加萊菔子3g;
⑦厭食頑固者加丁香1.5g;
⑧嬰幼兒停食停乳或便秘加一捻金,每次0.3~0.6g,日2~3次。
⑨出汗多者加生牡蠣15g,浮小麥9g。
常用于厭食的非處方藥
藥名:健胃消食片
功能與主治:健胃消食。用于脾胃虛弱,消化不良。
組成與規(guī)格:太子參,陳皮,山藥,麥芽(炒),山楂。每片0.5克。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4~6片,每日3次;7歲以上兒童1/2量;3~7歲1/3量。
用藥觀察:吞服困難的小兒可用水化服。
藥名:小兒消食片
功能與主治:消食化滯,健脾和胃。用于脾胃不和,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食滯,疳積。
組成與規(guī)格:雞內(nèi)金(炒),山楂,六神曲(炒),麥芽(炒),檳榔,陳皮。每片0.3克。
用法用量:口服。1~3歲每次2~4片,3~7歲每次4~6片,成年人每次6~8片,每日3次。
用藥觀察:吞服困難的小兒可用水化服。
藥名:小兒參術(shù)健脾丸
功能與主治:開胃,健脾,止瀉。用于小兒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面黃肌瘦,精神不振。
組成與規(guī)格:黨參、芡實(shí)(麩炒)、蓮子肉(土炒)、六神曲(麩炒)、薏苡仁(土炒)、白術(shù)(土炒)、白扁豆(土炒)、陳皮、麥芽(清炒)、甘草(蜜炙)、山藥(麩炒)、山楂(清炒)、茯苓。每丸重3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三歲以下小兒酌減。
藥名:小兒健胃糖漿
功能與主治:健脾消食,清熱養(yǎng)陰。用于脾胃陰虛,厭食或拒食,面色萎黃,體瘦,口干,食少飲多。
禁忌證:因飲食不節(jié)而致積滯內(nèi)停者不宜。
藥物相互作用:忌生冷、油膩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組成與規(guī)格:沙參,稻芽,白芍,玉竹,麥芽(炒),山楂,麥冬,陳皮,荷葉,牡丹皮,山藥。
用法用量:口服。兒童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周歲以內(nèi)嬰兒4毫升。
藥名:小兒喜食糖漿
功能與主治;健脾,消食,化積。用于治療小兒?jiǎn)渭冃韵涣?,食欲不振及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
組成與規(guī)格:六神曲(炒),枳殼(炒),白術(shù)(炒),山楂、稻芽(炒),麥芽(炒)。每瓶100毫升。
用法用量:口服。1~5歲每次3~5毫升,5歲以上每次10~15毫升,周歲以內(nèi)1~3毫升,每日3次。其他劑型:小兒喜食片,口服,1~3歲每次2~3片,3~5歲每次3~5片,5歲以上酌量增加,每日3次。
藥名:?jiǎn)⑵⑼?/strong>
功能與主治:健脾和胃。用于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便稀。慢性胃腸炎、貧血等見上述癥狀者可服用。
藥物相互作用:忌食生冷、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
組成與規(guī)格:人參,白術(shù)(炒),茯苓,甘草,陳皮,山藥,蓮子(炒),山楂(炒),六神曲(炒),麥芽(炒),澤瀉。每丸3克。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日2~3次;3歲以內(nèi)兒童酌減。
藥名:小兒胃寶丸
功能與主治:消食化積,健脾養(yǎng)胃。用于傷食傷乳,嘔吐泄瀉,脾虛胃弱,消化不良。
組成與規(guī)格:山楂(炒),山藥(炒),麥芽(炒),六神曲(炒),雞蛋殼(焙)。每丸0.5克。
用法用量:口服。1~2歲每次2~3粒,3歲以上每次5~6粒,每日3次。其他劑型:小兒胃寶片,口服,每次2~3片,每日3次,3歲以上酌增。
用藥觀察:吞服困難的小兒可用水化服。
藥名:嬰兒素
功能與主治:健脾,消食,止瀉。用于消化不良,乳食不進(jìn),腹脹,大便次數(shù)增多。
藥物相互作用:忌食生冷、油膩食物。
組成與規(guī)格:白扁豆(炒),山藥,雞內(nèi)金(炒),川貝母,木香(炒),碳酸氫鈉,牛黃。每瓶(袋)0.5克。
用法用量:溫開水送服。1~3歲每次0.5~1克,周歲以內(nèi)每次0.25克,每日2次。
藥名:龍牡壯骨顆粒
功能與主治:強(qiáng)筋壯骨,和胃健脾。用于治療和預(yù)防小兒佝僂病,軟骨??;對(duì)小兒多汗、夜驚、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發(fā)育遲緩等癥也有治療作用。
組成與規(guī)格:黨參、黃芪、麥冬、龜板(醋制)、白術(shù)(炒)、山藥、五味子(醋制)、龍骨、牡蠣(煅)、茯苓、大棗、甘草、乳酸鈣、雞內(nèi)金(炒)、維生素D2、葡萄糖酸鈣。
性狀:顆粒,每袋裝5粒。黃色或黃棕色的顆粒;味甜。
用法用量:開水沖服,二歲以下一次5克,二歲至七歲一次7克,七歲以上一次10克,一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