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與為政之道 張軍 中央黨校文史部副教授 大家好,今天我們講的題目是《資治通鑒》與為政之道。大家知道,《資治通鑒》是我國一部史學名著,它的作者是司馬光。這部史學名著,與我們的《史記》是并列為史學上的最重要的兩部著作。一部是編年體的通史,一部是紀傳體的通史。這部書《資治通鑒》,在我國歷史有著廣泛的影響,并且是深遠的影響。今天我們就簡單的介紹一下《資治通鑒》以及《資治通鑒》這部書里面所蘊含的為政之道,也就是治國理政之道。 這部書它這么有名,但是在歷史上它也差一點毀于一旦。在北宋哲宗紹圣初年,一場激烈的黨爭在朝堂上展開。有大臣薛昂、林自等人迎合當時的政治情勢,堅持毀掉這樣一部業(yè)已刻版的書籍。對于這種毀書的行徑,太學博士陳瓘力排眾議,以該書前面有宋神宗來做的“御序”為武器,巧妙地使這部擬毀之書得以保存。幸免于難的這部書就是《資治通鑒》。它是我國史學寶庫中的一顆明珠。 《資治通鑒》,是我國古代的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它與司馬遷的《史記》,號稱為是史學的兩部最重要的著作?,F在有的人是這樣來形容這兩部書,就是說“兩巨著春蘭秋菊,雄視千古;兩司馬雙峰并峙,流譽天下”。今天我們就介紹一下這部書——《資治通鑒》,以及這部書里面所蘊含的治理理政之道。 我們講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講《通鑒》的作者司馬光及其時代;第二個問題,講《通鑒》的成就與特點 ;第三個問題,講《通鑒》的政治思想與為政之道。 一、《資治通鑒》的作者司馬光及其時代我們先看第一個問題。第一個問題里面,我們講三個方面。介紹一下司馬光的學問、仕途以及他的政治履歷。另外,講一講他的元祐之舉與身后的褒貶,講一講司馬光的身世。 (一)司馬光的世家、學問、仕途司馬光生活在宋代,宋代實際上在我國歷史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代?,F在我們的史學界,包括國際漢學界,有這樣一個著名的論斷,就是唐宋革命說。為什么說是唐宋革命說呢?就是在唐以前,中國社會是另外一個社會;宋以后,中國社會是另外一個社會。所以兩個社會,它中間有著非常顯著的變化。 宋代的時候,大家知道,它在歷史上并不是一個版圖非常強大的一個國家。它的周圍都遍布著在北方雄起的少數民族。這些民族在這個時候非常的強大。所以北宋的時期,面臨的國際形勢它是非常嚴峻的。我們從很多的文藝作品里面,都能感受到當時的很多這樣的傳說,包括我們的很多的抗金的故事,抗擊北方少數民族的這樣的一種故事,都是在北宋時期發(fā)生的。北宋時期它面臨的強敵是非常之多的。 在唐代以前,我們?yōu)槭裁凑f唐宋之間它是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呢?就因為我們知道,唐以前它是一個貴族社會。貴族社會就是血緣在政治生活當中,它的影響力是非常深遠的,甚至占了決定性的影響。那么,這樣一個血緣在政治生活當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那么它就會使社會階層化,就是社會階層之間,它是不流動的。不流動,那么社會的整個的活力是煥發(fā)不出來的。所以是唐以前,都是貴族社會。唐以后,就是宋以后,由于選舉制度、科舉制度的廣泛的盛行。唐以前的話,科舉制度選士很少。宋以后,他的選士每年都將1000人左右。如果是連續(xù)的幾年的這樣的選官的話,科舉制度選拔出來的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后備官員,后備官員的話,它會造成了一是官員的后備官員多。另外,它有強烈的社會學效應。這種社會效應,就是把社會由于血緣這種固結化社會階層次之間,它打通了,社會階層之間開始流動。社會階層之間開始流動之后,整個社會的就煥發(fā)出了非常大的活力。所以宋以后,它是發(fā)生了重大變化的。 宋雖然在版圖上,在武功上不是中國最顯著的時代。但是他有一項,他是我們史學家稱之為,就是我們中華的文化,就是造極于宋。就是在宋代時候,中國的傳統文化達到了極盛的階段。這個階段,就是我們說的司馬光生活的這樣一個時代。 比如說,陳寅恪先生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后漸衰微,終必復振。”宋代的時候,由于科舉制度的這樣的一種制度,它的社會學的效應,打破了血緣在政治上的這種決定性的影響,使社會整個煥發(fā)出了活力。所以社會里面它這種活力,就是它體現在方方面面。 比如說我們的漢學家稱之為,我們在這個時代發(fā)生了農業(yè)革命、水路運輸革命、資金與信用革命。就是說我們最早的紙幣,就在這個時代產生了。還有市場建設和都市化的革命、科學技術的革命。所以在宋代的時候,我們的科學文化它并不是在某一個學科上面取得了境界,而是在文化的領域的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重大進步。所以,這就是宋代這個特殊的時代。 有的史學家說,11到13世紀之間,在政治社會和生活諸領域當中,沒有一處不表現出較先前時代的深刻變化。這里不單單是指一種社會現象的變化,而更是指一種質的變化。一個新的社會誕生了,其基本特征可以說已是近代中國特征的端倪了。比如說我們現在的近代的社會劃分,一般我們都說是為1840年。1840年,鴉片戰(zhàn)爭開始發(fā)生之后,中國社會進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那么,中國近代社會開始了。但是實際上按照我們中國既有的這種歷史的發(fā)展,實際上許多現代社會、近代社會的基本的一些特征,在宋代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出現了。所以我們現在的漢學家、歷史學家稱之為唐宋革命說。甚至日本的漢學家,就將宋代開始稱之為我們近世社會。就是宋代,我們就開始進入了近世社會。就是說明我們現代、近現代的很多社會的基本的特征,在宋代的時候就開始了。司馬光就是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這個時代,在文化領域各個方面都取得了與前代迥異的發(fā)展的成就。 司馬光,他生于1019年,字君實,是陜西夏縣人。他的父親司馬池,說司馬氏乃是晉朝安平獻王司馬孚的后人。所以司馬光的家族也是名門望族。《宋史》記載,司馬池“少喪父”,“家貲數十萬”,是進士出身。司馬池有兩個兒子,一個是司馬旦,一個就是司馬光。 司馬光自幼聰明過人。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我們婦孺皆知。實際上這個故事,它不是個傳說,它是一種真事。所以他七歲的時候,司馬光就“凜然如成人”,就少年老成。非常喜歡讀歷史,所以喜讀《左氏春秋》。他讀《左氏春秋》,“不知饑渴寒暑”,自幼至老,嗜之不倦。就是非常喜歡,從小就喜歡讀歷史,喜歡讀《左氏春秋》。七歲的時候,就“凜然如成人”,就是少年老成,有成人之風。所以,他從小就具備了非常好的學識的素質。 他讀書有一個信條,就是說“書不可不成誦”。就說要讀書的話,就一定要背誦它。不是翻書,不是輕易的把書隨便的翻一遍,而是要把它背誦。所以說“書不可不成誦”。讀書的時間,“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本褪怯械臅r候騎著馬也要讀書,有的時候半夜睡不著覺也要讀書。“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本褪亲x書的內容要在心上常常的留轉,在心中常常的玩味。這樣的話,你所讀得的書的經義就會很多。他養(yǎng)成了這樣的讀書習慣之后,隨著他的這種慢慢的這種學習過程不斷的加深,涉獵面不斷的增加,他長大之后,我們說他就是一個學術大家。所以史書上記載,他“學術淹貫,自經史百家以至天文、律歷、音樂、術數,無所不通?!本褪巧现煳?,下知地理,音樂、術數等等都懂。所以他的知識面是非常之寬的。這樣就會為他打下了一個比較好的基礎,就是他為編制《資治通鑒》。因為撰寫一部史書的話,因為歷史的內容,它是無所不包雜在里面的。所以我們過去所發(fā)生的歷史,天文、地理、自然成就、社會科學等等方方面面的知識,經史子集都要包括。如果你的知識面沒有達到一定程度的話,你的這樣的撰寫一本歷史書的困難是非常之大的。司馬光他自幼的時候,就養(yǎng)成了這樣一個比較好的讀書習慣,又恰逢他生在這樣的一個在中國歷史上,特別文化上取得了突出成就的一個時代。就是在各個方面,整個宋朝的這種社會環(huán)境,都不同于隋唐以前。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造就了司馬光一個人。司馬光本身他也具備了,他有相應的這樣一種素質,就是好學、深思。這樣就養(yǎng)成了他學術淹貫,廣泛的一種知識面,這樣的一個讀書的一個成就。 他在仁宗寶元元年當中中了進士,中進士的時候才20歲。20歲中進士,在當時的話就是非常之少見的。仁宗的末年,他做到了諫官。神宗的初年,是翰林學士。司馬光修《通鑒》開始于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四月,這個時候是王安石時任宰相。 司馬光在仕途上,他是屬于保守派,與當時的改革派王安石是兩大派,是對立的兩大派。一個是保守派,一個是改革派。那么在當時的時候,王安石改革是當時整個時代的政治上的一個主流。司馬光是反對改革,所以他在政治上是保守派,他反對新政。他反對新政,而宋神宗又充分的任用王安石來主持改革。這樣的話,他在朝唐之上是不受重用的。不受重用,他就被貶斥到了洛陽。從神宗的熙寧三年起,他就開始長期的在洛陽,他屬于投閑置散,全力修書。就是在政治上不得意的話,他就跑到了洛陽。然后在洛陽這個期間,全力利用空閑時間來修《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直到元豐元年成書,司馬光已經66歲了。第二年神宗死,哲宗立,司馬光為相,罷黜新法。只有到了66歲的時候,神宗,宋神宗死了,然后宋哲宗成為皇帝。這個時候,重新任用司馬光為相,司馬光這個時候才又回來了首都,重新主持朝政。這個時候他已經是60多歲,已經是晚年了。他主持新政的時候,就馬上廢除了新法。這是他的一個主要的政治歷程。所以我們看,他雖然也最后也成為了一種宰相。但他的人生,在政治上大多的時間他是不得意的。不得意的時候,又恰恰給他提供了廣泛的這種讀書學習的機會。他也利用這段時間充分的修書,所以也造就了他在史學上的成就。 (二)熙寧風波與洛陽著書我們簡單介紹一下,他所處的這個時代,王安石變法。王安石變法的時候這個國家的一些基本的情況。熙寧是宋神宗的年號,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王安石變法主要是在宋神宗在這個時期進行的。宋神宗為什么要任用王安石來變法?這個時候我們要簡單的介紹一下,北宋它的一個基本的政治環(huán)境,也就是司馬光面臨著,在政治上面臨著什么樣的問題。他為什么與王安石是那樣的一個不協調,是那樣的反對王安石的變法。 我們知道,在北宋的時期,我們考查北宋的歷史,就會發(fā)現一個特別有趣的現象,就是隋唐以前整個影響國家導致衰亡的種種弊政,政治上的弊政,在宋代的時候基本上都沒有出現。比如說藩鎮(zhèn)割據,比如說宦官當權,比如說外戚干政,這些導致了漢代,在漢唐之間普遍發(fā)生的這種政治上的一種弊政的現象,混亂的現象,在宋代的時候基本上都沒有發(fā)生。這個沒有發(fā)生是為什么?就是因為在宋代的開國皇帝,他針對唐以前的種種的這樣導致國家衰亡的這種政治上的動亂、禍亂,他做了一種深刻的反思。在政治上他創(chuàng)繼了一系列的制度,來防范這些情況的出現,所以我們把這種“防弊之政”,稱之為祖宗家法。 司馬光就是對這些開國皇帝所建立起來的這一系列的家法,這一系列的“防弊之政”,有著充分的一種認識,所以他叫祖宗之法。司馬光是保守派,他在對這些祖宗之法有著深刻的認識。有深刻的認識之后,所以他贊成要延遵這種祖宗之法。所以“祖宗之法不可變”。 王安石他針對的是一種什么樣的現象呢?他恰恰是針對北宋以來,由于科舉社會,當時的中國的歷史已經進入了科舉社會。科舉制度年年選官,會造成了并且一些大量的冗余的官員。所以我們稱之為冗官現象,就是官員太多了,官的后備,老百姓養(yǎng)的官太多了,官員太多了。所以說給造成了大量的一種社會現象。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當時的宋太組,他們設立的祖宗家法里面也有一條,就是把整個的國家的國防的精銳力量,屯部在首都周圍。這樣的一種首都周圍的話,就在首都周圍屯駐了幾十萬的精兵。為什么宋代的時候,邊疆老打不過少數民族政權?就是因為他把最主要的軍力全部囤駐在開封周圍。這個時候這么多的官這么多的兵,駐扎在首都,就會造成了北宋它面臨的一個重要的幾個現象,就是在政治上出現的幾個現象。這幾個現象會嚴重的影響國家發(fā)展。這個現象,我們現在的史學家概括為冗官、冗兵、冗費。就是官太多了,兵太多了。然后國家的財政是養(yǎng)不起這些官和兵的。就是冗費,就是花費太多。這樣的話,國家是不堪重負。王安石就是面臨這種情況來進行變法的。但是如果變法,就會破除北宋建國之出建立起來的這些祖宗之法。這些圍繞著這種祖宗之法,到底該不該改革?所以王安石和司馬光站在了對立面。這是宋代一系列改革,它的一種深層次的原因。冗官、冗兵、冗費,就會造成了國家積貧積弱。 面臨著積貧積弱,當時的政治家都開出了不同的政治藥方。不同的政治藥方,其中在政治上有保守派,就有改革派。王安石的改革是經歷了一系列的建立了一系列的措施,來充分的想修改當時北宋面臨的這樣一種困境。這種困境,在當時王安石的改革出臺的一系列措施當時,我們現在回頭來看的話,都是有非常積極的意義的。但是保守派他也不是一個貶義詞,保守派他也是在維護整個朝政。尤其是基于對北宋建國之初,那種深刻面臨的那樣的一種國際環(huán)境,包括隋以前的歷朝歷代的深刻的政治反思上,所以他建起來的一系列制度。對這一系列制度的這樣的一種深刻反思,才奠定了當時保守派和改革派他們不同的這種政見的一種基礎。所以說兩派都有可理解之處。我們現在倒對他們這樣的兩種,一種改革派,王安石為首的改革派,一種是司馬光為首的保守派,都要予以充分的歷史上的同情。 王安石變法,他的新政是對當時的整個社會造成了深遠的影響。所以說,王安石變法也成為了北宋的政治上的一種扭結。王安石變法最后是失敗了。尤其是他的整體的這樣的一種變法的設計藍圖,沒有達成預期的目的。 (三)元祐之舉與身后褒貶王安石被罷免了宰相之后,我們稱之為元佑之舉,在當時整個的國家朝政上。所謂的元佑更化,就是元佑元年春正月庚寅朔改元。我們的《續(xù)資治通鑒長編》里面記載,就是“元佑之政,謂元豐之法不便,即復嘉佑之法以救之?!睂嶋H上,當時主政的是太皇太后高氏。太皇太后高氏,就響應當時朝堂之上一部分朝臣的呼喚,然后重新起用司馬光來主政。 司馬光回京主政的時候,當時的史書上記載,就是首都的官民都紛紛的上街去迎接他。老百姓為了一睹司馬光的風采,都爬到了他的宰相府的墻上,跑到了外面的大街上的樹上,然后來一睹司馬光的風采。所以司馬光就如此的受歡迎,也足見王安石變法里面很多變法的一些措施,達到了一種登峰造極的對老百姓的一種傷害。這種傷害使老百姓都希望司馬光,用重新主政,來糾偏,來糾正這些新法的一種弊端。 王安石被罷黜之后,司馬光重新主政。實際上司馬光主政的最重要的核心的他的做法,也就是把新政全部廢除。但是這種全部廢除,也沒有說100%的全部都廢掉。實際上是主要的關于整個社會發(fā)展不便的這樣一種新法廢除。也有部分的新法,因為有利于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fā)展,而被保留了下來。司馬光主政沒有一兩年,他也就去世了,所以他的主要的精力,都耗費在了《資治通鑒》的撰寫上。 司馬光去世之后,整個朝堂之上就還延續(xù)司馬光和王安石這樣的一種保守派和改革派的對立。在朝堂之上,又重新成了兩種派別,一個是反變法派,一個是變法派。反派發(fā)派內部也有分裂;變法派他內部也有分裂。這個時候,真正的就朝唐之上的這種黨爭的這種情況就出現了。實際上大家針對的不是變法還是不變法,而是真正的在朝堂之上,形成了不同的政治派別。這個黨爭情況,深刻的影響了北宋政治的后期。所以我們也有人稱之為說,王安石變法導致了北宋的滅亡。這樣的話,就是這樣的一種政治局面的出現。這個就是我們簡單的敘述了一下,司馬光他的主要的一種政治生活的一種履歷,他的為官的一種經歷,他在政治上的主要的一種突出的貢獻,以及他生活的所處的這個時代。 二、《資治通鑒》的編撰與特點我們第二個問題就講一講,《資治通鑒》它的編撰與特點。這里面我們稍微介紹三個方面的內容。一個是《通鑒》產生的時代學術背景;一個是《通鑒》的著述始末;一個是《通鑒》的成就與特點。 (一)《資治通鑒》產生的時代學術背景我們剛才提到宋代的時候,與唐以前,它是兩種完全不同性質的社會。宋代的時候,我們說它的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它的文化達到了一種極盛的一種局面。實際上這種文化產生的這種發(fā)展,充分發(fā)展的這樣一種局面,得到大發(fā)展大繁榮的這樣一種局面的出現,它與唐以前的這種社會的出現,文化上的出現,它在政治上、社會上、文化上、經濟上都產生了一種質的區(qū)別。這種在學術上,唐以前就發(fā)生了一種什么樣的變化呢? 因為我們簡單的敘說一下,各朝各代的它的學術特點。我們知道,我們在先秦時期,我們進入了軸心時代。軸心時代,就是我們在那個時代我們充分的在哲學上取得了一種突破,就是諸子百家的出現。諸子百家的出現,在當時的文化上、思想界上達到了一種非常繁盛的程度。這種諸子百家這種百家爭鳴的情況,在先秦的時期雖然一度興盛,但是后來這種情況就戛然而止。 為什么?就是因為出現了法家當政。秦朝,法家當政,秦始皇焚書坑儒??尤?、焚書,是對當時的文化發(fā)展的一大打擊。坑儒,實際上是把當時知識分子給殺掉。焚書,是把當時所見到的除了當時國家治國理政,法家學說認可的一些書之外,把其他諸子百家的書都給燒掉。這種焚書的話,它在政治上的影響,文化上的摧殘的影響是非常之可見的。因為在經過焚書坑儒之后,我們說在漢代的初年,我們再看先秦時期的很多書都找不到了。 隨著兩漢時期,儒家文化成為一種意識形態(tài)之后。它重新去建立這些,整理這些儒家經典,整理這些先秦時期遺留下來這些經典。所以這些經典,在這個時期要得到充分的整理,要充分的、重新的加以刊布。這個時候,我們說兩漢時期的它的學術特點,基本上就是整理文獻。所以我們說,經古文,經古文學派,經古文和經古文學派兩者之間,在東漢末的時候開始合流。這個合流,漢學它是整理先秦時期經典的一個最為主要特色的這么一個時代。 在東漢的時候,佛教開始傳入中國。在六朝的時候,佛教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還有道教。所以儒、釋、道三家學說,開始處于鼎立的局面。 到了唐代的時候,儒學雖然作為一種意識形態(tài),它被整個的國家治國理政的時候所遵循。但是儒教和道教,它的學說也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甚至有取而代之的這樣一種地步。在唐代的時候,我們都知道韓愈。韓愈就是有見于儒家學術不振,儒家學說,孔孟之道不振?;谶@樣的一個情況,他開始反佛、批佛。所以他建立了道統學說,重新梳理這種儒家文化這樣的一種發(fā)展的到頭。 在這個時候,由于到隋唐時期,整個的政治、經濟、社會的一種發(fā)展,三家學說也開始有一種合流。這種合流,也是充分的三家學說彼此吸收對方的這樣的一種理論上的、學術上的一種營養(yǎng),開始出現了一種合流,就互相借鑒,充分的來發(fā)展。 所以我們現在的史籍上說,從整個的中國文化的發(fā)展和學術潮流的演變來看,中唐的中國文化出現了三件大事,也就是新禪宗的盛行;新文學運動,也就是古文運動的開展;和新儒家的興起。這就是儒、釋、道三者的合流的一種局面。 從唐代后期到北宋中葉,是一個學術思想大整合的時期。這個在儒、釋、道相互融合的過程中,一個大不同于前代的新儒家學派逐漸形成。這個新儒家學派,是由宋代的一流思想家組成,吸引了無數的優(yōu)秀學者加入其陣營。這一學派的崛起,從根本上扭轉了以往儒家學說在于儒、道兩家,佛、道兩家學說對抗當中,缺乏思想力量的狀況。因為我們知道,佛家學說、道家學說,它是指向人心的。它是所謂的新興之學。儒家學說,它在這一點上恰恰是它的薄弱的地方。所以它是面向整個社會內部,一個人類社會的內部的,它不是出世的,它是入世的。佛家學說,它的很多新興之學是指向人本身的,指向人心的。儒家學說吸收了佛家的這種情況之后,它開始建立了一種新興學說。這種新興學說可以說,三家的這種整合使當時的哲學在文化上、在方法論上取得了大的突破。這一點上取得突破之后,它開始在各個的,文化的各個領域都開始進行了,使當時的各個領域都發(fā)生了突飛猛進的一種變化。 這種變化,我們表現在政治上,比如說范仲淹、王安石;文學上,歐陽修、蘇軾、陸游;史學上,司馬光、范祖禹;教育上,胡瑗、孫復、石介;科學上,是沈括、蘇頌;制度上,呂祖謙;儒學上,程灝、程頤、朱熹。這種在宋代的時候,又開始形成了一種經世致用之學。這種經世致用,體現在政治、文學、史學、教育、科學、制度、儒學各個方面。 就史學而言,由于我們說在當時的這個哲學上取得了一種突破,史學理論也開始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比如說這個時候,在唐代的時候就是《史通》,史學批評的一種杰作。開始總結我們中國傳統的歷史的它的理論上的一種成就。所以說我們的傳統史學在宋代的時候,也進入了一種繁盛期。所以說它的學術,由于儒、釋、道合一,促使儒學發(fā)生了一種根本性的變化。宋代的時候,這種新儒學對我們中國傳統社會它的影響是深遠的。我們現代中國人的這樣的一種基本上的一種心理特點,包括我們中國人之所以成為中國人,我們的一種倫理觀都是宋學開始給我們形塑而成的。這個時候,跟唐代以前的學術的它的基本的一種變化特點,也是完全不一樣的。這是宋代的它的學術上發(fā)生變化的一種基本的一種時代特點。 (二)《資治通鑒》著述始末《通鑒》就是在已有的這些學術上,有給它醞釀成、奠造出一個它的產生的一種前提條件。因為只有在這種學術上的一種大環(huán)境,大的時代背景上,開始出現了這樣的一種顯著的變化之后,才開始形成了《通鑒》的寫作的這樣一種時代背景。因為它提供了很多的一種新的方法、新的視角來重新整理中國的歷史?!锻ㄨb》它的著述,我們剛才提到,它也是一個形成了幾乎貫穿于司馬光的整個的政治仕途這樣的一個過程。所以說基本上,從從英宗到神宗,都支持司馬光寫這部書。 這種支持,它不是一種口頭上的或者是形式上的支持,而是真正的有實質內容的支持。一部書撰寫得到皇帝的支持,這是一種莫大的榮幸,也是一種莫大的機遇。這種支持,表現在幾個方面。 比如說首先,就是允許在崇文院建立編書機構。就是《資治通鑒》的編寫,皇帝是特許他成立一個編書機構的,特批隨時可以借閱皇家儲藏。這種皇家的藏書,皇家的這種典藏,比如說皇家的圖書館,可以向司馬光這個編寫組敞開。你們隨時可以借閱皇家藏書。所以說我們說的龍圖閣、天章閣、秘閣;三館,也就是史館、昭文館、集賢院,這些三閣及三館里面的所有的書,司馬光都可以查閱。這是一種莫大的便利。 其次,就是讓司馬光自行挑選協修人員。就是你可以自己根據自己的意志,來組成一個寫作班子,這種寫作班子就可以幫助司馬光來編寫史籍。因為我們知道,一個人再有才,他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如果有個寫作班子的話,來幫助他一塊修史的話,這是一種莫大的一種支持。所以當時,《資治通鑒》的寫作過程當中,司馬光就挑選了當時最著名的各個的斷代史學家進入了他的寫作班子。比如說,劉恕、劉攽、范祖禹等一批著名的史家齊聚書局,一起來幫助司馬光來編寫這部書。此外,皇帝還特賜御府筆墨繒帛及御前錢以供果餌。就是他們的生活待遇,皇帝撥??顏砉?。這也是一種支持。 熙寧風波之后,司馬光出知外地,居住洛陽,一住就是十五年。所謂的熙寧風波我們剛才提到,也就是說,司馬光在政治上最不得意的這一段時間。也就是王安石主持改革,他跑到洛陽來修書這十幾年。基本上前前后后,有十五年。在這個時候,我們所說的宋神宗,雖然他在政治上是支持王安石來進行變法的,但是他也同樣全力支持司馬光在洛陽來修注《通鑒》?!锻ㄨb》的成書于1084年,神宗于1067年就開始提前給這部書寫了一個序,來面賜作者,極盡贊美。所謂的我們看到的《資治通鑒》這樣一部書的這樣一個名稱,“資治通鑒”這四個字實際上是宋神宗賜的書名,《資治通鑒》這部書寫完之后又給予褒獎。 《資治通鑒》它是簡單的撰述的過程,它具體來說,它的編撰過程是什么樣的過程呢?它簡單地來我們來述說一下它的編撰過程。 首先《資治通鑒》先編的是《歷年圖》五卷。什么叫《歷年圖》?也就是大事年表。就是把先秦時期一直到五代時期,這1000多年的歷史,先編一個大事紀,大事年表。在這個基礎上,《歷年圖》的基礎上,1066年,當時已經是48歲的司馬光又根據這個大事年表編成了《通志》。1066年以后,英宗批準設書局于崇文院,至1084年書成,共歷時十九年。那么這樣以后,在《通志》的基礎上,然后慢慢豐富,慢慢地繼續(xù)增寫,這樣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資治通鑒》。 司馬光享年68,也就是他活了68歲,《資治通鑒》的編修就占了他一生的三分之一,前前后后《資治通鑒》的寫作就寫了19年的時間,所以占據了他人生的三分之一。我們說一個人的人生如果刨去孩提時代,再刨去老年時代,他的中年,最好的年華,他人生最好的年華,都投入到了《資治通鑒》的寫作當中。 所以司馬光在寫完這部書之后,他寫了一本《進書表》,當時《進書表》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們現在來看的話,可以說是字字千鈞,句句情深,他說:“臣今骸骨癯瘁,目視昏近,齒牙無幾,神識衰耗,目前所為,旋踵遺忘,臣之精力,盡于此書?!笔裁匆馑寄兀烤褪俏椰F在的身體已經骸骨癯瘁,也就是老弱病殘,就是這樣的情況;目視昏近,就是老眼昏花,然后牙齒也基本掉光了,我的精力也不及了,我剛剛做的事情,我旋踵馬上就忘了,基本上快老年癡呆了。那么我的精力全部地投入這部書的寫作當中,所以我們現在千再之后讀之,我們現在看到他這種寫書的艱辛之狀,也讓我們?yōu)橹畡尤荨?/span> 那么我們簡單介紹一下司馬光的寫作班子,司馬光的寫作班子里面司馬光任主編,他找的當時的劉恕,任副主編。劉恕這個人小司馬光13歲,他是魏晉六朝史學家,他對魏晉南北朝的史學非常熟悉,比司馬光小13歲。還有一個史學家叫劉攽,他是著名的漢史學家,致力秦漢史的。秦漢六朝史的史學家史的史學家。還有一個叫史學家叫范祖禹,是唐史專家,所以他小,范祖禹小司馬光22歲。我們說劉恕笑司馬光13歲,劉攽小司馬光4歲,范祖禹小司馬光22歲。這種實際上我們看他這種寫作班子是非常合理的,實際上就是老中青三代,一起來編這部書,而這三個人又是當時最著名的當代史學家。還有一個就是司馬光的寫字,司馬康。司馬光讓他的兒子來做檢閱文字,來給整個寫作組當秘書,所以就是這幾個人,非常之精干,寫成了這樣一部書本,所以我們說是非常之不容易的。 《資治通鑒》的編纂程序有哪些呢?我們說《資治通鑒》為什么我們后來說稱之為通鑒學?尤其是我們的史學家陳寅恪對《資治通鑒》給予了非常高的這樣的一種肯定,就是說我們中國傳統史學的精髓全部在《資治通鑒》當中,在《資治通鑒》這本書中得到了實現。那么我們傳統史學的用基本的方法是怎樣在這部書上得到體現的?甚至說我們中國傳統史學的最高峰就是《資治通鑒》這部書,為什么就是陳寅恪先生給這部書這么高的評價呢?主要是我們傳統的制史方法蘊含于這部書的撰寫的過程當中,所以我們這里簡單介紹一下他的編纂程序。他整部書的編纂,我們說寫一部書本,第一個步驟就是要收集史料,這一步就叫制作叢目,也就是編寫提綱。這里面有兩項工作要做,一個是標出事目,二是附注材料。就是我們把中國歷史上的所有的大事紀要標出來,為什么要盯住這些大事紀?因為這些大事紀是左右了當時的政局的發(fā)展,左右了歷史的發(fā)展。比如說安史之亂等等這樣的大事紀,我們要把它標出來,然后把當時人所寫的有關于安史之亂的種種材料都要涸澤而漁,把所有的材料都找來,要充分地閱讀。所以說這個就是制作叢目這個環(huán)節(jié),就分成有兩個步驟,一是標出事目,就是標出大事紀,哪些事跡真正地影響了歷史的發(fā)展,這個是歷史的關鍵點,我們要把這些事情充分地研究好。那么這樣研究好了之后,要標出大事紀,然后把所有當時人所能看到的材料全部找到,然后充分地閱讀,來進行客觀的研究,這是制作叢目,這是第一個步驟。 第二個步驟就是勒成長編。也就是開始編寫草稿。這個里面有三個環(huán)節(jié),一個是篩選資料;一個是編排資料;三是統一書法。篩選資料我們舉的例子,比如說安史之亂,安史之亂之后,我們把當時所能看到的所有的關于安史之亂的材料,全部會聚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充分地閱讀。這個時候,我們就會發(fā)現,有些材料彼此之間記載的事情完全是沖突的,或者說完全是不一樣的,那么怎么來取舍?我們認為那些材料是可信的?我們怎么來辯駁這些材料?這個時候我們就要進行客觀性的研究,就是我們要敘述一件歷史事實,要依據那些材料而摒棄那些材料,這些就是材料的取舍之間就反映了一種我們制史的方法,就是為什么我們用這些材料來編寫這段歷史,而不用那些材料。所以在篩選材料上,特別反映我們制史的方法和理論,這是一個在選擇之間,取舍之間反映了我們才學識的一個充分的考驗。那么選好材料之后,我們就要編排材料,就是我們根據這些材料,我們要把當時的歷史情況我們要客觀地敘述出來,這是一個環(huán)節(jié)。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就是統一書法。就是我們書寫前后歷史的這樣一種書寫的原則,篆書的原則要達成一致,這個時候,勒成長編我們稱之為第二個步驟,那么這個步驟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則就是:寧失于繁,勿失于略。就是在這個階段我們真正的篩選材料,編排資料,統一書法,我們占用的材料是越多越好。 寫成勒成長編之后,就是寫成了一種初稿,進入第三個步驟,就是刪削定稿。這是成書的最后一步。司馬光在這個步驟是親歷親為,他不讓他的新作班子的人代替,他自己每天來刪削定稿,刪削一部分。他自己給自己定的工作兩就是“自課三日刪一卷”,就是我三天就要刪一卷。這個時候是司馬光統一全書的體例,統一全書撰寫的一種史觀,并且在文字上加工潤色。就是這樣的步驟。所以我們看《資治通鑒》的編撰分為三個步驟,一個是制作叢目,第二個是勒成長編,第三個是刪削定稿,是三個步驟,這三個步驟,我們現在說說容易,但是實施起來的話,是非常之浩繁,工作量是非常巨大。所以我們說司馬光《進書表》中有那樣的感慨,我們現在聽起來也是讓我們?yōu)橹畡尤莸?。但是這樣的一部史書,就是通過這三個步驟來完成的,所以他一旦寫成之后,他就成為了一個史學高峰,他的成就也是非常之大了,并且是非常有特點的。 (三)《資治通鑒》的成就及特點我們現在來看的話,就是司馬光主編的這個《資治通鑒》,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全書共294卷,敘述了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后周世宗顯德六年,共計1362年的史事,就是我們中國傳統的1362年的歷史,在這部書當中都充分地得以論述。劉恕、劉攽、范祖禹等著名學者參加了編寫,全書的體例嚴謹,取材審慎,內容詳贍,考訂精確,在史學史上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這種經過改進的編年體史書也被稱為通鑒體,成為后來編年史的通用的體裁。這部書,我們說它是《資治通鑒》,跟它的名字是一樣的,它的撰寫是有目的的,它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講述歷代君臣事跡的。 也就是說在中國歷史上那么多的材料當中,他專取關于國家盛衰、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編年一書。就是說要編述一部書,要教我們的歷代的統治者如何治國理政?所以說它的中國傳統的政治智慧薈萃與這樣一部書當中。 所以說它的一個著名的給《資治通鑒》做著的這樣一個大學者叫胡三省,他說:溫公作《通鑒》,不特治亂之跡而已,至于禮樂、歷數、天文、地理,尤致其詳。讀《通鑒》者如飲河之鼠,各充其量而已。所以我們讀《通鑒》,每個人讀《通鑒》都能從《通鑒》中獲取自己想要獲取的東西,這是《通鑒》的一個意義。 《資治通鑒》經世致用的現實意義是什么?胡三省還有一句話,我覺得這句話充分地點到了《資治通鑒》的政治意義。他說:為人君而不知《通鑒》。就是你當國君,你當皇帝,如果你不知道《通鑒》的話。則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就是你想治理國家,國家得到了一種治理,你也不知道為什么?你也不知道國家得到治理之所以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惡亂而不知防亂之術,大家治國理政都怕亂象出現,都怕政治上有動亂,但是如何防范動亂,你不知道防亂之術,如果你知道讀了《資治通鑒》之后,你就知道;如果你不讀《資治通鑒》,就不知道防亂之術是什么?為人臣,就是作為臣子,如果你不知道《通鑒》,那么對上你無以事君,對下你無以治民。你就不知道如何侍奉君主,如何來治理老百姓?所以說基本的治國理政的一些基本的東西政治經驗、政治基礎、政治措施、政治方針這些東西你全都不知道。為人子而不知《通鑒》,就是你作為兒子,你為人子,如果你不知道《通鑒》,則謀身必至于辱先,你想飛黃騰達,但實際上你肯定辱沒了祖先。作事不足以垂后,你想積極有為地去做一些事情,但是你做的這些事情也不足以垂后,也不足以對后世有垂范的作用。這是《通鑒》的一種政治上的意義,經世致用的政治意義。 三、《資治通鑒》的政治思想與為政之道那么它的政治意義,它到底蘊含了哪些政治智慧?就是《資治通鑒》這本書當中,它哪到底蘊含了哪些政治智慧?我們下面就講第三個問題,就是講《通鑒》的政治思想與為政之道,這個里面我們主要講兩個方面,一個是講“臣光曰”的良苦用心,一個是事中見理:治道之總匯。來看看《資治通鑒》里面它蘊含了哪些政治上的著名的案例,反映了哪些政治智慧? (一)“臣光曰”的良苦用心“臣光曰”實際上就是司馬光對歷史發(fā)生的諸多事件當中,他的一種評論,這種評論在司馬光在編寫的《資治通鑒》當中,這些史論總計有二百一十八篇,這史論當中分為兩部分,一個是司馬光自己寫的,一個是引用他人的。凡是自己寫的這種史學評論,就是對一件大事,他發(fā)表的一種評論,就叫“臣光曰”,凡司馬光自己寫的他都冠以“臣光曰”三個字,一共有一百一十九篇;另外一類是他引用別人的,這個總共九十九篇。 從“臣光曰”里面我們看司馬光的治國思想的話,就是第一個方面,就是以禮治國,寬猛相濟。就是司馬光特別強調要治理國家的話,一定要以禮治國,那么什么是禮?他說:“人有禮則生,無禮則死。禮者,人所履之常也?!?/span>人有禮儀,講禮儀,用禮儀制度規(guī)范自己,那么你才是生的,你才是一個會活的很精采的,活的很好的,有別于動物的正常的人,一個文明的人;無禮則死,就是你不講禮儀的話,沒有禮法制度來對你加以規(guī)范的話,那你就不是一個人,你就是一個動物。所以禮者,人所履之常也,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每個人都要依禮來行事,依禮來生活。 為什么要講禮?因為他說:“夫民生有欲,喜進務得?!?/span>就是每個人生下來,他都有欲望都是非常多的,他是有各種欲望的,如果你不可知這些欲望,你就完全與動物沒有區(qū)別,所以人的本性就是喜進務得,人的本性就是想不斷地進步,不想廣泛地占有各種財物,想廣泛地占有各種能控制的資源,就是人在控制資源上,人在控制這種行政的資源、權利的資源,包括社會財富的資源等等這些方面,每個人都是喜進務得,都是這種貪欲,這種攫取的欲望是無止境的。這個時候人他就完全與動物是一樣的。如果不以禮節(jié)之,如果不用制度,不用禮儀規(guī)范來節(jié)制他的話,那么每個人都會貪淫侈溢而無窮也。每個人都會貪財,每個人都會好色,每個人都想占據更多的資源和財物,這種貪欲是無窮無盡的,所以先王作禮以治之。就是先王,就是我們中國社會在最初進入文明國家之后,我們的所謂先王的就是制立了一系列的禮儀制度,來約束我們。使尊卑有等,長幼有倫。尊貴和卑賤有這樣的一個社會的等級。長幼有倫,在家庭的范圍內,長輩和晚輩他們之間也有一個等級劃分。使內外有別,家庭內外,親屬之間,隨著血緣關系的遞減,它也有區(qū)別。親屬有序,然后上下各安其分,而無覬覦之心,此先王制世御民之方也。就是這是我們的家庭內部也要長幼有倫,內外有別,親屬有序,這是我們的宗法制度。在宗法制度之外,就是在政治上我們是尊卑有等,這樣的話,整個的國家和社會才處于一種有序的狀態(tài),都不會因為自己身上動物性的本能而破壞整個社會的次序,這是先王治理來約束老百姓,這樣的話,我們的人才是一個文明的人,我們的國家才進入一個文明的國家。 那么什么是禮?禮就是“紀綱”,“禮者,上下之分是也?!?/span>所以它是這樣的一種主張,就是說治國不能不本之于禮,修身、齊家、治國都必須要用禮,有禮則治,這個國家就能得到治理;沒禮,這個國家就動亂。所以這一觀點貫穿于《資治通鑒》。 怎么樣來貫徹這種綱常的禮治?所以司馬光認為王者治國主要有六條:就王者修身言,要做到仁、明、武。就是王者治國,一個國君,一個皇帝要治國理政,甚至就一個小單位來說,一個領導,一個單位的領導你要想治理好本單位的事情,對于領導自身的素質而言,你要做到三點,就是仁、明、武。 就王者政治舉措言,要做到官人、信賞、必罰。這三條政治措施,你能做到這六點,你就是一個好的國君,你就是一個好的領導。什么是“仁、明、武”?就是對于領導自身的修養(yǎng)而言,你要做到仁、明、武。 什么是“仁”?仁就是興教化、修政治、養(yǎng)百姓、利萬物。什么叫興教化?就是你要對老百姓有教化功能,你要教育老百姓如何做人?如何樹立德行?如何來餞行這種學習?所以這是興教化。要興教育,要重視教育。 要修政治,就是要使你自己的政治清明,要有正確的是非觀,要講政治,怎么養(yǎng)百姓?就是要以民生為本,一定要讓老百姓生活地更好,所以要養(yǎng)百姓。 要利萬物。就是人的發(fā)展、社會的發(fā)展要與萬物的發(fā)展協調起來,這樣的話,就是天人合一的表現,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這樣的一種狀況。這四點如果你都做到了,你實際上就達到了仁的這種要求,我們發(fā)現司馬光對領導素質的這樣的規(guī)范很簡潔,但是包含的內容是很寬泛的。仁就是興教化、修政治、養(yǎng)百姓、利萬物。你達到這四就是仁。 那么什么叫“明”?也是要做到四點,你就是“明”。一個領導是不是英明?是不是是一個明君?是不是一個明白人?要做到四點,第一點就是知道義。道義就是你要講道理,你要知道一個社會、一個國家它的是非觀在哪里?它的道在哪里?你要知道義,就是大節(jié)不虧。另外一個叫識安危。就是講政治,知道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危險的?別賢愚。就是在你身邊的人,你統治的這些人,甚至你身邊的工作的人員,你上下左右關系當中,你知道哪些人是賢惠的人?哪些是愚笨的人?另外一個是辨是非。你要有充分的是非觀,你要有價值觀,這樣的話,你才能維護社會的正義,維護一個小單位的正義。所以你要做到這四點:知道義、識安危、別賢愚、辨是非。你就是“明”。 武,“武”是什么?“五”是司馬光這里提到的武,他不是指你的武功有多高?你是不是習武,他的武是才識才干,就是你要有才識才干,你不僅要仁,要明,你還要有才識才干,那么這種才識才干,體現在哪些方面呢?也體現在幾點上,四點上:一個是唯道所在。就是你要知道大義所在,你自身就要體現了一個社會發(fā)展的一個水平,你要體現一個正義,你要體現一個是非,所以你要知道道之所在,要追尋那個道,唯道所在。另外一個就是斷之不疑。因為你有了理想,你有了是非觀,這樣的話,你用來看周邊的人和事的話,你就斷之不疑,對一件事情上,你把握地很準,這就是講正直。奸不能惑。就是奸佞之人不能使你感到疑惑。佞不能移。就是身邊的小人不能打動你,這樣的話,你才是一個達到了武,然后可以為武。所以一個好的國君,一個好的皇帝,一個好的領導者就是仁、明、武。 仁明武出于內,就是你領導的自身德修養(yǎng),在政治措施上你就要用賢,你要選拔有才能的人賢能的人,要選賢舉能,把賢能之人選到合適的位置上,所以領導者最重要的一個素質就是你能讓賢能的人到真正適合他才能的這樣的位置上去。所以叫用好人,選好干部,用好干部,這是最重要的一個素質。然后是信賞。就是該賞則賞,該罰則罰。所以這樣的話,是維護個社會的正義觀和是非觀,這樣的話,你達到這六點的話,你就是一個好的領導,一個是仁、明、武,一個是官人、信賞、必罰。能做到這六點你就是一個好的國君,好的領導。 第二點,就是他的“臣光曰”里面就是為政在順民心。就是為政在順民心,就是民之所望,你就要順應民之所望,來做老百姓希望你做的世親,所以說“國以民為本”,“民者,國之堂基也?!?/span>也有國家的基礎就是老百姓,老百姓希望你政府做的事情的話,你就要順應民心,來解決老百姓希望你做的事情。 第三點,就是任人唯賢。要把“任人,是治亂之始也?!?/span>你用了正確的人,你會得到政治清明這樣一種結果;你用了不該用的人,就會造成政治混亂。所以“人君之事守,莫大于知人。”就是說你要做到一個國君,一個皇帝,最大最大的挑戰(zhàn)就是你用人,你用好了人,就會政治清明;你用不好人,就政治混亂。所以是這樣的一個主張。所以我們看司馬光《資治通鑒》里面,所以蘊含的對領導干部、對國君他的一種要求就是這樣的一種簡單,但是這種簡單的背后,他蘊含的含義是非常豐富的。 (二)事中見理:治道之總匯我們再舉一點《資治通鑒》里的事情,看看他是否反映了當時的一種治理國家的一種政治智慧。比說我們講一個賞罰藝術的例子。漢武帝妹妹隆慮公主,她的兒子是昭平君,隆慮公主知道這個昭平君是一個紈绔子弟,早晚會惹出天大的麻煩,所以隆慮公主病危的時候,求漢武帝,就說要以千金,就是給漢武帝千金,來為她的兒子贖罪,當時她的兒子還沒有犯罪。但是他擔心她的兒子早晚會犯罪,所以他提前在病危的時候,就把千金送給漢武帝,說我現在給你這一千金,給我的兒子贖罪,因為我的兒子早晚要惹禍。當時漢武帝就答應了,就是說你收下她的千金,到時候他的外甥如果出現點什么事情的話,他就免其罪責。但是昭平君后來果然殺了人,他殺了人之后,漢武帝就想起了他的妹妹隆慮公主給他說的一番話,所以他就“哀不能自止,左右盡悲?!睎|方朔是當時漢武帝討厭的一個人,不喜歡的人,當時的東方朔在這個時候就上書,就說:“圣王為政?!?/span>就是說好的君王來治理國家,你獎賞是不避仇讎,你所誅之人,不擇骨肉。不管是不是你的親近?是不是你親戚?是不是你親近的人?只要是該殺的時候就一定要殺,該賞的時候,你的仇人也要賞。漢武帝聽了這話的時候,猛然地驚醒了,他知道治國理政與這種兒女情長這種東西不能混在一起,所以他就殺了他的這個外甥,他的整個外甥昭平君。并且認為東方朔這句話對于國家來說,是非常好的一個進言,所以他就提拔東方朔為中郎。 我再舉一個用人的例子,比如說陳平,我們都知道是跟著劉邦打天下的,陳平這個人最初的時候,并不是跟著劉邦的,陳平這個人我們史書上記載是美如冠玉,但是當時的劉邦的很多臣子認為陳平這個人是反覆的亂臣,一會兒跟著這個,一會兒跟著那個,他不像其他的臣子一樣,完全地忠一地跟著一個主子的,劉邦這個人雖然沒有太大的本事,但是他能用人,他信人、用人,所以有才能的人在劉邦手下都能得到充分的任用,這是劉邦的一大本事,他打天下,基本上就是依靠他這樣的才能,所以劉邦聽到其他的大臣反映陳平這樣的缺點的話,他馬上就找陳平去質問,就是說:“陳平,大家都說你是一個反覆的亂臣,沒有忠臣,沒有忠心?!标惼绞沁@樣解釋的,他說:“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說。就是我侍奉魏王的時候,我的意見魏王都不采用,所以我離開了魏王。后來我又跟著項羽,項羽不能信任,就是項羽不信任我,所以我又離開了項羽,我來投奔你?!眲钜宦犞?,馬上道歉,說:“陳平你是一個好同志。”并且開始任用他擔任了當時滅掉項羽的一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挑撥離間范增與項羽之間的關系。大家要是知道陳平是項羽的舊臣,而劉邦將離間范增與項羽的這樣的一種最重要的任務交給了陳平,足見劉邦是多么的信任他。而陳平不辱使命,成功地離間了范增與項羽,這就為劉邦滅掉項羽打下了非常好的人事的基礎,所以這也是劉邦的一個用人的特點。我們說在《資治通鑒》里,這樣的事例比比皆是。 還有再舉一個例子,就是用人修養(yǎng)方面,就是我們《資治通鑒》里面也舉了一個例子,用了一個唐太宗的例子。就是記載唐太宗有一次出行,在一棵樹下休息,他就看到這棵樹非常漂亮,就贊美這棵樹,然后他旁邊的臣子叫宇文士,也跟著唐太宗來贊美這棵樹,唐太宗聽了就非常生氣,說魏征老提醒我要遠離小人,但是我不知道小人到底是誰?現在我知道了,原來是你,就是領導喜歡什么事情?旁邊的人也跟著阿諛奉承,結果這次阿諛奉承,唐太宗他用充分的自省馬上意識到這是屬下在阿諛奉承自己,所以馬上就驚醒還批評了自己的臣子。 再舉一個例子,就是我們提到一個齊桓公。齊桓公曾經開玩笑,也是在用人方面的這樣一種典型的事例,齊桓公開玩笑說:寡人對鳥獸蟲魚的味道全嘗遍了,就是沒嘗過人肉了?!蹦敲此囊痪渫嫘υ?,他的一個臣子,叫易牙聽到了,然后馬上把自己三歲的兒子殺死,然后獻給了齊桓公。齊桓公聽到之后,非常生氣,但是后來轉念一想,他愛自己,愛君甚過愛子,他對自己是如此的忠誠,所以齊桓公就非常重寵幸這個大臣易牙。但是后來齊桓公病危的時候,易牙就伙同其他的大臣封鎖宮內外消息,堵塞宮門,一口水也不給齊桓公喝。后來齊桓公如夢初醒,大呼:“寡人昏暗,致有今日!”,后來他后悔莫及。臨死之前,他想起他曾經的一個大臣叫晏子,曾經提醒過他,說不要信任易牙,所以他覺得自己沒有臉面去見自己已過世的著名的大臣叫晏子,所以他掩面含憤而死。這也當時一個著名的案例。《資治通鑒》里面,這種案例是比比皆是,我們說這個《資治通鑒》里面,實際上它包含了我們中國自先秦一直到宋以前,所有歷朝歷代治國理政的著名的事情,這個涵蓋的方面是方方面面的。每個事例其實在回過頭來看,都是典型的案例,這個案例里面,都是當時治國理政治家這樣的一種政治智慧的凝結。 所以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資治通鑒》這里面蘊含著無限的豐富的政治智慧,它也是我們中國特色的一種政治學,所以我們現在回過頭來讀《資治通鑒》,每打開《資治通鑒》,我們時時讀,都會感到收獲都是時時有,所以我也希望大家有空的時候,能夠抽出寶貴時間,多讀讀《資治通鑒》,因為《資治通鑒》它不僅僅是一部史學名著,它還包含了我們中國人的政治智慧。 好,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再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