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個人檔案
姓名:Audrey Hepburn
全名:奧黛麗·凱瑟琳·范·赫姆斯特拉·赫本-魯斯頓(Audrey Kathleen van Heemstra Hepburn-Ruston)
港譯:柯德莉·夏萍
血統(tǒng):比利時、荷蘭、英國和愛爾蘭四國血統(tǒng)
國籍:英國
誕辰:1929年5月4日
星座:金牛座
逝世:1993年1月20日,因結(jié)腸癌逝于瑞士沃州的托洛徹納茨(Tolochenaz)
語言:精通英語、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荷蘭語、佛蘭德語(原比利時官語之一,1980年并入荷蘭語)等多國語言
榮譽:“AFI百年百大明星”之一,第2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發(fā)色:棕色
瞳孔:棕色
身高:170cm
體重:46kg
三圍:34A-20-34(來源:1953年《名人偵探》雜志)
服裝尺碼:6
鞋碼:10 (42碼)
最喜歡的事:跳芭蕾舞,和孩子在一起,做好吃的
最喜歡的顏色:白色
最喜歡的景色:瑞士的雪
最意外的事:獲得奧斯卡獎
最喜歡的食物:意大利通心粉
最喜歡的動物:狗
最喜歡的設(shè)計師:于·貝爾德·紀(jì)梵希
最喜歡的演員:茱莉亞·羅伯茲 ,梅麗爾·斯特里普
名言:“ 記住,你在任何時候都需要一只手來幫助你,你可以在自己每條手臂的末端找到它。隨著你的成長,你會發(fā)現(xiàn)你有兩只手,一只用來幫助自己,另一只用來幫助別人?!?sup class="reference_sup" style="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0; position: relative; vertical-align: baseline; top: -0.5em; ">[1]
2 人物簡介
奧黛麗·赫本出生于比利時布魯塞爾,本名奧黛麗·凱絲琳·赫本-拉斯頓(Audrey Kathleen Hepburn-Ruston)。奧黛麗·赫本的父親約瑟夫·維克多·安東尼·拉斯頓(Joseph Victor Anthony Ruston)是英國銀行家,母親艾拉·凡·辛斯特拉(Ella van Heemstra)是荷蘭貴族后裔,襲有女男爵的封號,家族譜系甚至可以追溯到英王愛德華三世。 她的父親不久將其祖母凱絲琳·赫本(Kathleen Hepburn)的姓氏加到了自己的姓氏中,于是奧黛麗·赫本的姓氏也隨之被改為了赫本-拉斯頓。她母親的第一段婚姻是嫁給了一位荷蘭貴族容克·亨德里克·古斯塔夫·阿道夫·夸勒斯·范·烏佛德(Jonkheer Hendrik Gustaaf Adolf Quarles van Ufford),并且生下了兩名與奧黛麗·赫本同母異父的兄弟容克·阿諾德·羅伯特·亞歷山大“阿歷克斯”夸勒斯·范·烏佛德(Jonkheer Arnoud Robert Alexander "Alex" Quarles van Uffor)(1920年-1979年)和容克·伊萬·埃德加·布魯斯·夸勒斯·范·烏佛德(Jonkheer Ian Edgar Bruce Quarles van Ufford)(1924年- )。 盡管奧黛麗·赫本出生于布魯塞爾,但她仍然擁有英國國籍。由于她的父親要經(jīng)常往來于比利時,英國和荷蘭三地,他只有偶爾才回家團(tuán)聚。
奧黛麗·赫本六歲開始于英國入學(xué),在1935年至1938年間,就讀于一所位于英國肯特郡埃爾海姆鄉(xiāng)的寄宿學(xué)?!懊芩估菍W(xué)校”(Miss Rigden's School)。但旋即由于她的父親信仰法西斯主義,與奧黛麗·赫本的母親離婚后離開了家庭(1935年)。之后赫本離開英國跟隨母親一起回到荷蘭的娘家,1939年進(jìn)入安恒音樂學(xué)院(Arnhem Conservatory)學(xué)習(xí)芭蕾舞,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宣稱中立的荷蘭被納粹占領(lǐng)。為了避免她原本非常英國味道的名字招惹麻煩,她母親竄改了自己的身分文件,替她制造了一個荷蘭假名艾妲·凡·辛斯特拉(Edda van Heemstra,Edda與Ella在字母上只是一筆之差,有利于變造),但是這個名字從來未被合法正式登記過。
當(dāng)納粹侵占安恒后,由于謠傳母親的家族帶有猶太血統(tǒng),原本十分富裕的男爵家族被視為第三帝國的敵人,不但財產(chǎn)被占領(lǐng)軍沒收,奧黛麗·赫本的舅舅更被處決,母女倆被迫過著貧困的生活:據(jù)說于1944年荷蘭饑荒期間,她經(jīng)常以郁金香球根為食物,并靠喝大量的水填飽肚子。長期的營養(yǎng)不良促成她日后瘦削的身材。雖然如此,奧黛麗·赫本仍然不斷鍛煉她最愛的芭蕾舞,即使窮到要穿上最難挨的木制舞鞋也沒有關(guān)系。
1980年冬奧黛麗·赫本遇見了羅伯特·沃德斯,這個后來被她稱為“心靈伴侶”的男人影響了赫本原已經(jīng)出現(xiàn)危機的婚姻。在赫本與安德烈·多蒂離婚后,兩人最后成為永久的人生伴侶。
1989年,奧黛麗·赫本應(yīng)導(dǎo)演史蒂芬·史匹柏之邀,在電影《直到永遠(yuǎn)》中客串飾演天使一角,這也是她演藝生涯中演出的最后一部電影。1988年至1993年間,奧黛麗·赫本成為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親善大使,幫助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孩子們,親赴不少國家和地區(qū),為孩子們吶喊、呼吁和募捐。為表彰她為全世界不幸兒童所做出的努力,美國電影藝術(shù)和科學(xué)學(xué)院將1988年奧斯卡人道獎頒授予她。她的愛心與人格猶如她的電影一樣燦爛人間。1993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德蕾莎修女獲悉奧黛麗赫本病危的消息時,命令所有的修女徹夜為奧黛麗赫本禱告祈使她能夠奇跡般地康復(fù),禱告?zhèn)鞅槭澜绺鞯亍?993年1月20日,奧黛麗·赫本于瑞士特洛什納(Tolochenaz)的住所,因為結(jié)腸癌病逝,享年63歲。
2.1 逝世21周年
2014年1月20日,是奧黛麗·赫本逝世21周年紀(jì)念日。
3 演藝經(jīng)歷
戰(zhàn)后,奧黛麗·赫本與母親帶著省吃節(jié)用存下來的100英鎊去到倫敦。她在那里一邊打工一邊尋找深造機會。1948年進(jìn)入著名的瑪莉·藍(lán)伯特芭蕾舞學(xué)校(Marie Rambert`s)學(xué)校學(xué)習(xí)芭蕾舞,期間曾經(jīng)因為沒錢繳交學(xué)費而返回荷蘭,并在荷蘭電影中飾演跑龍?zhí)捉巧?。?jīng)過數(shù)月訓(xùn)練后,赫本被告知她不適合當(dāng)名芭蕾舞者。為了面對家庭的經(jīng)濟(jì)壓力,她轉(zhuǎn)而兼職模特,并且參與歌舞團(tuán)的演出;這年赫本擊敗多數(shù)應(yīng)征者,成為音樂劇《高跟鞋》(High Button Shoes )的合唱團(tuán)員。由于表現(xiàn)突出,她正式參與了另一部音樂劇《韃靼醬》(Sauce Tartare)的演出。1951年,赫本首次于英國電影《天堂的笑聲》露臉,正式成為電影演員,并且在一些電影中演出較次要的角色。之后她在電影《雙姝艷》里施展舞技,同時接演另一部電影《蒙地卡羅寶貝》(Monte Carlo Baby)。為了拍攝后者,奧黛麗到法國拍攝外景,期間意外被看中成為音樂劇《金粉世界》(Gigi)的女主角,進(jìn)而開啟她到美國發(fā)展的機緣;同時,她還被《雙姝艷》導(dǎo)演推薦給威廉·惠勒,參加了其新電影《羅馬假日》的試鏡,獲得非常好的贊譽,從而得到這部電影的女主角角色。
1952年,奧黛麗·赫本到美國正式參與舞臺劇GIGI的演出。她在期間表現(xiàn)得十分出色,廣受人們的歡迎,并因此獲得東妮獎最佳女主角。但為趕拍《羅馬假日》,她在《金粉世界》里的演出被迫在巡回演出八個月后結(jié)束。這年因無法兼顧事業(yè)與婚姻,她取消與未婚夫詹姆士·漢森(James Hanson)的婚約,但兩人日后仍保持良好的友誼。
1953年,她與好萊塢著名影星格里高利·派克一起主演的電影《羅馬假日》正式上映。由于成功刻畫劇情,這部片在世界各地掀起風(fēng)潮:其中赫本在片中表現(xiàn)出公主的高雅氣息,以及剪成赫本頭表現(xiàn)出的天真無邪,使她成功贏得多數(shù)人的贊賞。許多報紙評論稱贊奧黛麗赫本說:“一位新嘉寶誕生了!”。1954年3月25日,奧黛麗·赫本榮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三天后,因為在《翁蒂娜》中的精采表演再榮獲東妮獎的殊榮。
1954年,她與亨弗萊·鮑嘉、威廉·荷頓一同演出比利·懷德拍攝的愛情片《龍鳳配》。由于《翁蒂娜》的演出加上抽煙過量,奧黛麗·赫本在醫(yī)生的建議下到瑞士休養(yǎng),不久接受一同參與《翁蒂娜》演出的演員梅爾·法利爾(Mel Ferrer)的求婚,兩人于1954年9月24日步上紅毯。
1955年,她再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提名,可惜沒有獲獎,同年因為意外首度流產(chǎn)。之后幾年,她主演的《戰(zhàn)爭與和平》、《甜姐兒》、《黃昏之戀》等電影都獲得不錯的評價,聲勢扶搖直上。但丈夫梅爾的演藝事業(yè)卻遭遇挫折,逐漸轉(zhuǎn)移到幕后工作。1959年,奧黛麗赫本三度懷孕,為預(yù)防半年前的流產(chǎn)再度發(fā)生,她推掉包括《西城故事》等電影的合約,直到誕下第一個兒子尚·赫本·法利爾(Sean Hepburn Ferrer)后才同意主演《蒂芙尼的早餐》。
奧黛麗·赫本的朋友,著名英國小說家阿契鮑爾德·約瑟夫·克羅寧(A.J. Cronin)是肖恩的教父。
雖然《蒂芙尼的早餐》的小說原作者原屬意瑪麗蓮·夢露飾演女主角赫莉·葛萊麗(Holly Golightly),拍攝過程奧黛麗·赫本也一度為了主題曲是否采用亨利·曼西尼與強尼·莫瑟的月河而與電影公司發(fā)生沖突,但事后證明她的演出與堅持是正確的:它獲得兩項1961年奧斯卡金像獎的音樂性獎項,奧黛麗·赫本第四度獲得最佳女主角的提名。這部電影使她的演藝生涯再創(chuàng)高峰,但她開始挑戰(zhàn)更有演技難度的作品。
同年年底,奧黛麗·赫本接下《雙姝怨》的演出,但評價平平;之后在《謎中謎》(Charade)中試圖挑戰(zhàn)懸疑片的角色。但她最成功的作品還是1964年主演的《窈窕淑女》:這部改編自同名音樂劇的歌舞片獲得八項1964年奧斯卡金像獎的獎項,但主演的赫本卻因為由別人幕后代唱的關(guān)系而無法獲得提名。
4 榮譽成就
4.1 奧斯卡獎
1954年 獲獎最佳女主角 《Roman Holiday》(羅馬假日)
1955年 提名最佳女主角 《Sabrina》(龍鳳配)
1960年 提名最佳女主角 《The Nun's Story》(修女傳)
1962年 提名最佳女主角 《Breakfastat Tiffany's》(蒂凡尼的早餐)
1968年 提名最佳女主角 《Wait Until Dark》(盲女驚魂記)
1993年 獲獎瓊·赫爾肖特人道主義獎(Jean Hersholt Humanitarian Award) [與伊麗莎白·泰勒同獲此獎]
4.2 金球獎
1954年 獲獎最佳女主角(劇情類)《Roman Holiday》(羅馬假日)
1955年 獲獎世界電影最受歡迎女演員(Henrietta Aword: World Film Favorite-Female)
1957年 提名最佳女主角(劇情類)《War and Peace》(戰(zhàn)爭與和平)
1958年 提名最佳女主角(音樂喜劇類)《Love in the Afternoon》(黃昏之戀)
1960年 提名最佳女主角(劇情類)《The Nun's Story》(修女傳)
1962年 提名最佳女主角(音樂喜劇類)《Breakfastat Tiffany's》(蒂凡尼的早餐)
1964年 提名最佳女主角(音樂喜劇類)《Charade》(謎中迷)
1965年 提名最佳女主角(音樂喜劇類)《My Fair Lady》(窈窕淑女)
1968年 提名最佳女主角(音樂喜劇類)《Two for the Road》(麗人行)
1968年 提名最佳女主角(劇情類)《Wait Until Dark》(盲女驚魂記)
1990年 獲獎塞西爾·B·德米爾電影終生成就獎(Cecil B.De Mille Award for Lifetime Achievement in Motion Pictures)
4.3 紐約影評人協(xié)會獎
1953年 獲獎最佳女主角 《Roman Holiday》(羅馬假日)
1954年 提名最佳女主角 《Sabrina》(龍鳳配)
1955年 提名最佳女主角 《War and Peace》(戰(zhàn)爭與和平)
1957年 提名最佳女主角 《Love in the Afternoon》(黃昏之戀)
1959年 獲獎最佳女主角 《The Nun's Story》(修女傳)
1964年 提名最佳女主角 《My Fair Lady》(窈窕淑女)
1967年 提名最佳女主角 《Wait Until Dark》(盲女驚魂記)
4.4 英國學(xué)院獎
1954年 獲獎最佳英國女演員 《Roman Holiday》(羅馬假日)
1955年 提名最佳英國女演員 《Sabrina》(龍鳳配)
1957年 提名最佳英國女演員 《War and Peace》(戰(zhàn)爭與和平)
1960年 獲獎最佳英國女演員 《The Nun's Story》(修女傳)
1965年 獲獎最佳英國女演員 《Charade》(謎中迷)
1992年 獲獎特別獎(Special Award)
4.5 意大利電影金像獎
1960年 獲獎最佳外國女演員 《The Nun's Story》(修女傳)
1962年 獲獎最佳外國女演員 《Breakfastat Tiffany's》(蒂凡尼的早餐)
1965年 獲獎最佳外國女演員 《My Fair Lady》(窈窕淑女)
4.6 西班牙圣塞巴蒂斯安國際電影節(jié)
1959年 獲獎最佳女主角 《The Nun's Story》(修女傳) [說明:獲祖萊塔獎金(Zulueta Prize)]
4.7 林肯中心電影協(xié)會
1991年 獲獎 Gala 榮譽獎(Gala Tribute)
4.8 美國演員工會獎
1992年 獲獎終生成就獎
4.9 女性電影水晶獎
1996年 獲獎水晶獎(Crystal Award)
4.10 可愛的赫本金桂冠獎
1970年 女明星第8位
1968年 女明星第2位
1968年 最佳戲劇表演獎 女演員第3位 《Wait Until Dark》(盲女驚魂記)
1967年 女明星第12位
1966年 女明星第7位
1965年 最佳喜劇表演獎 女演員第3位 《My Fair Lady》(窈窕淑女)
1965年 女明星第14位
1964年 最佳喜劇表演獎 女演員第3位 《Charade》(謎中迷)
1964年 女明星第15位
1963年 女明星第10位
1962年 女明星第3位
1962年 最佳喜劇表演獎 女演員第3位 《Breakfastat Tiffany's》(蒂凡尼的早餐)
1962年 最佳戲劇表演獎 女演員第4位《The Children's Hour》(雙姝怨)
1961年 女明星第12位
1960年 女明星第5位
1960年 最佳戲劇表演獎女演員第2位 《The Nun's Story》(修女傳)
1958年 女明星第5位
1958年 最佳戲劇表演獎女演員第1位 《Love in the Afternoon》(黃昏之戀)
4.11 其他表演獎
戲劇
戲劇世界大獎(Theatre World Award)
1952年 獲獎最佳女主角 《Gigi》(金粉世界)
戲劇托尼獎(Tony Awards)
1954年 獲獎最佳女主角 《Ondine》(美人魚)
1968年 獲獎特別成就獎(Special Achievement Award)
電視
艾美獎(Emmy Awards)
1993年 獲獎杰出個人成就獎(Outstanding Individual Achievement)《Gardens of the World with Audrey Hepburn》(世界花園)
唱片錄音
1993年 獲獎最佳兒童誦讀專輯(Best Spoken Word Album For Children)《Audrey Hepburn's Enchanted Tales》(奧黛麗·赫本的魔法童話)
美國四大藝術(shù)獎項
1993年,奧黛麗·赫本已拿到全美國四大藝術(shù)獎項(電影奧斯卡獎、戲劇托尼獎、音樂格萊美獎和電視艾美獎)。她是迄今拿這個獎項僅有的九人之一,九人名單如下(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不包含特別獎):
1962年 理察·羅杰斯(Richard Rodgers)
1976年 海倫·海絲(Helen Hayes)
1977年 麗塔·莫雷諾(Rita Moreno)
1991年 約翰·吉爾古德(John Gielgud)
1993年 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
1995年 馬文·漢利許(Marvin Hamlisch)
1997年 喬納森·圖尼克(Jonathan Tunick)
2001年 梅爾·布魯克斯(Mel Brooks)
2001年 麥克·尼克斯(Mike Nichols)
4.12 其他榮譽
好萊塢星光大道明星(Staron the Walk of Fame)
好萊塢星光大道藤街1652號(1652 Vine Street)紀(jì)念星
總統(tǒng)自由勛章(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
1992年 獲獎總統(tǒng)自由勛章表彰赫本在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所做貢獻(xiàn)[說明 該獎?wù)聻槊绹褡罡邩s譽,而非美國籍的赫本在去世前1個月獲得該獎?wù)拢?992年12月獲獎,1993年1月去世)]
美國電影協(xié)會百年百大明星(American Film Institute's 100 Years...100 Stars)
1999年6月15日 獲選美國電影協(xié)會(AFI)“百年最偉大女明星”第3名
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總部雕像
2002年5月 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其紐約總部為一尊7英尺高的青銅雕像揭幕,雕像名字為“奧黛麗精神”(The Spirit of Audrey),以表彰赫本為聯(lián)合國所做的貢獻(xiàn) [說明:赫本為獲此殊榮的唯一一人]
美國郵政總署紀(jì)念郵票
2003年 紀(jì)念郵票在37美分面值的郵票中采用了來自電影《龍鳳配》中的赫本形象,以紀(jì)念赫本的好萊塢傳奇歷史和人道主義精神 [說明:赫本為獲得該項榮譽的少數(shù)幾個非美國人之一]
美國200大文化偶像
2003年 獲選美國 VH1 電視臺美國200大文化偶像第34名
投票評選榮譽
表演類
1997年 獲選英國雜志《帝國》(Empire)評選的“史上100大銀幕明星”第50名
2001年 獲選美國雜志《傳記》(Biography)組織2500多名讀者投票評選的“史上最受歡迎女演員”第1名
2005年 獲選美國電影雜志《首映》(Premiere)評選的“史上最偉大銀幕明星”第18名
2006年 獲選美國電影雜志《首映》(Premiere)評選的“銀幕史上100位最偉大角色”第32名,獲選角色為《蒂凡尼的早餐》中的霍莉·戈萊特麗
年份不明 獲選美國雜志《娛樂周刊》(Entertainment Weekly)評選的“100位最偉大藝人”第16名
年份不明 獲選美國雜志《娛樂周刊》(Entertainment Weekly)評選的“史上最偉大銀幕明星”第21名
時尚類
2004年 獲選有“時裝圣經(jīng)”之稱的著名時尚雜志《VOGUE》評選的“世界時尚名人”女性第1名,得票率29%
選美類
1990年 獲選美國雜志《人物》(People)評選的“世界50大最美麗人物”之一
1995年 獲選英國雜志《帝國》(Empire)評選的“銀幕史上100大最性感明星”第8名
1996年 獲選英國時尚雜志《哈潑斯與名媛》(Harpers & Queen)評選的“史上最有魅力女性”第1名
2004年 獲選著名時尚雜志《世界時裝之苑》(ELLE)評選的“世界最美麗女人”第1名,得票率為76%
2006年 獲選英國雜志《新女性》(New Woman)組織5000多名讀者投票評選的“世界古今百大美女”第1名
年份不明 獲選網(wǎng)站 www.TheAge.com 評選的“史上100大自然美人”第1名
2011年7月,美國某知名娛樂網(wǎng)站評選出的“世界影史上10位最美麗的女演員”中,奧黛麗赫本憑借《蒂凡尼的早餐》排名第一。
2011年8月,根據(jù)由攝影專業(yè)人員進(jìn)行的一項最新調(diào)查“史上最上鏡的10大名人”,英國女星奧黛麗·赫本排名第五。
5 主要作品
5.1 電影作品
上映時間 | 劇名 | 扮演角色 | 導(dǎo)演 | 合作演員 |
---|---|---|---|---|
1989 | 直到永遠(yuǎn)/天長地久 | Hap |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 ---- |
1987 | 竊賊之愛/Love Among Thieves[3] | Baroness Caroline DuLac | Stanley Donen | 羅伯特·瓦格納 |
1981 | 哄堂大笑 /皆大歡喜 | Angela Niotes | 彼得·博格達(dá)諾維奇 | 本·吉扎拉 |
1978 | 血統(tǒng)/ 朱門血痕/血線Bloodline | Elizabeth Roffe | 特倫斯·楊 | 詹姆斯·梅森 |
1976 | 羅賓漢與瑪莉安 | Lady Marian | 理查德·萊斯特 | 肖恩·康納利 |
1967 | 儷人行/ 麗人行/二人同路Two for the Road | Joanna Wallace | 斯坦利·多南 | 阿爾伯特·芬尼;Eleanor Bron;William Daniels |
1967 | 盲女驚魂記/等到天黑\\Wait Until Dark | Susy Hendrix | 特倫斯·楊 | ---- |
1966 | 偷龍轉(zhuǎn)鳳 /怎樣偷到一百萬How to Steal a Million | Nicole Bonnet | 威廉·惠勒 | 彼德·奧圖 |
1964 | 巴黎假期/花都繽紛錄/巴黎燃情記 Paris, When It Sizzles | Gabrielle Simpson/Gaby | Richard Quine | Noel Coward;Mel Ferrer;托尼·柯蒂斯 |
1964 | 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 | Eliza Doolittle | 喬治·庫克 | 雷克斯·哈里森 |
1963 | 謎中迷/謎中謎/迷中迷/花都奇遇結(jié)良緣/兒戲 Charade | Regina Lampert | 斯坦利·多南 | 加里·格蘭特 |
1961 | 蒂凡尼的早餐/ 珠光寶氣/第凡內(nèi)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 | Holly Golightly | 布萊克·愛德華茲 | 喬治·佩帕德;斯坦利·亞當(dāng)斯 |
1961 | 雙姝怨/孩子們的時刻 The Children's Hour | Karen Wright | 威廉·惠勒 | 雪莉·麥克雷恩 |
1960 | 恩怨情天 /恩怨有情天The Unforgiven | Rachel Zachary | ---- | Cash Zachary |
1959 | 翠谷香魂/ 綠廈Green Mansions | Rima | 梅爾·費勒 | 安東尼·珀金斯 |
1959 | 修女傳 The Nun's Story | Sister Luke | ---- | ---- |
1957 | 甜姐兒/滑稽面孔 | Jo Stockton | 斯坦利·多南 | 弗雷德·阿斯泰爾 |
1957 | 黃昏之戀/ 午后之愛/下午的愛情Love in the Afternoon | Ariane Chavasse/Thin Girl | 比利·懷爾德 | 加里·庫珀 |
1956 | 戰(zhàn)爭與和平 War and Peace | Natasha Rostov | 金·維多 | 亨利·方達(dá) |
1954 | 龍鳳配/ 薩布麗娜Sabrina | Savrina Fairchild | 比利·懷爾德 | 亨弗萊·鮑嘉;威廉·霍爾登 |
1953 | 羅馬假日/ 羅馬假期/金枝玉葉Roman Holiday | Princess Ann | William Wyler | 格里高利·派克 |
1952 | 前進(jìn)蒙特卡羅\\Nous irons à Monte Carlo | Melissa Walter | ---- | ---- |
1952 | 雙姝艷/ 神秘的人The Secret People | Nora Brentano | ---- | ---- |
1951 | 天堂笑語/ 天堂里的笑聲Laughter in Paradise | 賣煙女孩 | ---- | ---- |
1951 | 野燕麥\\One Wild Oat | Hotel receptionist | ---- | ---- |
1951 | 少婦軼事\\Young Wives' Tale | Eve Lester | ---- | ---- |
1951 | 械劫裝甲車 /薰衣草山的暴徒/The Lavender Hill Mob | Chiquita | ---- | ---- |
1951 | 蒙特卡羅寶貝/ Monte Carlo Baby | Linda Farrel | ---- | ---- |
1948 | 荷蘭七課 Nederlands in Zeven lessen | 空中小姐 | ---- | ---- |
5.2 電視作品
首播時間 | 劇名 | 扮演角色 | 導(dǎo)演 | 合作演員 |
---|---|---|---|---|
1993 | 世界花園 Gardens of the World with Audrey Hepburn | 解說員 | ---- | ---- |
1987 | 賊間之愛 Love Among Thieves | ---- | ---- | ---- |
1957 | 魂斷梅耶林 Mayerling | ---- | ---- | ---- |
5.3 話劇作品
美人魚Ondine (1954)其他譯名:翁蒂娜
金粉世界 Gigi(1951)其他譯名:金粉世家、琪琪、姬姬、吉吉
開胃醬Sauce Piquante(1950)其他譯名:辛辣醬
韃靼醬Sauce Tartare(1949)其他譯名:塔塔醬
高跟鈕扣鞋High Button Shoes(1949)其他譯名:高跟鞋
6 情感生活
赫本的初戀發(fā)生在她事業(yè)起步初期,對方是英國企業(yè)家詹姆斯·漢斯。盡管母親一再勸告赫本事業(yè)和愛情難以兩全,但赫本始終抱著魚與熊掌兼得的幻想。但隨著《羅馬假日》在全球范圍的成功,赫本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裂痕和矛盾不可避免的產(chǎn)生。思前想后,赫本痛苦的放棄了青澀的初戀。
在《羅馬假日》的倫敦首映式上,赫本與美國影人梅爾·費勒(Mel Ferrer,與赫本婚姻存續(xù):1954 - 1968)結(jié)識。費勒比赫本大十四歲,他的成熟氣質(zhì)俘獲了赫本的芳心,二人很快合作出演《美人魚》并舉行了婚禮。公主有了稱心如意的歸宿,二人還誕下一子西恩。但之后赫本的事業(yè)一帆風(fēng)順,如日中天,而費勒卻始終在二流作品中掙扎。生活在赫本光芒掩蓋之下的費勒壓力越來越大,婚姻裂痕漸漸顯現(xiàn)。盡管赫本試圖挽回 ,但這段婚姻還是在1967年走到盡頭。他們的關(guān)系即使在最輕松愉快的時刻,也有某種程度的緊張。還有一點,作為一個國際知名人士和影壇巨星的丈夫,費勒不愿做她事業(yè)的陪襯和保護(hù)人,更不安于個人事業(yè)的暗淡。赫本力圖忍讓和克制。然而,盡管“她為挽救他們的婚姻關(guān)系以做了所能做的一切”,盡管曾許下宏愿,要為影視界眾眷屬樹立榜樣,與法瑞爾白頭偕老,但是,使人無法抗拒的是,在結(jié)婚10年后,他們最終還是在拍《窈窕淑女》期間出現(xiàn)了裂痕,赫本逐漸意識到一個早已存在的事實:費勒對她的控制多于愛;費勒對她不忠的行為時有發(fā)生。赫本終于明白,她的白頭偕老夢完全只是一廂情愿。1968年秋天,這對夫妻在瑞士相聚了,此間,赫本又經(jīng)歷了一次流產(chǎn),這次流產(chǎn)像不祥之兆籠罩著他們的婚姻,至此,赫本與費勒的婚姻關(guān)系完全結(jié)束了。赫本對此十分痛苦、失望,她對格里高利·派克說:“我一直嘗試,極力想保住我們的婚姻,但太難、太難了。干我們這一行,常常要表演熱烈、愛撫,有時就不免假戲真做。在這個圈子里,婚姻真難維持??!請你相信,我是把婚姻、家庭生活放在第一位而把事業(yè)放在第二位的?!?/p>
1968年,赫本在希臘旅行期間邂逅心理醫(yī)生安德烈·多蒂(Andrea Dotti,與赫本婚姻存續(xù):1969 - 1982)。多蒂是意大利人,從少年時開始就是赫本的崇拜者,此時他以意大利人特有的熱情感染了赫本。二人不顧年齡的差距舉行了閃電式的婚禮,并誕下一子盧卡。赫本接受上次婚姻失敗的教訓(xùn),徹底息影.雖然,意大利、羅馬,赫本的成功一生都要感謝這個地方,但是,赫本從一開始就不知道的是:在意大利人的觀點里,一個男子不認(rèn)為他一結(jié)婚就該終止他自由的性生活,有一部分人認(rèn)為在結(jié)婚之后有一個甚至幾個情婦都是很合適的。多蒂婚后時常弄出許多丑聞,甚至同當(dāng)時羅馬城里最聲名狼藉、最妖艷的美女搞在一起。當(dāng)時,一份刊物《國家調(diào)查》刊登了這一事件:“多蒂是個淫婦的兒子,而奧黛麗卻是個圣人。多蒂時常帶女人上夜總會。當(dāng)奧黛麗在羅馬時,他就裝得像個天使。當(dāng)多蒂和女演員、模特兒在一起被人拍照時,多蒂非常狼狽,恨不得把這些女人藏進(jìn)汽車?yán)??!?/p>
這對赫本的打擊很沉重,她幸福生活的美夢又破滅了,她的婚姻又一次以悲劇告結(jié)束。赫本別無選擇,她已為離婚做好了準(zhǔn)備。多蒂對此很恐慌。他倆決定上夏威夷的火奴魯魯去度第二次蜜月,但事實證明這也是徒勞.但此時她已為這段不值得付出的婚姻浪費了一個演員的黃金時代。
1980年,赫本與羅伯特·沃特斯相遇,這個后來被她稱為靈魂伴侶的男人當(dāng)時正遭受喪妻之痛,兩顆受傷的心靈同病相憐,緩慢而堅定的靠近。此后二人相濡以沫十多年,直到赫本病逝。因為羅伯特,赫本度過了平靜而美好的晚年。
7 人物影響
奧黛麗·赫本是影壇上難得一見的瑰寶:她的容貌清純秀麗,既不俗艷,而又耐看,很多攝影師喜歡為她拍照以捕捉那“無法比擬的美”。有“時裝圣經(jīng)”之稱的時裝雜志《VOGUE》2004年的時尚名人投票中,赫本以29%的票數(shù),榮登女性榜首?!禫OGUE》雜志發(fā)言人表示:“大家覺得奧黛麗·赫本高貴又有氣質(zhì),她的美麗永恒不變!一講到Style,人人都會立刻想起她!”。2004年6月,赫本又被著名的時尚雜志《ELLE》評選為有史以來世界最美麗女人第1名,得票率為76%。“她是自然與美麗的化身,她皮膚細(xì)嫩,性情溫和、活潑,她的微笑散發(fā)著獨特的魅力和內(nèi)在美”,《ELLE》雜志的主編羅西·格林如是說。2006年4月,英國《新女性》雜志對5000多名讀者進(jìn)行調(diào)查選出古今百大美女,結(jié)果赫本再次榮登榜首。
赫本似乎還有一種使導(dǎo)演化腐朽為神奇的驚人影響力。譬如,斯坦利·多南本是一位娛樂派導(dǎo)演,但他一和赫本合作后,拍出來的電影就不同凡響,從《甜姐兒》經(jīng)《謎中謎》到《儷人行》,無不令人刮目相看。另外,拍商業(yè)電影007情報賺大錢的導(dǎo)演泰倫斯揚,為奧黛麗赫本拍的《盲女驚魂記》,藝術(shù)成就之高使許多影評人認(rèn)為他終于發(fā)揮潛力,甚至脫胎換骨了。
人們并沒有忘記這位美麗善良的“安妮公主”,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為了紀(jì)念赫本所做的貢獻(xiàn),專門為她在紐約總部樹立了一尊以她名字命名的7英尺高的青銅雕像——“奧黛麗精神”(The Spirit of Audrey),并于2002年5月舉行了揭幕儀式。而在赫本去世10周年,美國郵政總署則發(fā)行了她的的紀(jì)念郵票。
奧黛麗·赫本是二十世紀(jì)最受到崇拜與爭相模仿的女性之一,她鼓勵女性去發(fā)掘與強調(diào)自己的優(yōu)點,不僅改變了女性的穿著方式,也改變了女性對自我的看法。自從為《龍鳳配》試裝時遇見法國時尚設(shè)計師休伯特·德·紀(jì)梵希以后,赫本就成為了紀(jì)梵希的“繆斯女神”和靈感源泉。赫本穿著紀(jì)梵希設(shè)計的服裝出演了影片《龍鳳配》、《甜姐兒》、《黃昏之戀》、《蒂凡尼的早餐》、《巴黎假期》、《偷龍轉(zhuǎn)鳳》、《謎中迷》和電視《賊間之愛》?!八芮宄雷约阂裁?,她了解自己的容貌與身材,優(yōu)點與缺點。她知道要穿著削肩的晚禮服遮住自己嶙峋的鎖骨。我為她設(shè)計的款式終于變成廣受歡迎的時裝,我將之命名為‘薩布麗娜露肩洋裝’。”紀(jì)梵希如實評價他的好搭檔——赫本對于時尚的領(lǐng)悟和把握能力。赫本了解自己的缺點與優(yōu)點,她發(fā)展了屬于她自己的風(fēng)格。她引領(lǐng)的風(fēng)潮,前衛(wèi)的風(fēng)格幾十年來風(fēng)行不墜,歷久彌新。可能她唯一的規(guī)則就是不要盲目地跟著流行走,趨之若鶩。事實上,她總是遵循著自己的趣味,堅持著自己的步調(diào)。任何衣服穿在她的身上,絕對不會顯得喧賓奪主,這就是時尚界所說的“是奧黛麗穿衣服,而不是衣服穿在奧黛麗身上”。
8 人物評價
比利·懷爾德:奧黛麗·赫本呈現(xiàn)的是一些消逝已久的特質(zhì)。例如:高貴、優(yōu)雅與禮儀……,上帝都愿意輕吻她的臉頰,她就是這樣一個討人喜歡的女子。
格里高利·派克 :我非常喜歡她,其實我很愛奧黛麗;每個人都很容易愛上她。她是我見過的最迷人和優(yōu)雅的人,我在《羅馬假日》里相識了一位我永遠(yuǎn)都是配角的人,和她在一起,我永遠(yuǎn)都覺得自己是她的陪襯。
凱文·奧克恩 :奧黛麗有著天使般的特質(zhì),她并不想高人一等;但她從內(nèi)在顯現(xiàn)出的神采、精力與光芒,令人不敢逼視。
依薩克·米茲瑞西 :人們覺得奧黛麗·赫本并不知道自己有多漂亮。但再也沒有哪一個電影明星是這樣的。
亨利·普雷特 :唯一可以蓋過蒂凡尼珠寶光芒的人便是奧黛麗。
史利丹·杜寧 :她可以流利地說許多國家的語言——英語、荷蘭語、法語、意大利語和西班牙語,或許還有我不知道的語言。
羅迪·麥道威爾 :奧黛麗是一個完美典型——可愛、忠誠、優(yōu)雅、甜美、開朗、值得信任,她有個人獨特的嗓音與節(jié)奏。我告訴你,奧黛麗是很優(yōu)雅、很好相處的人。
南茜·里根 :我想很多人都不知道,奧黛麗出現(xiàn)在公眾場合演講時,她是相當(dāng)相當(dāng)?shù)鼐o張,但她卻總是可以很優(yōu)雅地講完。
9 人物紀(jì)念
9.1 安息之地
奧黛麗赫本的墓地位于瑞士沃州(VD)的莫爾日市(Morges)的托羅什那茲村(Tolocheaz)。 托羅什那茲村是奧黛麗·赫本晚年居住了30年的家園。赫本居住過的房子淹沒在普通村民住宅中,不對參觀者開放,也沒有任何標(biāo)志。但每年,都有數(shù)以千計的“粉絲”尋覓到赫本故居,在周圍徘徊,眺望那個曾經(jīng)鑲嵌著“世界上最優(yōu)雅身影”的窗口。
郵寄到瑞士的明信片都需要貼足4.5元人民幣的郵票(可以貼4張1.2元的),并在醒目位置用非紅色的筆寫上瑞士,以及請郵局工作人員幫蓋航空章(免費)。
9.2 紀(jì)念銅像
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為了紀(jì)念赫本所做的貢獻(xiàn),專門為她在紐約總部樹立了一尊以她名字命名的7英尺高的青銅雕像——“奧黛麗精神”(The Spirit of Audrey),并于2002年5月舉行了揭幕儀式。
9.3 紀(jì)念郵票
在赫本去世10周年,美國郵政總署則發(fā)行了她的的紀(jì)念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