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上訂的十來本新書到了,選了《李銀河:我的生命哲學》,先睹為快。 喜歡真實的人,喜歡有特色的人,喜歡有深度的人,李銀河三者兼?zhèn)?。李銀河認真治學,真實表達內(nèi)心想法,充滿著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渾不吝的男子漢的豪情,真實、大膽使她與眾不同,特立獨行,這種姿態(tài)建立在她對生命的拷問上,并因此而深刻。 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重今世的恣態(tài)造就了后世中國人的務實觀,使國人腳踏實地、溫和安祥,營造了一個溫情融融的社會。可是,這只道出了真理的一面,一陰一陽之謂道,“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重今世有重今世的好處,重來生有重來生的優(yōu)長。與重今生對應的命題也成立:未知死,焉知生。 死亡是你我不可逃避的歸宿。從終點往回看,方知生命之寶貴、生命之燦爛、生命之無奈、生命之短暫,面對死亡,人們方能妥貼地安排此生。擺脫外在束縛、克服慣性思維、重估一切價值、重排做事順序。人之知死,其行也真。 李銀河把人生描繪成“小螞蟻在一個碩大的星球上爬來爬去,然后就徹底消失不見了”,看破了生死,心懷生存荒謬的大痛苦和生命奇跡的大快樂,就能更勇敢地追求自由,李銀河認為,人的不自由主要是因為生存的需要和內(nèi)化的社會行為規(guī)范,擺脫了使自己不自由的束縛后,就可以過自己喜好的人生:“我喜歡在狂風暴雨的日子里,舒舒服服地坐在沙發(fā)上,抱一本書(必須是好看的書),感受人類最美好的靈魂創(chuàng)造出來的智慧和美;我喜歡聽音樂;我喜歡看真正的好電影;我還喜歡寫一點東西,但必須是有趣的,是真情實感。有時,我還有一點辯論的沖動,那是當我看到有些事過于荒謬時。”這樣的生活看似隨意,細細品味,并有內(nèi)在的精神。李銀河認為:只有審美的人生才值得一過,要用自由和美麗把短暫的人生充滿,把“自己的生活雕刻成一件美不勝收的藝術(shù)品”,內(nèi)心樸素、遠離競爭、遠離世俗目標,在精神上過梭羅的生活,把原本沒有意義的人生賦予私人的意義。李銀河引用叔本華的話,聲稱:人是什么最重要,比人有什么和別人怎么看自己都更重要。“一種平靜歡愉的氣質(zhì)快快樂樂的享受非常健全的體格,理知清明,生命活潑,洞徹事理,意欲溫和,心地善良,這些都不是身份與財富所能促成或代替的。”這樣的自由,不是與《共產(chǎn)黨宣言》中描繪的上午打魚下午曬網(wǎng)晚上散步,實現(xiàn)自由人的自由聯(lián)合的理想社會合拍的嗎? 然而,理想的豐滿偏遇現(xiàn)實的骨感,他人是地獄,人世丑惡多。從哪里汲取勇氣,在這個不如意的世上堅持自我呢?書中用了相當?shù)钠窇浟送龇蛲跣〔?,想必后者對她有重要影響,而“閱讀尼采”長達十五頁,從中更可以清晰看出思想傳承的脈絡。 李銀河把尼采的思想運用于自己的思考。尼采指出:以習俗面目出現(xiàn)的道德愚了民,“習俗感有礙新經(jīng)驗的獲得和舊習俗的修改,道德成了創(chuàng)造更新更好習俗的絆腳石:道德愚民?!?而接受愚民的道德的原因并不光彩,“我們對于一切以習俗面目出現(xiàn)的信念來者不拒,這意味著我們是虛偽的、怯懦的和懶惰的!——那么,虛偽、怯懦和懶惰是道德的前提條件嗎?” 李銀河對此評論說:對于已經(jīng)變化的經(jīng)驗,習俗往往是一種壓抑的力量,有時完全沒有道理”,例如:“婚前保持童貞的習俗本來是法定婚齡15歲時形成的習俗,在法定婚齡推遲至20歲的今天,還要求所有人遵守就成了壓抑人和束縛人的力量。” 尼采認為,愛情本來是種平常的美好,卻因妖魔化變得愈發(fā)美麗,李銀河深以為然:“對于古人和未來人,都沒有愛情這回事,愛情原來是欲望被魔鬼化、被壓抑、被禁忌所引起的反彈,是一種夸張的熱情。在壓抑解除之后,反彈就沒有必要,夸張也就變得可笑了。” 對于性愛,尼采批評基督教把激情當成邪惡和有害的,結(jié)果這激情也就真的變成邪惡和有害的了,他對性愛熱烈贊揚:“性愛與同情感和崇拜之情在一點上是共同的,即一個人通過做使他自己愉快的事同時也給另一個人以快樂,這樣一種仁慈的安排在自然中并不多見!” 李銀河認為,樹立正確的性愛觀對國人意義重大:“我目前在中國做的事情,就是要把性愛從人們心目中的壞事重新轉(zhuǎn)變?yōu)楹檬?,這是我們改變病態(tài)性觀念的關(guān)鍵,也可以說是回歸我們古代健康性文化的關(guān)鍵之所在。一旦性愛在我們的觀念中從壞事變成了好事,我們就永遠地擺脫了內(nèi)心的矛盾、痛苦和折磨,我們的性文化、性觀念和性法規(guī)就全都能夠理順了,一切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了?!?/p> 欣賞李銀河的由死亡返觀人生的思考方式,喜歡她因此得出的審美地度過短暫人生的生活態(tài)度,佩服她重估一切價值的過人勇氣,以及為女性、同性戀者代言的責任擔當,她對愛情、性愛的獨到見解也給人啟發(fā)。 不過,重估價值不能凡是過去提倡的我們就要反對,也得說出個理由,持之有據(jù),如果推論不當,可能得出錯誤的結(jié)論,如果把這錯誤的結(jié)論當作正確的宣揚,就難免讓這重估站不住腳,不被人信服,甚至可能損害為之代言的群體的利益。應該在被文字打動的同時留一份清醒。
來源:影響力網(wǎ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