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遷碑》,全稱為《漢故谷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亦稱《張遷表頌》,漢靈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立碑于山東東平縣。現(xiàn)陳列于山東泰山岱廟碑廊。 《張遷碑》,全稱為《漢故谷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亦稱《張遷表頌》,漢靈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立碑于山東東平縣。現(xiàn)陳列于山東泰山岱廟碑廊。 《張遷碑》碑文中的張遷,字公方,漢代陳留己吾(今河南寧陵境內(nèi))人,曾任城(今河南洛陽市西北)長,遷蕩陰(今河南湯陰縣)令。張遷死后,故吏韋萌等追念其功德,刊石立表以紀之。 碑陽為碑文正文,其內(nèi)容主要概述張氏家族歷史,贊頌張遷政績,抒發(fā)悼念之情。我們在下面的博文中,準備將譯文列出。碑陰文字主要刻寫捐錢刻碑者的姓名和錢數(shù);后面的博文對其內(nèi)容不再涉及。原博文也未刊出碑陰文字。 《張遷碑》在明初掘地時發(fā)現(xiàn),立于東平儒學(xué)明倫堂前,當時碑文完好可讀,到明正德年間,全碑僅殘缺5字,“東里潤色”4字尚好。清乾隆年間,“東里潤色”“東”字已泐半邊,“潤”字泐半邊,其水旁尚存中點,“色”字與“君”字泐大半。1966年此碑移至岱廟炳靈門,外置玻璃罩加以保護。此時該碑已殘泐65字,不可認讀者36字。1983年10月移至岱廟碑廊。 此碑自出土以來,為歷代金石、書法家所推崇。此碑用筆以方筆為主,在諸漢碑中別具一格,其結(jié)體以方正為主,筆勢內(nèi)斂,筆力沉著。體勢古拙而富于奇趣;是雕刻、書法藝術(shù)的珍品。
現(xiàn)在新華書店所售《張遷碑》字帖,有幾種版本。我已購買兩種版本。一種是明代拓本影印本,即上面所說“東里潤色”完好者;核查以后,發(fā)現(xiàn)下面我所引的照片,便是明拓本。讀者可以發(fā)現(xiàn),明拓本豎有列,橫無行。豎看,字是成列的,整整齊齊;但橫看,列與列之間的每個字,橫向并未對齊。原碑就是如此。 我還有一種版本,叫《張遷原拓修整本》,也是書法研究專家所寫,與明拓本不同的是,凡是風(fēng)蝕缺損剝落嚴重之處,作者根據(jù)他們的研究,在不違背原拓精神基礎(chǔ)上,力所能及的略加修整。此修整本,為便于讀者閱讀欣賞,橫豎均對齊。 兩種版本均有釋文,但釋文略有不同。除此而外,我在網(wǎng)絡(luò)上還找到《張遷碑》釋文。為配下面照片文字,我參閱了我有的兩種拓本和網(wǎng)上資料;結(jié)果仍然有些地方不大明白;好在我們的主要目的是欣賞書法。疑惑之處,我也不準備再去研究;限于水平,恐怕研究也研究不出什么結(jié)果;但凡是自己未懂之處,我一定會標注明白。 我在網(wǎng)上還查到《張遷碑》的翻譯,讀了翻譯,才大致了解了《張遷碑》的立碑緣由和主要內(nèi)容;以后還是把該譯文附在照片之后。但這件事情恐怕做得有點慢。望想讀的朋友耐心等等。 1 漢故谷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要欣賞這十二個字,必須弄清楚這十二個字的繁體字是:漢故穀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 漢故谷(漢故穀)
2 城長、蕩(城長、蕩) 3 陰令張(陰令張) 4 君表頌(君表頌) 5 君諱遷字公方,陳留已吾人也。君之先, 6 出自有周,周宣王中興,有張仲,以孝友 7 為行,披覽詩雅,煥知其祖。高帝龍興,有 8 張良,善用籌策,在帷幕之內(nèi),決勝負千 9
里之外,析珪于留。文景之間,有張釋之, 10
建忠弼之謨。帝游上林,問禽狩所有。苑
11
令不對,更問嗇夫。嗇夫事對,于是進嗇
12
夫為令,令退為嗇夫。釋之議為不可,苑
13
令有公卿之才,嗇夫喋喋小吏,非社稷
14
之重。上從言。孝武時有張騫,廣通風(fēng)俗,
15
開定畿寓,南苞八蠻,西羈六戎,北震五
16
狄,東勤九夷,荒遠既殯,各貢所有。張是
17
輔漢,世載其德,爰既且于君,蓋其纏縺,
18
纘戎鴻緒,牧守相系,不殞高問,孝弟于
19
家,中謇于朝,治京氏易,聰麗權(quán)略,藝于
20
從畋。少為郡吏,隱練職位,常在股肱。數(shù)
21
為從事,聲無細聞。征拜(明拓本此處一字漫漶不清,疑為“郎”字)中,除谷城長。
22
蠶月之務(wù),不閉四門。臘正之傺,休囚歸
23
賀。八月算民,不煩于鄉(xiāng)。隨就虛落,存恤
24
高(明帖此處有一字不清楚,疑為“年”字)。路無拾遺,犁種宿野。黃巾初起,燒
平城市,斯縣獨全。子賤孔蔑,(明帖此處缺一字漫漶,疑為“其”字)道區(qū)別。 2 尚書五教,君崇其寬;詩云愷悌,君隆其
(原博文此處缺一張字帖照片) 3 恩;東里潤色,君垂其仁。邵伯分陜,君懿 4
于棠。晉陽佩瑋,西門帶弦,君之體素,能
5
雙其勛。流化八基,遷蕩陰令。吏民頡頏,
6
隨送如云。周公東(明帖此處漫漶,疑為“征”字)。西人怨思。奚斯贊
7
魯,考父頌殷。前哲遺芳,有功不書,后無
8
述焉。于是刊石豎表,銘勒萬載。三代以
9
來,雖遠猶近,詩云舊國,其命惟新。
10
於穆我君,既敦既純。雪白之性,孝友之
11
仁。紀行來本,蘭生有芬,克岐有兆,綏御
12
有勛。利器不覿,魚不出淵。國之良干,垂
13
愛在民。蔽沛棠樹,溫溫恭人,乾道不繆,
14
唯淑是親。既多受祉,永享南山。干祿無
15 疆,子子孫孫。惟中平三年, 16
歲在攝提,二月震節(jié),紀日上旬。陽氣厥
17
析,感思舊君。故吏韋萌等,僉然同聲,賃
18
師孫興,刊石立表,以示后昆。共享天祚,億
19
載萬年。
<張遷碑>碑陽全文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