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大秧歌又稱朔州秧歌,是省地方小劇種之一。主要流傳在雁北地區(qū),尤以朔城區(qū)最為廣泛。 大秧歌是由土灘秧歌逐漸演變而來。土灘秧歌就地演出,不登舞臺,包括踢鼓秧歌和小演唱秧歌兩種。小演唱秧歌也叫小秧歌,往往和踢鼓秧歌交叉進行表演?;顒佣嘣诮诸^、廣場、院落,有時一人獨唱,有時兩人或多人對唱。常演的劇目有《拉老漢》、《王小二趕腳》、《打酸棗》、《摘南瓜》等。后來,小秧歌由于受藝人的錘煉和山西梆子的影響,搬上了舞臺,成為一種定型的戲曲形式,音樂、演技、服裝有較大的發(fā)展,劇目也多演大劇,如《三復生》、《三賢》、《李逵搬母》、《殺樓》、《血手印》等。其藝人,三十年代有二根纏,美美旦等,四十年代后有赫旺、常海等,他們不僅繼承了秧歌傳統(tǒng)藝術,且不斷革新、提高,使大秧歌在朔縣扎下深根,進而擴展到內蒙和忻州地區(qū)的大部分縣。一九五六年,成立了朔縣大秧歌劇團,四散名藝歡聚,后起之秀周元(藝名蘭花紅)、白俊英(藝名拐拐旦)、金翠花、候啟等,在唱腔上有許多新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建,形成了自己的流派。 朔州大秧歌樂器演奏以板胡、笛子、三弦為主。板胡采用倒把演奏法,笛子采用跳躍吹奏法,音樂活潑高亢,風格獨特。唱腔粗獷、激昂,表演活潑而遒勁,表現了塞外人民的性格。板式有七種,流水、二性、橫板、訓調、三性、介板、滾白等。訓子有著大秧歌劇獨特的風格。三性、滾白、介板是以北路梆子唱腔融入大秧歌味而來。 朔州秧歌不斷改革,在樂器方面,增加了笙、琵琶、揚琴、大提琴等,在表演方面,增加了武打,在劇目方面,除改編自己的傳統(tǒng)劇目外,還移植了其它劇種的劇目,如《算糧》、《趙氏孤兒》、《打金枝》、《姐妹易嫁》、《鍘趙王》等,另外還自編了現代戲《潘家園》、《多情的小伙子》等,受到了上級的獎勵和觀眾的好評。一九七九年,對傳統(tǒng)的小戲《泥窯》進一步加工修改,一九八o年中央文化部錄了相,同年底參加省青年演員調演,受到獎勵。 朔州市成立后,新編的小戲《夫妻泥窯》參加省農民家庭演唱電視大獎賽獲二等獎,赴京演出,受到贊賞,小戲《看莊園》參加省“國士杯”文藝電視大獎賽獲一等獎。 朔州大秧歌是地方小劇種。由于它短小活潑,風格獨特和鄉(xiāng)土氣息濃厚的自身魅力,所以深受群眾歡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