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中醫(yī)學院 龔鵬生
小兒白天如常,入夜則啼哭,或每夜定時啼哭者,稱為夜啼。本病多見于3個月以內的嬰兒。若因傷食、饑餓、尿布浸濕、衣帶過緊、皮膚瘙癢等原因引起者,不屬本病范疇。
中醫(yī)認為,小兒夜啼多為脾胃虛寒,心火內盛或驚嚇所為,治宜溫脾散寒,清心導滯,鎮(zhèn)驚安神。采用中藥穴位貼敷療法有明顯療效?,F(xiàn)介紹如下: 1.吳茱萸適量,研為細末,米醋調為稀糊狀,放在傷濕止痛膏中心,外貼雙足心涌泉穴及肚臍,每晚1次,連續(xù)2-3天??梢裏嵯滦校m用于脾胃虛寒及臟熱心煩所致的夜啼。 2.朱砂0.5克,五倍子1.5 克,陳細茶適量,將2味中藥研末,陳細茶搗爛,混合后加冷開水少許捏成小餅狀敷于臍中,外覆紗布,用膠布固定,每晚1次,連續(xù)2-3天??涉?zhèn)靜安神,適用于驚恐所致的小兒夜啼。 3.生棗仁10克,搗碎,置傷濕止痛膏中心,外敷于雙足心涌泉穴,每晚1次,連續(xù)2~3 天??绅B(yǎng)心安神,適用于心肝血虛所致的夜啼。 |
|
來自: 中醫(yī)養(yǎng)生館888 > 《兒童校園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