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醫(yī)藥治療癲癇方面的進展
(1). 臨床藥物研究 (1.1) 辨病治療 近年來采用中醫(yī)藥治療癲癇的傾向側(cè)重于辨病治療,著意對傳統(tǒng)方藥加以 改革,取得了一定療效。 金雪明用定驚止癇湯(伏苓 20g,龍骨、牡蠣各 15g,辰燈心 1g,僵蠶、 蟬衣、地龍、鉤藤、太子參、山藥、生麥芽各10g)合定驚止癇散(茯苓 40g,山藥、北沙參各 30g,僵蠶、象貝、炙雞內(nèi)金各 20g,全蝎、月石各 6g, 蜈蚣2 條,共為細末,每次2g),湯散并用,治療小兒驚癇12 例,取得滿意療效。 李志文和靈芝鎮(zhèn)癇散(紫貝齒、龍貝齒、生牡蠣、生地、玳瑁、石決明各50g,靈芝 40g,蚤休、郁金、天麻、天竺黃各 25g,石昌蒲、僵蠶各 15g,共為細末,生次5g,日2 次)治療92 例癲癇,治愈率達89.21%。 肖裕光等用伏癇散沖劑(杜仲、巴戟天、鉤藤、甘草各150g,白芍、遠志、 麥冬、天冬、芩、丹參各180g,長春花、田三七各120g,柴胡、竹茹、石昌蒲、郁金各160g, 藏紅花、人中白各50g,朱砂、琥珀各60g,全蝎、蜈蚣各20g,珠貝300g。制為散劑,每包 約20g,每日1 包,每3 次服)治療148 例癲癇患者,對照組給予苯妥英鈉0.1g(50 例), 認為伏癇散沖劑具有清熱豁痰、滋肝補腎、化瘀祛風、鎮(zhèn)靜安神等功效,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并對腦電圖、甲皺微循環(huán)等異常有改善作用。 王兆榮用礞龍菖星湯(礞石、菖蒲各30g,龍骨20g,膽南星10g,赤芍15g, 全蝎5g,再隨癥型加減)治療癲癇病54 例,1 個月為1 療程,原服西藥在3 個月內(nèi)逐漸減量 到停服。治療12~18 個療程,結(jié)果總有效率94.4%。 楊杏林等用辛熱開破法(癲癇2 號組成:生川烏、生半夏、生南星、生白 附子、白芍、黑大豆、姜汁等)治療癲癇217 例,結(jié)果治愈21.7%,顯效32.25%,有效26.27%。 張宏泉用標本兼治法,治本用抗癲癇散(黃芪、焦六曲各15g,雞血藤30g, 炙守宮2 條,天麻、鉤藤、制南星各10g,全蝎、炮山甲各5 個,白僵蠶、九節(jié)菖蒲各12g, 炒薏苡仁20g)治療42 例,對照組給予苯巴比妥(成人30~60mg/d 2~3 次,小兒1mg/kg·d 口服),兩組均用硝基安定(成人5~10mg/d 2~3 次,小兒0.5mg/kg·d,分1~2 次,口服)。觀察2 年,結(jié)果總有效率分別 為95.23%、73.83%。 李貴生認為經(jīng)絡(luò)不通是引起癲癇發(fā)作的直接因素,而血瘀又是引起經(jīng)絡(luò)不 通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只注重除痰,不重視活血化瘀是不全面的,他運用通竅活血湯加減 (赤芍、川芎、桃仁、紅花、丹參、當歸、五靈脂、葛根、膽南星、全蝎、地龍、天麻、甘 松、牛黃、麝香等)治療癲癇取得了一定療效。 張華根據(jù)《醫(yī)林改錯》的啟示,采用補氣升陽的補中益氣湯加減治療 54例癲癇,觀察 1 年以上不發(fā)作者24 例,2 年以上不發(fā)者 11 例,16 例發(fā)作次數(shù)明顯減少,2例無效。 曾俊輝采用活血化瘀為主,自擬通脈愈癇丸治療腦外傷繼發(fā)性癲癇43 例, 痊愈(治療后經(jīng)隨訪2 年以上未見復(fù)發(fā)者)32 例,顯效(發(fā)作次數(shù)和每次發(fā)作時間各減少75%以上者)3 例,好轉(zhuǎn)(發(fā)作次數(shù)和每次發(fā)作時間各減少25%以上者)4 例,無效4 例,總有效 率90.7%。本方由赤芍、桃仁、紅花、川芎各 30g,丹參90g,法半夏、生南星、煅礞石各45g,石菖蒲20g,肉桂15g,當歸、 紫河車、黃芪、黨參各60g,天麻50g 組成。 陳德明以活血化瘀藥物為主自制中藥抗癇片(桃仁、赤芍、紅花、川芎、 半夏、香附、木通、蘇子、青皮、甘草、陳皮、大腹皮、桑白皮)治療小兒癲癇100 例,有 效率為84%,且對強直陣攣性發(fā)作效果較好,對肌陣攣效果稍遜。 西醫(yī)學(xué)對癲癇病的診斷分型比較清楚,人們也開始針對特殊的癲癇類型進 行中醫(yī)組方治療。王明義等用三仙 定癇丸(焦神曲、焦麥牙、焦山楂各60g,代赭石 30g,炒大黃、竹茹各 15g,共研細末,蜜為丸,每丸重 6g)治療腹痛型癲癇30 例,獲得較滿意療效。他們同時提出逐漸減少原用西藥的方法:每10 天減 1/3 用量,從第2 個月起單用本方治療。 殷海波等腦外傷性癲癇應(yīng)用逐瘀化痰開竅法(鬼箭羽15g,膽南星6g,全 蝎6g,蜈蚣3 條,僵蠶9g,白胡椒5g,黑、白丑各6g,琥珀粉2g(沖服),馬舌子3 條, 海參揚20~30g),治療46 例,總有效率89.1%。 劉松青等用夏星磁顆粒沖劑(姜半夏、膽南星、竹茹、干地龍、靈磁石、 云茯苓等)治療原發(fā)性癲癇大發(fā)作20 例,對照組應(yīng)用苯妥英鈉(每日 100mg/kg,分3 次口服)。結(jié)果夏星磁顆粒沖劑療效和苯妥英鈉比較顯著性差異, 但具有服用安全,療效穩(wěn)定、持久,無毒副反應(yīng)的優(yōu)勢,對異常腦電圖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許多中醫(yī)專家臨癥幾十年,經(jīng)驗豐富,繼承他們的治療經(jīng)驗也非常重要。 何夏秀等總結(jié)謝海洲治療小兒癲癇的經(jīng)驗(基本方:鉤藤 5~15g,天麻、遠志、菖蒲、白僵 蠶、膽南星、貝母各2~6g,琥珀粉(沖服)2~5g),以基本方加減治療36 例患兒,總有效率94.44%,大多在用藥5 天出現(xiàn)效果,療程最短 3 個月,最長6 個月。 林武總結(jié)胡建華的經(jīng)驗(生南星、生鐵落、僵蠶、鉤藤、石昌蒲、遠志、 蜈蚣、全蝎、生半夏)治療35 例,結(jié)果治愈22 例,有效9 例,無效4 例。 岳美中認為,癲癇既為肝風所致,肝為剛臟,最忌剛藥對其壓制,主張" 因勢利異、以柔制剛",尤其對于頑固性癲癇,宜以育陰潛陽法治療,使窒滯之機得暢,橫姿 之勢得柔,以取平癇之功。方用柴胡龍骨牡蠣湯合甘麥大冬湯以緩急迫。臨床所見,部分長 期癲癇患者,可發(fā)生類似精神分裂癥的表現(xiàn),臨床除定癇熄風、化痰開竅法外,還配合甘麥 大棗湯、百合地黃湯等,確有一定療效,精神癥狀亦得以改善。 在日本,人們對漢方治療癲癇也較重視。甲賀正聰用柴有桂枝湯或小柴胡 湯合桂枝湯治療5 例小兒高熱驚劂患者(腦電圖確認有異常波)單獨使用漢方,發(fā)作得到控 制,并注意到患兒有腹直肌上部較緊張的腹診特點。 先崎章等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合用西藥治療 29 例有精神癥性部分性癲癇 發(fā)作,結(jié)果10 例(34%)的發(fā)作(單純部分性發(fā)作,復(fù)雜部分性發(fā)作)和精神癥狀(輕度失 眠、焦慮為主)得到改善,但給藥前后,腦電圖突發(fā)活動、基礎(chǔ)活動沒有改善。他們提出評 價漢方和西藥治療效果標準問題,認為人提高癲癇病人生存質(zhì)量來看,漢方是有效的。
(1.2)病合辨證治療
1. 按病類分證 由于對癲癇病機的認識不同,各家辨證分型立法組方有所區(qū)別。旬生茂將 本病分為陰癇和陽癇,陽癇用陽癇丸(郁金、白礬、鉤藤、僵蠶、梔子、膽南星、生赭石、 地龍、磁石、天竺黃、硼砂、半夏、朱砂、皂角、廣角、白花蛇、蜈蚣等);陰癇用陰癇丸(陽 癇丸基礎(chǔ)上加馬錢子)。治療癲癇60 例,總有效率 96.6%,基中治愈80%。 高永漢分為陽癇、陰癇、腦外傷共3 型,陽癇用1 號方(膽南星、天麻、 法半夏、地龍、青木香、藿香、陳皮、天竺黃、沉香、川貝母、生大黃、青礞石、白礬、二 丑、全蝎、鉤藤、石菖蒲、茯神、丹參、海浮石、冰片、琥珀粉、姜汁);陰癇用2 號方(1號方去冰片、大黃、二丑、加黃芪、當歸、紫河車、麝香、黃精、絳香、檀香、烏梢蛇、川 烏頭);腦外傷用3 號方(1 號方減去白礬、冰片,加川芎、紅花、雞血藤、牛膝)。共治156例,經(jīng)56~183 日治療后,顯效 76 例;有效41 例,無效39 例;總有效率97.5%。 曾俊輝等辨證治療163 例,將癇證分為驚癇、郁癇、風癇、痰癇、熱癇、 瘀癇、虛癇7 型。其中,驚癇:治予平肝鎮(zhèn)驚安神,豁痰開竅定癇,方用磁珠丸加龍齒、半 夏、遠志、石菖蒲等;郁癇:治予疏肝解郁,瀉火化痰開竅,方用柴胡疏肝散加梔子、郁金、 膽星等;風癇:治予平肝熄風止痙,佐以活血,方用鎮(zhèn)肝熄風湯去天冬,川楝子、茵陳、麥 芽加鉤藤、僵蠶、全蝎、丹參等;痰癇:治予豁痰降逆,開竅定癇,方用五癇丸去烏梢蛇、 白附子、雄黃,加川貝、遠志、丹參等;熱癇:治予清肝瀉火,佐以鎮(zhèn)驚安神、豁痰熄風, 方用龍膽瀉肝湯去木通、車前子,加生大黃、鉤藤、朱砂、生龍骨、生牡蠣等;瘀癇:治予 活血通竅,定癇止痙,方用補陽還五湯加天麻、全蝎、僵蠶、丹參、石菖蒲等;虛癇:治予 滋養(yǎng)肝腎,補益心脾,方用左歸丸加味。 郭孝月強調(diào)小兒致癇的特殊性,將小兒癲癇分為驚癇、痰癇、風癇、瘀血 癇、胎癇、食癇、虛損癇等7 型。其中,驚癇治宜鎮(zhèn)驚安神,方用定魄丸加減;痰癇治宜滌 痰開竅,方用滌痰湯加減;用補陽還五湯加減;胎癇治宜熄風鎮(zhèn)驚,方用斷癇丹加減;食癇 治宜健脾消食,滌痰開竅,方用滌痰湯和四消飲加減;虛損癇治宜溫補脾腎而養(yǎng)氣血,方用 八珍湯、六君子湯、杞菊地黃丸久服。
2. 根據(jù)經(jīng)驗按證分類 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辨證分類,采取相應(yīng)治療措施,是當前中醫(yī)治療癲癇的常用 方法。但各地報道的分型尚不一致。如徐明分為肝火痰熱和脾虛痰濕2 型。前者用抗癇1 號 (翔羊角、珍珠粉、朱砂、龍膽草、牛黃、天竺黃、知母、礞石、膽南星、半夏、赭石、梔 子、白芍、生龍骨、蜈蚣、川芎);后者用抗癇2 號(黃芪、丹參、生龍骨、生牡蠣、白芍、 青礞石、棗仁、柏子仁、陳皮、朱砂、南星、半夏、翔羊角、珍珠粉、牛黃)。兩種藥均加工 成膠囊服有,共治療767 例。對照組313 例用撲癇酮、癲癇安、卡馬西平等。結(jié)果有效率中 藥組成89.6%,對照組46.9%。 吳鐵分為風痰、痰熱、外傷3 型,風痰型用天麻、川貝、僵蠶、菖蒲、半 夏、陳皮、遠志、珍珠母、郁金、膽星、朱砂、琥珀;痰熱型用生石決明、代赭石、天竺黃、 僵蠶、菖蒲、全蝎、遠志、菊花、膽星、朱砂、琥珀;外傷型用生石決明、生龍骨、鉤藤、 赤芍、合歡花、菊花、川芎、琥珀、膽星、朱砂、丹參、菖蒲、遠志。共治療 35 例,顯效15 例,有效、無效各10 例,總有效率71.4%。 蔣改蘇分為風痰、痰熱、心腎虧虛3 型。分別給予定癇丸加減(天麻、川 貝母、茯苓、丹參、僵蠶、鉤藤、棗仁、郁金、姜半夏、遠志、膽南星、全蝎);竹瀝達痰丸 加減(礞石、大黃、黃芩、清半夏、天竺黃、生地、麥冬、何首烏、女貞子、地龍、茯苓、 蜈蚣);杞菊地黃丸加減(枸杞、棗皮、茯苓、山藥、熟地、丹參、黃精、棗仁、菊花、遠志、 龍骨、澤瀉、丹皮、山芍)。30 日為1 療程,治療半年至3 年,報道的61 例中痊愈例,近期 治愈18 例,好轉(zhuǎn)4 例。 胡建華等分風痰、風痰瘀血、風痰氣虛3 型,以星蜈片為主方(生南星、 蜈蚣),風痰型加用生鐵落、生南星、石菖蒲、遠志、炙地龍、丹參、白芍、炙甘草等;風痰 瘀血型用風痰型方加川芎、紅花;風痰氣虛型用風痰型方加黨參、黃芪。治療148 例,總有 效率75.93%。他們還對上方進行藥理實驗,發(fā)現(xiàn)該方對大腦皮層的癇性放電、脊髓興奮具有 一定抑制作用,其毒性與副作用明顯低于抗癇西藥。 紀風鳴治療小兒癲癇45 例,分為風痰、風癇、痰火、痰癇4 型,分別施予 止痙散合定癇丸、白金丸、龍膽瀉肝湯、礞石滾痰丸、取得良效。 馬融將小兒癲癇分為風痰癇、風痰火癇、風痰瘀癇、風痰驚癇、風痰虛癇 共5 型,每型均用抗癇散(太子參、茯苓、石菖蒲、膽南星、天麻、半夏、橘紅、枳殼、沉 香、青皮、神曲、琥珀、川芎、羌活);風痰癇加鉤藤、生鐵落、代赭石、朱砂、天竺黃、瓜 蔞;風痰火癇加山梔、薄荷、黃連、大黃;風痰瘀癇加香附、牛膝、益母草;風痰驚癇加夜 交藤、朱砂、生龍齒;風痰虛癇加黨參、白術(shù)、河車八味丸。診斷標準參照《實用兒科學(xué)》, 共治療73 例,總有效率達76.7%。動物實驗表明:抗癇散在發(fā)作類型上對大、小發(fā)作均有效, 在發(fā)作部位上對大腦和脊髓異常興奮所致的發(fā)作均有抑制作用,其抗驚劂作用與苯妥英鈉、 苯巴比妥相似,但不及氯硝西泮,在療效產(chǎn)生時間上,抗癇散較西藥緩慢,但沒有西藥副作 用的弊端。同時,抗癇散還能增強肌體的免疫功能。 李德時將40 例患者分為肝虛痰熱、肝風痰濁、血瘀痰阻、肝風內(nèi)動、肝郁 生風、脾胃虛弱6 型,分別予溫膽湯、安癇湯、血府逐瘀湯、鎮(zhèn)肝熄風湯、丹梔逍遙散、六 君子湯加減。其中有效30 例,緩解10 例。 劉璽珍等根據(jù)本病虛實的不同病機分為4 型,其中脾虛型治以健脾益氣, 藥用人參、紫河車、黃芪、白術(shù)、茯苓、石菖蒲、珍珠粉、甘松、白胡椒、柴胡、升麻;脾 腎陽虛型治以溫補脾腎,藥用鹿角膠、巴戟天、人參、紫河車、山藥、黃芪、白術(shù)、桂枝、 附子、石菖蒲、白胡椒、珍珠粉;濕熱型治以清熱化濕,藥用龍膽草、黃連、白豆蔻、車前 子、木通、石菖蒲、甘松、地龍、珍珠粉;血瘀型治以活血化瘀,藥用丹參、地龍、穿山甲、 三七、血竭、王不留行、川芎、赤芍、紅花、路路通、石菖蒲、郁金、珍珠粉,共治879 例, 其中控制發(fā)作8 個月以上者457 例;控制發(fā)作5 個月以上或偶有發(fā)作預(yù)兆者158 例;發(fā)作次 數(shù)減少70%以上或控制未滿5 個月者184 例;無效78 例,總有效率91%。 孫立德以止癇散(麝香2 克,牛黃、翔羊角粉各5g,玳瑁、琥珀、石菖蒲、 天竺黃、膽南星、遠志各20g,蜈蚣、全蝎、白礬各10g,為末混勻,裝膠囊,每粒含藥0.3g, 成人每服 4 粒,日 3 次)為主分型治療癲癇。共分 3 型:
(1)脾虛痰盛型,方選六君子湯;
(2)肝炎痰熱型,方用龍膽瀉肝湯合滌痰湯化裁;(3)肝腎陰虛型,方用大補元煎化裁。結(jié) 果治療98 例,總有效率94.9%。 馬融等認為脾虛痰伏、氣逆風動為小兒癲癇的主要病理機制,以抗癇散(太 子參、石菖蒲、天麻、橘紅等)為主,分風痰癇、痰濁癇、風痰火癇、風痰瘀癇、風痰驚癇5 型治療,共421 例,總有效率83.37%,其中風痰癇,風痰驚癇的療效較好,風痰瘀癇療效 較差。 路萬元將癲癇分為3 型,即風痰型、痰熱型、外傷型。風痰型用豁痰熄風 定癇法,方選定癇丸(炙馬錢子 100g,天竺黃 50g,地龍 50g,蜜丸如黃豆粒大)成人每服5~7 丸,每日2 次,3 個月為一療程;痰熱型用清肝瀉火、豁痰定癇法,方選牛黃癲癇丸(膽 星、明礬、甘草、琥珀、金箔各 10g,清半夏、茯苓、桔礬、朱砂、郁金各 15g,牛黃 5g,5g/丸),每次1 丸,每日2 次;外傷型用活血安神鎮(zhèn)痙法,方選加味磁朱丸(琥珀 25g、朱 砂25g、磁石 250g、代赭石50g、三七30g,5g/丸),每次1 丸,每日2 次。辨證治療49 例 癲癇,其中38 例發(fā)作控制,無效或復(fù)發(fā)者11 例。 湯小京將癲癇病分為痰火內(nèi)盛、心腎虧虛、心脾兩虛3 型。其中痰火內(nèi)盛 型,施與清肝瀉火、豁痰熄風,方用龍膽瀉肝湯合滌痰湯加減;心腎虧虛型,施與滋補心腎、 祛痰開竅,方用左歸丸加減;心脾兩虛型,施與補益心脾、化痰開竅,方用歸脾湯加減。 詹起蓀、詹乃俊等對小兒癲癇,在用固定方(天麻、鉤藤、辰茯苓、制天 蟲、地龍、陳膽星、炒當歸、炒白芍、郁金、陳皮等)的基礎(chǔ)上,辯證加減,如風邪外襲、 痰阻氣滯者加浙貝母、橘紅等豁痰理氣,有乳食停積者加神曲、山楂等消積之品,血滯心竅 加三七、丹參等活血之品。治療10 例,1 年以上未發(fā)作者6 例,仍有小發(fā)作者4 例。 紀風鳴以搜風豁痰法為主,辨治小兒癲癇45 例,其中風痰型,治以熄風化 痰,用止痙散合定癇丸、白金丸;風痰型,治以搜風為主,用止痙散;痰火型,治以清瀉肝 膽之火,佐以化痰,傷龍膽瀉肝之意組方;痰阻痰型,治以豁痰開竅,用礞石滾痰丸。 孫景堯等根據(jù)辯證主為本病多由心脾腎素虛,進而導(dǎo)致痰聚而蒙蔽主竅, 故治療應(yīng)分2 步進行。急性發(fā)作期用滌痰開竅醒神的"三蟲湯"(蜈蚣、全蝎、僵蠶、生石決 明、龜板、桃仁、石菖蒲、郁金);休止期,發(fā)作控制后,應(yīng)調(diào)心脾腎,用人參健脾丸、六味 地黃丸之類。治療癲癇72 例,結(jié)果停藥后3 年以內(nèi)不發(fā)作者 24 例,停藥后1 年內(nèi)不發(fā)作者13 例,停藥6 個月內(nèi)不發(fā)者14 例,無效6 例, 總有效率91.9%。這種發(fā)作期治標、休止期治本的方法,值得推廣應(yīng)用。 梁奇石等強調(diào)癲癇之病,主要是由于驚恐為因,以風痰氣逆為主,導(dǎo)致臟 腑氣血功能失調(diào)所致。因而,將本病分為氣血失調(diào)膽火型和氣血失調(diào)痰火型。分別施用抗癇1 號、抗癇2 號以調(diào)節(jié)氣血陰陽,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1.3)基本方加減治療 隨著對癲癇理、法、方、藥認識和研究的深入,人們越來越重視辨病和辯 證相結(jié)合的思維方式。近年來,很多學(xué)者主張根據(jù)癲癇的主要病理機制擬定基本方,或引用 前人古方、成方為基礎(chǔ),臨證結(jié)合患者具體癥狀表現(xiàn),辨病與辨證相結(jié)合,靈活化裁隨癥加 減治療癲癇,是治療該病的又一重要途徑。 癲癇多是時發(fā)時止,且呈反復(fù)發(fā)作,屬本虛標實,臨證時要分清標本,治 療應(yīng)有所側(cè)重。歷代醫(yī)家一般主張發(fā)作期重治標為先,祛除風、痰、火、瘀等實邪,間歇期 以治本為主,重在扶正,肝虛者養(yǎng)其血,腎虛者補其精,脾氣虛者助其運,心氣不足者安其 神。 陳百平老中醫(yī)治療癲癇時,注重扶正祛邪,健脾化痰。蓋痰之內(nèi)生,多責 之于脾。癇作息止,進入緩解穩(wěn)定階段,病人常會有面色不華、精神不振、頭昏乏力、舌邊 齒痕、脈象濡緩等脾氣虛的見癥,喜用六君子湯為基本方,血虛氣滯者合逍遙散;氣虛血瘀 者配補陽還五湯;陽氣不足者加人參、附子等;腎精虧損者加熟地、益智之輩。 楊松華等以活血化瘀法立基本方(黃芪、丹參、雞血藤、川芎、乳香)隨 癥加減,治療40 例癲癇,其中顯效15 例,好轉(zhuǎn)17 例,無效8 例。 胡建華等認為癲癇由"風"、"痰"所致,自擬風痰型基本方(鐵落、生南星、 石菖蒲、遠志、炙地龍、丹參、白芍、炙甘草等,另服星蜈片)以熄風化痰;若辨為風痰瘀 血型,再加川芎、紅花;風痰氣虛型,去星蜈片,重加黨參、黃芪。經(jīng)148 例臨床觀察,總 有效率為74.23%。 張建夫等在"風"、"痰"的基礎(chǔ)上,強調(diào)氣逆之變,自擬寧癇散(郁金、白 礬、木香、香附、菖蒲、朱砂),配合辯證選方遣藥,治療癲癇103 例,顯效52.4%,總有效 率89.3%。 史直生自擬愈癇散(礬水、郁金、廣木香、沉香、朱砂、石菖蒲、僵蠶、 生梔子、全蝎、蜈蚣、膽南星、天麻),痰多者加天竺黃,抽搐甚者加鉤藤、蟬蛻、久發(fā)氣虛 者加入?yún)?,治癲癇41 例,總有效率達95.1%。 白炳森等強調(diào)風火夾痰上擾清竅的發(fā)病機理,以風引湯化裁,辨治癲癇100 例,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樊國民認為癲癇大發(fā)作由"痰瘀"所致,治療關(guān)鍵在于祛痰逐瘀,主張用云 南白藥,舌苔白膩加蒼術(shù)、厚樸、制南星,苔黃膩加青礞石、天竺黃、膽南星,經(jīng)102 例臨 床觀察,有效率達94.5%。 曾文長報道有柴胡桂枝湯加味治療癲癇84 例,每日1 劑,水煎2 次分服, 總有效率為94.05%。 王明義等用三仙定癇丸治療腹型癲癇取得比較好的效果,該藥丸由焦神曲、 焦麥芽、焦三曲、代赭石、炒大黃、竹茹等組成。原來服用西藥者,每10 天減西藥1/3 用量, 從第2 個月起單獨使用一仙定癇丸。 秦智中等用自擬三石丸治療癲癇,該藥丸由青礞石、磁石、石決明、翔羊 角、地龍、全蝎、膽南星、鮮菖蒲、竹瀝、琥珀、豬膽汁組成。共治療 100 例,其中隨 10年未發(fā)作者78 例,20 年以上未發(fā)作者16 例。 張繼德用牽牛散(牽牛子、石菖蒲、枯礬、地龍)制成膠囊,586 例患者 經(jīng)該藥治療6~12 個月后,治愈354 例,有效211 例,無效21 例,療效優(yōu)于苯妥英鈉。 張尚謙用愈癇膠囊(生赭石、僵蠶、全蝎、黃芪、桃仁、丹參、紅花、郁 金、川芎、天仙子、膽南星、紫河車、蜈蚣、僵蠶),治療癲癇大發(fā)作100 例,一般服用半月 后減服西藥,2 個月后停用西藥,結(jié)果總有效率95%, 劉家磊用癲癇愈膠囊(全蝎、僵蠶、膽南星、白芥子、半夏、郁金、石菖 蒲、川芎、桃仁、王不留行、路路通、黃芪、磁石、紫河車),治療109 例,控制(基本治愈 不發(fā)作)57 例,顯效24 例,有效10 例,效差6 例,無效12 例。 郭志才用止癇散(膽南星、制半夏、白芥子、郁金、川貝、竹茹、僵蠶、 天麻、鉤藤、蜈蚣、冰片、龍骨、朱砂、甘草等治療52 例,30 日為1 療程,基中臨床控制 (服藥滿1 療程,1 年以上無發(fā)作)28 例,有效16 例,無效8 例,總有效率84.6%。 任方雄用猴棗散(猴棗、翔羊角、沉香、礞石、硼砂、天竺黃、石菖蒲、 川貝、麝香、全蝎、琥珀),治療41 例,痊愈12 例,顯效8 例,有效15 例,無效6 例,總 有效率84%。 杜偉強等認為癲癇主要是"風"、"痰"為患,故用華寶定癇散(僵蠶、蟬脫、 全蝎、蜈蚣、郁金、膽星、地龍、菖蒲、硼砂等),取其寧癇熄風、豁痰開竅之功,治療本病135 例,對照組服用丙戊酸鈉片。經(jīng)治療后,癥狀消失天數(shù)和腦電圖恢復(fù)時間等與丙戊酸鈉 組無顯著差異。 池松泉自擬醫(yī)癇神丸(山萸肉、茯苓、李根、凌霄花、鹽黃柏、菟絲子、 木通等)治療100 例,用藥100 日左右,治愈500 例,好轉(zhuǎn)450 例,無效50 例,總有效率95%。 尹鐵漢等用愈癇膠囊(翔羊角粉、麝香、玳瑁、龍齒、龜板、全蝎、蜈蚣、 僵蠶、晰蜴、地龍、天麻、天竺、黃南星、半夏、郁金、明礬、苦參、黃連、菖蒲、皂莢、 甘松、漢防己、金礞石、曼陀羅、白術(shù)、人參、神曲、陳皮、山萸肉、淫羊藿、當歸、丹參、 琥珀等),治療387 例,6 個月為1 療程,3 個療程為1 階段,其中近期治愈168 例,好轉(zhuǎn)211例,未愈8 例,總有效率98%。 張明等用定癇丸(膽南星、石菖蒲、白礬、熟地、黑丑、白丑、朱砂、全 蝎、牡蠣、柴胡、巴豆仁、翔羊角粉、甘草)治療80 例,按新藥(中藥)癇證臨床研究指導(dǎo) 原則觀察,6 個月為1 療程,總有效率90%。 藺偉斌以芍藥龍齒湯(白芍、龍齒、甘草)為基本方隨癥加減治療43 例, 觀察5 年以上未復(fù)發(fā)者21 例;3~5 年未復(fù)發(fā)者11 例;1~2 年未復(fù)發(fā)者8 例;1 年內(nèi)未復(fù)發(fā)者3 例。 黃道富用生鐵落飲加減治療本病82 例,其中顯效34 例,好轉(zhuǎn)22 例,無效26 例。 張慶云以沉香、全蟲、膽南星、硼砂、煅青礞石、菖蒲、全蜈蚣、代赭石、 磁石、海浮石、半夏、朱砂、黑丑、白丑、建曲為基本方,隨癥化裁治療,其中痰火盛者加 梔子、黃芩;風痰盛者加僵蠶;腎精虧者加山藥、仙茅;久治不愈或有瘀血征象者加大黃; 氣血虛弱者加紫河車。共治43 例,治愈22 例;好轉(zhuǎn)16 例;無效5 例。 楊杏林等用川烏、生半夏、生南星、生白附子、白芍、黑大豆、姜汁等制 成片劑為基本用藥,發(fā)作期加寧癇湯(桂枝、姜半夏、膽南星、僵蠶、茯苓、黃芩、枳殼、 木香、石菖蒲、甘草),屬肝陽動風者加生牡蠣、生龍骨、全蝎;痰熱盛者加焦山梔、天竺黃; 風痰閉陰者加蜈蚣、杏仁;瘀血阻絡(luò)者加川芎、丹參;肝腎陰虛者加玄參、白芍;脾虛痰盛 者加黃芪、白術(shù)。一般連用6~9 個月。休止期用六君子湯加減調(diào)整。診斷標準參照上海醫(yī)科 大學(xué)編寫的《實用內(nèi)科學(xué)》,共治療217 例,臨床總有效率88.84%,其中腦電圖異常的161 例,87 例腦電圖得以改善。 鄭清蓮報道,用劉氏定癇湯(天麻、鉤藤、膽南星橘紅、天竺黃、姜半夏、 梔子、茯苓、川貝、竹瀝、黃芩、遠志、生甘草)為基本方,大發(fā)作加龍齒;局部肌肉陣攣 加防己;腎虛加山茱萸;血瘀加丹參、紅花。2 個月為1 療程。發(fā)作停止后再服用2~6 個月, 然后逐漸停藥,收效較好。蔣達生自擬止癇湯(煅礞石、明天麻、鉤藤、陳膽星、炙全蝎、 炙蜈蚣、水蛭、當歸、川芎、僵蠶),隨癥加減,治療本病42 例,總有效率85.7%。 楊科容等用癲癇1 號片(青黛、硼砂、山藥、重樓等)為基本方,脾胃虛 寒者加癲癇2 號片)煅蜂房、胡椒、杏仁、蚤休、半夏、甘草等);有瘀血者加癲癇3 號片(蜂房、重樓、紅花、枳殼、赤芍、柴胡、川芎、牛膝、三棱、地龍、當 歸、甘草等);共治療188 例,總有效率85%。 張建夫等用寧癇散(郁金、白礬、木香、香附、菖蒲、朱砂)為基本方, 并根據(jù)患者不同臨床表現(xiàn)隨癥加用藥物配合治療,共治療103 例,總有效率89.3%。 劉開蘇報道用膽南星、石菖蒲、白僵蠶、磁石、代赭石、全蝎、蜈蚣、地 龍、白芍、蒼耳子、羌活為基本方,隨癥化裁治療本病32 例均取得較好療效。 史淑芹用自擬愈癇散(丹參、葛根、膽星、郁金、天竺黃、明礬、雙鉤、 沉香、僵蠶、茯神、天麻、遠志、珍珠、辰砂、白胡椒等)為基本方,隨癥加減治療 107 例,基中1 年以上不復(fù)發(fā)者55 例;半年以上不復(fù)發(fā)者29 例;癥狀減輕者14 例;無效9 例,總有效率91.6%。 王兆榮自擬礞石龍菖星湯(礞石、龍骨)菖蒲、膽南星、赤芍、全蝎),隨 癥出入,治療54 例。1 個月為1 療程,治療12~18 個療程,總有效率94.4%。 楊曉用止癇湯,含天麻、丹皮、旋覆花、鉤藤、赤芍、生龍骨、生牡蠣、 磁石、珍珠母、生地、赭石、郁金、菖蒲、全蝎、白礬、蜈蚣等為基本方,隨癥加減治療73例,總有效率91.7%。 李新民等以健脾祛痰為法,藥選太子參、半夏、菖蒲、膽南星、枳殼、厚 樸、茯苓、白芍、橘紅、川芎、甘草為基本方,隨癥出入治療小兒腹型癲癇31 例,總有效率 93.5%。 林漢楠以扶正補虛,標本同治為治法,自擬定癇湯(黃芪、紫河車、石菖 蒲、膽南星、陳皮、姜半夏、凡參、僵蠶、地龍、郁金、全蝎、蜈蚣)為基本方,治療癲癇36 例,1 個月為1 療程,一般服藥6 個療程,按青島會議標準觀察療效??傆行?4%。 殷海波以逐瘀化痰開竅為主要治法,藥選取鬼箭羽、,丹參、膽南星、天麻、 黑丑、白丑、全蝎、菖蒲、遠志、僵蠶、蜈蚣、白胡椒、琥珀粉等為基本方,病程短且瘀血 明顯的酌加劉寄奴、血竭、蘇木、澤蘭、丹皮、赤芍、桃仁、紅花等;或先用活血化瘀藥, 繼用本方加減。共治46 例,總有效率89.1%。 祝諶予治療癲癇應(yīng)用補中益氣湯頗具特色,對于本病證屬氣血兩虛、血不 上榮者,平時予服補中益氣丸,月經(jīng)將至或發(fā)作嚴重時服用補中虛氣湯原方加味,發(fā)作后服 天麻丸或膠囊;伴月經(jīng)過多、月經(jīng)先期者治宗補中益氣之意,并加補益肝腎、固攝止帶之品, 以達月經(jīng)病、帶癥、癲癇并除之功。 邱祖萍認為癲癇屬肝郁氣滯,升降失司,痰濁上蒙清竅所致,從楊栗山《寒 溫條辨》的升降散得到啟發(fā),以升降論治本病,斡旋升降氣機,驅(qū)化痰濁,治療癲癇每每得 心應(yīng)手。藥選用僵蠶、凈蟬衣、片姜黃、制大黃、石菖蒲、廣郁金、白芥子、甘遂末、炙全 蝎、代赭石、炙甘草,獲效后改用參苓白術(shù)散、六味地黃丸類鞏固善后。 姜志昂以清熱熄風、化痰開竅為法,用溫膽湯加減,藥選法半夏、廣陳皮、 茯苓、甘草、姜竹茹、枳實、陳膽星、菖蒲、橘紅、鉤藤、石決明、全蝎末、生大黃等,治 療癲癇獲良效。 劉岳峰以苓桂術(shù)甘湯加味治療癲癇,獲效后再用香砂六君子丸以善其后。 張永洛認為治癲癇必須從痰著手,選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加減(法半夏、天麻、 白術(shù)、黃芪、黨參、茯苓、麥芽、陳皮、蒼術(shù)、炒神曲、澤瀉、黃柏、干姜)。所選病例診斷 采用國際癲癇分類標準,療效標準參照1971 年青島會議標準。共治療41 例,總有效率85.7%。 治前患者外周血的T 細胞亞群CD3、CD4、 CD8 的百分率較正常人顯著下降,而白細胞介素 2 受體的百分率卻較正常人顯 著升高。經(jīng)治療后CD3、CD4 的百分率顯著回升,白細胞介素2 受體百分率顯著下降。說明本 方在調(diào)節(jié)癲癇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亂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 (1.4)專方、驗方等研制中成藥治療 針對癲癇病程長,需長期服藥的特點,近年來繼承前人的經(jīng)方、成方,結(jié) 合中醫(yī)理論和臨床經(jīng)驗擬定專方,以及民間流傳的驗方等研制的中成藥應(yīng)運而生,而且因其 服用方便、易于攜帶等優(yōu)點,深受患者的青睞,成為中醫(yī)治療癲癇的一大特色。 上海市第三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科與上海中藥制藥一廠協(xié)作,在柴胡桂枝湯的基 礎(chǔ)上,制成桂芍鎮(zhèn)癇片(柴胡、黨參、甘草、半夏、桂枝、生姜、黃芩、芍藥、大棗),成人 每天3 次,每次6 片(小兒酌減),對36 例不同類型的難治性癲癇進行了6~12 個月治療觀察, 總有效率為 44.4%。臨床觀察表明,該藥適用于各型癲癇,但以普通性強直陣攣發(fā)作和失神 發(fā)作為主,混合型發(fā)作為次。 吉林省中醫(yī)研究所改革王清任的龍馬自來丹,用中西藥結(jié)合的方法制成抗 癇新藥"治癇靈"(丹參浸膏100g,黃花敗醬100g,纈草浸膏1000g,珍珠母粉1195g,樟腦 80g,冰片20g,溴化鈉1000g,苯巴比妥500g,士的寧5g。以上為每一萬片含量),取上藥 物的干浸膏用蒸餾水混均后給上鼠灌胃(800mg/kg)。結(jié)果提示,該藥對上鼠用注射戊四唑所 引起的驚劂,具有明顯的拮抗作用。如將方中苯巴比妥去掉后,其拮抗作用雖有所減弱,但 仍較對照組有明顯差異,本品對電驚劂也有明顯的拮抗作用。臨床試用后表明,本品對某些 多年服用苯巴比妥和苯妥英鈉無效的患者,改用"治癇靈"后可收到療效,認為癲癇小發(fā)作者 尤為適用。 五煥庭運用《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中記載的上海紫金錠方及紫參片(紫 金錠中加入苦參)治療小兒癲癇105 例,紫金錠組65 例,總有效率69.2%;紫參片組40 例, 總有效率為 75.0%。并觀察到兩組對癲癇大發(fā)作、精神運動性發(fā)作的效果均較好,對癲癇小 發(fā)作的療效則較差;治療癲癇大、小混合發(fā)作型效果也較好。紫金錠原方并非專治癲癇,方 中山慈姑、續(xù)隨子、大戟、雄黃有逐痰之功,朱砂、五倍子重鎮(zhèn)斂逆,加之麝香開竅醒腦, 合用則有辟穢開竅、化痰濁的作用,針對癲癇的病機是合拍的。紫參片中的苦參是根據(jù)《本 草綱目》苦參童尿煎汁釀酒飲,"主三十年癇"的記載,于紫金錠處方加入苦參一味,其含量 為紫金錠總量的1/4,共研末,經(jīng)過40 例患兒的臨床觀察,療效較紫金錠有所提高。 陳百平老中醫(yī)以明·李健齋的五生丸衍化而擬癲癇2 號片,用于治療各種 類型的癲癇和癇證的不同階段,主為癇由痰蓄,治痰多以化痰為主。癇痰膠固,非常藥所能 除之,故在辨證論治的基礎(chǔ)上,選用種烏等辛熱破結(jié)之品,卻基頑痰,拔其病根。癲癇2 號 片是辛熱開破的主方,既善開破散結(jié),又能祛風止痙,標本兼顧,休作兩宜,它由生川烏30g、 生白附子30g、生南星30g、生半夏30g、生白芍30g 和生黑大豆60g 組成。自1979 年以來, 應(yīng)用該藥治療各種類型癲癇患者500 余例,無一例有毒性反應(yīng),總有效率達78.6%。 陳德明等報道自制抗癇片(桃仁、赤芍、紅花、川芎、半夏、香附、木通、 蘇子、青皮、甘草、陳皮、桑白皮),治療100 例兒童癲癇,并設(shè)魯米那對照組(40 例),經(jīng) 8~20 個月的治療,觀察組有效率為84%,對照組為92.5%,兩組無顯著性差別(P>0.05)。 樊榮辰用止癇散(翔羊角、琥珀、雙鉤藤、全蝎、蜈蚣、朱砂、牛黃、天 竺黃、金箔、珍珠、僵蠶、天麻、薄荷葉、蟬蛻、雄黃、甘草、麝香)治療小兒原發(fā)性癲癇 大發(fā)作40 例,治愈率60.7%,有效率100%。 李功彥擬中藥復(fù)合制劑白利丸(明礬、郁金、朱砂、利眠寧、魯米那)治 療278 例癲癇,痊愈87 例,總有效率92.5%。 陳俊寧用桂芍鎮(zhèn)癇片(柴胡、黨參、甘草、桂生姜、黃芩、芍藥、大棗) 對36 例難治性癲癇進行半年至1 年的治療觀察,總有效率為44.44%。 中國醫(yī)學(xué)科學(xué)院首都醫(yī)院神經(jīng)科用具有通瀉導(dǎo)便的黑白二丑丸,每日 6~18g(分2~3 次服)治療本病115 例,171 型次,總有效率為56.7%。 姜致康以五神應(yīng)丸治療癲癇28 例,全部控制者5 例,部分控制并間隔延長 者12 例,部分癥狀控制者7 例,無效4 例,有效率為85.5%。據(jù)《景岳全書》載,此方"治 癲癇潮發(fā)不效久",姜氏介紹對癲癇大發(fā)作,伴有精神性發(fā)作或小發(fā)作,均有顯著的控制效果。 吳耀升用癲可定片(由青礞石、白礬、全蝎、蜈蚣、麝角霜、紫河車、珍 珠母組成),治療46 例,總有效率80.4%。 曾俊輝等以自擬通脈愈癇丸(由赤芍、桃仁、紅花、川芎、丹參、法夏、 生南星、煅礞石、石菖蒲、肉桂、當歸、紫河車、黃芪、黨參、天麻組成),治療外傷所致繼 發(fā)性癲癇43 例,總有效率90.7%。曾氏等以定癇丸合通竅活血湯化裁制方(天麻、川貝、膽 星、琥珀、朱砂、姜半夏、陳皮、煅石膏、茯苓、石菖蒲、遠志、全蝎、僵蠶、川芎、紅花、 桃仁、赤芍、黨參、紫河車、丹參、麝香)治療癲癇336 例,總有效率91.3%。 劉玲報道用河南囊蟲丸2 號(含皂刺、蛇床子、蜈蚣、膽星、僵蠶、朱砂、 青礞石)治療癲癇180 例,總有效率83.33%。其中105 例腦電圖異常者,24 例正常,46 例 明顯好轉(zhuǎn)。 張洪海用雄黃停癇丸(由雄黃、鉤藤、乳香、武珀、天竺黃、天麻、荊芥 穗、朱砂、明礬、全蝎、膽南星、郁金、黃連、珍珠粉、木香、甘草、冰片、綠豆組成)治 療87 例,總有效率62.5%。 吳寶信用馬蝎散(含馬錢子、全蝎、廣地龍、石菖蒲、制半夏、僵蠶、乳 香、沒藥、生甘草、生綠豆)共治療40 例,總有效率97.5%。 楊占林等報道用抗癇珍羚丸(含珍珠粉、翔羊角、牛黃、黃連、山梔、膽 草、冰片、朱砂、白芍、天竺黃、膽南星、川芎、丹參)共治療小兒癲癇24 例,有效率100%。 韓玉福等擬抗癇丸,由桃仁、紅花、天麻、鉤藤、地龍、半夏、菖蒲、僵 蠶、川黃連、竹茹、茯福、人參、柏子仁、橘紅、全蝎、蜈蚣、膽南星、朱砂等組成,治療 本病取得較好療效324 例,總有效率87.7%。 王琦則將老方新用,以大活絡(luò)丸治療癲癇26 例,臨床有效率87%。 湯鐵成以寧癇散治療本病,該散劑由檳榔、黑丑、酒大黃、制南星、皂角、 麝香等組成,共治療30 例,總有效率96.6%。其中24 例追5 年以上未復(fù)發(fā)。該散劑除服藥 期間有極少數(shù)出出胃腸功能紊亂、精神疲乏等癥外,未見其它副作用。 陳德明等用抗癇片治療,該藥片由桃仁、赤芍、紅花、川芎、半夏、香附、 木通、蘇子、青皮、甘草、陳皮、大腹皮、桑白皮等組成,共治療小兒癲癇100 例,總有效率84%。他們還用魯米那設(shè)對照組觀察,結(jié)果兩組療效無明顯差異, 發(fā)現(xiàn)抗癇片可避免常規(guī)抗癇西藥的副作用,長期服用無不良反應(yīng),服藥期間患者食欲增加, 睡眠改善、精神良好、智力改善。動物實驗表明,抗癇片對回蘇靈及咖啡因所致小鼠驚劂有 明顯的抑制作用,毒性實驗未見陽性結(jié)果及明顯副作用。 馮德仁用晰蜴與朱砂制成散劑,治療本病150 例,總有效率90.6%。 楊秀婷用癲癇散治療本病,該散劑由朱砂、郁金、雄黃、巴豆霜等組成。 共治療小兒癲癇30 例,總有效率87%。 王洪圖根據(jù)在醫(yī)學(xué)理論結(jié)合多年臨床經(jīng)驗,研制了以中醫(yī)調(diào)理脾胃為主要 方法的癲癇1 號方,該方由草果、知母、厚樸、甘草等組在。在臨床取得了較好療效,已制 成散劑。賀娟對該方的抗癇性及其作用機理進行了實驗研究。實驗表明,該方對聽源性癲癇 發(fā)作模型、戊四唑閾值發(fā)作模型、極量電休克模型都有較強的拮抗作用。與苯巴比妥、硝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