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日韩经典一区二区三区-五月激情综合丁香婷婷-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专区

分享

曾子名言100句

 望涯齋 2013-11-24

 

曾子名言100
 
 
一、執(zhí)政為民
1、得眾得國 失眾失國
 【原文】 
“《詩》云:‘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儀監(jiān)于殷,峻命不易?!赖帽妱t得國,失眾則失國?!?   《禮記·大學》
【譯文】
《詩經(jīng)》中說:“殷代沒失民眾時,行為也能配上帝。應(yīng)以殷商為借鑒,獲得天命不容易?!边@是說,得到民眾的就得到國家,失去民眾的就失去國家。
【啟示】 
民眾是國家的根本??v觀歷朝歷代,橫觀整個世界,國家的興亡,最終起決定作用的都是民眾?!暗帽妱t得國,失眾則失國”道出了治國的基本規(guī)律,也體現(xiàn)了曾子的民本思想?!懊駷橘F,社稷次之,君為輕”、“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都是與曾子的這一思想一脈相承的。我們的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以民為本,更是根本。
 2、大畏民志
 【原文】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此謂知本?!?nbsp;    《禮記·大學》
【譯文】
孔子說:“審理案件,我與別人一樣,分清是非曲直。不同的是希望訴訟的案件不再發(fā)生。”使隱瞞真實情況的人不能盡說狡辯的話,使民心民意得到尊重和敬服,這就叫做知道根本。
【啟示】 
曾子把尊重敬服民心民意作為根本,道出了治國就要為民的本質(zhì)要求。只有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才能真正做到執(zhí)政為民。
    3、好民之好,惡民之惡
     【原文】 
“《詩》云:‘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     《禮記·大學》
【譯文】
《詩經(jīng)》中說:“君子真快樂,愛民如父母?!卑傩障矚g的就喜歡,百姓厭惡的就厭惡,這就是所說的百姓的父母。
【啟示
 在兩千五百年前的是社會制度下,喚出“愛民如父母的聲音”是多么偉大啊。
4、言信乎群臣,澤施乎百姓
【原文】 
“入是國也,言信乎群臣,則留可也;忠行乎群臣,則仕可也;澤施乎百姓,則安可也?!?   《說苑·說叢》
【譯文】
來到這個國家,國君說話對群臣誠信,就可以留下;群臣做事對國君盡忠,就可以在這里做官;恩澤能夠給予百姓,就可以在這里安家。
【啟示
曾子把施恩于民作為治國的最高等級看待,我們的人民政府更應(yīng)該施恩于民,作為人民的公務(wù)員就應(yīng)該把為人民服務(wù)作為最高宗旨。
 
二、堅定志向
5、任重道遠 死而后已
【原文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論語·泰伯》
【譯文】
曾子說:“讀書人不可以不堅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責任重大而路途遙遠,把實現(xiàn)仁德作為自己的責任,不是很重大嗎?奮斗到死才罷休,不是很遙遠嗎?”
【啟示】 
理想是前進的動力,意志是客服困難的法寶。曾子對有志之士提出兩條要求:一是要有遠大的理想與抱負,以天下為己任;二是實現(xiàn)目標,對事業(yè)要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種精神在歷史上曾經(jīng)影響著一代一代仁人志士奮斗不息,今天的公務(wù)員更應(yīng)該具備這種精神。
6、大節(jié)不可奪
【原文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nbsp;        《論語·泰伯》
【譯文】
曾子說:“可以把幼小的君主托付給他,可以把一個國家的命運委托給他,面對生死存亡的關(guān)頭卻不動搖屈服。這樣的人是君子嗎?是君子啊?!?/span>
【啟示】 
君子就應(yīng)該擔負起保衛(wèi)國家治理國家建設(shè)國家的重任。曾子在這里描繪出一個臨危受命,系國家安危于一身,處生死存亡關(guān)頭,安國家、保社稷,不為利害所動,不為威武所屈的君子形象。
7、明德新民 止于至善
【原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禮記·大學》
【譯文】
大學的宗旨,在于發(fā)揚光明的品德,在于使民眾革舊圖新,在于達到最好的境界。
 【啟示】 
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是儒家規(guī)定的大學“三綱領(lǐng)”,也就是成年人學習進修的三個目標?!懊鞯隆笔堑赖陆逃?,“新民”是學習治理民眾的本領(lǐng)?!爸褂谥辽啤笔沁_到最好?!叭V領(lǐng)”對我們今天仍有重要的指導(dǎo)意義。
8、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禮記·大學》
【譯文】
古代那些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就先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就先整治好自己的家庭;想整治好自己的家庭,就先修養(yǎng)好自身的品德;想先修養(yǎng)好自身的品德,就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想端正好自己的心思,就先使自己的意念真誠;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就先使自己獲得知識;使自己獲得知識的途徑在于窮究事物的原理。
【啟示】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古代知識分子的進身步驟,人生追求。它體現(xiàn)的是目標、進取精神和社會責任,激勵著一代代仁人志士為之奮斗,也深深影響著中華民族憂國憂民性格的形成。“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位卑未敢忘憂國”不正是這種精神演化而來的嗎?
9、執(zhí)仁立志
 【原文
“君子執(zhí)仁立志,先行后言,千里之外皆為兄弟。茍是之不為,則雖汝親,庸孰能親汝乎!”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上》
【譯文】
君子堅持仁愛,堅定志向,先做后說,千里之外都是兄弟。假如你不這樣做,那么即使是你的親人,哪又有誰肯親近你呢!
【啟示】 
從政者執(zhí)仁立志就是有美德,人們就親近,千里之外都一樣!
 
三、調(diào)研決策
10、尊其所聞則高明,行其所聞則廣大
【原文 
“君子尊其所聞,則高明矣;行其所聞,則廣大矣。高明廣大,不在于他,在加之志而已矣。” 《大戴禮記·曾子疾病》
【譯文】
君子重視信息,就能使德行高超明達;善于運用信息,就能使事業(yè)寬廣宏偉。德行的高超明達,事業(yè)的寬廣宏偉,不取決于別的,取決于意志的加強罷了。
【啟示】  
“所聞”就是所掌握的信息。決策離不開信息。兩千多年前的曾子就看到了信息的重要性,不能不讓我們佩服;懂得運用信息,是曾子的又一高明之處。這這在今天更為重要。
11、格物致知
【原文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nbsp;            《禮記·大學》
【譯文】
獲得知識的途徑在于追究事物的原理。追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獲得知識,獲得了知識后才能意念真誠,意念真誠后才能端正心思,心思端正后才能修養(yǎng)自己的品德,修養(yǎng)好自己的品德后才能整治好自己的家庭,整治好自己的家庭后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后才能使天下太平。
【啟示】
通過實踐取得真知,是“格物致知”要告訴我們的真理。常說的實踐出真知,毛澤東說:“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吃一吃”。也是這個道理。
12、思而后動,論而后行
【原文 
“君子慮勝氣,思而后動,論而后行,行必思言之,言之必思復(fù)之,思復(fù)之必思無悔言,亦可謂慎矣?!?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君子思考問題要克服感情用事,考慮好再行動,論證后才去做。行動必須考慮符合計劃,符合計劃后必須考慮經(jīng)得起檢驗,考慮經(jīng)得起檢驗必須考慮到不會出現(xiàn)后悔的話,就可以說是謹慎了。
【啟示】 
曾子為人們描繪出一條謹慎從事的路線圖,實際也是決策和執(zhí)行決策的路線圖:行動前思考(思)、論證(論);行動中按計劃行事(思言之);行動后檢驗(思復(fù)之)、總結(jié)(思無悔言)。這五個步驟規(guī)定了實踐的全過程,與現(xiàn)代管理學的要求幾乎完全一致,是我們做事仍應(yīng)遵循的規(guī)律。
13、物有本末,事有終始
【原文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禮記·大學》
【譯文】
世上萬物都有根本和枝節(jié),世間萬事都有開始和結(jié)束,明白了他們的先后秩序,就接近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了。
【啟示】 
世上萬事萬物都是有發(fā)生、發(fā)展、結(jié)束規(guī)律的,把握規(guī)律是為政治事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
 
四、仁政德治
14、將說富貴,必勉于仁
【原文 
“君子將說富貴,必勉于仁也。”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
【譯文】
君子想要喜歡富貴,必須在仁德上下功夫。
【啟示】
在舊時代,取得富貴就要執(zhí)政有功、事業(yè)有成。曾子告訴人們:做好官、執(zhí)好政,必須致力于仁政。
15、國以義為利
 【原文】 
“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禮記·大學》
【譯文】 
國家不應(yīng)把財利作為根本利益,而應(yīng)把仁義作為根本利益。
 【啟示】 
“以利為利”還是“以義為利”是一個價值觀問題。也是治國者的治國理念、治國原則問題。
    16、天下以仁為尊
【原文】 
“君子以仁為尊。天下之為富,何為富?則仁為富也。天下之為貴,何為貴?則仁為貴也。”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
【譯文】 
君子認為仁德最為珍貴。富有天下四海之內(nèi)叫做富有嗎?只有擁有仁德才叫富有。貴為帝王天子叫做尊貴嗎?只有擁有仁德才叫尊貴。
【啟示】 
“仁和富貴”與“義和利”一樣,同是個價值觀問題。也是治國者的治國理念與原則問題。
    17、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
     【原文】 
    “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nbsp;                  《禮記·大學》
    【譯文】
君子首先要慎重地修養(yǎng)德行,有了德行才會有民眾,有了民眾才會有國土,有了國土才會有財富,有了財富才會供給使用。
【啟示
1    治國者以義為利并不是不要財,而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曾子在此為治國者指出了一條正確的取財之道;先要有德政,通過德政取得民眾和國土,再通過民眾和國土得到財富。也就是“德政——民眾——財富”三部曲。
18、安上治民
 【原文】 
曾子有問,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禮。禮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所敬者寡而悅者眾,此之謂要道也。”
                           《孝經(jīng)·廣要道章》
【譯文】
曾子請教問題,孔子說:“安定國家,治理百姓,沒有比用禮更好的辦法。所謂禮,就是尊敬罷了!尊敬他的父親,做兒子的就高興;尊敬他的哥哥,做弟弟的就高興;尊敬他的君主,做臣下的就高興。尊敬一個人而千萬人高興,所尊敬的人少而感到高興的人多,這就是重要的道理?!?/span>
【啟示
圣人把安定國家,治理百姓,作為治國的基本任務(wù)。
 19、移風易俗
【原文
 曾子有問,子曰:“教民親愛,莫善于孝;教民禮順,莫善于悌;移風易俗,莫善于樂;安上治民,莫善于禮?!?
                            《孝經(jīng)·廣要道章》
【譯文】
曾子請教問題,孔子說:“教導(dǎo)百姓親愛,沒有比用孝更好的辦法;教導(dǎo)百姓禮貌順服,沒有比用悌(愛兄長)更好的辦法;轉(zhuǎn)變風俗習慣,沒有比用音樂更好的辦法;安定國家,治理百姓,沒有比用禮更好的辦法。”
【啟示
曾子在這里肯定了孝悌禮樂道德教化在治理國家中的重要作用。移風易俗是我們至今仍然常用的一個成語。
 20教可化民
【原文
曾子有問,子曰:“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陳之德義,而民興行;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導(dǎo)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
                             《孝經(jīng)·三才章》
【譯文】
先王看到教化可以轉(zhuǎn)變?nèi)诵娘L俗,所以先做到廣泛地施愛,于是百姓沒有拋棄自己父母的;向他們宣揚道德和正義,于是百姓就喜歡依照道德和正義去做;先做到待人恭敬禮讓,于是百姓就不相互爭奪;用禮樂引導(dǎo)啟發(fā)他們,于是百姓就和睦相處;用事例告訴人們好壞的標準,于是百姓就知道哪些是該禁忌的。
【啟示】 
教化德治是儒家的治國主張,“教可化民”非常精練地說出了注重教化的原因。對國民進行道德素質(zhì)教育永遠是治國者的一項重要任務(wù)。
21、善以為寶
【原文】 
《康誥》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冻吩唬骸俺鵁o以為寶,惟善以為寶。”《禮記·大學》
【譯文】
《尚書·康誥》中說:“天命不是永久的。”這是說,行善就會得到天命,不行善就會失去天命?!秶Z·楚語》中說:“楚國沒有什么可以作為寶,只是把美德作為寶?!?/span>
【啟示】 
善就是美德??鬃訌娬{(diào)“為政以德”,用道德治理國家,從政者就要把美德作為寶。
 
五、敬業(yè)勤政
22、進則能達,退則能靜
 【原文】 
“君子進則能達,退則能靜。豈貴其能達哉,貴其有功也;豈貴其能靜哉,貴其能守也?!?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
【譯文】
君子為官就能通達,退隱就能靜養(yǎng)。難道看重的他的通達嗎?看重的是他有功;難道是看重的他的靜養(yǎng)嗎?看重的是他能堅持操守。
【啟示
“進則能達,退則能靜”是從政者的原則與要求?!盀楣僖蝗?,造福一方”;退休不退志,保持本色。
 23、進思盡忠,退思補過
【原文】 
曾子有問,子曰:“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孝經(jīng)·事君章》
【譯文】
曾子請教問題,孔子說:“君子奉事君主,做事就要考慮如何竭盡全力,事后就要考慮有沒有過錯怎樣彌補,奉行順從君主美好的言行,糾正制止君主的錯誤舉動,所以君臣上下的關(guān)系親密?!?
【啟示】 
這是從政者的做事原則。這里的“事上”,不能單純理解為奉事君主,在“君王即國家”的時代,做官就是“事上”。這里的“進思盡忠,退思補過”與“日旦就業(yè),夕而自省”是一致的,事業(yè)與修身相結(jié)合。從政者不僅自己要“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對君主也不是一味順從,而是“將順其美,匡救其惡”。
 24、益上之譽,損下之憂
【原文】 
“君子進則能益上之譽而損下之憂。不得志,不安貴位,不博厚祿,負耜而行道,凍餓而守仁,則君子之義也?!?/span>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
【譯文】
君子做官就要給國家加添聲譽,并能減少百姓的憂愁。如果自己的意志得不到國君的理解,就不要安居高位,不去討取豐厚的俸祿。就是干農(nóng)活,當普通百姓,也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即使挨凍受餓也要堅持仁愛。這就是君子大義的表現(xiàn)。
【啟示
 這是對“進則能達,退則能靜”的進一步解釋。
25、食人之祿,憂人之事
【原文
“食人之祿,則憂人之事?!?/span>
                  《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
【譯文】
接受人家的俸祿,就要為人家的事?lián)鷳n。
【啟示
在其位就要謀其政。
26、晝則忘食,夜則忘寐
【原文 
“君子思仁義,晝則忘食,夜則忘寐,日旦就業(yè),夕而自省,以役其身,亦可謂守業(yè)矣。”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
【譯文】
君子思慕仁德和正義,白天從事事業(yè)忘記吃飯,晚上自我反省忘記睡眠,以此鍛煉自身,就可說守住基業(yè)了。
【啟示】 
這就是廢寢忘食成語的來源。曾子告訴人們,就要具有廢寢忘食的精神,才能有所成就。
 
六、識人用賢
27、多知而擇,博學而算
【原文 
“君子多知而擇焉,博學而算焉,多言而慎焉?!?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君子要能夠識別多種人并區(qū)別對待,能夠廣泛地學習并辯別好壞,多參與謀議并出言謹慎。
【啟示】    
只有多了解人、能夠識別多種人,才能有選擇的因人因才而用。時至今日,“多知而擇”仍是選才用人的重要前提。
28、目者心之浮,言者行之指
【原文
“故目者,心之浮也;言者,行之指也。作于中則播于外也。故曰:以其見者,占其隱者?!?《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眼神是內(nèi)心的浮現(xiàn),言論是行動的表示,內(nèi)心有活動,在外就有表現(xiàn)。所以說,通過顯現(xiàn)的,就能看到其隱蔽的。
 【啟示】
曾子在這里講的是觀察人、識別人的方法問題,觀察一個人的外在表現(xiàn),就可以了解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29、聽其言,知其好   觀其悅,知其術(shù)
 【原文
聽其言,可以知其所好矣,觀說之流,可以知其術(shù)也;久而復(fù)之,可以知其信矣;觀其所親愛,可以知其人矣。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聽了他說的話,就可以知道他的愛好;看他喜歡的什么,就可以知道他的心術(shù)想法;長期考求他的言論,就可以知道他誠實不誠實;看他親近熱愛什么樣的人,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樣的人。
【啟示
見上條。
30、巧言令色,難于仁
    【原文
    巧言令色,觸小行而篤,難于仁矣。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用好話笑臉逢迎人,局限于耍小聰明,很難達到仁的境界。
【啟示
這樣的人往往會投領(lǐng)導(dǎo)所好,善于鉆營,是選拔任用特別要注意的。
31、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
 【原文
“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   《禮記·大學》
【譯文】
喜歡一個人又能知道他的缺點,憎惡一個人又能知道他的優(yōu)點,這樣的人天下少有??!所以有諺語說:“溺愛子女的人看不到他孩子的壞處,貪心的農(nóng)夫看不到他莊稼的茂盛?!?
【啟示】   
感情不同往往影響著對人的看法。對親近的人常有所偏愛,因而看不到他的缺點,對憎惡的人常有所偏恨,因而看不到他的優(yōu)點,因此對他們常不能公正對待。所以,從政者必須去掉偏心和偏見,全面看待每一個人,力爭做到對每一個人都客觀公正。特別要注意管好自己、親屬子女和身邊的人。
32、忠信得之,驕泰失之
 【原文】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禮記·大學》
【譯文】
做國君有個大原則,忠厚誠實的人一定要得到他,驕橫放縱的人一定要丟棄他。
【啟示】 
這里講的是治國者的用人問題。曾子提出的用人路線在重德,用人唯賢,德才施用。曾子把它看作是“大道”,強調(diào)了它的重要性。
 33、舉賢退惡
 【原文】 
“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         《禮記·大學》
【譯文】
發(fā)現(xiàn)賢人不能舉薦,或雖舉薦了卻不能讓他處在自己前面,這是怠慢;發(fā)現(xiàn)惡人不能斥退,或雖斥退了卻不能驅(qū)逐到遠方,這是過錯。
【啟示
這里講臣者薦才問題。特比提出要能把“賢”過自己的人舉薦到比自己更高的位置上。做到這一點,不僅要有慧眼,還要有博大的胸懷。這一點在今天也是難能可貴的。
 
七、理財用財
 34、德本財末
 【原文】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nèi)末,爭民施奪?!?
                                  《禮記·大學》
【譯文】
德行是根本,財富是末梢,如果把根本當成外在的東西而把枝末當成內(nèi)在根本,那就是與百姓爭奪利益。
【啟示】 
“德本財末”是個治國方略問題。
 35、財聚民散,財散民聚
    【原文
“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禮記·大學》
【譯文】
治國者聚斂財富,民眾就會離散;治國者散財于民,民眾就會歸聚。
【啟示
“財聚民散,財散民聚”是財富分配、治國方略,涉及國家大局。
36、仁者以財發(fā)身,不仁者以身發(fā)財
【原文】 
仁者以財發(fā)身,不仁者以身發(fā)財。 《禮記·大學》
【譯文】
有仁德的人使用財富來完善自身品德,沒有仁德的人犧牲自身品德以求發(fā)財。
【啟示
是仗義疏財還是巧取豪奪是兩種人格、兩種品德的鮮明對比,告誡人們要以義取財、以財修德。
37、悖入悖出
【原文】 
“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span>
                                   《禮記·大學》
【譯文】
 對人說話不講道理,別人也會用不講道理的話回答;用不正當手段得到的財物,別人也會用不正常的手段拿走。
【啟示】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要人們以理服人,取財有道。
38、生財有道 生之者眾,食之者寡 為之者疾,用之者舒
【原文】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                《禮記·大學》
【譯文】
生發(fā)財富有個正確的方法,要使生產(chǎn)的人多,消費的人少,生財?shù)那趭^,用財?shù)墓?jié)省,那么財富就可以經(jīng)常充足了。
【啟示
 此言很富有經(jīng)濟學色彩,淺顯易懂而勿庸置疑。簡言之,就是開源節(jié)流,這仍是我們今天理財?shù)脑瓌t。
39、高而不危,滿而不溢
    【原文
曾子有問,子曰:“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jié)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span>
                           《孝經(jīng)·諸侯章》
【譯文】
 曾子請教問題,孔子說:“處在上位而不放縱,地位高也不會出現(xiàn)危險;控制開支,節(jié)約費用,慎重地執(zhí)行禮儀法度,財富充實也不會遺失。地位高卻不危險,是長久高貴的保證;財富充實卻不遺失,是長久富有的保證。
【啟示
追求長久富貴是人之常情。怎樣長久富貴,此言道出了簡單而不易做到的方法:不驕奢淫逸,堅守制度,勤儉節(jié)約,這仍是我們今天應(yīng)把握的方法。
40、貧不勝憂,富不勝樂
    【原文】 
“弟子不學古知之矣,貧者不勝其憂,富者不勝其樂?!?
                                《博物志·雜說上》
【譯文】
我沒上學前就開始懂得這個道理了,貧窮的人禁不起憂患,富有的人禁不起享樂。
【啟示
成由勤儉敗由奢,“富不勝樂”是人們應(yīng)該常常記起的。
 
八、學習鍛煉
41、不能則學,行則比賢
【原文
“不能則學,疑則問,欲行則比賢,雖有險道,循行達矣。”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上》
【譯文】
沒有才能就學,有疑難問題就問,想做事就仿照賢人,雖然有艱險的道路,按照這個方法去做,就沒有行不通的。
【啟示】 
“不能則學,疑則問,行則比賢”,大概是古今學子最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也是孔子的“不恥下問”、“見賢思齊”思想的體現(xiàn)。如果按此堅持終生,就可以事事通達,無往而不勝。
42、攻惡求過   強所不能
【原文
“君子攻其惡,求其過,強其所不能,去私欲,從事于義,可謂學矣。”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君子祛除他的不好的方面,查找自己的過失,增強自己不具備的才能,去掉偏愛的欲望,見到適宜的事情就跟著去做,可稱得上好學了。
【啟示】 
去除缺點,找到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去掉不切實際的欲望,見好人就學,是好學的標志,也是德志全面發(fā)展的途徑,至今有用。
43、愛日以學,及時以行
【原文 
“君子愛日以學,及時以行,難者弗辟(避),易者弗從。”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君子要珍惜時間用于學習,學到的知識及時用于實踐,不回避困難,不貪圖安逸。
 【啟示】 
四句話的學習要求,今天也不過時。
 44、博學孱守
【原文
“君子博學而孱守之,微言而篤行之,行必先人,言必后人?!?nbsp;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君子要廣泛地學習知識并小心謹慎地去實踐它,少說話并堅定地去做,行動一定要在別人前面,說話一定要在別人后邊。
 【啟示】 
行動在前,說話在后,不僅是一個學習方法,也是為人處事之道。少說多做,也是今人做事的原則。
 
九、修身內(nèi)省
45、修身為本
【原文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nbsp;              《禮記·大學》
【譯文】
上自天子下至普通百姓,都要以修身為做人的根本。如果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
 【啟示】 
曾子對修養(yǎng)提出了兩條原則,一是普遍性,上至天子,下至百姓無一例外;二是修養(yǎng)的重要性,是齊家、治國的基礎(chǔ)??梢娦摒B(yǎng)不是個人的事、小事,是大事、大家之事,國家之事。
46、修身正心
【原文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為所忿 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禮記·大學》
【譯文】
所謂修養(yǎng)自身在于端正自己的心思,就是說,如果心有所憤怒,身就不能端正;心有所恐懼,身也不能端正;心有所偏愛,身也不能端正;心有所憂患,身也不能端正。
【啟示】
“正心”就是確立正確的人生坐標、人生價值觀,以便在人生旅途中排解各種難題,譜寫人生樂章。
47、正心誠意
【原文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nbsp;   《禮記·大學》
【譯文】
想修養(yǎng)好自己的品德,就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想端正好自己的心思,就先使自己的意念真誠;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就先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于窮究事物的原理。
 【啟示】
“誠意”是意念真誠,做人真誠,做事真誠,這是待人處事最為重要最為寶貴的品德,直到今天市場經(jīng)濟時代更有特殊意義,仍要誠信為本。
48、日三省身
【原文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論語·學而》
【譯文】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竭盡全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了呢?老師傳授的學業(yè)是不是復(fù)習了呢?
 【啟示】
“吾日三省吾身”是曾子的修身名言,千古傳頌。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劉少奇、周恩來都對這種修身精神作了肯定。這種精神至今仍值得人們學習發(fā)揚。
49、日作夕省
【原文
唯義所在,日旦就業(yè),夕而自省思,以歿其身,亦可謂守業(yè)矣。”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以正義為行為準則,白天從事事業(yè),晚上自我反思,以這種態(tài)度堅持終身,就可稱得上守護基業(yè)了。
【啟示】 
曾子的自我反省并不是唯心主義的閉門思過,而是把自我反省與實踐、事業(yè)緊密結(jié)合起來,以正義為準則,以守業(yè)為目的。
50、必慎其獨
【原文
“誠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禮記·大學》
【譯文】
內(nèi)心的真實情況,在外表上一定會有所顯露,所以君子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一定要謹慎。
【啟示】 
慎其獨,就是一個人在獨處的時候也要謹慎。如果說“吾日三省吾身”是曾子自我反省的最高功夫,那么“必慎其獨”則是曾子謹慎處世的最高境界。慎其獨首先要真誠,做老實人,不造假;其次要有堅定的意志,一個人在沒別人監(jiān)督的情況下,能夠自我約束,嚴格要求自己,不做違規(guī)事,古今中外都是一道難題,這也就成了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至今仍不失其實踐意義。
 
十、廉潔自律
51、十目所視,十手所指
【原文 
“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禮記·大學》
【譯文】
曾子說:“象十只眼睛注視著自己,十只手指點著自己,難道還不嚴厲嗎?”
【啟示】 
執(zhí)政者面對的是廣大民眾,一切所作所為,都在眾人的監(jiān)督,不可不慎。
52、患難除之,財色遠之
【原文 
“君子患難除之,財色遠之,流言滅之。禍之所由生,自纖纖也,是故君子夙絕之?!?nbsp;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君子應(yīng)懷著擔憂害怕的心情去修養(yǎng)自己,遠離財色,不說沒根據(jù)的話。這樣禍害所產(chǎn)生的機會,自然就很微小了。因此君子要早斷絕流言和財色。
 【啟示】 
身為政府官員,少不了各種誘惑。要做一個好官員,就要抵制誘惑。財色是最大的誘惑,應(yīng)引起特別警惕。
53、懼之不恐,怒之不惛 
【原文 
“臨懼之而觀其不恐也,怒之而觀其不惛也,喜之而觀其不誣也,近諸色而觀其不逾也,飲食之而觀其有常也,利之而觀其能讓也,居哀而觀其貞也,居約而觀其不營也,勤勞之而觀其不擾人也。”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面對恐嚇才能看出他心情的坦然,面對譴責才能看出他思緒的沉穩(wěn),快樂的時候才能看出他并不狂妄,接近美色才能看出他恪守禮法,吃喝的時候才能看出他講求綱常,面對利益才能看到他的禮讓,悲痛的時候才能看出他的堅貞,貧困的時候才能看出他不被金錢利祿所迷惑,辛苦勞作的時候才能看出他不被人所干擾。
【啟示】 
曾子所說君子保持清正廉潔,要經(jīng)過九個關(guān)口的考驗,現(xiàn)實亦是如此。
54、近市無賈,在田無野
【原文
“近市無賈,在田無野,行無據(jù)旅,茍若此,則夫杖可因篤焉。”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上》
【譯文】
靠近集市而沒有存放貨物的棧房,在田野勞動沒有供休息的草廬,行走在路上沒有依托的客房,假如做到這樣,那么持有的操守會更加堅定了。
【啟示】
自古道,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事實上只有保持兩袖清風,才能有一身正氣。
55、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驕人
【原文
曾子衣弊衣以耕,魯君使人往致邑焉,曾子不受。反復(fù)往,又不受。曾子曰:“臣聞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驕人,縱君有賜,不我驕也,我能勿畏乎?”     《說苑·立節(jié)》
【譯文】
曾子穿著破舊的衣服在農(nóng)田里耕作,魯國國君派人去贈送給他采邑,曾子不接受。再次前往,還是不接受。曾子說:“我聽說,接受別人贈送的人往往害怕贈送人,贈送人往往對接受人表現(xiàn)出驕縱,即使國君贈送我采邑而對我不驕縱,我能不害怕嗎?”
【啟示
這就是“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從政者就是要嚴格要求,不能隨便接受別人的饋贈,不然就很容易被拉下水。
 56、見利思辱,見惡思詬
 【原文】 
“君子見利思辱,見惡思詬,嗜欲思恥,忿怒思患,君子終身守此戰(zhàn)戰(zhàn)也?!?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君子見到利益就要想到由此而可能引起對名聲的損害,見到不好的事就要想到由此而可能帶來的指責,貪戀情欲就要想到由此可能產(chǎn)生的恥辱,生氣惱怒就要想到由此控制不住而可能發(fā)生的禍患,君子應(yīng)終生為遵守好這一條而戰(zhàn)戰(zhàn)兢兢。
    【啟示】 
從四個方面警示人們,保持一身清正廉潔。
57、先諸己而后諸人
【原文
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        (《禮記·大學》)
【譯文】
君子必須自己有德行才能要求別人有德行,自己沒有過失才能去責備別人。自己不懷有推己及人的恕道卻勸告別人去實行恕道,那是不可能達到目的的。
【啟示
常言道,正人先正己,己不正不能證人,領(lǐng)導(dǎo)者必須先做出表率,群眾才會跟著做。
58、上老老而民興孝,上恤孤而民不倍
 【原文】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xié)矩之道也?!?
                               《禮記·大學》
【譯文】
所謂平定天下在于治理好國家,就是說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百姓就會孝順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敬長輩,百姓就會尊重自己的兄長,在上位的人憐愛孤兒,百姓也會跟著去做。所以君子自有規(guī)范百姓行為的方法。
【啟示】 
孔子多次強調(diào)治國者表率作用的重要性,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十一、堅守氣節(jié)
59、視死如歸
【原文 
“富以茍不如貧以譽,生以辱不如死以榮。辱可避,避之而已矣;及其不可避也,君子視死若歸?!?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上》
【譯文】
以曲意奉迎得到的富貴不如貧窮有個好名聲,屈辱地活著不如光榮地死去。恥辱可以避開,就避開它算了,到了不可避開的時候,君子就要視死如歸。
【啟示】
大義凜然,視死如歸,錚錚之言,是古今志士仁人的座右銘。以死保節(jié),不乏其人,千古流芳,骨氣、正氣是人們對付一切邪惡的法寶。
60、負耜而行道,凍餓而守仁
【原文 
“不得志,不安貴位,不博厚祿,負耜而行道,凍餓而守仁,則君子之義也?!?nbsp;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
【譯文】
自己的理想得不到實現(xiàn),就不要安居高位,不去討取豐厚的俸祿,就是當普通百姓也要推行正確的主張,挨凍受餓也要堅持仁愛,這就是君子的義。
【啟示】 
當人們不得志,生活貧困時也不要放棄自己的主張,而積極抵制之,這種操行在今天既然值得借鑒。
 61、不假貴而取寵,不比譽而取食
【原文
“君子不假貴而取寵,不比譽而取食,直行而取禮,比說而取友?!?nbsp;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
【譯文】
君子不靠向地位高的人乞求而得到寵愛,不靠親近好名聲的人而求取俸祿,要靠走正道而獲得禮遇,要從相互喜愛的人中尋求朋友。
【啟示】 
不攀龍附鳳,不依權(quán)附貴,才能保住氣節(jié)。
62、不宛言取富,不屈行取位
【原文 
“君子直言直行,不宛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span>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
【譯文】
君子說話做事都要正直,不靠花言巧語求取財富,不靠卑躬屈膝求取祿位。
【啟示】
講氣節(jié)就要正直,說話正直,做事也要正直,如果靠花言巧語或不正當?shù)男袨槿〉秘敻换蚬傥?,那只能算小人而不是君子?/span>
63、不諂富貴,不乘貧賤
【原文
“君子不諂富貴以為己說,不乘貧賤以居己尊?!?/span>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下》
【譯文】
君子不靠向富貴的人諂媚來謀求自己的歡樂,不靠欺凌貧賤的人來提高自己的地位。
【啟示】
 對富貴的人不乞求,對貧困的人不欺凌,保持一顆平常心是非??少F的。
64、彼富吾仁,吾何慊乎
【原文
“晉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義,吾何慊乎哉?”       《孟子·公孫丑下》
【譯文】
晉國和楚國的財富,我們趕不上。但他有他的財富,我有我的仁德;他有他的爵位,我有我的道義,我有什么感到不足呢?
【啟示】 
此話顯示出曾子高尚的思想境界。曾子以仁、義為立身標準,富貴與仁義相比,再高也高不過仁義。
65、自反而縮,萬敵敢往
【原文 
“吾嘗聞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孟子·公孫丑上》
【譯文】
我曾聽孔子說過什么是最大的勇敢:自我反省,正義不在自己一方,即使對方是普通百姓,我也不恐嚇他們;自我反省,正義在自己一方,即使對方有千軍萬馬,我也勇往直前。
【啟示】
     正義和勇氣相結(jié)合才是真正的勇敢。
 
十二、錯而能改
66、太上不生惡,其下而能改
【原文 
“太上不生惡,其次而能夙絕之也,其下復(fù)而能改也?!?/span>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首先不做壞事,這是最主要的,其次能及早與壞事斷絕,再次是做錯事能夠改正。
【啟示】
反省、實踐、改過相結(jié)合是曾子提倡的自我反省的主要特色。
67、過而能改,行而能遂
【原文
“過而不能改,倦也;行而不能遂,恥也;慕善人而不與焉,辱也;弗知則不問焉,固也;說而不能,窮也;喜怒異慮,惑也;不能行而言之,誣也;非其事而居之,矯也;道言而飾其辭,虛也;無益而食厚祿,竊也;好道煩言,亂也;殺人而不戚焉,賊也?!?nbsp;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有錯不能改是懈怠的表現(xiàn);做事半途而廢應(yīng)感到羞愧;羨慕好人而不去結(jié)交,是甘愿辱沒自己;不知道還不問,是固執(zhí)行為;解說事理不能服人是自己知識貧乏;喜怒無常那是迷亂;說到不做那是欺騙;不是自己做的事而據(jù)為己有,那是狡詐;拿道聽途說的話來文飾自己的言論,那是內(nèi)心空虛;對人沒有益處而領(lǐng)取豐厚的待遇,如同盜竊;好說繁瑣的話是制造混亂;對殺人也不憂傷那是太狠毒了。
【啟示】 
曾子從反面說明 “有過而不能改”的危害。俗話說:“浪子回頭金不換”,有錯改過之后,照樣可以成為有用人才。
 68、愛之也深,更之也速
【原文
“……故君子服過也,非徒飾其辭而已。誠發(fā)乎中心,形乎容貌,其愛之也深,其更之也速,如追兔惟恐不逮,故有進業(yè)無退功?!?nbsp;                 《中論·貴驗》
【譯文】
君子糾正過錯,不僅僅改正的話說得好就算完結(jié)。要真誠地發(fā)自內(nèi)心,表現(xiàn)于容貌,他愛自己越深,他更改的也越快,就象追趕野兔一樣只怕趕不上,因為這樣做只能推進事業(yè)不會減退功力。
【啟示】
曾子誠心告誡要用愛自己的心去改正錯誤,愛自己越深,更改過錯就應(yīng)該越堅決越快,才能使自己事業(yè)有成。
69、朝過夕改
【原文 
“君子不先人以惡,不疑人以不信,不說人之過,成人之美,存往者,在來者,朝有過夕改則與之,夕有過朝改則與之?!?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君子不事先認為人家不好,不用不信任的眼光猜忌人,不宣揚別人的過失,并成全人家的好事,體恤以往的過錯,察看以后的行動,早晨有過錯晚上改正就要贊許,晚上有過錯早晨改正同樣應(yīng)該贊許。
 【啟示】 
寬人律己是曾子對人對己的一個處事態(tài)度,也是一個人修養(yǎng)的標志與原則,至今可用。
 
十三、以善待人
70、人非人不濟,水非水不流
【原文 
“人之相與也,譬如舟車然,相濟達也。己先則援之,彼先則推之。是故人非人不濟,馬非馬不走,土非土不高,水非水不流?!?nbsp;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上》
【譯文】
人們相互共事,就象行船駛車那樣,相互幫助才能通達。自己在前就拉,別人在前就推。所以人沒有別人的幫助就不能成功,馬離開馬群就不奔馳,土堆不增添新土就不再增高,水不增加新水就不會流動。
【啟示】 
世界萬物是相互依存的,人類社會也是在相互依存中發(fā)展起來的,人們之間就是要相互友愛、相互支持、相互幫助,就是“相濟達”的道理,也是和諧之道。
71、樂人之善
【原文
“君子己善,亦樂人之善也;己能,亦樂人之能也;己雖不能,亦不以援人?!?nbsp;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君子自己好,也喜歡別人好;自己有才能,也喜歡別人有才能;即使有的事自己沒有做好,也不要牽連別人。
【啟示】  
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仁”:自己好,也希望別人好;自己不喜歡的,也不強加給別人?!叭收?,愛人”,這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72、成人之美
【原文 
“君子不先人以惡,不疑人以不信,不說人之過,成人之美?!?nbsp;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君子不事先認為人家不好,不用不信任的眼光猜忌人,不宣揚別人的過失,并成全人家的好事?!?/span>
【啟示】
以愛心、善心待人,是儒家所主張的為人之道。
73、愛人以德
【原文 
“爾之愛我也不如彼。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斃焉,斯已矣?!?
                              《禮記·檀弓上》
【譯文】
“你愛我還不如那個童子。君子愛人是要成全別人的美德,小人愛人是無原則的寬容。我還有什么要求呢?我能夠合乎規(guī)矩地死去,也就夠了。
【啟示】 
這是曾子臨終對兒子說的話。愛人也要有原則,不能一味地什么都愛,要以德愛人,真正愛一個人就不能對他的錯誤姑息遷就。
74、遠者以貌,近者以情
【原文 
“宮中雍雍,外焉肅肅,兄弟憘憘,朋友切切,遠者以貌,近者以情?!?nbsp;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對待家庭的人和睦,對待外人恭敬,對兄弟和順,對朋友親切,對疏遠的人禮貌相待,對親近的人待之以真誠。
【啟示】
人們?nèi)绾魏椭C的相處?曾子以極其簡短的語言說出了對不同的交往中應(yīng)持的態(tài)度。突出了和順、親切、禮貌、真誠,對我們今天構(gòu)建和諧社會仍有著重要的指導(dǎo)意義。
75、孝老慈幼,友少惠賤
【原文 
“夫禮,貴者敬焉,老者孝焉,幼者慈焉,少者友焉,賤者惠焉。此禮也,行之則行也,立之則義也。”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上》
【譯文】
禮是尊敬地位高的人,孝敬老年人,慈愛年幼的人,友愛年齡小的人,施恩于貧賤的人。這樣的禮,做到了就是有德行,樹立于天下就是正義。
【啟示】
在這里曾子講了什么是“禮”。改禮儀制度為禮貌待人。正是由于曾子發(fā)軔的這一改造,“禮”才成為后世精神文明建設(shè)的一個重要方面。
 
十四、文明交友
76、久入蘭室,不聞其香
     【原文】 
    “與君子游,苾乎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則與之化矣。與小人游,貸乎如入鮑魚之次,久而不聞,則與之化矣。是故君子慎其所去就?!?          《大戴禮記·曾子疾病》
【譯文】
與君子交往,芳香就好象進了存放蘭芷的房間,時間長了就聞不到它的香味了,這是與它同化了;與沒有德行的人交往,腥臭就好象走進存放鮑魚的地方,時間長了就聞不到它的臭味了,這同樣是與它同化了。因此,君子要慎重地選擇他去生活的地方。
【啟示
曾子這段話告訴人們,交友是要有選擇的,而且非常重要。有些人走上邪道上去就是交友不慎。
77、不仁其人,雖獨弗親
【原文
 吾不仁其人,雖獨也,吾弗親也。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
    【譯文】
    面對沒有仁愛之心的人,即使沒有朋友,我也不親近他。
【啟示
這是一個交友原則問題,
78、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原文 
“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nbsp;  《論語·顏淵》
【譯文】
“君子要用文明的方式聚會朋友,憑借朋友輔助自己修養(yǎng)仁德。
【啟示】 
交朋友是古今人們生活中的組成部分。曾子在這里提出了交友的目的、要求,特別把交友與學習修身結(jié)合起來,作為學習修身的一條途徑,今天仍有借鑒意義。
79、同游不愛,吾必不仁
【原文
同游而不見愛者,吾必不仁也;交而不見敬者,吾必不長也;臨財而不見信者,吾必不信也。三者在身曷(hé)怨人!
(《荀子·法行》)
【譯文】
與朋友在一起而不被喜愛,一定是自己不夠仁愛;與人交往而不被尊敬,一定是自己沒有敬重別人;面臨財物而不被信任,一定是自己沒有信任別人。這三種情況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為什么埋怨別人呢?
【啟示
交友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素質(zhì),同時也是對自身素質(zhì)優(yōu)劣的檢驗。
80、狎甚則相簡,莊甚則不親
【原文
“狎甚則相簡也,莊甚則不親。是故君子之狎足以交歡,莊足以成禮而已?!?                《說苑·致思》
【譯文】
過于親近就會相互怠慢,過于莊重就會不親近。因此,親近能夠使結(jié)交得到歡心,莊重能夠成就禮儀,就可以了。
【啟示
曾子在這里提出交友“度”的問題,應(yīng)把握好“狎”與“莊”之間的度,不能過也不能不及。
 
十五、正言端行
81、微言篤行 行必先人,言必后人
【原文
“君子博學而孱守之,微言而篤行之,行必先人,言必后人,君子終身守此悒悒?!?nbsp;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君子要廣泛地學習知識并小心謹慎地去實踐它,少說并堅定地去做,行動一定要在別人前面,說話一定要在別人后邊,君子應(yīng)終生為遵守好這一條而憂慮。
【啟示】 
曾子關(guān)于言與行關(guān)系的論述比較多,這里他談到了兩個方面:一是少說多做;二是與人共事,先做后說。
 82、恭而不難,安而不舒
【原文】 
“君子恭而不難,安而不舒,遜而不諂,寬而不縱,惠而不儉,直而不徑,亦可謂知矣。”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君子謹守其職卻不嫌勞苦,環(huán)境安適卻不懈怠,待人謙遜卻不獻媚,寬厚卻不放縱,給人好處并不吝嗇,正直而不求捷徑,就可以說是懂道理了。
【啟示】 
這是講為人處事的態(tài)度,特別是從政者應(yīng)持的態(tài)度。做事盡職盡責,待人謙虛寬厚,給人好處不吝嗇。
83、不唱流言,不陳其能   言必有主,行必有法
【原文 
“君子不唱流言,不折辭,不陳人以其所能。言必有主,行必有法,親人必有方?!?nbsp;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君子不倡導(dǎo)無根據(jù)的言論,不反駁別人的批評,不宣揚自己的才能。說話一定要有根據(jù),行動一定要有準則,親近人一定要有道理。
  【啟示】
儒家看來,君子說話待人應(yīng)注重三點:一是說真話、實話、有根據(jù)的話;二是說好話、有益的話、不惹事非的話;三是做事待人不能隨意而為,應(yīng)有一定準則。
84、花繁實寡,多言行寡
【原文
“夫華繁而實寡者,天也;言多而行寡者,人也?!?/span>
                       《大戴禮記·曾子疾病》
【譯文】
開花多結(jié)果少,這是大自然中常有的現(xiàn)象;說的多做的少,這在人類中也是常有的現(xiàn)象。
【啟示】
告誡人們少說空話、大話、假話,多干好事、實事,少擺花架子。
85、眾信弗主,靈言弗與
【原文 
“眾信弗主,靈言弗與,人言不信不和?!?/span>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眾人都相信的話也不可以作為根據(jù),對說到做不到的話不要理會,別人的話不真實就不要應(yīng)和。
【啟示】
曾子要人們敢于堅持真理,敢于堅持實事求是。
86、亂言弗殖,神言弗致
【原文 
“君子亂言而弗殖,神言弗致也,道遠日益云。”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君子不說不符合章法的話,不傳播神怪之類的話,真理的宗旨深遠,需要不斷有所增益。
【啟示】 
君子要言之有理,說之有據(jù),探索真理嚴肅認真。
87、行無求數(shù)有名,事無求數(shù)有成
【原文 
“行無求數(shù)有名,事無求數(shù)有成。身言之,后人揚之;身行之,后人秉之。君子終身守此憚憚。”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道理不求過快弄明,做事不求過快成功。自己說的話,要能夠得到后人的贊揚;自己做的事,要能夠成為后人的榜樣。君子要終生誠實地堅守這一點。
【啟示】 
說話不要言過其辭,做事不急于求成,這是曾子提出的兩條原則?,F(xiàn)實生活中,夸大其辭,急于求成,操之過急,這方面的教訓(xùn)太多了。
88、動容正色
【原文
“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信矣?!?nbsp;       《論語·泰伯》
【譯文】
君子應(yīng)該重視的道理有三個方面:嚴肅自己的容貌,就可以避免別人的粗暴輕慢;端正自己的表情,就接近于誠實守信;說話注重用詞和口氣,就可以避免粗野和悖理。
【啟示】
動容貌,正顏色,出辭氣,是曾子提出的三條行為規(guī)范,也是以個外在形象問題。曾子十分強調(diào)內(nèi)在修養(yǎng),但也注重外在形象,其實外在行為規(guī)范也是內(nèi)在修養(yǎng)的一個方面。人的素質(zhì)往往通過外在形象表現(xiàn)出來。
 
十六、謙虛謹慎
89、博學能讓
【原文 
“君子既學之,患其不博也;既博之,患其不習也;既習之,患其無知也;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既能行之,貴其能讓也。君子之學,致此五者而已矣”?!洞蟠鞫Y記·曾子立事》
【譯文】
君子既然學習了,就擔心學的不夠?qū)拸V;學的知識既然寬廣了,就擔心對這些知識不能夠溫習;就是對這些知識溫習了,擔心的是不能夠理解;就是對這些知識理解了,擔心的是不能夠把它們用于實踐;就是能夠用于實踐了,可貴的是能夠謙讓。君子的學習能夠做到這五點就可以了。
【啟示】 
曾子把學習分為遞進的五個層次,即博學、溫習、理解、實踐、謙讓。只要把握住這五點,就能達到學習的目標,有所成就。這五點對今人學習依然有很強的指導(dǎo)意義。
90、深藏若虛   盛教如無
【原文
“良賈深藏若虛,君子有盛教如無?!?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上》
【譯文】
善于做生意的人不輕易讓人看到他的寶貨,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但不輕易表現(xiàn)自己。
 【啟示】
“盛教如無”是有學識人的修養(yǎng)與胸懷,與大智若愚異曲同工,只有謙虛好學的人才能達到。
91、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原文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論語·泰伯》
【譯文】
曾子患了病,召集學生們到身邊,對他們說:“看看我的腳,看看我的手!《詩經(jīng)》中說:‘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從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體不會再受到損傷了!學生們!”曾子讓學生們看看自己的手腳完好,說明自己一生小心謹慎。
 【啟示】
謹慎從事是曾子另一重要修身方法。曾子臨終前讓弟子們看看自己的手腳完好,說明自己一生小心謹慎,用現(xiàn)身說法教育弟子。好象站在深淵的邊沿,好象在薄冰上行走,那需要何等的小心謹慎?。∽龅酱?,一定會很少出現(xiàn)差錯了。
 92、犯而不校
【原文
“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于斯矣。”     《論語·泰伯》
【譯文】
有才能卻向沒有才能的人請教,知識多卻向知識少的人請教;有能力象沒有能力一樣,知識充實象空無所有一樣;別人侵犯他,他不計較。從前我的一位朋友就做到了這樣啊?!?/span>
【啟示】
有人說這是曾子對顏回的稱贊,勾畫除了一個真正謙虛謹慎者在待人上的博大胸懷。
93、先憂后樂
 【原文
“居上位而不淫,臨事而栗者,鮮不濟矣。先憂事者后樂事,先樂事者后憂事。”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居于高位而做事不過分,遇事而謹慎的人,很少有不成功的。 
先愁于事的后安干事,先安于事的后愁于事。
【啟示】 
 先憂后樂是一個辯證關(guān)系。曾子在這里說的是對事,宋代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用以對人,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著名詩句。兩個“先憂后樂”都需要有高度的責任感。不同的是,前者還要有高度的事業(yè)心,后者則對人民有著高度的同情心。兩個“先憂后樂”都應(yīng)該成為我們的座右銘。
 94、官怠于宦成,禍生于懈惰   慎終如始
 【原文】 
“……君子茍能無以利害身,則辱安從至乎?官怠于宦成,病加于少愈,禍生于懈惰,孝衰于妻子。察此四者,慎終如始。”
                               《說苑·敬慎》
【譯文】
君子假如不以利害身,那么恥辱怎么會到自己身上呢?官員松懈在官職成就的時候,病情加重在稍微好轉(zhuǎn)的時候,禍害發(fā)生在懈惰的時候,孝順減退在有妻子兒女的時候。考察這四個方面,多么需要象開始一樣慎重到終結(jié)。
【啟示
人越是在有成就的時候或做事順利的時候越容易放松警惕,也恰恰此時最容易出現(xiàn)問題。因此,任何時候都要謹慎,越是有成就或做事順利的時候越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善始善終。
95、出言以鄂鄂,行身以戰(zhàn)戰(zhàn)
【原文 
“君子出言以鄂鄂,行身以戰(zhàn)戰(zhàn),亦殆免于罪矣?!?/span>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君子說話要直言耿耿,做事要小心謹慎,這樣大概就會避免過錯了。
【啟示】
曾子以鄂鄂、戰(zhàn)戰(zhàn)形象的語言再次強調(diào)了說話正直、做事謹慎的重要性。
96、出爾反爾
【原文
“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孟子·梁惠王下》
【譯文】
曾子說:“警惕啊,警惕!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將怎樣回報你?!?/span>
【啟示
出乎爾者,反乎爾者,就是我們常說的“你不仁,我不義”,“一報還一報”,近似于“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意思。其實,不仁、不義都是不對的,怨怨相報何時了,只會矛盾越鬧越大,危及社會的和諧。因而要“戒之,戒之”。后來,出爾反爾演變成成語,則成了言行前后矛盾,反復(fù)無常的意思了。
 
十七、保護生態(tài)
97、陰陽神靈,品物之本
     【原文】 
    陽之精氣曰神,陰之精氣曰靈。神靈者,品物之本也,而禮樂仁義之祖也,而善否治亂所興作也。陰陽之氣各靜其所,則靜矣,偏則風,俱則雷,交則電,亂則霧,和則雨。陽氣勝則散為雨露,陰氣勝則凝為霜雪。陽之專氣為雹,陰之專氣為霰,霰雹者,一氣之化也。     《大戴禮記·曾子天圓》
【譯文】
陽的精氣叫做神,陰的精氣叫做靈。神靈是人類和萬物的根本,禮樂仁義由此發(fā)端,社會的安定與動亂也由此而產(chǎn)生。陰氣和陽氣平靜地在各自的位置上,就平靜,一方偏強就會刮風,雙方都強就會打雷,二者交會過急就有閃電,陰陽職能發(fā)生錯亂就會起霧,雙方和諧相會就會下雨。陽氣勝過陰氣就散為雨露,陰氣勝過陽氣就凝結(jié)成霜雪。陽氣單獨在雨就會轉(zhuǎn)為冰雹,陰氣單獨在雨就會轉(zhuǎn)為霰粒,霰粒和冰雹,是單獨一氣化生的。
【啟示】 
曾子提出,陰陽二氣的精華是世上萬事萬物的根本,這就否定了上帝造世說。曾子也談神靈,但把陽氣的精華稱為“神”,陰氣的精華稱為“靈”。這在當時都是非常先進的思想。曾子還詳細介紹了各種自然現(xiàn)象是如何由陰陽二氣變化所引起的,給人以十分可信的形象。
98、人為倮生,陰陽之精
【原文】 
毛蟲毛而后生,羽蟲羽而后生,毛羽之蟲,陽氣之所生也。介蟲介而后生,鱗蟲鱗而后生,介鱗之蟲,陰氣之所生也。唯人為倮匈而后生也,陰陽之精也。毛蟲之精者曰麟,羽蟲之精者曰鳳,介蟲之精者曰龜,鱗蟲之精者曰龍,倮蟲之精者曰圣人。龍非風不舉,龜非火不兆,此皆陰陽之際也。茲四者,所以役于圣人也。是故圣人為天地主,為山川主,為鬼神主,為宗廟主。                                           
                          《大戴禮記·曾子天圓》
【譯文】
獸類動物長毛以后才能生存,鳥類動物長全羽毛以后才能生存,獸類和鳥類動物是陽氣所化生的。龜科動物長有甲殼以后才能生存,魚龍一類動物長滿鱗片以后才能生存,龜和魚龍一類動物是陰氣所化生的。只有人沒有毛、羽、鱗、甲就能生存,人是陰陽兩氣的精華。獸類的精華是麒麟,鳥類的精華是鳳凰,龜科動物的精華是龜,魚龍類動物的精華是龍,人類的精華是圣人。龍不借助風力就不能騰空,龜甲不用火燒灼就顯示不出卜兆,這都需要陰氣和陽氣的交合。麟、鳳、龜、龍這四種動物,之所以都被圣人所役使,是因為圣人是天地的主管人,是山川的主管人,是四方百物的主管人,是宗廟的主管人。
【啟示
曾子在闡述世間各種生物都分別是陰氣和陽氣所化生之后,講了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他認為人是陰陽二氣的精華,圣人又是人中的精華。因此,圣人是天地間的主人。禮樂仁義都是圣人依據(jù)自然規(guī)律制定的。這就使孔子的學說與自然天道觀有機結(jié)合起來,從根本上捍衛(wèi)了孔子的學說,大大擴展了儒家學派的理論陣地。
99、草木以時伐,禽獸以時殺
【原文
“草木以時伐焉,禽獸以時殺焉。夫子曰:‘伐一木,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   《大戴禮記·曾子大孝》
【譯文】
草木要依照時節(jié)砍伐,禽獸要依照時節(jié)宰殺。孔子說:“砍伐一棵樹木,宰殺一只禽獸,不依照時節(jié),就要擔負和不孝一樣的惡名?!?/span>
【啟示
中國傳統(tǒng)的哲學觀念是天人合一的,人與大自然是相互依存的,人能改造自然,但不能違背自然規(guī)律,不能破壞生態(tài)平衡;反之,人類就會受到懲罰。“草木以時伐,禽獸以時殺”,就是說的這個道理。這與我們今天保護環(huán)境的基本國策是一致的。
 100、白沙在泥,與之皆黑
【原文】 
“殺六畜不當,及親,吾信之矣;使民不時,失國,吾信之矣。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與之皆黑?!?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上》
【譯文】
宰殺家畜不適當,會涉及到父母,我相信;役使民眾不合時令,會失去國家,我相信。蓬草生長在麻地里,不用扶自直;白沙放在黑泥里,與泥一樣都是黑的。
【啟示】 
此言進一步說明,不僅人與自然界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的,人與人之間也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的,生物與生物之間也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的。也就是說,自然界間的事物都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的,人們不能孤立地看問題。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av| 国产又猛又黄又粗又爽无遮挡| 中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区日韩二区亚洲三区| 91在线爽的少妇嗷嗷叫|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水蜜桃| 久久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 欧美黑人在线一区二区| 久草视频这里只是精品| 日韩精品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极品粉嫩尤物一区二区| 91亚洲精品综合久久| 亚洲午夜福利不卡片在线| 日韩人妻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午夜av一区二区| 99秋霞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午夜在线视频观看| 九九热精彩视频在线免费|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福利视频| 国产真人无遮挡免费视频一区| 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av| 大屁股肥臀熟女一区二区视频| 日本成人中文字幕一区| 久热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 绝望的校花花间淫事2| 亚洲中文字幕熟女丝袜久久| 日本欧美三级中文字幕| 亚洲丁香婷婷久久一区| 爽到高潮嗷嗷叫之在现观看| 日本深夜福利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丝袜一区二区| 国产免费黄片一区二区|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久久| 久久大香蕉精品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人妻盗摄日韩偷拍| 人妻内射精品一区二区| 少妇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传媒蜜臀| 国产午夜精品在线免费看| 亚洲国产婷婷六月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