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章 三都五郡——燕國的基本地緣架構
56.1翻越燕山河道 說到穿行于燕山之間的道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太行八陘”。的確,如果將繞過燕山山脈的“遼西走廊”比作與山西高原隔河相望的“崤函通道”,那么燕山中的這些道路,無論是在地理結構上,還是和戰(zhàn)略作用上,確實和“太行八陘”很類似。只不過前者為華北平原溝通的是東北平原,而后者則是以山西高原為連接方向的。 如果我們從華北平原出發(fā),通過穿越燕山的話,就會首先到達“遼西”地區(qū),因此這些著道路也被稱之為“遼西古道”。那些穿行于燕山山脈中的河流,是如何分布的。 大凌河——大凌河河谷不僅是走出燕山山脈,進入遼河平原的重要戰(zhàn)略通道。其橫穿遼西丘陵南部的走向,也讓大凌河本身成為了一條重要防線。(三道防線分別為燕山、大凌河、山海關長城) 老哈河——是一條北流的河流。帶出燕山山脈。如果我們沿著老哈河向北走,可以先到達“西拉木倫河”,然后再往東走過“西遼河”,在東西、遼河河合流為“遼河”后,再南向沿遼河進入下遼河平原?! ?/span> 瀑河——源頭與老哈河源頭相鄰,然后西南向在即將注入華北平原時,與灤河合流。也就是說它實際上是一條灤河的支流。當燕人從華北平原上行至瀑、灤兩河合流的區(qū)域時,就可以借助瀑河到達老哈河谷,并最終進入遼河平原了。從軍事的角度看,這個合流處,肯定會成為一個重要關隘的所在。它最近的名字是叫作“喜峰口”。而這個要塞更為古老的名字則是“盧龍塞”,因此這條“遼西古道”也被稱之為盧龍塞。
56.2燕山道路與關 燕國的都城“薊”,能夠造就“薊”這種重要地緣地位的原因,就是因為它的周邊有兩條重要的通道。一條就是西北方向經南口,過居庸塞進入山西高原和蒙古高原的“軍都陘”;另一條則是我下面所要解讀的第三條遼西古道“平岡道”了。
56.3燕國的“塞上五郡”——漁陽、右北平 對于山地的控制,往往僅限于分布于交通線上的點。也就是說,以控制交通線為目的。至于說交通線以外的山地,只要不對交通線的安全造成影響,生活在其中的族群是否歸于自己管理并不是最重要的。
就燕山南麓的地理結構而言,整體是呈現一個鋸齒狀,或者說波浪狀。這就為一些盆地型地理單元的誕生創(chuàng)造了條件。如果由西至東劃分的話,燕山南麓可以被劃分為三個盆地區(qū)。參照它們現有的行政區(qū)劃,這三個盆地區(qū)分別是“懷密盆地區(qū)”、“遵化——于橋盆地區(qū)”、“遷安盆地區(qū)”。在這三個盆地區(qū)的東側,還一個位于燕山山脈與渤海之間的地理單元,就是我們一直在說的“遼西走廊”,不過對于燕人來說,這個地理單元暫時還不存在,并不需要為控制它而設置單獨的行政單位。 “漁陽郡”和“右北平郡”的地緣結構了。這兩個郡的設置,就是為了覆蓋燕山南麓與華北平原相交的那條丘陵地帶,也就是三大盆地區(qū)。
56.4燕國的“塞上五郡”——遼西、遼東 遼西郡的管轄區(qū)域是在“遼西丘陵”。如果從山脈的角度看,就是燕山主脈以北的七老圖山——醫(yī)巫閭山一帶的那些丘陵地帶;如果從河流的角度來看,老哈河(燕長城以南),以及大凌河流域,都是遼西郡的覆蓋區(qū)域。當然,控制這些丘陵、河流的目的,除了開發(fā)它的農業(yè)潛力以外,更重要的就是能夠全面控制“遼西古道”的北出口。而這其中,能夠直通下遼河平原的“大凌河”河谷,又是遼西丘陵的地緣中心,因此遼西郡的郡治“陽樂”邑就設在了大凌河的中游(現在的遼寧義縣西),以重點扼守這條重要的河谷通道。 如果說為燕國核心區(qū)的北線提供保護的是燕山山脈,那么核心區(qū)西線的安全,就需要依托那條南北向的太行山脈了。在之前分析燕、趙、中山的地緣關系時,我們已經知道了,太行八陘之一的“蒲陰陘”是進入燕國核心區(qū)的重要通道,燕國也因此將這條通道東側的“武陽”邑升格為“下都”(現河北易縣)。不過“蒲陰陘”并不是進入燕國核心區(qū)的唯一通道,在燕國國都薊城的西北還有一條道路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這條道路就是太行八陘的最后一陘:軍都陘 燕.上谷郡地緣位置示意圖>
過了軍都陘后并不代表馬上就能到達大同盆地核心地區(qū)。軍都陘的西側,先是小一些的“懷延盆地區(qū)”。所謂的“懷延盆地區(qū)”,也可以叫作“懷來——延慶盆地”。如果我們將太行山脈和燕山山脈,看作是一條連續(xù)的山脈的話,那么也可以認為“懷延盆地區(qū)”其實是位于這條山脈的腹地。這種地理結構,一方面使得我們的山地旅行,難度被大大降低(有了盆地的存在,邊緣的山體就不會太寬了);另一方面也讓盆地本身,成為了一個有自給能力的戰(zhàn)略要地。為了控制這個體量不算太小,又有農業(yè)開發(fā)潛力(現在有三個縣在里面)的盆地;更為了拱衛(wèi)華北平原北部的安全,歷代中原王朝都將“懷延盆地區(qū)”視為戰(zhàn)略重地,并建立高等級的軍政機構加以管理,而最先這樣做的就是燕國。 燕國在懷延盆地區(qū)所設立的軍政機構,就是燕國“塞上五郡”中的最后一郡——上谷郡,也是唯一與太行山脈發(fā)生地緣關系的軍事重鎮(zhèn)。 懷延盆地繼續(xù)向西行走的話,大同盆地和張家口盆地區(qū)都是主要的方向。要是進入大同盆地腹地的話,我們的行進方向自然是山西高原南部那些如珍珠鏈式的盆地帶了;而如果我們西北向到達張家口盆地區(qū)的腹地,那么最終的目的地,就會是蒙古高原。事實上,如果將懷延盆地區(qū),視作是太行山脈腹地的一個地理單元的話,那么張家口盆地區(qū)就等于是被東北方向的燕山山脈、東南方向太行山脈,以及西、北方向的陰山山脈共同包圍而成了一個地理單元。而陰山山脈正是蒙古高原與南部諸地理單元的地理分割線。從這個角度看,張家口盆地的戰(zhàn)略地位,是要高于“懷延盆地”的。只不過處在這樣一個樞紐位置,地緣博弈之激烈可想而知,所以在大部分的歷史時期,中原王朝并不能穩(wěn)定的控制張家口盆地區(qū)的全部。 如果中原王朝希望從軍都陘出發(fā),連通大同盆地及至整個山西高原的話,就不能滿足于只控制“懷延盆地區(qū)”,而是需要更進一步,最起碼要將控制線,推進到張家口盆地區(qū)的腹地,以保證懷延——大同兩盆地的交通暢通。也正是因為如此,位于張家口盆地區(qū)東端的次生盆地——“宣化盆地”,比之懷延盆地區(qū)西端的次生盆地——“涿鹿盆地”,戰(zhàn)略地位要更高。 第五十七章 燕趙在太行山以西的地緣博弈
57.1趙國三郡 在燕山以西,山西高原與蒙古高原的接觸區(qū),趙國也同樣設置了三個郡級機構,以護衛(wèi)它在山西高原的核心區(qū)。它們就是代郡、雁門郡、云中郡,合稱為趙國的“北三郡”。 代郡——不算“張家口盆地區(qū)”,南北排列的“陽高——天鎮(zhèn)盆地區(qū)”、陽泉盆地、蔚縣盆地整體呈一個中文的“目”字形。這個目字形的盆地帶,就是趙國“代郡”的主要管轄地區(qū)。從地緣關系的角度來看,代郡的設立的最初目的,是為了防范來自華北平原的地緣威脅。坐實了這個區(qū)域,即使中山國或燕國,控制了淶源盆地和懷延盆地,他們也很難在前進一步。而如果趙人想東進的話,代郡也是必須先控制的橋頭堡。至于說趙人的主要敵人,或者說是戰(zhàn)略擴張方向,我們都知道是中山國。因此代郡的郡治被設在了“蔚縣盆地”的“代”邑(代王城)也就不足為怪了。 雁門郡——在代郡為趙國管理了蔚縣盆地以北那些呈條狀分割的盆地以后,大同盆地的核心地區(qū)被歸入了雁門郡的管轄范圍。如果說代郡可以通過“飛狐道”,控制趙國東西國土的北部交通線,那么 “雁門郡”的保護對象就是忻定盆地和太原盆地。而保護的重點,自然是那些交通要道了。
云中郡——當趙人從呂梁——云中谷地,穿過樓煩關進入大同盆地的西南角時,還可以繼續(xù)北上。在這個方向,他們馬上會進入一條新的戰(zhàn)略通道,由兩條次一級的山脈:“管涔山”和“洪濤山”所包夾而成的谷地。接下來就是在西側的管涔山中,尋找一個合適的山口,以先行進入位置更靠東側的前套平原。而趙人所走過的這個山口,在兩千年后山西人背井離鄉(xiāng)的“走西口”當中,同樣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個山口就是“殺虎口”。 在戰(zhàn)國時期趙人所設的雁門郡,其地緣重心是偏向于西側的河套平原的。而趙人在以雁門郡為依托,從游牧民族手中奪取了“前套平原”和“后套平原”后,也設置了一個新的郡——云中郡。
57.2河套平原——西套 事實上縱觀整個河套地區(qū),起地理分割作用的并非是黃河本身,而是圍繞在黃河這個幾字形彎周圍的,賀蘭——陰山——呂梁山脈。也正是在這三條外圍山脈和河套之內的“鄂爾多斯高原”、“陜北高原”的共同作用之下,黃河這個大轉折的形狀,才得以萬年不變。 如果我們以黃河為中心,解構河套地區(qū)的話,可以先按照它的走向,分塊觀察它的結構。首先在河套地區(qū)的西側,賀蘭山脈一如陰山山脈那樣,與鄂爾多斯高原拉開了一定距離,由于它的方位在西,因此也被稱之為“西套平原”(因為現在屬寧夏,也被叫作“寧夏平原”或“銀川平原”),有時亦被包含在廣義的“河套平原”之內。不過如果從地緣關系上來看,西套平原與陰山以南的河套平原聯系并不緊密,更具有獨立性,因此在歷史上也一直是以以單一地緣板塊的面目,出現在世人的面前?!晕魈灼皆瓰楦鶕赜绊懼醒胫畤鼐壗Y構的,最著名的莫過于“西夏”了。而在戰(zhàn)國時期,華夏諸侯的勢力卻尚未到達西套平原。
57.3河套平原——前后套 整體呈斷續(xù)狀的陰山山脈,既使是在黃河以外的主脈,也可以明顯的被分為:狼山——陰山——大青山,三部分。這其中狼山與陰山之間的分割最為明顯,后者的西南角甚至已經伸至黃河的北岸了。陰山的這種走勢所造成的地緣后果就是,整體陰山以南的河套平原,被東西分割成前套、后套兩個部分了。而包頭市這個點,自然也就成為了連接前后套平原甚至蒙古高原的樞紐。
第五十八章 鄂爾多斯高原 鄂爾多斯斯高原與山西高原中的太原盆地——大同盆地一線,是屬于同一緯度。而高原西、北兩側分布有西套、后套、前套三條水資源豐富,地勢平坦的平原帶。而水資源在河套內諸地理單元的分部狀況,是存在很大區(qū)別的。如果我們觀察河套內部的水系分布狀況,就會發(fā)現,南部的隴東高原、陜北高原都有相對密集,分布均勻的河流存在。其中隴東高原的河流基本屬于涇河水系;陜北高原的情況稍顯復雜,其西部屬于洛水水系,而東部那塊呈三角狀,插入鄂爾多斯高原與黃河之間的土地,則擁有數條獨流入河(黃河)的河流,這其中就包括了我們所熟知的“延河水”(延安的母親河)。 與陜北高原的溝壑縱橫相比,鄂爾多斯高原就顯得要平緩許多。不過這種平緩,很大程度是因為它的腹地沒有什么河流。鄂爾多斯高原所有的,那些常年有水的河流基本上都是分部在邊緣地帶,這些河流在為隴東、陜北高原以及河套平原(包括西套)這些河套邊緣地區(qū)提供水源的同時,卻沒能滋潤鄂爾多斯高原的腹地。大部分地區(qū)屬于“初育土”,顧名思義,也就是處在“石——土”轉換階段的土壤。鄂爾多斯高原地表水資源的缺乏,不僅使得對水資源要求很高的農耕文明在上面無法扎根,也使得對水資源要求相對較低的游牧民族,亦無法在其腹地找到高質量的草場。因此無論是游牧民族,還是農耕民族,他們控制鄂爾多斯高原的方法都是爭奪前套、后套、西套這三個大“河套平原”。
對于秦人來說,如果確實覺得有吞并“西套平原”的必要,還是有能力完成這次遠征的。問題是吞并義渠戎之時的秦人,已經開始了東擴的步伐。而西套平原并不是東擴的必經之路,且秦人已經控制并開發(fā)了“蜀”地這個大糧倉, 鑒于上述原因,秦、趙兩國暫時都沒有對西套平原有什么想法。鄂爾多斯高原也就成了兩國在河套地區(qū)的緩沖地。直至秦統(tǒng)一之后才在鄂爾多斯高原上,修筑秦直道?!?/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