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通寶
乾隆通寶鑄于清高宗乾隆年間(1736-1795年),背面的滿文比較復(fù)雜,可以參考華光普的《中國古錢幣目錄》,上面有很詳細(xì)的價格和錢幣拓片。乾隆通寶錢徑約2.2-2.5厘米,重約2.4-4.8克。錢面文字"乾隆通寶"以楷書書寫,其字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錢背文字沿雍正滿文錢式穿孔左邊有"寶"字,穿孔右邊鑄有各局名。
鑄造背景: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高宗即位,改元乾隆。鑄行“乾隆通寶”,要求仍重一錢二分,該錢書法鑄工都比雍正時更為精美。最初清政府仍繼續(xù)執(zhí)行通貨緊縮的政策。錢局較雍正時有所增減,首先在乾隆四年,停了寶河、寶鞏、寶濟三局,于乾隆五年時開寶福局,七年開寶桂局,十年開寶直局。乾隆朝以前的制錢不加錫,以銅、鉛、鋅配制,稱之為“黃錢”,在乾隆五年規(guī)定在鑄錢銅料之中加百分之二的錫,稱為“青錢”。官方說是為杜絕私錢,實則無異于減重?!扒∷氖陼r,私鑄情況日盛,各省官員出現(xiàn)盜鑄,政府對此無計可施,加上云南銅產(chǎn)量逐年遞減,導(dǎo)致銅價飛漲,鑄錢成本也隨之水漲船高。清政府繼而又采取了通貨緊縮政策,先后停鑄了寶直、大理、廣西、臨安等局,同時鼓勵商人從海外進口銅材。但是這些措施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私鑄雖有所減少,但官錢不見增加,民間交易缺錢,就出現(xiàn)了使用古錢的現(xiàn)象。到了乾隆五十年后,又相繼開了寶直等局,同時放寬了鑄錢的標(biāo)準(zhǔn),所以導(dǎo)致乾隆后期制錢的質(zhì)量參差不齊,大不如初的情況。此外在乾隆朝時期在新疆出了“乾隆通寶”紅錢(也做普爾錢,“普爾”維語即錢的意思),是以新疆產(chǎn)銅為原料,在新疆地區(qū)鑄行的,此后各朝均有鑄行。
|